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12節
張輔看著安全局送來的密報,皺眉說:“朵顏衛、福余衛有異動,似在集結兵力,他們想干什么?” 盛庸冷笑:“看來,這群人終究還是不老實。我早就給朝廷上過書,建議將他們早日清掃了,如今留到今日,反而成了禍患吧?!?/br> 毛整請令:“給我一萬騎兵,我愿去討伐朵顏衛、福余衛!” 張輔放下密報,呵呵笑了笑:“還真是會挑時間,如今朝鮮漢城被圍得水泄不通,我們已調動了遼東、東北衛所主力集結,不成想竟然有人在我們背后想要作亂。此時還不是對他們動手的時候,這些人畢竟歸順了朝廷,沒有證據倉促動手,有損人心?!?/br> 楊文手握腰刀:“可若是任由他們先動手,那我們可就被動了。他們都是精騎,一旦亂起來,整個東北都將不安。張大將軍,是時候調整作戰方略了,留兵部分防備朵顏衛、福余衛,分兵進入朝鮮境內?!?/br> 張輔看向盛庸:“大寧城是誰在守?” 盛庸答道:“何福,何老將軍?!?/br> 張輔微微點頭,堅定地說:“無需改變計劃,有何福在,大寧無失?!?/br> 楊文急切地說:“大寧不會有事,可在城外的百姓,還有剛剛闖關東的百姓豈不是遭難。大將軍,這些人可都是朝廷請來的,不能讓他們折損在東北??!”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漢城被圍,大戰將起 張輔審視著輿圖,楊文的擔憂是對的,自闖關東以來,二三十萬軍民進入東北諸地,他們分散在廣袤的平坦地帶,從事墾荒耕種,大部分住在城外,不住在城內。 一旦朵顏衛、福余衛騎兵作亂,沒個預警,這些百姓將會遭遇刀兵之禍,損失慘重。 戰爭沒有不死人的,萬不得已也只能抱歉。 可這里的百姓不能死! 朝廷費了好大的力才移民過來,地也開了,莊稼也種了,家也有了,人被殺了,那成什么了?所有努力前功盡棄不說,還會嚴重影響朝廷的威信,日后再想向東北移民誰還來? 總不能讓女真霸占著,讓兀良哈人霸占著吧? 沒有漢人的東北,毫無意義。 “八百里加急,將消息送報京師,等等,同時傳報北平都司?!?/br> 張輔下達命令。 楊文等人松了一口氣,送給北平都司消息,意味著讓北平都司提前做準備。 平安在北平,朱棣也在北平。 一旦東北亂起來,這些人是最有可能短時間內帶兵出征的人。 輿圖被卷了起來,李稷凝重地看著在座的眾人:“大王下達了死守漢城的命令,諸位應該清楚,漢城一旦失守,后果將意味著什么。既然都在這里了,就不要想著活著離開了,除非城在我們手中!” 李愉是在漢城被倭軍徹底包圍之前入城的,擔負的使命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漢城死守,戰至最后一個人,也不能放棄! 看著李稷,李愉起身,目光冷森森地抬起手,指向金九德、安義:“要守漢城,他們必須死!” 金九德、安義悚然。 安義連忙說:“我們與大王有親,你們不能胡來!要殺我們,也是大王親自動手!何況此時敵軍壓城,正是用我等之際!” 李愉呸道:“用你等之際?臉都不要了!原州之戰,李叔藩、李從茂、鄭津等人,血戰到底!哪怕最后丟了城,但他們之中沒有一個降將,沒有一個逃跑之人!可你們呢,驪州之戰剛剛打響,你們就先一步逃到漢城!” “若留你們,如何安軍心,若留你們,如何對得起死去的軍士?大將軍,大王已下令,棄城而逃者,當斬!金九德、安義等人只顧自身安危,不顧大局,當押至城中,當著無數軍士的面,殺頭以儆效尤!” 李稷沒有看向金九德、安義,而是看向年邁的義安大君李和:“義安大君認為如何?” 李愉看去,肅然起敬。 李和輩分很高,他不是李芳遠的兄弟,而是李成桂的兄弟,李芳遠見了他,也得喊一聲王叔,此人淳樸壯勇,自幼隨兄李成桂南征北戰,不離左右,屢立戰功,也是輔佐李芳遠登上王位的關鍵人物之一。 別看李稷是李芳遠的岳父,可無論是資格還是能力,都差李和太遠了。只是李和如今六十多,身體不是多好,無法擔負主將重任,李芳遠這才選擇了李稷,并以李和為輔佐。 軍務事,李稷需要與李和商議決策。 現在要殺李芳遠的另外兩個岳父,李稷自然不敢直接說話,李和輩分長,根基牢,不怕得罪人,他來扛著是再合適不過。 李和沒有猶豫,拄著拐杖起身:“想要守住漢城,必須做好死的準備。棄城而逃者,動搖軍心者,不滿而宣于口者,當誅殺!非常時期,非常之手段!” 李稷微微點頭,高聲喊道:“來人啊,將金九德、安義等十二人驪州逃將押出去,午時斬首!” 無論金九德、安義等人人如何哀求,如何告饒,都沒有任何作用,被軍士強硬地捆綁起來,押在城中寬闊處。 將官與軍士、百姓圍觀者無數。 李稷親自監斬,扯著嗓子對眾人喊:“棄城而逃者,雖王親國戚亦當誅殺!漢城在,則朝鮮在。漢城亡,則朝鮮亡!我愿與諸位同生共死,誓死守城!誰若是貪生怕死,畏懼不戰,當如他們!” “斬!” 一聲命下,刀光血光齊出! 人頭滾滾! 在這一刻,漢城守軍肅然,將士開始意識到,唯有死戰,再無其他路可走! 李稷殺了金九德、安義等人,與義安君李和、完山君李天祐、雞城君李萊、判漢城府事趙璞、大將李愉、重臣柳廷顯等人一起商議守城事宜。 柳廷顯是李芳遠極倚重的文臣,其地位不下河侖,他出現在漢城,可見李芳遠對漢城戰事的重視。 李萊分析局勢:“城外倭軍數量不斷增加,昨日又有一支隊伍達到城北,其數量已不下二十萬,連綿出去數里之遠!城已被徹底包圍,這些人沒有直接進攻,只是因為他們的攻城器械跟不上,但用不了三日,他們將會憑借著城外的森林,打造一批登城器械,到時將會是死戰?!?/br> 李天佑皺眉:“據目前來看,倭軍手中的后勤必是不多,尤其是原州雖被攻克,卻沒有半點糧食留給他們,更會加劇他們后勤不足。這群人一旦發動進攻,勢頭將會極為猛烈,我們需做好萬難之準備。我建議,將城中民居,建筑拆了,將磚瓦、木石,全都運至城墻之上,以補弓箭不足?!?/br> 趙璞連連點頭:“我看可行,漢城城高池深,有利防守,多備滾木礌石是應做的。箭的數量不足,應加快督造,同時留一批弓箭手應對倭人的長弓手,不可讓他們過于接近,形成壓制?!?/br> 李愉開口:“以拖待變,只要守住城,堅守一段時間,倭軍必然崩潰!” 漢城城東。 倭軍主力再度集結,這是分兵作戰以來,第一次集結。 斯波義重,細川賴元、畠山基國、京極持光、上杉禪秀、武田義滿、吉間三繪等人聚在一處。 畠山基國看著遠處高大的漢城,面色凝重地說:“這一座城,比我們打下的任何一座城都高大。里面更駐有大軍,輕視他們,會付出慘重代價?!?/br> 斯波義重呵呵一笑,不以為然:“是城,總會有攻克的法子。這一路打來,朝鮮軍士有幾個敢戰,幾個迎戰的?不過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我相信,只要全力進攻,朝鮮軍士必作鳥獸散!” “作鳥獸散?” 京極持光站了出來,一臉殺氣地說:“原州時,我已看到了朝鮮軍隊的戰斗意志,他們正在潰敗中成長,也清楚不能一退再退!漢城,不會如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不做好萬全準備,不宜倉促出手,暴露實力,折損力量?!?/br> “萬全準備,如何來萬全?” 細川賴元看向京極持光,咬牙說:“若不是你們行動遲緩,讓李叔藩燒掉了大量糧草,我們現在的處境豈能如此被動?” 京極持光冷眸,盯向細川賴元:“他們早就做好了燒掉糧食的準備,只要城破,糧食就徹底焚毀!這些人還在糧食外堆積了大量柴草,根本無法救下來!若你去打原州,也是如此一樣下場!” 細川賴元搖了搖頭:“沒糧食就是沒糧食,我是不會將自己軍隊的糧食分給你的?!?/br> 畠山基國看向京極持光:“你清楚我們的處境,每軍自籌糧食?,F如今,我們每個軍中所存糧食,節省點不過十五日,最多二十日。若分給你們,可就……” 上杉禪秀怒了,走出來喊道:“難道說,原州沒有拿到糧食是我們的錯?斯波家,你就在我們身后,應該清楚原州的情況!若你們不愿分給糧食,那我們如何作戰?諸位就不擔心我們撤走?” “撤走的話就不要說了!” 赤松宏信站出來,威嚴地說:“漢城一旦打下來,我們將獲得充足的糧草。為避免再出現原州的問題,漢城必須速戰速決,同時安排一支軍隊,直插糧倉,護住糧食!” 武田義滿看著虛偽的赤松宏信:“你們諸軍皆有糧,而我們手中只有三日糧,節省點,能吃用六日,而打造器械尚需時間。敢問,想讓我們打仗,還不給我們糧,是想讓我們餓著肚子沖鋒嗎?” 斯波義重、細川賴元、畠山基國等人默不作聲。 糧食就是戰力,是手下的性命。 誰都知道漢城城池高大,不是短時間能打下來的,分出去一日的糧食,很可能就斷絕了軍士的命! 京極持光看清楚了眾人的態度,呵呵笑了笑:“好,很好。我的軍隊糧食,我自己來解決。但我只說一句,漢城一旦開戰,諸位務必死戰,誰若是在那里看人登城,消耗守軍力量,那我京極氏——” 蒼瑯! 劍光閃。 “我不僅會搶光你們的糧食,還會殺光你們!” 森森的威脅! 斯波義重、細川賴元等人臉色有些難看,你一個狂傲的小輩,竟敢威脅所有人? 別以為自己會用劍就無敵了,要弄死你,方法多得是! 京極持光冷厲地看著眾人,開口道:“三日之內,準備好一切攻城器械。三日之后,當全力作戰。諸位莫要忘記了,朝鮮只是絆腳石,大明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不能因為一個絆腳石耽誤太久,而忘了真正的敵人已經在鴨綠江外!” 斯波義重等人沒有再爭論,留給所有人的時間確實不多了。 “三日后,破城!” 斯波義重與眾將定下日期。 大戰,將起。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賭上性命的情報 京師,城北官道。 一匹駿馬疾馳,風吹起空蕩蕩的左袖。 馬背之上的婦人秀發已是凌亂,臉上還帶著擦傷,衣服上滿是泥巴,透著狼狽與疲憊,以嘶啞地聲音喊著:“讓開!” 沿途商人、百姓紛紛避讓,側目看去,卻只見一道影子,隨風而遠。 距離城池三里時,沫兒勒馬翻身,丟開韁繩就往金川門方向跑去。朝廷有禁令,除驛使等特殊情況外,當在三里界碑時下馬步行。 沫兒不希望被軍士給射殺,只好棄馬而行。 此時,初陽窺著人間,天已大熱。 入城。 沫兒至羊市橋,看著遠處的安全二局,放松一笑,剛抬起腳步,身后就傳來了聲音:“一個已經死了的人,為何還要出現來這里?” 腰間長劍微低。 沫兒回眸看去,只見一個獨眼之人看著自己,雖只是一只眼,卻給人一種別樣的冷峻與強大。 “你是誰?” 沫兒凝眸問。 “安全局,顧云。聽說有一個劫匪,一路搶劫驛站馬匹,瘋了一般往京師方向而來,是你吧,白蓮沫兒!” 顧云盯著沫兒,腰刀出鞘三寸。 雖然她已不復當年容貌絕美,也沒了那一身紅衣,可作為安全局長期懸賞過的人,顧云還是一眼辨認出來。 沫兒回頭看了一眼安全二局,又看向顧云:“我要見皇上,有十萬火急的情報。但我不信你,我要見叢佩兒,楚蕓。你要阻我,一只眼睛不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