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36節
莊正德難以置信:“你信一個海賊的話?” 于茂彥搖了搖頭,嚴肅地說:“莊兄,你錯了,我信的不是陳祖義的話,而是我信大明水師,信大明皇帝。我也清楚,哪怕是我們給陳祖義完成二十艘大船營造,他也不會放我們回大明,而是用屠刀來威脅我們繼續營造船只。但我相信,在完成二十艘大船的時間里,大明水師一定會找到這里,救我們回家!” 莊正德哀嘆,頹然地說:“大明水師?呵,自從建文六年二月被掠至今,已有一年又七個月吧,近六百個日夜,我們什么時候不是在等,在盼,可他們從來都沒有出現過!水師恐怕已經遺忘了我們,沒有人再會費盡心力去找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人了?!?/br> 于茂彥心里也苦,按理說,大明水師船隊規模龐大,如此漫長的日夜里,足夠將大海周圍的島嶼搜一個遍了吧,挨個地方挨個地方的跑,也該找到這里了才是。 可他們沒有來,日月旗從來沒有出現在海平面上過。 被遺忘了嗎? 于茂彥不知道答案,可陽江船廠事件過去了這么久,傷口上的痂都落了,恐怕沒有人會再想起陽江船廠,想起那些戰死的軍士,被掠走的船匠吧。 外界到底發生了什么,于茂彥等人一點都不知情,生活在一座孤島之上,與世隔絕,沒有任何消息。 陳大寶帶著幾個海賊巡視著船廠,看到交頭接耳的莊正德、于茂彥,當即擼起袖子,搖了搖脖子,對身旁的海賊說:“你們都在這里給我看清楚了,該怎么收拾這群偷懶的人!” 一旁海賊自是笑著不動,看著陳大寶頭目教訓這些船匠。 陳大寶大踏步走了過去,大手一伸,直接將瘦弱的莊正德、于茂彥提起,在兩人驚慌失措的神情之中轉了兩圈,然后直接丟到了木屑堆里,幸是柔軟,沒摔痛。 可莊正德剛想站起來,就迎來了一只大腳,直接將莊正德踹了回去,陳大寶大笑著,彎下身抓住莊正德的衣領,大聲呵斥:“給你們說過多少遍了,不準交頭接耳,說,是不是再商議如何逃走?我告訴你們,這里沒有可以逃走的路!” 莊正德被踹得差點沒緩過氣,好不容易氣順了,臉上又挨了一巴掌,嗯,力道竟然不大? “聽好了,我是安全局的人,奉命營救你們,并一舉鏟除陳祖義海賊團,半個月之內可能會有大的變故,你們如果想活著回到大明,就團結起來,等待合適的機會,配合我們行動?!?/br> 陳大寶湊到莊正德面前,快速低語,然后狠狠丟下震驚的莊正德,又踢了兩腳,咬牙說:“聽清楚沒有?” 莊正德看著兇神惡煞的陳大寶,幾乎不敢相信自己剛剛聽到的話。 安全局的人? 你丫的有沒有開玩笑,你可是一直都跟著陳祖義混的啊,自從我們被羈押島上,都是你在看管我們啊,多少人都挨過你的打,挨過你的鞭子,你現在告訴我你是大明安全局的人? 啥時候安全局的人成了陳祖義的頭目了? 莊正德反應遲鈍,多挨了兩腳,于茂彥也不好受,挨了一頓揍不說,還被數落了一大頓。 陳大寶點出了于茂彥的家鄉與家人名字,低聲說:“想一起回家,就早日團結好所有船匠,等待信號動手?!?/br> 莊正德、于茂彥被打了一頓,最后都求饒了。陳大寶趾高氣揚地走了,帶著幾個海賊,指指點點,吆喝著干活慢的船匠。 于茂彥看向莊正德,莊正德盯著于茂彥,彼此都看出了震驚。 如果對方沒有撒謊,那就是說大明沒有忘記大家,他們一直都在這里,一直都記得船匠! 只不過,莊正德、于茂彥無論如何都想不通,既然安全局的人都在這里了,為何不直接干掉陳祖義,為何不直接帶所有人回家? 陳大寶不可能將朱允炆的終極布局告訴他們,也無法給他們解釋,怎么說,說你們之所以被陳祖義抓來,都是皇帝大人“授意”的結果? 船繼續造吧,船塢也繼續擴建吧。 反正這地方未來是屬于大明的,等大明水師來到這里時,一切都有現成的,不是挺好? 陳大寶收到了陳二寶的消息,大琉球三國即將陷入混戰,是時候暴露陳祖義,引水師來攻取中山國,拿走大琉球島了。 傳遞消息,對于掌控了陳祖義海賊團情報系統的陳二寶來說,實在是沒有多少難度,甚至都可以明目張膽地當著陳祖義的面寫一封情報遞出去,哪怕是陳祖義親自查看,也發現不了其中端倪。 然而傳遞出去消息,等到水師集結,再抵達大琉球島,這期間需要很多的時間。陳二寶不確定中山國能在尚巴志的進攻之下堅持多久,一旦中山國崩潰,陳祖義要撤走,那就必須啟動最后的策略,冒險除掉陳祖義,讓他徹底留在這里! 可安全局在陳祖義海賊團中的力量十分薄弱,哪怕是陳二寶不斷經營與收買,可以信得過的人手也不過十余人,陳大寶善于結交,也只是帶出了二十幾個班底,憑借著不到四十人,想要對抗陳祖義、陳士良、陳三才等人明顯是不夠的。 為防萬一,陳二寶必須冒險啟用最后的棋子,那就是船匠,這是一百六十五名船匠,關鍵的時候,就是一百六十五名戰士,更何況,這里還有八百被奴役的中山國百姓,他們想必對陳祖義也恨之入骨。 這些人,或許不足以對抗整個陳祖義海賊團,可一旦找到機會,解決掉陳祖義還是足夠的,一旦陳祖義、陳士良等頭目身死,那事情就好說。 一切都在改變,局勢說變就變。 尚巴志起兵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中山國國王武寧提前得到了消息,命令三吾良亹帶兵五千,前去討伐尚巴志。 尚巴志不起兵也得起兵了,為了提高影響力,吸引中山國百姓加入,尚巴志打出了“除暴君武寧,安中山百姓”的口號,從陸路方向進軍中山國,目標直指中山國的國都首里城。 三吾良亹帶兵據守與那原,并命浦添按司固守國場川一帶,防止尚巴志突破防線。 尚巴志的出兵地在佐敷上城,而要想進入中山國,就需要借道山南國大里城,而大里城正是山南國的首都。 汪應祖對于尚巴志的路過無動于衷,即沒有表示反對,也沒有表示支持,可考慮到尚巴志的力量與汪氏的關系,汪應祖還是為尚巴志提供了后勤。 尚思紹、尚巴志親自帶兵出征,軍隊雖少,卻士氣如虹,加上中山國國內已是民怨當道,只需要有人站出來喊一嗓子,就會打下首里城。 尚巴志相信自己的判斷,這不是輕視武寧,而是理性的認識。 接下來的進程驗證了尚巴志的判斷。 九月二十七日,尚巴志進攻與那原,以少量兵力引誘三吾良亹出戰,三吾良亹不疑有他,中了尚巴志的埋伏,損兵一千余,撤回與那原,再不敢出戰。 二十八日夜,尚巴志夜襲與那原,突破了三吾良亹的防線,三吾良亹不敵,帶三百殘兵慌忙跑路,尚巴志直線切入,一度殺入距離首里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 可就在尚巴志勝利在望,唾手可得首里城的時候,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出,大本營佐敷上城被人包圍了…… 這也不能怪陳祖義“圍魏救趙”,要怪就怪佐敷上城,你建在哪里不好,非要弄海邊不遠處,船過來,跑個半時辰就到了,城內空虛啊,城內有家眷啊,那沒關系,先圍起,我們先不打。 陳祖義不會玩兵法,但名為陳二寶的龐煥會兵法。 首里城不能丟,武寧還不能死,中山國還不能滅,安全局需要時間,大明水師需要時間,你尚巴志嚇折騰什么,非要打亂大明的計劃! 尚思紹不能不命令尚巴志撤退,因為老婆和幾個孩子都在城里呢,一輩子的積累也都在佐敷上城里,回去晚了,落到陳祖義手里,那就全完了。 尚巴志看著首里城的方向,氣得直跺腳,只要再給自己三日時間,一定能拿下首里城,繼而一步步控制中山國,實現地方按司到國王的轉變。 可惡的海賊,可惡的陳祖義! 尚巴志咬牙切齒,首里城以后還能打,佐敷上城若是丟了,一干家底被劫掠,可就真的沒辦法補救了……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海賊想立國? 中山國與山南國的界限并不清晰,大致是國場川至與那原一線,但這一條線東西寬不足四十里,可謂狹窄。 狹窄的國境線并不影響中山國的存亡,但要人命的是,中山國的國都首里城距離山南國的國都大里城南北也就五十余里,只要打過與那原,就能直接威脅首里城。 地理位置如此之近,自然也是尚巴志圖謀中山國的底氣所在。 尚巴志想的是,中山國民怨四起,造反不斷,自己冒險殺過去,打下首里城也就是那么一兩天的事,還能在短時間內收服人心,如果事情進展不順利,大不了跑到大里城去,也就是幾十里路,一個急行軍就到了。 大里城雖然不是尚巴志的地盤,卻是中山國國王汪應祖的根據地,他不可能見死不救,也不可能任由中山國欺負,兵合一處,將打一家,是順其自然的事。 可現在出現了變故,這個變故是可惡的陳祖義海賊團帶來的。 尚巴志很是頭疼,從與那原撤退,急行軍能回到大里城,可回不到佐敷上城,因為佐敷上城在大里城東南外三十里。此時此刻的汪應祖想必也收到了佐敷上城被圍困的消息,但尚巴志可以斷定,汪應祖是不會出兵解圍佐敷上城的。 尚家在佐敷上城是特殊的存在,不像是其他按司,臣服于汪應祖,而是擁有實質的控制權,說是國中國也不為過。 汪應祖一家能成為國王,與尚家的支持與軍事行動有關,但并不意味著汪應祖會像他爹一樣繼續寬容尚家以超然的地位存在于山南國。 尚思紹看著面露頹廢的尚巴志,笑著安撫:“你又何必擔憂,佐敷上城不是那么容易被海賊給攻破的?!?/br> 尚巴志目光中流露出不甘:“若不是陳祖義海賊團干預,我們現在已經砍下了武寧的腦袋!父親,你看到那些失落的百姓沒有?他們原本是盼著我們改變這一切,可我們現在回去,他們將是何等的心碎,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神,我看著都疼?!?/br> 尚思紹自然看到了中山國百姓的痛苦,這些人已經被武寧折騰的不成樣子,許多女人都衣不蔽體,畏畏縮縮地躲在墻角里,男人的眼神里沒有光,黑的如同深淵,墜落無聲地一步步死去。 可那又如何? 中山國百姓是死是活,怎么能和自家人相提并論? “我們已經嘗試過一次了,看穿了中山國的強大都是虛有其表,等我們解決了陳祖義的海賊團,再尋找機會解決中山國就是?!?/br> 尚思紹認為此番軍事行動雖然沒有占據首里城,殺掉武寧,但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預期,至少證明了一點,中山國是不堪一擊的。 尚巴志看著歸路,擔憂不已:“我們看到了這一點,那其他人呢,若是國王汪應祖起兵北上,直取首里城,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尚思紹心頭一驚,尚巴志的擔心不無道理,要知首里城與武寧現在就是一塊擺上桌的rou,就看誰先吃進肚子里了。 尚家先動了筷子,但沒有夾到rou。那汪應祖呢,他會不會直接伸出手去抓? 尚思紹搖了搖頭,自己終究是不如兒子,他的智慧在三山國中是沒有敵手的,現在的陳祖義只不過是給他制造了一點麻煩而已,僅此而已,至于汪應祖,這倒是個大-麻煩。 “若汪應祖真的行動,你會怎么做?” 尚思紹詢問。 尚巴志握了握手,堅定地說:“若事情真到了這一步,說明汪應祖早就忘記了我們的恩情。既如此,他取首里城,殺武寧,我們就取大里城,占據山南國!” 逼急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陳士良站佐敷上城西北外的一處山丘上,看著佐敷上城,對身旁的陳祖義說:“父親,如果我們打下這一座城,是不是可以在這里立國?” 陳二寶眉毛一挑,立國? 陳士良什么時候有這種想法了,也虧了他能想得出來。 陳祖義揮動了下手中的鞭子:“立國?你在想什么,大海就是我們的國,擁有浩瀚無邊的大海,不比這彈丸之地來得風光?” 陳士良不這樣想,大海不是誰的國,南洋王也不再是南洋的王者,那里的海域已經被大明的水師所統治。 若是選擇在這里立身,不是挺好的,可以統治這里的百姓,人躺著就把錢財、女人都賺了,不比大海里風里來,雨里去好? 像是武寧那樣,想怎么就怎么,無人能把自己怎么樣,每天過得逍遙快活,這不好嗎? 陳二寶目光瞥向陳士良,他似乎在島上太久了,已經開始遺忘海賊的本性了,海賊海賊,賊在后面,海在前面,沒了大海,還算什么海賊,一個小小的賊,還妄想當國王? 話說回來,這會不會是一個機會? 陳二寶思量著,陳三才趕了過來,對陳祖義稟告道:“收到消息,尚思紹、尚巴志已經帶兵回援佐敷上城,距離這里只有十里了?!?/br> 陳祖義看向陳二寶:“圍魏救趙這一招果是不錯,現在武寧應該可以睡個安穩覺了,但我們空跑這一趟是不是不太合適,兄弟們還沒有得到一點好處就回去,著實是不合適?!?/br> 陳二寶笑了笑,立勸陳祖義:“尚巴志撤軍,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此生首里城剛剛從人心惶惶,驚心動魄中解脫出來,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去偷襲。若是拿下首里城,就可以挾武寧,令出中山國,到時,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永久的安全落腳點。首里城里有財寶,有絕色,有一切,足夠讓兄弟們滿意?!?/br> 陳祖義皺眉,一臉不高興:“你讓我們去反過來解決武寧?武寧可是我們的盟友?!?/br> 陳士良對陳二寶的主意很是贊賞,只要按此行事,自己可就是中山國真正的統治者了,到時候還不是要風來風,要雨來雨? “父親,我認為二寶的話沒錯,武寧如此不得人心,我們就應該取而代之。他是我們的盟友不錯,但我們可以不殺他,讓他絕對聽我們的話不是更好?一旦如此,我們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開建港口,營造更多的船只,也好早日返回南洋……” 陳士良連忙規勸。 陳祖義想了想,拒絕了陳士良與陳二寶,嚴肅地說:“武寧再不濟,也是中山國正統國王,我們一旦介入,很可能會讓局勢變得更復雜?!?/br> 陳士良嘴角抽動,父親啊,你現在裝什么純,什么正統不正統,你當年可也是當過國王的,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嗎?你為了當上國王,用了多少骯臟的手段。 現在人上了年紀,反而沒了當國王的野心? 你若沒有,你兒子還有呢,我想當國王,我不想去流浪了! 陳二寶有些可惜,看了一眼陳士良,然后又對陳祖義說:“若是不取首里城,那就只能取這佐敷上城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