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02節
朱允炆不是逗我們的吧? 自己是晉王,純正的王爺,朱高熾是燕王府世子,純正的燕王接班人,朱允熥雖然沒有被封,但他是你的弟弟,皇弟啊。 如此尊貴的身份,你讓我們去當官,當那些芝麻豆大的官? 開什么玩笑! 咱可都是有身份的人,是皇室宗親,是第一權貴之家,讓我們去當官,這玩笑開得有些大了吧。 朱濟熺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與不滿:“皇上,當官不適合我們的身份吧?!?/br> 朱允炆點了點頭,承認當官拉低了藩王的身份,確實不合適,但不合適不意味著不可以,這是面子問題,不是可行性問題。 現在當藩王真的好嗎? 自從齊王造反,朱允炆廢掉所有藩王,天下藩王入京師,他們即沒了封地,也沒了僚屬,更沒了護衛,為了安置他們,朱允炆設置了國營礦產,但除了這些“生意”之外,他們又能做什么? 藩王沒實權了。 這些藩王,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被圈養在京師的無用之人,即不能出格辦事,也不能與其他勛貴聯系過密,更多的只能如李景隆一樣,整天關在家里,什么事都做不了。 與其無所事事,如同一頭豬,不如去當個官,至少手里有一點點權,能辦一點點事。 朱允炆很欣賞朱高熾,這個歷史上有名的胖子,在治理國事上還是有些本事的,如果將他引入朝廷之中,以官員的身份去辦事,而不是以燕王府世子的身份,或許可以幫助自己解決不少麻煩。 王爺掌兵,帶兵打仗,守護一方,他們不覺得掉價,現在讓他們當官,做點文臣的活,他們竟然會覺得掉價,委屈了? 朱濟熺如果知道朱允炆的心思,一定會郁悶到吐血,藩王掌兵,那可是實權,哇啦啦的真管用,上面除了皇上,沒人能使喚自己,可讓我們去當文官,當多大的,總不可能讓咱們入內閣,或直接當尚書吧,如果品階低了,上面一群大官壓著,你讓我們這些皇室宗親還怎么活,我們還要不要臉面了? 朱允炆品了品茶,輕聲說:“哪里有什么不合適,只有愿不愿意罷了?!?/br> 朱濟熺不愿意,直搖頭。 朱允熥沒有直接表態,當官相對于自己現在的狀態,確實好一些,但問題是,當什么官,辦什么事,如果當一閑散小官,那還不如在國子監,如果當一實干官員,倒是可以檢驗下幾年修習來的學問。 至于被人騎在頭上欺負? 呵,朱允熥不認為有這種可能,哪怕是自己當個不入流的小官,封疆大吏來了,也不可能欺負自己,老哥是皇帝,誰敢欺負? 朱高熾在經過最初的錯愕與驚訝之后,竟有些心動了。 當官,對自己算不得什么侮辱,也沒有人敢侮辱。 最主要的是,當官可以辦事,可以鍛煉自己的本事,對于一些政務,一些事務,自己是有著見解與想法的,可惜自己只是一個世子,不是朝廷的人,說什么都沒用。 自己待在燕王府里,又能做出點什么事來,又能創造出什么價值來? 平生所學,當用在實處。 若真的進入官場,無論是為政一方,還是待在朝廷中,自己都可以直接進言,可以處理政務,可以為朝廷分憂,自己的智慧,將與大明王朝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難道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楊士奇看著朱允炆,讓三人進入官場的主意自己是知曉的,只不過依舊有些擔憂,擔憂這三人一旦答應下來,朝廷之中誰能壓制這三人。 他們的身份不一般啊,任何一個人拉出來,都不是侍郎、尚書、內閣大臣可以惹的,如果官員都顧忌他們的身份,噤若寒蟬,不敢反對,豈不是會造成一股股勢力,反而不利于朝堂? 楊士奇提醒過朱允炆,可朱允炆卻似乎并不介意,或是有著十足的把握去壓制、控制他們,讓他們能處在文官體系里面辦事,而不是超出文官體系以皇室宗親辦事。 朱允炆清楚這樣做的后果,但考慮到大明文教、內治是未來數十年的重心,而隨著科技萌芽與初級工業的發展,一個千古未有之變局的時代便會沖出來,而以自己的智慧,未必能掌控全局! 朱高熾是一個有智慧的人,朱允熥是一個博學變通的人,朱濟熺是一個善于精研的人,他們都是大明的人才,未來的變局里,需要他們的力量。 第九百七十五章 同入戶部 胡濙摸不準朱允炆的心思,讓皇室宗親的人進入朝廷為官,這其中的弊害大于利處,一旦這些人憑借著特殊身份結黨,各成一派,cao持朝政,那誰能與之抗衡? 不要答應! 胡濙默默祈禱,希望朱允熥、朱高熾、朱濟熺三人顧忌下身份與臉面,拒絕朱允炆的“好意”。 朱高熾掙扎良久,終抬起頭,堅定地看著朱允炆:“我需要干實事,需要實職,不要虛職,若皇上恩準,我愿意入朝為官,無論官職大小,皆可?!?/br> 朱允熥、朱濟熺驚訝地看著朱高熾,朱濟熺更是連連使眼色,讓朱高熾好好思量,我們是什么身份,怎么能進入朝廷當官呢! 朱高熾推開了朱允熥拉扯衣袖的手,忽視了朱濟熺的目光,篤定地看著朱允炆。 當官,對皇室宗親來說并不算什么丟人的事。 梅殷、李堅,他們也是皇室宗親,一樣在五軍都督府中辦事。 藩王又如何,現在的藩王已經不是太祖朝時期的藩王,沒有了實權,要么經商,要么開礦,要么就是一個太平王爺,吃喝嫖賭,吹拉彈唱,日復一日又有什么意義? 為朝廷辦事,為君主分憂,展現出自己的能力,讓才能有用武之地,這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自己是胖,但不是豬。 腦子里不是飼料,而是韜略。 朱高熾很清楚,隨著外敵削弱,火器革新,能威脅大明的敵人已經越來越少,內治將是朝廷的重中之重。而參與到內治的最好辦法,就是入朝為官,而不是掛在五軍都督府里面,當一武將。 行軍打仗,不是自己的特長。 再說了,就這有些殘疾的身體,根本就不適合打仗,文治才是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事。 當個官,處理政務,看著紛亂的事情被解決,就如同理順了一團亂麻,讓一切重新回到秩序之中,不是挺好? 面子是自己的,只要心堅韌,不卑不亢,做事正派,對得起良知,就丟不了臉! 朱允炆看著堅定的朱高熾,笑著點了點頭:“好,很好。六部、大理寺、都察院、鴻臚寺,你想去哪里,挑吧?!?/br> “挑?” 朱高熾驚訝不已,這當官,還能挑的啊。 朱允熥、朱濟熺對視著,即有些心動,又有些猶豫,看著朱高熾,等待著他的回答。 朱高熾沉思。 都察院,是罵人找茬為主的,自己這個口才也不合適。大理寺、鴻臚寺也不需要考慮,六部之中,主管禮儀的禮部,自己是去不了的,主管刑罰的刑部,也不合適,兵部倒是不錯,可惜自己在國子監并沒有進入兵學院,去那里估計是辦不成事的,自己的身體也不適合當包工頭,工部不能考慮,就剩下了吏部和戶部。 吏部,主管人事升遷、考核,權力很大。但問題是,自己進入吏部能干嘛,考核別人,成就自己? 算了吧,這里雖然門道很多,油水很多,但不適合自己,真正適合自己的,還是民生,真正影響大明根基的,也是民生,那是戶部。 戶部的職責范圍很廣,尚書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賦役實征等會計統計,細分下來,事務繁多。 移民墾荒、安置流民是戶部的事,魚鱗圖冊、抑制兼并,是戶部的事,調劑余缺,收支平衡,是戶部的事,撫恤救濟,積欠蠲免,征收稅款,發放俸祿,也是戶部的事。 朱高熾在國子監進修,主修數學院,對數字、算數與數據分析有著很深的見地,于是對朱允炆說:“我想要進入戶部,調查人口、土地增減,推動戶籍制革新,更好掌握國之實情?!?/br> 朱允炆看著朱高熾,他是一個很理性、很清醒的人,他并沒有追求過大的權勢,進入權力最大的吏部或關系軍事的兵部,而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戶部。 不貪,求實。 這就是朱高熾。 朱允炆答應下來:“沒問題,你現在就是戶部戶部司主事,明日可以去找吏部、戶部報到。至于你什么時候愿意辦事,負責哪一塊,調閱京師戶部文書還是去地方,都由你?!?/br> 朱高熾沒想到朱允炆如此干脆,不僅答應了自己,還給了極大的辦事權。 朱允炆略一沉思,繼續說:“戶部人手有限,夏元吉能支你的人并不多,你可以在國子監選擇十人隨你一起辦事,享七品待遇?!?/br> 朱高熾有些興奮,如此一來,自己完全可以帶人做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深入了解大明百姓民生,為朝廷施策提供更好的依據。 “如此,臣謝皇上!” 朱高熾期待不已。 數字背后,隱藏著無數的秘密。整個朝廷中,數字最多的就是戶部,那里的秘密,直接關系著朝廷根基。 這將是一場解密的履職。 朱允熥與朱濟熺對視了一眼,內心都有些不安。 朱高熾答應進入朝廷為官,還是當一個個小小的六品主事,這與他世子身份相差太多,可看他激動的樣子,似乎很是滿意。 朱允熥猶豫了下,對朱允炆說:“皇兄,我也想進入戶部,只不過我想要研究下商業。眼下朝廷又想要經略絲綢之路,商業、商稅必會成為戶部除農稅之外最關注的問題?!?/br> 朱允炆沒有猶豫,答應下來:“那你進入戶部金部司,任金部司主事,與高熾一樣,你也可以選擇十人,負責商稅、商業方面的調查?!?/br> 朱允熥謝恩。 朱濟熺有些為難,朱高熾、朱允熥這兩個家伙都答應了,自己不答應不太合適,可答應吧,又有些違心。 朱允熥現在什么都不是,朱高熾是世子,而自己可是堂堂晉王,是接了班的,讓自己去聽其他人的吆五喝四,辦不到啊。 “皇上,我想入職工部,可是我還沒本事,想要去匠學院進修兩年,再研究研究蒸汽機……” 朱濟熺說道。 朱允炆無奈地搖頭:“你對蒸汽機還真是執著啊?!?/br> 朱濟熺呵呵笑了笑:“關乎國運,自然要多在意?!?/br> 朱允炆也沒有勉強:“既然你如此執著,那就去匠學院吧,只要你能通過考核,加入蒸汽機改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不過你要記住,蒸汽機乃是國器,研究可以,但不能將其中機密泄露出去?!?/br> 朱濟熺見朱允炆沒有怪罪,立馬高興起來,只要待在國子監就是好的,朝堂就是一個個旋渦,他們想要跳進去,自己可不想。 朱允炆看向朱高熾、朱允熥:“進入朝廷為官,第一件事就是忘記你們的其他身份,皇室宗親,只存在于私底下,朝廷公務中沒有皇室宗親,只有君臣,一切辦事,都需依朝廷規矩來辦,不可逾制?!?/br> “臣領旨?!?/br> 朱高熾、朱濟熺連忙答應,入了角色。 朱允炆示意三人離開,對身旁的楊士奇、胡濙說:“貓論出來這么久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論調一直在提,可長期以來,朕都在顧慮啊,你們的擔憂是對的,讓他們入朝為官是有弊害,但他們在國子監三考三優,課業出眾,是人才之中的人才,若不重用,那他們的出路又在哪里?” 胡濙擔憂,進言:“可一旦他們形成勢力,憑借著背后的關系,很可能會結黨,反而不利朝廷……” 朱允炆微微點頭,嚴肅地說:“所以,這就需要看看朝堂官員的氣節了。攀附他人,另辟蹊徑,取巧晉升的,將會被調離、撤職。朕允許他們入朝為官,絕不允許他們胡作非為?!?/br> 胡濙陡然一驚,看的出來,即便朱允炆準許朱高熾、朱允熥進入朝廷,但對這兩人的考察與關注恐怕也是嚴苛的,如果真有官員跑到這兩人門下孝敬,恐怕會被徹底清理出朝堂。 不允許結黨成勢,這是朱允炆的底線。 胡濙依舊有些不解,詢問:“皇上,緣何在此時安排他們入朝為官……” 朱允炆背負雙手,清了清嗓子,唱道:“我將他金銀搬到有十余柜,這是他苦害平民落得的。俺也不愛你家財做小賊,俺也不殺壞你這荒yin濫職。不是俺貪錢到這里,只為你欺心忒強為。將一個年老的公公打拷只,把一個年小的佳人奪做妻。你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你不怕報應從來有早遲……” 胡濙瞇著眼,朱允炆唱的不正是當下火熱的雜劇《黑旋風仗義疏財》? 朱允炆看向胡濙:“你們都愛聽戲,想來是知曉這《黑旋風仗義疏財》的,但你可知曉,這是誰寫的?” 胡濙搖頭,這戲劇自文工團推出之后,確實引得京師轟動,吸引了不少百姓,但文工團一群女子,當真能寫出如此“打的他軟兀剌難掙起,打的他俏沒促無支對,打的他手腳彎跧如昏睡,俺俺俺打的他歪了嘴,俺俺俺打的他綻了皮”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