明末大軍閥 第67節
良久,劉衍抬起頭來,對岳明說道:“岳總旗,你通知總旗官劉宇等人,明日招集堡內官吏,我要巡視王家莊各處!” 第二天一大早,劉衍在岳明等人的陪同下,察看了王家莊內各處。 那王家莊西北處是軍營、馬鋪,東南處有糧倉、草料場,此外南門內還有一個郵驛。劉衍這些地方都看過了,軍營內人影稀少,大部分墩軍士兵都不知道去哪。馬鋪內的馬匹大多瘦弱,草料場缺乏干草馬料,郵驛內剩幾個老兵。 而且不管是墩軍人數,還是馬匹數量,都跟卷宗文冊上記載不符,跟在劉衍身后的一眾官吏此時都是心驚膽戰,不知道劉衍這位新上官會如何發飆。 而且那常平倉內,糧米更是只剩下數百石,這點糧米夠吃用多少天的? 劉衍走了一處又一處,王家莊內的一切問題都暴露在劉衍的面前。隨同的王家莊眾人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只有劉衍神情平靜,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苗紹和許銘跟在后面,二人一邊看一邊笑,連連大聲說道:“嘖嘖,這王家莊還是百戶所呢,看起來大是大,不過卻是敗絮其中,這庫存還不如咱們大盤堡呢!” 二人的談話頓時引來眾人各樣的目光,但是卻沒人敢出言反駁,畢竟許銘、苗紹說的都是事實。 很快,劉衍一行人又進了匠作坊,只見里面的一些工匠正懶洋洋的打制著手上的兵器,與大盤堡火器督造處和兵甲督造處內熱火朝天的場面完全不能比,再看看他們打制的兵器火器,多半質量不過關。同樣是王家莊出來的匠戶,他們到了大盤堡之后,這工作熱情,這武器質量,可說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 看著那些工匠們蒼白的臉色,劉衍也沒有心思處罰他們,最后劉衍來到王家莊堡墻上,看著城南處的演武廳。他沉聲道:“岳總旗,明日招集王家莊內的官兵,我要檢閱軍士!” 此話一出,岳明的臉色還算正常,只不過有些幸災樂禍的表情夾雜其中。 可是旁邊的總旗官劉宇和總旗官孫明遠卻臉色大變,二人萬萬想不到,劉衍剛到王家莊就要檢閱兵馬,這是什么意思? 此時劉宇眼神陰霾的看向前方的劉衍,旁邊的孫明遠則是低聲說道:“怎么辦,怕是管隊大人要對咱們動手,肯定是要趁機找借口拿掉咱們,以便安排那幾個大盤堡出來的總旗官?!?/br> 劉宇嘴角一裂,低聲說道:“他要看,咱們就給他看,這王家莊終歸是百戶所,咱們在這邊雖然不是管隊官,可也是地頭蛇,想要找借口整治咱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一百章 卷宗與部下(二) 王家莊的教場位于城南三里處,占地一頃有余,教場是在永樂年間興建的,往日都是百戶所整所官兵的會演秋cao之地。不過現在歲月長久,那教場各處已是破敗,而包括王炆鎮在內的幾任管隊官,都沒有修繕的意思。 此時在教場上,已是站滿了王家莊內的墩軍,總旗官劉宇和孫明遠站在隊伍的最前方,正看著高臺上的劉衍。 三月的大明山東沿海之地,天氣還是非常寒冷,濕氣混雜著寒風,吹打在身上,讓人異常難受。而今天甚至還飄下一絲絲的小雪花,那北風一吹過來,直讓人全身抖。 劉衍站在高臺上看著下面許多王家莊的墩軍,那些墩軍雖然身上都裹著厚厚的棉襖與皮襖,但是此時大部分人都縮成一團,站在那里搓著手跺手跺腳的,完全沒個墩軍的樣子, 而更讓人嘆氣的是,在王家莊兵冊上記載有兩百二十三人,可是劉衍看著場中的墩軍,不知道有沒有一百五十人。 而且就是這些人之中,一半還是老弱,個個身上都是軍服破爛,很多人面黃肌瘦,身著薄薄的軍衣,在冷洌的寒風中瑟瑟抖,連手上的兵器也是銹跡斑斑,一看就沒有經過保養。 這些人接觸到劉衍射來的目光,神情都是麻木的,眼中、臉上都沒有任何表情,在劉衍看來,這些人已經是廢了。 唯一好些就是總旗官劉宇和孫明遠身旁的家丁們,每人身后都有十一、二人的樣子,大多是青壯,衣甲兵器也頗為齊全,不過他們的陣列紀律也是稀稀拉拉,典型的烏合之眾。 這些家丁們放在大盤堡,都是不合格的墩軍,放在王家莊及大明各地衛所,卻已經是最主要的作戰力量了。 在教場演武廳的高臺上,劉衍掃視著場下那些王家莊墩軍們,臉色很難看,王家莊軍隊的敗壞,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這些兵能打仗嗎?劉衍深表懷疑,也難怪之前幾次出兵,王炆鎮都要將自己的幾十個家丁都拉出來,這些墩軍的確是不堪大用的。 劉衍身上披著鐵甲,吸引了臺下不少的目光,加上他是新任管隊官檢閱兵馬,底下議論聲不斷。在劉衍的身旁,總旗官許銘和總旗官苗紹同樣按劍肅立。 許銘板著臉,萬年不變的臉色。苗紹披了一身的鐵甲,更顯身形高大魁梧,此時他也是臉色難看,目光不時掃視王家莊的墩軍們,同時頻頻注視向大盤堡那邊的墩軍,這時臉上才露出一絲笑容來。 大盤堡的墩軍們才是真正的好兵,不但個個年輕、身材粗壯,特別是紀律出眾最為難得,他們身披盔甲,在寒冷的天氣中只是持刃肅立,看不出一點混亂來。 此時苗紹率領的中哨將士排成三個橫隊,每一旗便是一排,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去,都是一條直線,三名新提拔的小旗官分別是吳興洲、盧英和田鎮北,三人都站在各旗前方,身披鎧甲昂首挺立,臉上也都掛著屬于大盤堡墩軍獨有的驕傲。 雖然大冷的天氣,旁邊的王家莊墩軍都是縮手縮腳,但是這些大盤堡墩軍將士口中呼著nongnong的白氣,只是一動不動,任雪花飄在身上,個個神情嚴肅,目視前方。 這種軍紀軍容,讓旁邊的王家莊墩軍看了都是心中畏懼,特別是有些人前些時間參加過剿滅流匪作戰的,神情更是敬畏。 劉宇帶著他那隊家丁站在右,看著旁邊的大盤堡墩軍們,他心下很不是味道。劉宇可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多年時間才養出來的一隊家丁們,這軍容戰力卻是遠遠不如大盤堡粗粗cao練幾個月的墩軍,這怎么不讓他心內產生深深的挫敗感? 也正是因為這樣,劉宇心中對劉衍的那份敵視也逐漸演變為恨意。 看了臺下良久,劉衍才沉聲說道:“岳總旗,為何王家莊內的軍務如此破???” 雖然岳明不是主管王家莊的營cao練兵的,但是軍隊敗壞如此,岳明又是王炆鎮臨走之前指定的過渡之人,劉衍當然是要問岳明了。 岳明抱拳沉聲說道:“大人,cao練兵馬需要銀錢糧餉,王家莊百戶所內糧米不足,下官和之前的王大人也是有心無力!” 墩軍們要進行基本的cao練,每天至少粗糧耍管飽,否則體虛無力,就是繞教場跑幾圈,也容易體力枯竭昏迷。如果要加大練量,每天還要加上一些rou類,否則很快便會尿血而亡。 王家莊的確破敗,百戶所也的確是錢糧枯竭。如此看來此時也確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是王炆鎮真的沒有銀子、沒有糧食嗎? 王炆鎮手里有多少錢糧,劉衍心中是非常清楚的,只是王炆鎮將這些銀子當成了自己的私財,用來cao練家丁是可以的,但是用來cao練朝廷的兵馬,用來發展王家莊,卻是不可能的。 劉衍說道:“那為何王家莊內cao備官軍如此之少?” 岳明沉聲說道:“大人,王家莊內軍戶逃亡不斷,軍官又要養活自己的家丁,下官也是無能為力!這樣的情況在王家莊各處火路墩和屯堡都是普遍的事情,當然大盤堡是例外的,大人也是知道的?!?/br> 大明邊鎮衛所歷來都是七分屯種,三分城守,稱為cao備官軍。衛所的屯糧征收上來后,一部分上繳,一部分便是用來供養堡內的軍官與這些cao備官軍。余者雜差官軍與屯軍便是勞役耕種。 明初軍屯所出幾乎能完全滿足全軍需求,所以兵強馬壯,將士安心。不過自從宣德年以后,各地衛所cao軍大量逃亡,大批屯軍便被征調為cao備守軍,原種屯地轉歸余丁耕種。事易時移,明中后期已經普遍為正軍充伍,余丁撥屯。 此時各地衛所cao備官軍繼續大量逃亡不說,余下的也多是徒有其表,一年難得cao練幾天,心思只是忙著自己家小與田地。就算有青壯,也舍不得充為正軍,只是讓家內老弱頂替。 而且各地衛所軍官們為了養活自己的家丁,不但克扣糧餉,也鼓勵這種現象的存在,好讓他們借此吃空餉。 來說去,無非就是兩個字:糧餉。 聽了岳明的話后,劉衍一直就是沉吟,他讓那些王家莊墩軍再表演陣法與武藝之后,臉上再沒有表情,只是對岳明說道:“岳總旗,你傳令下去,從明日起,我便要巡視治下各堡、各處火路墩!” 從次日起,劉衍讓苗紹領著一隊夜不收隨行,由許銘領著騎兵哨留守王家莊內,然后帶著岳明、劉宇、孫明遠等人,冒著嚴寒,接連巡視了屬下各堡。 除了大盤堡與黃山墩這兩處之外,王家莊轄下還有風火山墩、沙溝墩、徐家墩、車疊山墩、趙家營堡、北峴溝墩、小灘墩、海王莊堡等八處火路墩、屯堡。 不提各處甲長們的努力巴結,依劉衍看到的情況,各處火路墩和屯堡情況都非常糟糕,屯田拋荒,耕牛瘦弱,墩內、堡內的軍戶大量逃亡,各處青壯越來越少??吹竭@些情況,劉衍想不皺眉頭都不行。 兩天后,劉衍領著一行人馬來到了黃山墩內,黃山墩甲長沈拓恭敬地迎接了劉衍一行人。 那黃山墩地勢重要,但是里面、外面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墩內也多是一些土屋、茅屋之類的破爛建筑,路上走的也多是衣衫襤褸,凍得全身哆嗦的男人女人。 墩內最好的建筑就是總旗官廳了,沈拓雖然有帶兵的本事,可是卻囊中羞澀,黃山墩的那些墩軍即便比別處的墩軍強了不少,可是在劉衍看來也依舊遠不如大盤堡的墩軍。 此時沈拓也拿不出什么好東西招待劉衍一行,便殺了一口豬招呼這些從王家莊來的大人物們。 對于沈拓而言,劉衍笑著勉勵了一番,然后跟眾人在吃飯的時候,無意間聽沈拓提到一個重要的信息。 “沈總旗你說什么,在黃山墩北面的鐵撅山附近有一個鐵礦?” 劉衍現在最關心的還是境內能打制兵器盔甲的鐵礦,于是當即詢問了起來。 沈拓沉吟道:“是有一個,我聽一些北面的百姓說起過,據說還是掛石礦,品相也頗為出眾,只是開采不便。只有一些北面的鄉民到那處挖些礦石使用,平日泛人問津!” 聽了沈拓的話,劉衍的心情頓時愉快了起來,說道:“你帶我過去看看!” “現在?” “對,就是現在?!?/br> 于是在眾人的詫異之中,劉衍由沈拓引領著,去了一趟鐵撅山。 這次實地勘探,讓劉衍的心情更是愉快,依隨行眾人的估計,那鐵撅山當地的赤鐵礦儲量有近兩百萬噸,含鐵量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這個礦石開采起來后,完全能滿足劉衍的需求。 即便開采是有些不便,不過劉衍身為一所之主,只要調派人手,加上錢糧充足,還是可以大量冶煉鋼鐵的。 經過這些天劉衍巡察王家莊及黃山墩各地,他估計境內有七、八萬畝可供耕種的田地、荒地,而且這是一塊完全由自己作主的土地,看著各處秀美的景色,劉衍心中豪情涌起,自己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都能將大盤堡治理好,同樣也可以將整個王家莊治理好,取得自己在世間的立足之地。 算算今年六、七月的時候,建奴就要入寇了,現在劉衍也只有三、四個月的準備時間,時間緊迫啊。 劉衍記得歷史上的描述,崇禎十一年的這次入寇,皇太極調集八旗兵十余萬攻明,俘虜大明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二十,建奴飽掠而歸。 這是次規模浩大的入侵,算起來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到時候建奴大軍肯定會派兵到各處劫掠,到時候出現在山東各地,特別是王家莊境內的建奴大軍會有多少人?一千人,還是一萬人? 劉衍不知道,即便歷史上沖進山東的建奴兵馬并不是很多,也沒有深入到山東南部的記載,可是真實的歷史上到底是怎樣的情形,誰也說不準! 不論是流寇還是胡虜,劉衍都從心底厭惡之,從內心深處看不起他們!自己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不會考慮從賊降虜的念頭,兵臨城下,大不了轟轟烈烈戰死便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不過自己豈可甘心認命?從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直在拼命,從一個人人看不起的總旗官,一直拼到現在的管隊官之職,手中有上千強軍,打造了大盤堡這處根據地,都是靠自己拼命出來的,就算到最后一刻,劉衍也決不會放棄。 劉衍雄心勃勃,打算在今年清兵來臨之前,做足了迎戰的準備,將打算預料到最壞才行,錢糧不夠,就去搶!眼下大明亂世,匪賊滿地,殺了他們,一可安民,二可養軍,如果他們不死,就輪到自己死了。 看著鐵撅山的方向,劉衍呼了口氣,等忙過這段時間,是該找人過來經營一番了。 第一百零一章 調集人手 王家莊,百戶官廳內。 經過這幾天的巡視,劉衍開始修正自己的判斷了,這王家莊內部的問題,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劉衍心中明白必須要用外力徹底打破之前的瓶瓶罐罐,才能整合各方資源,讓王家莊在自己手中快速發展起來。 于是劉衍命苗紹派人返回大盤堡,將鮑學鎮、趙昚、趙民、譚曉大、徐樂調到王家莊,至于陳江氏、錢皂、楚韻非則繼續留在大盤堡那邊。 第二天上午,鮑學鎮、趙昚、趙民、譚曉大、徐樂幾人便風塵仆仆的趕來,劉衍先將幾人臨時安頓在百戶官廳內,然后便命人召集百戶所內所有官吏前來議事。 劉衍坐在正堂上面并沒有等太久,岳明、劉宇、孫明遠這三個總旗官便先后趕來,隨后馮長益也帶著幾名書吏來到這里。 幾人看到正堂上除了劉衍和總旗官苗紹、許銘,之外,還有幾人也坐在一旁,這幾人大家都是認識的,畢竟除了鮑學鎮之外,其余幾人也都是王家莊出來的。而鮑學鎮出自古鎮巡檢司,以往與幾人也有過幾面之緣。 劉衍招呼眾人入座,然后笑著說道:“想必也不用我再多做介紹了,大家應該都相互認識吧?” 馮長益看著一臉嚴肅的趙民,抱拳說道:“大人說的是,我們可都是老相識了。之前聽說這幾位都去了大盤堡,如今看來,這幾位是在大盤堡創出名堂來了?!?/br> 趙民等人聞言,臉色都有些難看,畢竟幾人大多是受到了這邊的排擠才出走的,就在幾人準備反擊的時候,劉衍笑著說道:“大家互相都認識就好,我也省了許多事情?!?/br> 岳明說道:“不知大人今日召集我等,有何吩咐?” 劉衍直入主題,說道:“這幾日大家隨我走訪了王家莊各處,看到了許多問題,說實話我心中很是沉重。如今的王家莊百戶所就好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壯漢,尋常溫補慢藥已經沒有用了,只有施以猛火之藥,才能破而后立!” 此時岳明、馮長益等人的臉色都變了變,劉宇和孫明遠更是雙眼圓瞪,幾人心中都有了很不好的預感。 劉衍看著幾人,說道:“所以我思慮再三,決定免去幾位在百戶所內的職務,暫時先請幾位回家休養,咱們來日方長,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孫明遠猛地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大人剛到王家莊就要抖官威嗎?別說什么治軍不嚴之類的,天下衛所,哪里不是這般樣子,大人以這樣的借口拿掉我們,未免做得太明顯了!” 劉宇也站起身來,冷聲說道:“大人如果一意孤行,恐怕王家莊上下將士們心中不服??!” “哈哈!” 劉衍大笑著說道:“當真是天下衛所都是如此嗎?我看孫總旗不如去大盤堡當一名墩軍歷練一番,就知道我手下的兵馬是什么樣子了!” 孫明遠咬著牙沒有說話,但是臉色依然很不服氣。 接著劉衍又對劉宇說道:“劉總旗也不必拿什么軍心服氣來威脅我,只要我愿意,我手中的千余鐵甲大軍隨時可以鎮壓各處!” 這下,劉宇的臉色也是紅一陣白一陣,瞪著劉衍許久,才抱拳說道:“既然如此,那屬下就恭祝大人萬事順利了,咱們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