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41節
劉長閣、顧三審驚訝于朱允炆的安排,這次集議的規比預想中的還要大得多,囊括了下南洋、西洋的所有水師主力。 文華門外,一個巨大的長方形框架被八個內侍抬著,小心翼翼地送入宮內??蚣荛L一丈三尺八寸,高一丈一尺五寸,為黃色錦布遮蓋,看不清楚其中內容。 內閣解縉、郁新與茹瑺聽聞到動靜,走出來觀看,卻被安全局的人擋在了外面,理由是: 最高機密,不容窺視。 解縉三人很是無語,大明有什么機密是內閣不能接觸的? 兵部尚書鐵鉉匆匆走了過來,對解縉三人問:“皇上可是傳召?” 解縉搖頭,沒收到旨意。 “可發生了什么事?” 茹瑺詢問。 鐵鉉嚴肅地點了點頭:“不久之前,皇上傳召水師將校入宮,人數眾多,怕是有重大安排。兵部以為有什么變故、軍情,可差人去過五軍都督府,徐輝祖也沒有收到傳召旨意,我才來這里詢問?!?/br> “人數眾多?”郁新思索,揣測道:“應該是再下西洋之事吧,畢竟外藩使臣來我朝已近一年,是時候送他們回去了?!?/br> 解縉凝眸,郁新的分析也不無道理,外藩來朝,去年十月抵達京師,至今已過去九個月了,總管這群人吃喝玩樂也不是個辦法。 只不過,水師再下西洋這種事是早就確定好了的,時間都公布了,在九月中旬,出航籌備有條不紊,并沒有耽誤,朱允炆就算是讓水師再下西洋,也不至于傳喚如此眾多的水師將校吧? “走,去武樓看看?!?/br> 解縉提議,三人欣然答應。 武樓在武英殿前面,進入武英殿的官員總需要在其一側走過。 解縉看著不斷走來的官員,誠如鐵鉉所言,下西洋的水師主力陸續都來了,不過,匡愚、郁震怎么也來了?他們太醫院與醫學院的人,怎么也參與進來? 就在解縉、茹瑺等人疑惑的時候,湯不平帶百余安全局、二百余羽林衛踏步而來,先是封鎖右順門,后又封鎖了武樓,武英殿之外也被保護了起來。 “三位閣臣,鐵尚書,還請回避?!?/br> 湯不平語氣溫和,目光卻很是銳利。 解縉緊鎖眉頭,看了一眼武英殿,說:“湯同知,什么事需要如此陣仗?” 湯不平搖了搖頭:“不知,安全局只是奉命嚴禁聽聞,以防走漏消息,還請幾位莫要在下難做?!?/br> 茹瑺看了一眼解縉,問湯不平和不問有啥區別,安全局的人又怎么會對大臣輕易透漏消息。 “走吧?!?/br> 郁新沒有多問,從朱允炆傳召人員來看,顯然是與下西洋有關,而這與朝廷政務的關系并不大,沒有傳召內閣與兵部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鄭和、張玉、朱能、郁震等人都看到了森然的衛隊,安全局控內,羽林衛控外,如此嚴密的防守是極罕見的,尤其是這里還是武英殿,皇宮之內。 “大事件!” 鄭和不清楚朱允炆的安排,但顯然,這一次集合絕非尋常。 趙世瑜用胳膊肘搗了下駱冠英,低聲問:“你姐夫這是想干嘛?” 駱冠英搖晃著腦袋:“我怎么知道?” 趙世瑜白了一眼駱冠英:“一個月前你不是入宮了,淑妃懷了龍種,駱家得了不少賞賜,你還大醉了一場,皇上也在,你就沒問問?” 駱冠英無語,如此大喜事怎么會問其他的事情,再說了,那都是一個月前的事了。 “入殿!” 內侍傳報。 鄭和、張玉等人列隊依次入殿,原本還算是寬敞的武英殿,突然進入近百人,變得有些擁擠,內侍撤去了屏風,才容下眾人行禮。 朱允炆看向湯不平,下令道:“大殿三丈內不得有人窺視聽聞,違令者斬?!?/br> 威嚴的命令,讓在場的所有人驚訝。 待湯不平領命而去之后,劉長閣、顧三審親自檢查過武英殿,確定沒有遺漏之后,也退了出去,武英殿的大門關了起來。 朱允炆看向眾人,嚴肅地說:“今日之事,列為大明朝廷最高機密,只有在場諸位知曉,不存文字,誰若是泄露出去一個字,安全局會找上門,諸位可聽清楚了?” “聽清楚了?!?/br> 眾人齊聲。 鄭和踏出一步,嚴厲地說:“誰若是泄密,臣第一個不輕饒!” 朱允炆指了指東側的架子,對駱冠英、趙世瑜說:“去,把布拉下來?!?/br> 兩人領命,走到架子旁,在眾人的矚目之下,拉下了黃色錦布,一張巨大的彩色輿圖顯現了出來。輿圖由黃、白、褐、綠、黑等顏色勾勒而成,繪制著大明及其周邊的山脈、河流、民居之地,并在框內標注具體文字。 “這是……” 鄭和等人上前看去,不由地對這一幅內容詳實、地理遼闊的輿圖感覺到驚嘆。 輿圖以大明為中心,東起日本,西達歐洲,南括真臘,北至蒙古,在左下角位置,還刻畫著著一塊神秘的土地。 “《大明混一圖》!” 郁震驚呼起來。 “這就是傳聞中的《大明混一圖》?” 匡愚也驚嘆起來。 許多人并不知曉《大明混一圖》,郁震看向朱允炆,得到許可后,方對眾人解釋:“我在民間時曾聽聞,在洪武二十二年,太祖命令兵部、翰林院、鴻臚寺、行人司、欽天監等衙門官員,共同繪制了一幅規制宏大的輿圖,天下疆土莫不囊括其中,端得是人間第一輿圖!” 匡愚仔細端詳一番,感嘆道:“精細詳備,古今之冠!” 鄭和瞇著眼看著《大明混一圖》,皺眉說:“這圖,似乎并不完整?!?/br> 張玉與朱能仔細看著,確實如鄭和所言,這圖并不完備,至少南洋諸國并沒有完全繪制在其中,像是蘇祿、渤泥都沒有。 朱允炆走了過來,對眾人說:“在場的諸位大部都去過南洋,乃至去過遙遠的西洋,知曉在大明遙遠的南方、西方有著怎么樣的國度,也可以看得出來,這《大明混一圖》并非完備,鄭和,除了南洋諸國沒有記錄其中,你認為這輿圖還有什么缺失或錯漏?” 鄭和仔細看著,全圖中的側重點是大明,鎮寨堡驛、渠塘堰井、湖泊澤池、邊地島嶼以及古遺址、古河道等等,記錄繁多,位置大多也對得上。 不過右側的朝-鮮,日本,顯然畫得有些大。南洋的位置也測繪的不對,倒是柯枝、古里、天方等位置,相對來說還算得上準確…… 很難想象,在洪武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如此完備精確的輿圖! 第七百七十三章 去南美洲挖土豆(三更補) 鄭和將心中所想表述出來,朱允炆沒有評斷,只是看向眾人:“《大明混一圖》是洪武朝時期的輿圖大成之作,其中諸多位置標注基本是對的。只不過,只這一幅地圖,還不足以讓朕封鎖起武英殿,下封口令?!?/br> 朱允炆走至巨大的《大明混一圖》之前,拿起了一根竹棍,指了指左下方位置:“鄭和率船隊下西洋,抵達古里之后,沿這一方大陸西側海域北上抵達天方,對吧?” “沒錯?!?/br> 鄭和等人連連點頭。 朱允炆移動竹棍,指向非洲大陸,看向眾人:“船隊自天方南下,東進返航,并沒有繼續向西,抵達這一片陌生的大陸,朕說得沒錯吧?” 見眾人沒有反駁,朱允炆便敲了敲非洲位置:“這里,是一片神秘的大陸,名為非洲。朕希望你們再下西洋、送還使臣之后,可以自天方南下,抵達非洲的最南端,這里有個名字,叫好望角?!?/br> 鄭和、朱能等人不由對視一眼,這神秘的未知的大陸竟然也有名字? 非洲? 好望角? 從未聽聞過的名字。 朱允炆看著眾人,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大明混一圖》的存在,才明確無誤地證明最先發現與了解非洲的是中國人。 “皇上的意思是讓我們勘察好望角與非洲?” 駱冠英拿不準,詢問道。 朱允炆擺了擺手,一臉嚴肅地說:“不,這里是你們最后的中轉之地,從這里出發,你們將抵達一個完全陌生,完全未知的新大陸,而這,就是朕傳召你們的真正原因,是你們即將要擔起的絕密使命!” “新大陸?絕密使命!” 眾人迷茫,又滿是渴望。 朱允炆看向郁震、匡愚等人:“你們曾多次上書懇請,想要跟著船隊下一次西洋,去海外尋找草藥、藥方,開闊眼界,這一次下西洋,規模將是最為宏大,難度與風險將是史無前例,你們確定要跟著下西洋嗎?” 匡愚與郁震等人肅然道:“我等早就下定了決心?!?/br> 朱允炆提醒道:“這一次航行將進入完全陌生的海域,隨時可能出現風暴,甚至會面臨原始人的攻擊,生死難料,這是你們退出的最后機會?!?/br> “死不改志!” 匡愚等人無一人選擇退卻! 朱允炆凝重地點了點頭,然后看向了鄭和等水師將校:“此番遠航,絕非下南洋,抵天方如此簡單。朕給你們安排的使命與路線,極有可能是九死一生,現在退出大殿,朕絕不怪罪!若你們選擇航行,那就做好死亡的準備!” 無人動彈,無人言語。 朱允炆嚴肅至極:“朕知道你們經歷過驚濤駭浪,但在這之前的航行,多是在有詳細海圖的情況下進行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沿著海岸線航行??赡銈円坏┙邮芙酉聛淼娜蝿?,那將失去大陸,漂泊于茫茫大海之上,你們可能會失去方向,可能會葬身風暴,可能會死在未知的海域!” “朕希望你們想清楚,留在大明,以你們的功勞足以頤養天年,沒有性命之憂,遠航西去,將可能再也無法返回!其風險之大,任務之艱,超出你們所有的想象!話說到這里,給你們半盞茶時間考慮?!?/br> 鄭和上前:“皇上,我等身為水師,當博浪于滄海,遠航于天際,豈會畏懼風暴而退縮?無需考慮,臣愿往!” “臣愿往!” 朱能、駱冠英等一干人紛紛上前一步。 水師將校六十七人,無一人退出。 朱允炆以溫和的目光看著每一個人,他們是大明的子民,是水師精銳,是無私報國的軍士,是無畏遠航的猛士! “既如此,那你們就記住了,接下來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都不準任何人發問!用你們的眼,用你的心,牢牢記住所有的內容,不準對外泄露半個字!你們只需要記住,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是你們付出生命也必須完成的使命!” 朱允炆威嚴地喊道,強大的氣勢讓所有人感覺到緊張。 打開偏殿,朱允炆走了進去,然后拿出了一幅巨大的輿圖,讓鄭和等人給掛了起來,就在《大明混一圖》的右側。 這一幅輿圖,遠遠比不上《大明混一圖》中的大明,無論是尺寸還是詳細程度,但在大明之外,東面的朝-鮮、日本,東南的琉球與一干群島,南洋諸國,再向西的古里、柯枝(印-度),天方,非洲,好望角,都有著清晰的標注,海外之詳細,令人嘆為觀止。 鄭和、駱冠英等一干前往西洋的眾人看過之后,更是瞪大雙眼,這輿圖雖不如《大明混一圖》詳實,但海外各地的地理方位,國家標注,山川島嶼,河流湖泊,竟與自己走過的并無多少差別! 而最讓鄭和等人驚訝的是,在天方位置延出了一條弧線,連接了非洲的好望角,在此處有一個大大的紅點,然后從這個紅點出發,繼續向北,在大陸的中央向西,穿過一大片海洋,連接了一片新的巨大的大陸,而這一片陌生的大陸,在《大明混一圖》中完全沒有顯示! 朱允炆看著有些sao動的眾人,銳利的目光滿是威壓,眾人想起朱允炆的話,不準任何人發問,只好將無盡的疑惑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