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80節
朱允炆緩緩走了過來,道:“沒什么話可說,既然都是精熟此道之人,那就辨一番吧?!?/br> 楊春看著朱允炆,渾身打了個哆嗦,雙腿不由顫抖起來。 我的乖乖,這,這不是建文帝朱允炆嗎? 不對,一定是太像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朱允炆現在應該待在京師,大當家的沈一元還說起過,建文帝最近好像身體不太好,搬到后湖修養,怎么都不可能跑到蘇州來。 不過,這人的模樣,為何會與沈一元借來的建文帝畫像如此相像,幾乎就如一個模子! 說起建文帝的畫像,這其中還有一些緣由。 自李增枝開設縹緲閣酒樓,開業第一天就遇到了微服私訪的朱允炆,結果牽連了一大批官員,到現在李增枝還在牢里接受改造。 沈一元考慮到朱允炆經常在京師跑來跑去,為了避免自家人不長眼,把朱允炆給得罪了,花重金走珉王關系,借了一幅朱允炆的畫像,并讓自家所有掌柜都趕到京師,好好認認。 這種事辦得很隱秘,沒有人敢聲張。 沈一元辦好之后,又將畫像還給了珉王,事情似乎沒有發生過一樣。 楊春當時還不以為然,畢竟自己是蘇州掌柜,朱允炆是皇帝,不可能跑蘇州去,但沈一元從不僥幸,以嚴厲的命令口吻讓所有人銘記于心。 現在,畫里的人跑了出來,就在自己面前,這到底是真,還是假? 外地人? 新來的? 初來乍到…… 你大爺的胡廣財,你該不會招惹了大明皇帝吧? 楊春冷汗直冒,當看到朱允炆投來的目光時,不由感覺到一股威嚴,噗通跪了下來,還沒等開口,就聽到朱允炆道:“都好好看清楚,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總要憑良心?!?/br> 朱允炆也有些意外,沒想到在這蘇州城還有人能認出自己,不過這個家伙不會不開竅吧,萬一喊一嗓子“叩見皇上……”那自己的計劃就全泡湯了。 楊春當掌柜的幾十年,什么話聽不明白? 沒跑了,還真的是…… 天可憐見,我為什么待在蘇州,怎么就不回婺源,這簡直是要人命啊。 “楊掌柜,你這是怎么了?” 其他掌柜有些驚訝。 楊春咳了咳,連忙起來,道:“如廁太久,腿麻了……” 眾人一頭黑線。 胡氏糧行的掌柜胡廣財也懶得理會,命伙計拿出五個碗來,直接打了五碗大米,放在桌案上,請道:“五位請入座辨識吧,看看里面到底有沒有陳米!” 楊春看了一眼朱允炆,連忙坐了下來,看著眼前盛著大米的陶瓷碗,沒有任何壓力地就開始挑揀起來。和誰作對,都不能和皇帝作對,因為和皇帝作對,絕對沒有勝算…… 胡廣財只是個尋常掌柜,他背后的胡忻也只是個通判,在蘇州算是個厲害人物,可就算他再蹦跶,也蹦跶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孫掌柜檢查一番,左右看了看,起身對門口的百姓說道:“這一碗中,皆是新米,并無陳米?!?/br> 吳掌柜見此,也起身道:“皆是新米?!?/br> 胡廣財看著劉掌柜與吳掌柜也表態是新米,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濃,不等楊春說話,就開始喊道:“大家都聽到了吧,我這糧行賣的都是新米,并沒有摻雜陳米,此人用意惡毒,誣陷我糧行,致使糧行聲譽受損,小子,交出一千兩,自哪里來,回哪里去吧!若再糾纏下去,小心官府插手!” 朱允炆不動聲色,只說道:“這不是還有一位掌柜沒有出結果,你緣何如此急躁?” 胡廣財一愣,看向站起來的楊春,楊春起身,指了指桌案的一小捏米粒,高聲道:“我以人格保證,這一碗米中,摻雜了陳米!” 門口圍觀人聽聞之后,頓時沸騰。 “果然摻雜了陳米!” “jian商??!” “這胡氏糧行就是如此,前些日子我在這里買的米,回去吃得也不對味,總覺得有些牙磣!” “把陳米賣出新米的價,這就是胡氏糧行啊,諸位,日后莫要再來這里買米了!” 胡廣財聽著外面議論紛紛,心頭火起,高聲喊道:“有四位掌柜可以作證沒有陳米,楊春,你可看清楚了,我這里當真有陳米?” 楊春直面胡廣財,毫不畏懼地說道:“若我有錯,愿對簿公堂!” 胡廣財沒想到楊春竟是如此不識趣,還敢砸自己的場子,不由呵呵說道:“好啊楊春,不就是因為胡家搶了你們在廬州生意,竟然假公濟私,惡意誣陷!現有四位掌柜作證,大家莫要信他!” 朱允炆看著孫棟背著一袋米進了店,看向其他四位掌柜,道:“你們確定都看清楚了,沒有陳米?我要提醒你們一下,這一次作證,事關你們的聲譽,甚至是你們家的生意!若不能憑良心說話,眼里只有好處,呵呵,到頭來怕是一無所有!” 孫掌柜硬著頭皮道:“我們沒有看錯,確實沒有陳米?!?/br> “對,沒有!” 吳掌柜等人也只好點頭。 朱允炆哈哈笑了笑,然后看向孫棟,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再驗一次吧?!?/br> 孫棟將米袋子直接砸在桌案上,幾個碗晃了晃,不由分說,孫棟對眾人張開右手,然后伸入到米袋子之中,捏了一小把米混在碗里,如此cao作,四個碗都已摻入了袋子中的米。 孫掌柜地看了看朱允炆,不明所以地問道:“這是作甚?” 朱允炆也不解釋,道:“還是先請幾位看一看,碗里有沒有陳米?!?/br> 吳掌柜瞇著眼看了看朱允炆,不知道眼前的人是不是傻子,那個家伙拿來的米袋子上清清楚楚寫著“陳米”兩個字,你把陳米混在碗里,還用說,自然會有陳米! “有陳米!” 四位掌柜經過檢查,齊聲咬定。 朱允炆冷冷地看著四位掌柜,冷笑一聲,道:“事情就如此簡單?!?/br> “你什么意思?摻入陳米自然會有陳米!” 胡廣財喊道。 孫棟一排桌案,提起袋子中的米,直接倒置過來,大米嘩啦啦傾瀉而出,散落在桌案上,地上,到處都是。 “這袋子上雖然寫的是陳米,但里面均是新米,將新米加入碗里,緣何就出現了陳米?諸位掌柜不給個解釋嗎?” 孫棟咬牙切齒,這群商人實在是太可惡! 劉掌柜站出來喊道:“你說袋子里是新米,那就是新米了?明明袋子里面夾雜了陳米!” 孫棟呵呵冷笑,拍了拍手,門外被推搡過來五個伙計。 楊春愣住了,這不是自家賣米的伙計嗎?那幾位莫不是他們家里的伙計? 孫棟直言道:“這一袋米,皆是從你們五家糧鋪所買,且買的均是新米,每一次買入,都有不止一個伙計全程盯著,若你們這些掌柜說這袋米中有陳米,那就是你們自家糧鋪的新米里也摻雜了陳米!” 劉掌柜、吳掌柜等人面無血色,這事情鬧的,若是不承認胡氏糧行里面摻雜了陳米,那就是承認自家糧行新米里摻雜了陳米…… 吳掌柜想明白了其中問題,當即翻臉:“那什么,我們吳家的糧鋪絕對不存在新米摻陳米之事,是胡廣財讓我這樣說的……” 第四百五十章 不是我打的,是他打的 看著當面反水的吳掌柜,胡廣財徹底懵了。 吳掌柜也是沒辦法,自家伙計都被人拉過來作人證了,這么多百姓與商人都看著,若是不把事情說清楚,這臟水直接就澆在了自己腦袋上。 胡廣財背后的胡忻是不好招惹,但蘇州老百姓也不好糊弄啊。 胡忻找茬,最多當心點,大不了事后疏通關系,割點rou,可若是百姓不認可,失了人心與信用,那自家在蘇州就沒了立足之地! 權衡利弊,吳掌柜很干脆地“出賣”了胡廣財,丫的,本來就不是我家的渾水,非要讓我來蹚,現在水更渾了,老子要上岸,你自己待在水里玩吧。 吳掌柜表了態,百姓炸了鍋,劉掌柜、石掌柜與孫掌柜一合計,這事情有點不對勁啊,雖然承認錯誤有點丟臉,可是大明商人嘛,爾虞我詐,偷jian?;嗔?,臉是個什么東西都不一定知道。 “我家糧鋪新米絕對沒有問題,胡氏糧行確實有新米摻陳米的問題,而且還有些陳米發了霉,大家要買米,以后可以來石家糧行?!?/br> 石掌柜很夠意思,見胡廣財現在已經掉坑里了,沒有選擇坐視不管,而是選擇找大石頭丟到坑里去,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讓胡廣財踩著石頭爬上來。 朱允炆看著你一言我一語丟石頭的幾位掌柜,暗暗感嘆,這商人能做到這個份上,也真虧了他們。 胡廣財已經開始打擺子了,一手支撐在桌案上,一手扶著額頭,氣息不定地喊道:“與胡家為敵,你們還想不想在蘇州做生意?” 楊春聽聞此話,暗暗欣喜,這蘇州城雖看似商業繁華,但暗中的門門道道還是很多,若是沒有關系,誰想要跟人家搶生意,那就是找死。 沈一元之所以能立足蘇州,一是會搞關系,有后臺,二是確實有能力,三是徽商不好惹。就這樣,楊春也不敢輕易與胡忻等人撕破臉。 可現在,胡忻要倒霉了。 朱允炆拍了拍手,稱贊道:“好大的口氣,看來能不能在蘇州做買賣還得看你的臉色,亦或是你背后人的臉色?這郎朗乾坤,竟還有一手遮天的人物,我倒是想見識見識?!?/br> 胡廣財還沒發話,門口人群便被分出一條道,五個衙役走了進來,皆是水火棍在手,為首一人更是個頭高大,魁梧有力,也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就喊道:“胡掌柜,這是有人在你店里鬧事啊,多大點事,交給兄弟們,是哪個混蛋,站出來?” 薛夏聽聞頓時火起,抬腳便踩踏在了長凳一頭,長凳瞬間飛起,落入薛夏手中,二話不說,直接朝著為首衙役的腦袋砸了下去! 咔嚓! 長凳頓時破碎,為首衙役頭破血流,瞪著眼看著薛夏,然后身體一軟,倒在地上。 “啊,趙班頭!” 其他衙役頓時慌亂起來。 薛夏冷著臉,丟下破碎的長凳,滿含殺氣地說道:“誰若是不把嘴巴放干凈點,這就是下場!” “你,你竟然敢毆打朝廷衙役!你這是造反!” 其他衙役連忙喊道。 薛夏冷冷一笑,道:“滾出去!” “你等著,快去通告胡大人,就說有賊匪作亂,十分兇狠!” 一個衙役吩咐著,話剛說完,其他三名衙役是連忙跑出了糧鋪。 薛夏走到朱允炆一旁,低聲道:“爺,我錯了?!?/br> 朱允炆清楚薛夏見不得別人說自己壞話,故而動手,也沒有計較,道:“下不為例?!?/br> 薛夏有些發愁,道:“如此下去,胡忻必會出頭,只不過爺,我們若是亮明身份,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朱允炆淡然地笑了笑,道:“亮明身份?這倒也未必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