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19節
施進卿重重點頭,轉身對眾人喊道:“讓我們親自奪回舊港,奪回三佛齊!” “奪回舊港,奪回三佛齊!” 眾人齊聲喊道。 梁道明看著張玉,張玉沒有拒絕,只深深抱拳,帶人離開了森林。 鄭和聽聞張玉的奏報之后,沉默許久,方說道:“這是最好的方法,只不過梁道明手中只有五六千人,當真能勝過滿者伯夷嗎?” 張玉握了握拳頭,道:“他們有勝的信念?!?/br> 鄭和盯著張玉,見他一臉嚴肅,可見他已被梁道明與三佛齊的軍士所折服,便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撥調武器吧,給他們兩千長槍,兩千長刀,一千弓,箭三萬?!?/br> “遵命?!?/br> 張玉答應道,安排人去準備物資。 鄭和目送三艘福船離開,消失在黑夜之中,轉身看向遠處的舊港,那里的燈火較之前兩日更多了一些,想來滿者伯夷也在擔心大明水師會發動進攻,調來了不少軍士吧。 這是不是梁道明想要孤軍作戰的底氣? 鄭和猜不透梁道明的心思,但就當下來看,滿者伯夷已經在調動大軍,重點防御舊港了,其他防線的力量,應該削弱了不少吧。 這是梁道明的機會。 天亮的時候,烏璐一臉的疲倦,看著一旁的尤臘,問道:“他們來這里,到底是為了什么?” 尤臘也一頭霧水。 大明水師來這里兩三天了,幾乎拋錨在那里,也不派人交涉,也不進攻,也不后退,就如一個旁觀者,看著舊港。 烏璐不能不擔心,陳祖義率領那么多海賊都被大明水師干掉了,只靠著滿者伯夷國有限的小船只,打陳祖義都費勁,何況是打大明? 海戰,不是滿者伯夷擅長的。 烏璐聽聞施進卿去了大明水師船隊,以為大明水師與施進卿會對舊港發動進攻,連忙調動大軍加強舊港防護,可一連等了兩天兩夜,這眼看天都要亮了,大明水師還是老樣子,毫無動靜。 總這樣防備著,人會很疲倦。 烏璐看著太陽破曉,下令道:“安排軍士輪流作息,加強警備,不可松懈?!?/br> 尤臘連忙點頭,提醒道:“大將軍,大部分軍士調至舊港周圍,防范梁道明的力量必會削弱,萬一梁道明反撲……” 烏璐擺了擺手,嚴肅地說道:“梁道明縱還活著,也必沒有了戰力,眼下最重要的盯住大明,一旦他們進攻,我們必須將他們埋葬在這里!” 第二百六十章 密集彈章,圖窮匕見 右都御史練子寧重重叩頭,一臉毅然決然,沉聲道:“周吾北彈劾開封同知王文濤勾結藩王,不過是履行自身職責,何罪以至下獄?臣請皇上開恩,調查清楚之后再施刑獄?!?/br> 朱允炆看著練子寧,嘆了一口氣,說道:“周吾北有沒有問題,需要他自己來證明,你且下去吧?!?/br> 練子寧微微抬起頭,毫不退讓地說道:“臣管都察院,若御史周吾北出了問題,那臣也有過,那就請皇上將臣也關入大牢吧!” 不低頭的針鋒相對! 練子寧不認為周吾北有什么罪,一個御史履行彈劾職責,哪怕是彈劾錯了,那也應該調查清楚之后再作處罰。 可眼下周吾北彈劾對錯尚無定論,“無罪”而入獄,這對于朝堂而言,是一個極壞的開頭。 一旦被撕開口子,那日后皇上想要調查誰,只需一句話,安全局便會擁有逮捕權、刑訊權,再無需經過內閣、刑部等部門配合,他日安全局必演變為錦衣衛,黑暗與恐怖將再度籠罩朝廷。 所以,無論是出于對都察院御史的保護,還是對朝堂未來的考量,練子寧都沒有退路。 朱允炆清楚練子寧是一個有骨氣的官員,他有著自己的意志與觀點,見他如此堅持,便對一旁的雙喜吩咐道:“去,把最近開封府的彈劾奏折拿出來?!?/br> 雙喜答應一聲,取來了奏折,交給練子寧后,道:“練大人,皇上所思所慮,自是有道理的?!?/br> 練子寧沒有搭理雙喜,只接過十六份奏折,簡單地看了幾眼,便放了下來,朱允炆道:“皇上,這些奏折臣之前已看過,皆是彈劾開封府官員的奏折,不知這些奏折與御史周吾北下獄有何關系?” 朱允炆起身道:“開封府官員有問題,你清楚,朝廷上下也清楚,只不過是問題大小而已,在大部分時間里,彈劾開封官員的奏折不過寥寥,一年下來,大致四十余封,一個月不過三四封奏折,且多數是小事?!?/br> “而眼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如此密集地冒出來十六份,不,是十七份奏折,你身為都察院右都御史,竟不認為存在問題?” 練子寧錯愕地看著朱允炆,感覺有些不適應。 這位皇上看問題的方式似乎很不尋常,他善于用數據來看問題,對于練子寧與朝廷大臣而言,地方上多少奏折,都不會引起多少關注,只會認為,有人反應問題,那里存在問題,該調查與解決問題了。 從來都沒深思過,在短時間內,密集冒出來這么多奏折會有什么問題。 練子寧不懷疑朱允炆給出的數據,低頭看著手中的十六份奏折,還有一封奏折沒有拿出來,那是御史周吾北的奏折,奏折內容練子寧也清楚。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出來十七份奏折,這確實有些反常了。 “皇上,這或許與郁閣在開封府巡查有關?!?/br> 練子寧有些不自信地說道。 朱允炆冷笑一聲,道:“當真如此嗎?郁新去了定遠、懷遠,為何鳳陽府沒有如此多的彈劾奏章?這去了開封,彈劾奏章就突然增多了?較之往日多幾份尚可理解,眼下超出尋常時日四倍之多,你當真就不想想這背后隱藏著什么?” 練子寧有些忐忑。 作為朝堂大臣,練子寧可不是初入仕途的菜鳥,他清楚其中的規矩與彎彎繞繞,若有京官的話,幾個官員同一天或緊隨其后地彈劾某個對象,未必說明他們是心有靈犀,亦或是蹭熱度,最大的可能是受人指使! 這樣的手段,練子寧十分熟悉,因為他自己也用過,都察院就是這種彈劾方式的好手。 只要看不慣某個人或需要整倒某個人,都察院便會安排御史,要么同日上書,要么接二連三上書,總而言之,不弄出個結果就不罷休。 劉基、李善長、胡惟庸……無數前輩的滅亡,其背后都有著“陰謀”之下的彈劾。 對于開封府這種地方官員的彈劾奏章,練子寧并沒有多少在意,如今被朱允炆點醒,才發現這些官員接連上書的彈劾方式,更像是這些官員收到了什么人的授意。 “這……” 練子寧沒想到看似只是抓了一個御史周吾北的小事,竟是一個令人悚然的大坑,而自己此時就站在了坑的邊緣。 “皇上,東廠王越求見?!?/br> 黃門站在門口,稟告道。 朱允炆揮袖坐了回去,道:“讓他進來?!?/br> 王越匆匆走入大殿,行過禮后,高聲道:“皇上,河南朱仙鎮知縣唐擎上書彈劾開封知府任毅與周王!” 朱允炆冷著臉,對練子寧道:“看吧,這就是他們的手段,你現在告訴朕,周吾北是無辜的?唐擎是無辜的?朕不相信這樣的巧合!” 練子寧渾身一冷,竟有人想要攪渾開封官場!這絕對是一場陰謀,是一場人為的安排! “皇上,揣測不足以定罪!” 練子寧咬牙道。 無論是御史周吾北,還是知縣唐擎,他們雖有被授意彈劾的嫌疑,但這并不是其罪,不能以此讓其下獄。 朱允炆冷冷地看著練子寧,道:“朕只是安排安全局下獄周吾北,調查其是否與周王存在間隙,若他彈劾為實,并非誣陷,安全局自會奏稟,屆時,他會恢復御史之職?!?/br> 練子寧暗暗嘆息,看來周吾北需要在大牢里待一段時間了。 朱允炆接過奏折,朱仙鎮知縣唐擎彈劾內容很簡單,就一項,貪污。 唐擎不僅彈劾開封知府任毅貪污,還彈劾周王貪污,認為兩人沆瀣一氣,狼狽為jian,并附帶了朱仙鎮歷年上繳稅賦賬本,希望朝廷可以調查清楚。 若是放在平時,朱允炆必然會作為一起貪污案來處置,可眼下開封府上演的戲碼,就是“圖窮匕見”。 先是一群官員上書彈劾開封官員,展開地圖,眼看著地圖到頭了,于是周吾北上來,拿出匕首,在刺向開封同知王文濤的同時,刺向了周王。 現在周吾北被抓了,又冒出來第二個人,接過匕首繼續刺,這次瞄準的是開封知府任毅與周王。 這個結果讓朱允炆有些不解。 如果說定遠白蓮教之亂的罪魁禍首是周王,那周王應該是有實力與勢力的,起碼是可以控制得住開封官場,能壓得住消息的藩王,可眼下一封封彈劾奏折,不是指向開封城內官員,就是指向周王,倒像是告訴朱允炆,周王有問題,快點來處理。 這幕后一定有人在主導,在安排,只是,這個人一定不是周王。 周王會點火,也會玩火,但絕不會傻到自己跳到火堆里,他又不是什么鳥,做不到浴火重生。 那問題來了,不是周王在cao縱這一切,那會是誰? 誰能有這份能量,調動如此多的開封官員? 誰又能有這份野心,直接瞄準了藩王? 朱允炆看不穿重重迷霧,但很清楚,周吾北、唐擎等人的背后,似乎隱藏著另一股力量,而這一股力量,才是真正令人忌憚的,令人不安的。 “運籌帷幄,落子布局,雖不知你是誰,但你終會露出馬腳!” 朱允炆低聲自語。 如出一轍,不久之后,練子寧便收到消息,安全局已收到旨意,羈查朱仙鎮知縣唐擎。 練子寧這一次沒有再出頭,吏部尚書齊泰想要反對,卻被解縉拉了出去,說了許久,齊泰才收起了奏折,返回吏部。 解縉與朱允炆一樣,都感覺到了壓力,這份壓力并非因為隱藏的敵人有多強大,而是因為未知。 開封府的事如今很是敏感,這個時候誰敢牽扯到周王,都會被列為調查對象,只有找到這批人背后的命令來自于誰,才有可能找到潛在更深處的黑手。 解縉不希望齊泰、練子寧等這些大臣過多參與其中,一旦涉及過多,表現過于激烈,極有可能將自己卷到其中。 “郁閣的奏報到了?!?/br> 張紞對回來的解縉指了指桌案上的奏折,面色嚴肅地說道。 解縉疾步上前,拿起奏折便看去,越看臉色越是陰沉,到了最后,眼神中竟充滿了憤怒,嘶喊道:“安全局的人是做什么吃的,竟然讓老船工跑了!” 張紞看著憤怒的解縉,端起一盞茶,平靜地喝著,直至解縉放下奏折,將目光看過來,方說道:“這件事不能完全怪罪安全局,郁閣在奏折中說得很清楚,當時郁新所在宅院突發大火,安全局為了郁閣安全,安排眾人取水?!?/br> “即使如此,安全局也沒有撤離監控老船工的人手,只不過滅火喧囂,老船工尋機破窗,趁亂之際離開。好在郁閣沒有大礙,安全局已在追找老船工,看這奏折時日,此時也應有結果了吧?!?/br> 解縉坐了下來,眼神中透著滿滿的擔憂,說道:“郁閣身邊的防護如此嚴密,為何會突發大火?這其中必有蹊蹺。老船工乃是指正洪武二十四年黃河奪淮最關鍵之人,一旦出了閃失,此番調查豈不是無疾而終?” 張紞淡然地放下茶碗,意味深長地說道:“有幾日不見顧三審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吃人的麻袋 解縉驚訝地看著張紞,這個看似老實的人,竟也有著幾分活泛心思? 顧三審不見了。 這一點解縉是清楚的,前幾日朱允炆迎淑妃省親回宮時,身邊的護衛已不是顧三審,而是換成了安全局指揮同知岳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