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56節
隨后王炆鎮便留下賈洪雨配合幾個大盤堡的小旗官,在這里處理這些饑民,劉衍也派人將買下的一百七十多個孩子帶進了大盤堡內。 劉衍拉著王炆鎮入堡休息,二人到了總旗官廳內落座,王炆鎮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不說之前劉衍率部幫著剿滅了鐵撅山的賊匪,以及海邊的???。就說此次,要是沒有劉衍帶著大盤堡的一百多墩軍鎮住了場子,這幫饑民絕對能血洗了大盤堡,周邊的幾處火路墩更是難以保存,到時候自己的年終考評可就要泡湯了。 還不僅如此,原本這一千來號饑民要怎么安置,王炆鎮在來的路上也是傷透了心。這事必須撥得銀子,否則饑民肯定會繼續鬧起來,那樣一來肯定要殺人流血了。 可現在王家莊內的銀子就是王炆鎮自己口袋里的銀子,瞅著怎么也要大放血。卻沒想到,劉衍買了這些饑民的兒女,將他們暫時安頓了下來。只要把這些饑民趕回了原地,自己再去夏河寨前千戶所活動一下,讓那些上官送送手,讓這些饑民能吊著一口氣,這事近前也就平了,遠的處置就是行文這些饑民的原籍州縣,讓他們盡快過來領人。 第八十四章 安置 次日,聚集在大盤堡外的饑民終于走了,數百饑民在寒風之中扶老攜幼向北退去。 管隊官王炆鎮為了妥善起見,還專門派總旗官賈洪雨帶人一路“立送出境”,王炆鎮自己則是在大盤堡吃了一頓酒宴后,高高興興的率部回了王家莊。 此時劉衍帶著陳勛、汪博、王越、許銘、苗紹、張義六名小旗官站在堡墻上,望著逐漸走遠的數百饑民,心中很不是滋味。 “趕上這樣的世道,這樣的災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活下來?!?/br> 劉衍閉上了眼睛,自己已經盡全力留下了五十戶、五百多人,加上買下的一百七十多個半大孩子,也保下了七百來人,算是進了一番心力了。 “甲長,咱們回去開會吧?!?/br> 陳勛看著劉衍帶著悲愴的表情,輕聲說著,劉衍睜開了眼睛點了點頭,說道:“走吧,另外派人將酒坊、肥皂工坊、曬鹽場、火器督造處的主事也都叫來,另外趙主事也要一并過來,今天咱們要開一個大會了?!?/br> “是?!?/br> 總旗官廳內,劉衍坐在中間,左邊是陳勛、汪博、王越、許銘、苗紹、張義這六名小旗官,右邊則是王蕓禾、陳江氏、譚曉大、楚韻非、趙民這五名主事。 眼見人已到齊,劉衍便開始了議程。 首先便是處置劉衍買下來的那一百七十多個孩子。 “這些孩子大多是十五、六歲的孩子,男女各半,我準備讓他們在堡內學手藝?!?/br> 劉衍有著自己的計劃,這一百七十多個孩子之中,有八十二女孩,劉衍將這些女孩分成兩部分,分別安置在肥皂工坊和酒坊內。肥皂工坊和酒坊內的制曲手藝都需要心細,這些女孩的年紀正好,可以學到一門手藝,同時也可以補充兩個工坊的人力。 剩下的九十多個男孩,劉衍也是分為兩批,一批在酒坊內負責蒸餾等工藝,剩下的安置在火器督造處學習手藝。 劉衍分配好人手之后,便對譚曉大、王蕓禾與陳江氏三人說道:“這些還都是孩子,到了各處工坊內,既要讓他們干活,也要耐心交給他們本事,他們之中有可造之材的話,也要重點培養提拔起來,他們都是咱們大盤堡的未來??!” “另外,這些雖然都是半大的孩子,可是也要發放薪酬,具體的金額就按照各工坊最低一等的薪酬發放,等到他們技術熟練之后,再酌情增加?!?/br> 三人恭恭敬敬的領命。 “對了,” 劉衍又對趙民說道:“趙主事也有事要做了,這些孩子都是苦命人,我想著趙主事要是有時間的話,不妨在堡內開一處私塾,教那些孩子讀書識字,所需的費用都由堡內支取?!?/br> 趙民聞言頓時對劉衍肅然起敬,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事情,只見趙民起身行禮,恭敬的說道:“甲長眼光長遠、宅心仁厚,此舉對于那些饑民孩子來說,無異于脫胎重生,大人可謂是那些孩子的再生父母了,屬下在這里,代這些孩子謝過大人!” 劉衍笑著將趙民扶起來,說道:“我這也是心血來潮,具體的事情還要先生親力親為啊?!?/br> 趙民正色說道:“此乃屬下本份,自當竭盡而為!” 接下來,便是那五十戶饑民的安置了。 劉衍思索了一下,然后說道:“至于那五十戶饑民,要盡快全部轉為軍戶?!?/br> 趙民抱拳領命。 “現在軍屯那邊還缺少人手,曬鹽場那邊也是,我準備將這五十戶軍戶分為兩部分,三十戶去軍屯開荒,準備明年一同春耕。剩下的二十戶到曬鹽場勞作?!?/br> 此時陳勛兼顧著軍屯事務,于是便跟楚韻非一起抱拳領命。 劉衍看著已經被累瘦兩圈的陳勛,心中暗道:“有時間應該找一個專門負責屯田事務的人才了,嗯,找個時間去一趟王家莊好了?!?/br> 此番收容下來的饑民算是安置完了,剩下的便是具體的實施了,這些都有幾名主事負責,不需要劉衍再去cao心。 不過此次會議,劉衍還有一個議題,那就是擴編墩軍各旗人馬。 現在大盤堡的人口已經達到將近四千人,這樣的人口規模在整個夏河寨前千戶所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僅次于千戶所城,只不過繁華程度還比不上千戶所城,堡內的商鋪基本上沒有幾個,都是一些小門小戶而已。 所以劉衍也有擴編人馬的人口基礎,這次會議便要商議妥當,于是劉衍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這樣正好可以安置新來的饑民軍戶,以及楚韻非的一班手下。 對于擴軍的事情,陳勛、汪博、王越、許銘、苗紹、張義這六個小旗官最為興奮,這就意味著六人手中的人馬更多了。 一旁的楚韻非也露出了羨慕的眼神,畢竟之前自己手下也有一幫人馬,很是風光。不過現在楚韻非對于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那就是曬鹽場的主事,安心曬鹽賺錢就好,打打殺殺的事情還是讓別人來吧。 于是楚韻非首先站了出來,說道:“既然甲長要擴編人馬,那屬下之前的那七十多個兄弟都是好手,如果甲長不嫌棄的話,屬下肯定甲長收留,整編入各旗之中!” 劉衍大笑著說道:“好!現在楚主事已經是咱們大盤堡的一員,那些鹽丁兄弟自然也是一樣?!?/br> 隨后劉衍便宣布新的軍制,在原本旗的上面,增加一級建制,稱之為哨。 現在陳勛等六名小旗官率領的各旗擴編為哨,具體如下: 原本隊一級的建制統一為單一兵種,一隊之中由一名隊長(兼任旗手)、三名刀盾手、八名鳥銃手或長槍手組成,一隊依舊是十二人的編制不變。 旗一級的建制由原本的下轄三隊墩軍,擴編為下轄四隊墩軍,其中兩隊長槍手、兩隊鳥銃手。一旗的主官稱為旗總,另外配屬一名傳令兵(兼任鼓號手)、一名旗手。由此一旗的兵力達到五十一人。 在旗一級的建制之上便是哨了。 每哨下轄三旗兵力,每哨的主官依舊是陳勛、王越、汪博、許銘、苗紹、張義這六個小旗官,劉衍給他們每人配屬一隊護衛、一隊夜不收、五名鼓號手、五名傳令兵,一哨的兵力為一百八十七人。 如此,劉衍任命小旗官陳勛指揮前哨,小旗官王越指揮后哨,小旗官張義指揮左哨,小旗官汪博指揮右哨,小旗官苗紹指揮中哨,跟隨劉衍行動。 小旗官許銘原來指揮的夜不收旗全部分配到各哨去,然后劉衍在剩下的夜不收墩軍基礎上,將缺額補充上,組建騎兵哨。 至此,大盤堡的墩軍擴編之后便有六個哨的兵力,合計一千一百二十二人,在原本的兵力基礎上直接增加了五倍。 此時眾人聽完了劉衍的擴編計劃,都是瞠目結舌,一個小小的屯堡竟然要組建一支千人大軍,這可是聞所未聞的事情,這樣的兵力已經超過夏河寨前千戶所的駐屯兵馬了! 小旗官汪博小聲嘀咕著:“甲長不會是被那上千饑民給刺激到了吧?” 其余幾人都是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劉衍卻不以為意,繼續說道:“擴編所需的兵力,除了楚主事帶來的七十多鹽丁之外,還要從堡內的軍戶之中抽調,在半月之內補齊,然后立即開始訓練?!?/br> “另外,大盤堡墩軍的軍餉標準也要提高,普通墩軍每人每月三兩軍餉,隊長每月三兩五,旗總每月四兩五,小旗官每月六兩。夜不收將士的標準比同級的墩軍高一級,每人每月三兩五,夜不收隊長每月四兩五?!?/br> 陳勛微微皺眉,說道:“甲長,如此咱們大盤堡就要抽出四分之一的人力組建兵馬,堡內的青壯男丁幾乎全都要抽調出來,這樣一來明年的春耕人手肯定不足了?!?/br> 趙民也擔憂的說道:“如果按照甲長提出的新軍餉標準,那咱們每個月光是軍餉的開支就需要三千五百多兩,這開支太大了!” 旁邊譚曉大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甲長的雄心壯志我等都明白,只是突然間擴編這么多人,要配備的兵備也是問題?,F在咱們大盤堡內的長槍、刀盾和鳥銃差不多能夠湊齊,可是鎧甲的缺額卻有很多,恐怕短時間內裝備不齊?!?/br> 小旗官許銘也跟著說道:“另外戰馬也是一樣,要再增加幾十匹戰馬,花費也是不小?!?/br> 現在一匹戰馬每個月的支出基本相當于三名墩軍的軍餉還要等,需要十兩多,一哨一百八十七匹戰馬,加上各哨內的傳令兵也要騎馬,加在一起就是三百多匹,先不說采購的費用,就光是每月養馬的開支便又是三千多兩銀子! 如此浩大的開支,即便大盤堡如今收入不菲,也是難以為繼的,畢竟軍屯和各處都要開支,盤子鋪的太大了。 于是劉衍思考了一下,說道:“軍餉的事情就這么定了,必須要漲,沒什么可討論的?!?/br> “不過譚主事說的鎧甲卻是是問題,我看不如這樣:優先給刀盾手和長槍手裝備鎧甲,鳥銃手延后,我也會想辦法招募鐵匠等人手的,如何?” 譚曉大說道:“如此,那我火器督造處便沒有意見了?!?/br> “至于戰馬的問題,各部的傳令兵可以暫時不配備戰馬,先找一些善于奔跑者充當傳令兵。等到咱們戰馬慢慢多了之后再給傳令兵配備戰馬好了,這樣一來只要給騎兵哨和各部夜不收裝備戰馬就好了?!?/br> 可是眾人算了算,即便如此也至少需要兩百六十匹戰馬,劉衍只好讓小旗官許銘負責此事,這段時間不管多少錢,也要盡快將戰馬買齊。 好在現在各處的衛所兵為了生存賺錢,很多人暗地里通過黑市出售戰馬,朝廷也是屢禁不止,劉衍才能搞到這么多的戰馬。 當然也有很多“戰馬”其實只是馱馬而已,不過劉衍也顧不得許多了,有就比沒有好。 最后劉衍說到了人力的問題。 “六哨人馬之中,除了騎兵哨必須脫產訓練之外,其余的五哨人馬可以輪流訓練,每個月必須要保證兩個哨是訓練狀態,具體如何輪換,你們幾個小旗官自己商議?!?/br> 陳勛想了想,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再動員些堡內的壯婦和上了年紀的男丁,應該可以湊出明年春耕的人手?!?/br> 至于趙民提出的錢糧耗費巨大的問題,劉衍也沒有辦法,幸好現在大盤堡的各項生意都有很大的賺頭,就先這樣好了,短時間內劉衍還不用為銀子發愁。 劉衍這才長出了一口氣,然后對譚曉大說道:“今日的會議就這樣了,明日一早,我去火器督造處看看,人的事情談完了,咱們要看一看裝備的情況?!?/br> 第八十五章 兵備 次日,大盤堡內,火器督造處。 這天早上大風驟起,寒冷的北風在大盤堡四周呼嘯著,堡內各處也是滴水成冰,軍戶們大多躲在家中貓冬,只有在肥皂工坊、酒坊和火器督造處有活計的軍戶,才頂著嚴寒早早的出來,前往各處忙碌。 劉衍也裹了厚厚的棉衣,頭上戴了一頂氈帽,大步來到火器督造處的門口,小旗官苗紹也是差不多的打扮,跟在劉衍的身旁,說道:“甲長,昨日會議的時候不是已經吩咐下去了嗎,這大冷天的,又來火器督造處做什么?” 劉衍自然有自己的打算,現在各哨的編制已經頒布下去了,幾個小旗官今天也要開始挑選各旗旗總、各隊隊長的人選,兩天之內便要報給自己審批,然后就是從堡內軍戶中挑選青壯入編,將七十多個鹽丁選拔入編等等。 這些事情按部就班就好,劉衍沒有什么好擔心的,現在唯一一個問題,便是兵備。 “現在鎧甲的產量提不上來,我還是要過來看看才安心?!?/br> 劉衍雖然這么說著,不過心中還是有另一個打算,那就是將鎧甲、長槍等冷兵器的打造事宜,從火器督造處分離出來。 也就是說,劉衍計劃著在堡內籌建一個專門的兵甲督造處,具體的人員分配等等,劉衍還需要聽一聽譚曉大的意見,并且要實地看一看火器督造處這邊的情況才行。 二人進門,迎面就遇到了主事譚曉大,后面還跟著已經被任命為火藥坊管事的趙昚。 “見過甲長!” 劉衍笑著對二人說道:“二位是要出去迎接我嗎?” 譚曉大笑著說道:“我正跟譚管事說著,甲長應該快過來了,便準備去門口等候,卻不想甲長和苗小旗先到一步了?!?/br> 劉衍揮了揮手,說道:“這鬼天氣太冷了,咱們進去說吧?!?/br> “甲長請!” 劉衍、苗紹在譚曉大、趙昚二人的陪同下,開始在火器督造處各處巡視。 四人先是在火藥坊查看,此時火藥坊已經有兩百三十人在這里勞作,具體分為研磨、篩選、配比、分裝、質檢、儲備幾個環節。 前面幾個環節還好說,分裝環節便是將配比好的火藥用秤分出定量來,制作制作定裝紙殼彈。 質檢和儲備也是針對與做好的定裝紙殼彈,在檢驗合格沒有質量問題之后,全部用放置了干稻草的木箱子裝好儲存。 劉衍看了一圈之后,便開始發問:“現在火藥坊每個月的產量如何?” 管事趙昚說道:“啟稟甲長,現在火藥坊這兩百三十人分屬于各個環節,研磨、篩選、配備和分裝這四個環節平均有五十人勞作,質檢有十人,儲備有二十人。每個月生產出的火藥有三千五百斤以上,可以制作定裝紙殼彈三萬七千余顆?!?/br> 劉衍心中計算了一下:現在大明一斤等于十六兩,按照一斤五百克來計算,現在的一兩就相當于31.25克?;鹚幏恢圃斓亩ㄑb紙殼彈每一顆裝藥一兩五,也就是四十七克左右,在如今算是裝藥量很大了,遠比各處明軍裝備的鳥銃承受量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