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95節
群臣上書呂太后、馬皇后,若再不答應選人暫理國政,下一次震動的恐怕不是中都,而是鐘山孝陵了。 蒼天警告,群臣施壓,加上內閣、六部九卿保證,呂太后、馬皇后終松了口,答應選一人出來主持大局。 百官之中依舊有反對者,比如東宮官員金幼孜、楊溥,還有禮部侍郎董倫、戶部侍郎卓敬等等。 楊溥直言:“選人代理朝政乃是陰謀,是為狼子野心?!?/br> 內閣發了彪,解縉、楊士奇利用職權,直接將楊溥等一干人定了罪,罪名是“不以國事為重”,一桿子免了官,留京等待處置。 楊溥跳腳,指著楊士奇、解縉的鼻子大罵:“皇上對你們二人是何等器重,引為心腹,委托國事,皇上不過病危,你等竟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我楊溥與你等割袍斷義!” 金幼孜也無法相信,楊士奇、解縉竟如此膽大妄為,擅自把控朝政,公然罷免官員! 一時之間,解縉、楊士奇被定義為權jian,不少官員紛紛彈劾大罵二人,可無奈皇帝看不了彈劾文書,這些文書落到內閣,解縉、楊士奇都沒看,直接給燒了…… 在解縉、楊士奇的推動下,選誰主持大局的事宜終于在中秋后開始。 兵部郎中潘行似乎早有準備,上書推舉楚王朱楨代理國政。 原本很簡單,雖然朱允炆除了朱文奎還有兒子,但朱文垣還小,年紀還不到十歲,根本無法應對眼下紛繁復雜的局面。 為今之計,只能選擇有經驗、有能力、有威望的皇室宗親來控制大局。 藩王之中,雖說朱老四最強,但現在朱老四都跑到長城之外去了,指望他回來主持大局,黃花菜都吃完了,何況他肩負打垮韃靼的使命,是大軍統帥,怎么可以回來呢? 剩下的,在京藩王之中,不就是朱老六楚王朱楨能力最強? 翻開朱楨的“履歷表”,會發現朱楨是一個能人。 朱楨十七歲時,便率江夏侯周德興平定蠻夷,于洪武十四年就藩武昌。在之后的洪武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四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先后平定湖廣、貴州、云南、廣西等各地蠻夷土司。 湯和稱贊朱楨:“有謀略?!?/br> 朱元璋稱贊朱楨:“真吾子也?!?/br> 由此可見,朱老六并非蠻橫粗人,而是有勇有謀的藩王。只不過朱楨的風頭遠遠比不上遼王朱權與燕王朱棣罷了。 但朱棣不在金陵,朱楨便是藩王之首了,由他老主持大局,藩王都服從,百官也愿意,不是挺好。 兵部郎中潘行的認識是對的,朱楨確實不是個傻子,而是個聰明人。 但潘行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朱楨實在是太聰明了…… 朱楨正在家里搖著芭蕉扇看白云蒼狗,聽到兵部郎中潘行推舉自己為攝政王,代理國政,當時就嚇哆嗦了。 娘的,這不是害死人不償命嗎? 鬼都知道,代王造反,皇帝中毒,太子失蹤這一系列的背后是有陰謀的,誰得利最大誰就是幕后之人,這個時候讓自己攝政,那不是直接告訴天下人,我朱楨害了皇帝與太子? 朱楨二話不說,抄起鋼刀直奔兵部衙署……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嚇破膽的藩王 朱楨沒有廢話,當著兵部官員的面,將潘行的腦袋給砍了,然后提著腦袋去了宗人府,該吃吃,該喝喝,就是不出去了。 朱老六的一番cao作將文武百官嚇了一跳,不少官員指責朱楨殘暴不仁,應予以重懲。 懲? 他是藩王,還是宗人府的官員,你讓他自己懲罰自己? 楊士奇、解縉無奈,朱楨的動作就是告訴所有人:誰提老子的名,老子就殺了誰,然后躲到宗人府里去睡覺。 晉王朱濟熺看著手提人頭的朱楨,不由嚇了一跳,連忙上前問:“楚王叔,這是?” 朱楨就腦袋丟在地上,翻滾了幾次之后,朱濟熺總算是辨了出來:“這不是潘行,我在國子監時見過幾次?!?/br> “是他,他該死!” 朱楨咬牙切齒。 朱濟熺見朱楨如此苦大仇深的模樣,不由笑道:“一個兵部郎中,怎就招惹到了楚王叔,還讓楚王叔親自動手砍掉了他的腦袋?” “你不知道?” 朱楨有些驚訝。 “知道什么?” 朱濟熺不明白。 朱楨仔細看著朱濟熺,明白過來,這里是宗人府,朱濟熺又是被皇帝關在此處的,沒有人對朱濟熺講過外面的事。 拉過一個破舊的蒲團,朱楨坐了下來,喊宗人府的人上酒菜,然后趕走下人,對朱濟熺指了指酒菜:“你先吃些?!?/br> 朱濟熺不明所以,也沒多問,素日里的飯菜可沒今日待遇好,索性吃了起來,又喝了幾杯酒,直至飽腹才看向朱楨。 朱楨嘆了一口氣:“你在宗人府內,并不清楚外面的情況。我之所以殺潘行,是為了保全家性命。你還不知道吧,皇帝中了毒,恐怕——熬不過去了?!?/br> “什么?” 朱濟熺瞪大眼珠子看著朱楨,渾身冰冷,嘴角哆嗦:“楚王叔,這事可不能當玩笑說?!?/br> 朱楨一臉嚴肅:“八月五日,代王發動宮廷政變,帶三千奴兵與八百死士殺入皇宮,至武英殿逼迫皇帝退位……” “代王叔,他竟敢!” 朱濟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粗魯的代王竟能做出如此驚天動地的事來。 朱楨哀嘆:“皇上似早有準備,平定叛亂,代王被焚??删驮诖稳?,皇上突然中毒,昏迷不醒,至今已十一日。另外,太子在皇上中毒當日,被安全局鎮撫郭綱帶走,生死不明?,F如今朝堂之上正在商議選出攝政之人,這潘行推舉本王……” “皇上中毒了,怎么可能,這怎么可能!” 朱濟熺起身,腳步踉蹌地撞在門上,看向朱楨:“楚王叔,不可能,皇上一向謹慎,身邊更有安全局、偵察兵,還有內侍試毒,不可能出現中毒之事,如此低等手段,怎么可能傷到皇上?” 朱楨握了握拳頭,痛苦地問:“若是寶慶公主給你一碗粥,你會懷疑嗎?” 朱濟熺面色慘白,木然地看著朱楨。 寶慶公主! 太祖唯一一個尚未出嫁的公主,她的善良與純真,沒有人會對她有半點防備。 哪怕是自己,對寶慶都是毫無保留的信任! “不可能,你是知道的,寶慶可是一直都將皇上作為最親近的人,對他崇拜,對他敬重,怎么可能會對皇上下毒!” 朱濟熺絕不相信寶慶會害朱允炆。 朱楨沉默了下,開口道:“沒人說是寶慶下的毒,只是說是寶慶端來的粥。安全局正在調查,并沒有為難寶慶,只是眼下并無其他線索?!?/br> 朱濟熺靠在門板上,沉聲問:“皇上,太子,到底如何了?” 朱楨端起酒碗,看著清冷的酒水:“太醫說,皇上可能不行了,至于太子,這么長時間沒露面,恐怕也已遭遇不測?!?/br> 朱濟熺胸口猛地一緊,朝北跪了下來,喊道:“皇上!” guntang的眼淚滑落。 隨后是一陣嘔吐,將剛剛吃進去的飯食全都吐了出來,到后面,開始吐黃水了。 朱楨低估了朱濟熺對朱允炆的感情,朱濟熺是二代藩王,與朱允炆同輩,雖然兩人身份不同,雖然朱濟熺因為被李芳英等人咬定是“古今”而被抓在宗人府,可朱濟熺從未埋怨過朱允炆,從沒有恨過朱允炆。 如今朱允炆生死不知,甚至可能殞命,朱濟熺如何不心痛! 朱楨殺人,他有罪,百官是不可能選他攝政了,太暴力了,當真攝政了,鬼知道會不會和潘行一個下場,出于利害關系、身家性命的考慮,沒人會選朱楨。 朱老六被排除了,那就挨著找吧,往下是誰? 哦,輪到朱十一蜀王朱椿了,這是個書生,胸有韜略。 什么,朱椿連夜跑路了,去了哪里? 四川? 藩王怎么能不經皇帝同意擅自出京,這簡直是胡來,胡鬧! 派人去追,卻沒找到朱十一,據說朱十一派了七十二路疑兵,誰也不知道朱椿在哪一條路上,等找到他,估計人都到武侯祠了。 朱十一不愿意,朱十二湘王朱柏還在金陵,這個家伙沒跑路,只不過朱柏正身騎白馬,在府里練習箭術,還在大門上掛了招牌,上面寫著: 箭無眼,你有眼否? 這木牌子一掛,讓傳話的官員都不敢進湘王府了,有個大膽的邁了一只腳進去,現在家里已經在準備后事了,無他,失血過多,被扎穿了大動脈。 朱十四肅王朱楧一看情況不對勁,聽說十五弟朱植要出海,當即上了船,說什么都要去南洋看看,理由都想好了,去大海深處找龍珠救皇上的命。 朱植是真的怕了,船隊都沒準備好就揚帆了。 眼下的金陵很不對勁,朱允炆這還沒掛呢,就有人敢攝政? 一向擁護朱允炆的內閣大臣竟也反了水,這里面怎么看怎么透著詭異,至于選藩王當攝政,這種絕世絕孫的活誰敢干? 代王是造反,畢竟是沒造成。 可若是當了攝政,那可就是純純的幕后元兇,朱允炆一旦睜開眼,那全家不去找太祖嘮嘮嗑是絕不會罷休的。 誰愿意當攝政誰就來當,別找我們。 跑路! 朱植不愿留在金陵,慶王、岷王也都不笨,知道金陵水深火熱,待在這里很可能會被人整死,最好的辦法那就是離得遠遠的。 聽說南洋有了幾座城,正好去那里看看,住一段時間。 一時之間,藩王要么離京,要么閉門不出,拒人上門,要么自污,無一人敢在此時冒頭。 朱允炆雖然沒死,可權威不是誰都可以挑戰的。萬一這其中有詐,那全家可真就要去菜市口跪著欣賞鬼頭刀的光芒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攝政,二選一 急報! 湖廣土司叛亂,殺盧溪知縣,掠百姓五千! 急報! 江西上猶百姓造反,糾集叛軍合四千余,威脅贛州府。 急報! 寧波外海發現倭寇。 急報! 長江口現長須鯨,長三丈三,背負“圣”字紋,擱淺中哀鳴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