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93節
以山西呂梁來論,當地有十座大型煤礦,需要人力超過萬人??蓞瘟好旱V附近的百姓才多少,百里內沒有二十萬百姓,折合四萬戶,這些人家的男人可都是頂梁柱,需要耕作,需要營生,怎么都抽不出一萬青壯勞力去挖礦。 如果超出百里之外去找百姓來挖礦,可這個時代里,很多百姓都不愿意離開家鄉,當年朝廷移民都面臨重重困難,許下諸多好處,又動員諸多力量才促成移民,商人想要讓百姓輕易離家百里,去干活,還是冒死的活,又有多少人愿意干? 可煤炭是命脈! 蒸汽機船只越來越多,鐵船越來越多,冶鐵、鍛鋼、蒸汽機燃料等等,耗費的煤炭數量正成指數增長,若不是朝廷、藩王控制著大明的七成以上煤礦,煤炭的價格早就狂飆起來。 煤礦就是金礦,挖出來就是錢,沒人來挖,資本會瘋狂,這也就會帶來買賣人口,販賣勞力等諸多問題。 句容石灰礦不就出現過這個問題? 煤礦也一樣。 雖說帖木兒戰爭時得到了一批俘虜,這些人基本上都投入到了挖礦之中,可急速增長的需求不是一批俘虜可以解決的,何況這些人又能再用多少年,最多八年,八年之后呢? 大明需要有人來挖礦啊。 東海三島上的人,體型矮小,估計吃的也不多,有些人還練習過忍術,興許送去挖礦能忍個二十年。 這些人抓過來送到礦山里,即不需要付工錢,也不需要給他們上意外保險,五險一金更不需要想了,活著創造價值,死了還能拉去自然分解,不污染大地。 朱允炆無奈,得要俘虜啊,全殺了,工業革命要延后多少年…… “戰場上絕不留情,但有俘虜還是需要抓,要四肢健全,體格強壯的,瘦弱的就不要帶回來了?!?/br> 朱允炆嚴肅地說。 李堅、徐輝祖一臉無奈,這個命令還真能執行,畢竟是火器作戰,一輪輪覆蓋下去,有沒有活的都不一定,還四肢健全…… 可皇上發話了,那就只能傳達下去。 朱棣凝重地看向萬青林:“你認為李芳遠大概能支撐多久?” 萬青林見眾人看過來,不由得一陣壓力,這個判斷不好下,一旦判斷錯了,很可能影響朝廷對局勢的掌控。 想起楊榮、駱冠英等人所說的話,萬青林認真分析道:“目前水師掌握到的情報,主要來自于抓的倭國俘虜、潰逃朝鮮軍士、朝鮮水師與安全局在朝鮮的內線,基本可以肯定,全羅道、慶尚道阻擋不了日軍?!?/br> “考慮到日本規模太大,而慶尚道、全羅道的糧食物資不多,日本后勤存在致命缺陷,他們絕對不會長時間休整,而是繼續向北進發。由此推斷,戰爭推進的速度可能超乎猜測。據楊榮等人判斷,日本軍隊很可能用不了一個月就會抵達松京附近?!?/br> 朱棣看向輿圖,朝鮮王國處在半島之上,南北狹長,自釜山至漢城,直線距離也不多六百余里,至松京也不過千余里。 對于一支軍隊而言,千里躍進雖然麻煩,可一旦狠下心向前撲,中途又沒有多少阻攔,完全可以在一個月內,甚至更短抵達松京。 更讓人擔心的是,萬青林送來的這些情報已經是延時的情報,誰能保證現在全羅道、慶尚道還在朝鮮軍隊手中? “皇上,臣以為遼東都指揮史楊成雖有能力,但缺乏打大戰斗的經驗,加之其善沖鋒作戰,不善統籌治理。遼東面臨的將不止是足利幕府大軍,還可能有李芳遠的敗軍。楊成政務處理能力不足,臣請旨北上?!?/br> 朱棣請令。 朱允炆沉思許久,還是拒絕了朱棣:“遼東也好,朝鮮也好,山高林密,非是燕王叔善戰之地,你的對手是韃靼與朵顏衛等,不是足利幕府?!?/br> 朱棣有些不甘心。 朱允炆安撫朱棣:“朕已有人選?!?/br> 朱棣默然。 徐輝祖、李堅、鐵鉉松了一口氣。 果然還是他嗎? 不久后,張輔入殿。 朱允炆關切地詢問:“身體可好了?” 張輔謝恩:“已無大礙?!?/br> 事實上,張輔回京已有月余,只不過偶感風寒,一直在家中休養。張輔雖然在家中,但各類情報可沒少收到,尤其是遼東、水師方面的情報。 張輔很明白朱允炆的用意,那就是讓自己前往遼東,只不過戰爭打響一段時間了,也不見朱允炆下旨意,讓張輔多少有些疑惑,直至今日召見,才明白時機剛到。 朱允炆威嚴地說:“既然身體好了,那就去遼東,任抗倭大將軍,節制遼東都司所有兵馬,遇緊急事務可先行而后報?!?/br> 張輔目光堅毅,行軍禮,鏗鏘有力:“定不負皇上重托!” “你要記住了,倭國入侵大明藩屬國朝鮮,若朝鮮能憑一己之力抵抗住倭國軍隊,遼東軍士不宜妄動,更不能跨過鴨綠江。若朝鮮兵敗,李芳遠求助,則需拒三次而后動?!?/br> 朱允炆吩咐。 張輔思索了下,問:“皇上,若朝鮮兵敗,想要進入大明建州等地避難,臣應如何應對?” 國之領土,若無君令,其他國軍隊不可以踏足,哪怕這些人是殘兵敗將。 朱允炆直言:“那要看李芳遠還在不在?!?/br> 張輔錯愕。 朱允炆嚴肅地說:“若李芳遠還活著,親自帶隊撤離。那就準他們撤過鴨綠江,但需限制行動區域,不可讓他們擾民。若李芳遠不在了,那這些軍士也沒必要過鴨綠江了?!?/br> “臣明白!” 張輔肅然領命。 鐵鉉看著一臉殺氣的張輔,連忙補充了句:“朝鮮是大明藩屬國,邊軍絕不可行兇殺害朝鮮人。若是朝鮮百姓來避難,應給予幫助?!?/br> 張輔看向朱允炆,朱允炆只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一句話。 徐輝祖、朱棣等人明白,朝鮮王國的命運,要看李芳遠是不是活著,若是他掛了,朝鮮王國都可能永遠消失。 張輔知道軍情緊急,沒敢耽誤,隨萬青林的水師船隊前往遼東。 安全局總部。 紀綱蜷縮在牢房角落了,聽到開門的聲音,更止不住顫抖。 每一次開門,意味著刑訊。 安全局的刑,不好挨。 郭綱命人提走紀綱,綁在架子上,然后就走了。 紀綱抬起頭,透過眼前散亂的頭發,看到一個身形消瘦的男人,正在捯飭著一些瓶瓶罐罐。旁邊還有一個書生在看著,一臉欣賞。 霍鄰拿起一個瓶子,對馮謹問:“這里面是什么東西?” 馮謹瞥了一眼,輕聲說:“哦,水銀?!?/br> 霍鄰好奇不已:“這東西也能上刑?” 馮謹呵呵笑了笑,拿起水銀瓶,走向紀綱,紀綱想要掙扎,卻被死死捆綁,動彈不得。 “霍鎮撫使且看,這東西只要倒入傷口里,可以讓他癢到骨髓里去?!?/br> 馮謹說著,就打開水銀瓶,輕輕倒在了紀綱的腳指頭上,這些腳指頭都已腫脹,還有一道道傷口裂痕。水銀順著皮膚,進入傷口內。 “??!” 紀綱慘叫起來。 異常的刺痛令人絕望,可這并不是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最令人難受的是癢,實在是太癢了。紀綱掙扎著,可兩條腿都被緊固,腳指頭的瘙癢恨不得讓人一刀把整個腳都砍了去! 霍鄰看著不斷扭動身體,腳指頭不斷掙扎卻無濟于事的紀綱,冷漠地說:“紀綱,你應該知道,安全局欣賞合作的人,厭惡拒絕合作的人。你若把知道的都交代清楚,興許你還有一條生路。若你頑抗到底,等安全局抓到楊五山,你想合作都沒機會了?!?/br> “老子是不會出賣楊五山的!” 紀綱喊道。 霍鄰搖了搖頭:“不,你會?!?/br> “我不會!” “你會!” “去你娘的!” 霍鄰冷冷地看著紀綱:“你活著是為了你自己,從來都不是為了別人,你自私貪婪,你欲望熏心,你渴望活著享受,害怕死亡的黑暗,害怕被人遺忘!紀綱,沒必要為楊五山遭罪,要遭罪的是他!” 紀綱喘著粗氣:“休想!” 霍鄰笑了笑,轉身看向馮謹:“他會開口的,對吧?” 馮謹淡淡地點頭:“當然?!?/br> 半個時辰后,一盆水澆在紀綱頭上,紀綱緩緩睜開眼,看著眼前的霍鄰有些顫抖?;羿徛冻鲂σ?,輕聲說:“現在,想開口了吧?”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帝王,決斷之時 刑罰局的刑,遠比安全局的刑慘無人道,畢竟出了馮謹、鄧友、祈寧三個魔頭,手段殘忍到不堪入目。 安全局撬不開的嘴,刑罰局未必撬不開。刑罰局撬不開的,那就沒人能撬開。 馮謹是個變態,心理有些扭曲,以折磨人為事業,研究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手段與工具不斷折磨犯人,甚至還創造性發明了“針管”,注射不明液體。 紀綱熬過了鞭笞、扎手指、碎肩頭骨等刑罰,可沒熬過馮謹一次又一次深入靈魂的折磨,在馮謹讓人抓了一堆螞蟻,又在紀綱腿傷里涂了蜂蜜之后,紀綱實在是受不了萬蟻噬骨的滋味,崩潰了…… 霍鄰拿到了情報,然后發誓再也不想見到馮謹,落這個家伙手里,自殺估計是最舒服的了。 劉長閣審視著情報,然后傳給龐煥、湯不平等人,一臉凝重地說:“紀綱雖然說了一些我們不曾掌握的人,可依舊不知道戴白色帷帽的男人是誰,也不知道白蓮教或陰兵中誰擅長下毒殺人!” 龐煥看過情報,一臉殺氣地說:“紀綱雖然是楊五山的重要手下,但據白依依所言,楊五山最倚重的還是龔勇,這一人,唐賽兒、紀綱都有提到??稍跅钗迳街車?,并沒有這個人?!?/br> 湯不平冷冷開口:“龔勇,或許我們見過,只不過他不叫這個名字。據鳳陽府安全局調查,李芳英身邊曾有十八個護衛,護衛長名為戈力。其父親名為戈鎮,曾經是岐陽王李文忠的親兵,從小到大,都跟著李芳英?!?/br> 霍鄰認可湯不平的分析:“唐賽兒也曾說過,楊五山周圍的人手透著軍人的特性??梢詳喽?,李芳英身邊的護衛絕非是江湖游俠,而是軍士出身,正貼合這一點。至于龔勇是不是戈力,我認為可以抓來問問?!?/br> 劉長閣苦澀一笑:“若戈力是龔勇,那我們動他,和直接動李芳英有什么區別?皇上還指望著用李芳英釣古今露面,現在這個關頭,還是應該秘密監視為上吧?!?/br> 龐煥捏著紀綱的供詞,凝眸說:“抓戈力,或許更能讓李芳英亂了分寸,李芳英是誘餌,可我們一直沒有將這個誘餌拋到水里去,潛藏在暗處的古今如何能上鉤?” 霍鄰一拍大腿:“沒錯,李芳英一旦感受到致命威脅,古今就算是不現身,李芳英也會主動找到古今,尋找對策?!?/br> 劉長閣看向湯不平:“你認為如何?” 湯不平起身,拍了拍腰間:“打架的事找我……” 劉長閣看向薛夏,薛夏搖頭。 既然安全局的兩個智慧擔當都認為應該早點抓住龔勇,那就上奏皇上,請旨行動吧。 古今陰兵案拖得太久了! 自定遠第一次出現,至今已有十一年,是時候徹底了結他了! 劉長閣帶龐煥、霍鄰入宮求見。 朱允炆聽著龐煥、霍鄰的種種分析,又看了看紀綱、白依依等人提供的情報,微微皺眉:“這是一招棋有些冒險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