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1節
“遼王叔乃是遼東鎮山石,是大明在遼東的支柱,太祖親點遼王叔,朕怎么能改……” 朱允炆故作為難地說道。 怪不得朱植送厚禮,原來是想走后門,這倒是個聰明人。 朱植連忙訴苦,將遼東的苦日子說了一通,最后狠心掐了掐自己的大腿,不顧禮儀地指著大腿說,這是冬天凍傷的,自己要是再回去,估計這條腿都要交代在那里了。 眾人看了看,明明是紫淤傷,哪里像是凍傷,你小子就算是造假,也多少用點心啊,再說了,你這幾個月在京師東竄西蹦,誰不知道你腿腳好? 要不是熱孝,你早就鬧出不少事了。 朱允炆看著朱植懇切的眼神,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那遼王叔便先留在京師調養身子吧。至于封地,換松江府吧?!?/br> 松江府! 眾藩王陡然一驚。 松江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云蒸霞蔚,是歷朝歷代重要的財政來源之地。 在元朝時期,便素有“魚米之鄉”之名。 明代更重松江,以洪武二十四年統計來看,松江府田地四萬七千余頃,田賦一百四十萬石。這個數據雖然是重稅的結果,但也說明了松江的物產頗豐! 加上棉桑、稻麥連作,海涂開發,底蘊豐厚,商業繁榮,其西面不遠便是蘇州,西南是杭州,距離京師南京,也不過八百里! 如此繁華重地,皇上竟然分封給了遼王朱植! 朱植感覺有些虛幻,掐了自己一下,才知道這不是做夢,連忙跪拜謝恩:“謝皇上天恩!” 眾藩王看著驚喜不已的朱植,羨慕者居多。 但對于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人而言,卻感覺極為恐懼。 若是朱允炆學習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來一場“家宴易封國”的把戲,那自己答應,還是不答應? 答應的話,那自己連封地都不用回去了! 直接交出兵權,搬遷南方! 若是不答應的話,皇上會想,你什么意思?不想和我親近,留下來陪陪我嗎?不想安享榮華富貴,偏偏要動刀子動弓弩嗎? 岷王朱耿見朱植撈了好處,想起來自己在甘肅吃沙子,還有在云南蠻荒之地的苦日子,自己這才二十歲,便受盡了苦難,如今有機會結束這一切,如何不把握機會? 也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一片生姜,朱耿偷偷抹在眼上,淚流不止,喊道:“皇上,臣也想換封地啊……” 朱允炆不允許,說什么云南離不開岷王。 朱耿哭個不停,怎么滴也不想待在云南了。為了自己的后半生幸福,丟人就丟人吧。 明代的云南,可不是后世的無處春城不飛花的云南,有人拿著大把鈔票去旅游。 那時候的云南,落后且不說,土著還不服管,今天弄幾頭大象造個反,明天弄幾根標槍搶個糧,殺個人什么的,很常見。 再說了,就是二十一世紀,云南也有不少貧困地區,何況是六百多年前的明初! 朱允炆實在是受夠了,擺了擺手,說道:“好吧,好吧,朕答應你了?!?/br> 朱耿頓時止住了哭聲,連忙謝恩,掛著一臉眼淚嘿嘿地笑,沒辦法,姜用多了。 朱允炆看著其他人,不等朱棣、朱權、朱桂、朱楧等人表態,朱允炆便先說道:“諸位叔叔便不要想著換封地了,大明帝國,還是需要叔叔們鎮守,朕才能睡得安心啊?!?/br> “皇上……”朱權咬牙咬牙,喊道:“臣不愿遠離京師,還請皇上恩準?!?/br> “寧王叔,朕剛剛說了,不要想著換封地了?!敝煸蕿砂櫭?,嚴肅地道:“朕需要你們守護好大明。此是家宴,答應遼王、岷王,朕已有所不安,再這樣下去,帝國邊界如何是好?” 朱權只好收回了話,朱棣等人也安了心。 至于秦王朱尚炳,他只是八歲的孩子,對于這方面的事毫不在意。 還有晉王朱濟熺,雖然二十多歲了,但畢竟是二代藩王。 他們的老爹走得早,兩人在軍隊中沒什么威望,早在幾天前便手牽手進宮找了太后,懇請太后出面,讓自己留在京城。 朱允炆見是太后發話,自然是答應下來,只不過沒有對外公布罷了。 如此一來,北方的九大塞王,便去其三,分別是:遼王朱植、秦王朱尚炳、晉王朱濟熺,還剩下六大塞王! 這些人,才是最棘手的存在! 至于云南的岷王朱耿,本就不算什么威脅,將他易藩只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第二十四章 驚魂的朱棣 硬著陸容易出問題,軟著陸才是正途。 歷史上的建文帝上臺沒幾個月,便采取雷霆手段,削周王貶為庶人,之后更是對齊、湘、代三位親王動手,廢為庶人。 湘王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 如此慘劇之下,建文帝依舊不為所動,接連軟禁齊王、代王,后又削岷王為庶人。 沒有退路的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造反,經過四年時間,將建文帝趕下臺,坐在了南京寶座之上。 這一次,朱允炆吸取了歷史教訓,咱不熱削藩了,讓他們主動求自己削藩易藩,豈不更好? 當著大家的面,把事情辦了,誰也說不出個不是來,何況易藩的結果,比他們在原來的邊塞荒涼之地好太多了。 安享榮華,好好當個太平藩王不好嗎? 好色的就多納幾房妾,好財的就多占幾畝地,好吃的就多吃幾口糧。 好兵權的? 那是找死。 兵權,必須歸到中央! 這一點,毫無商量的余地! “來,中秋佳節,讓我們飲勝?!?/br> 朱允炆舉杯,眾人跟隨。 放下酒杯,一旁太監斟滿,朱允炆拿著酒杯走下臺,對眾人說道:“這杯酒,朕單獨當敬四叔。四叔,來!” 朱棣連忙起身,連聲不敢。 朱允炆笑道:“四叔功高辛勞,朕看在眼里,若沒有四叔坐鎮順天,協調九邊軍事,朕恐日夜難安。這杯酒,當敬四叔?!?/br> “四哥,你就喝了吧?!?/br> 代王朱桂笑著喊道。 朱棣看著朱允炆,朱允炆舉起酒杯,兩人碰杯時,朱棣見朱允炆的杯子放低,連忙將杯子下移,輕輕一碰,一飲而盡。 朱允炆看著這個小細節,嘴角含笑,將杯中酒喝下,然后從一旁拿起酒壺,準備親自給朱棣倒酒,一不小心,酒壺掉在了地上,酒灑了一地。 眾人一驚。 雙喜連忙過來收拾,然后送了一戶新酒。 朱允炆略帶歉意地說道:“四叔,剛剛是朕不小心。來,朕給你滿上,酒倒了,便只能上新酒了,希望合四叔的胃口?!?/br> 朱棣瞪大雙眼,驚駭至極! “酒倒了,便只能上新酒了”這句話,是李增枝與朱棣在揚州府密談時候的話! 而皇上,卻一字無誤地說了出來! 難道說,李增枝是皇上的人,是皇上派去試探自己的?! 家宴繼續,朱棣卻已然渾身冰冷,毫無興致,看著朱允炆臉上那溫和的笑意,朱棣一陣陣的驚慌。 他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 他知道自己有野心! 他知道誰是自己的人! 所以,他改變了北平防務! 所以,他調走了李景隆、徐增壽、李增枝等人! 所以,他要走了道衍! 所以,他準備在北平府施行新軍之策! 他到底在做什么? 朱棣嘴角滿是苦澀,明白了! 朱允炆在用兵法,想不戰,而讓自己屈服! 好厲害的朱允炆,好厲害的建文帝,好厲害的侄子! 家宴結束,眾藩王紛紛離去。 朱棣回到燕王府之后,將家宴中的事告訴了朱高熾、朱高煦等人,問道:“你們怎么看?” 朱高煦憤然而起,說道:“父王,定然是那李增枝背叛了我們!當時丘福便把守在外,絕不可能有外人聽到室內聲音。除了李增枝與父王,沒有人知道密談內容!” “現在追究是誰背叛,還有意義嗎?” 朱高熾瞪了一眼朱高煦,然后對朱棣說道:“父王,為今之計,便是迎合圣意,靜候機會。從皇上召道衍入京,到新兵之策落在北平府,再到中秋家宴暗示,說明皇上已知悉我等心思,只不過礙于沒有明確的證據,所以才屢屢敲打?!?/br> 朱棣自然明白這一點,嘆息道:“依你之見,如何迎合圣意?” 朱高熾嚴肅地說道:“表忠心?!?/br> 朱棣瞳孔微微一縮,這三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太難了! 在京城表忠心,說幾句話,做做樣子還好說。 可回到北平府之后如何表忠心? 無外乎放棄兵權,或削弱兵力,或引入新兵之策,可任一種,朱棣都不能選! 自己要做的大事,沒有兵怎么可能成功! 朱高煦并不贊同自己大哥的看法,說道:“父王,不如我們返回京師,樹起大旗,依父王的號召令,北平府諸衛,必然紛紛響應,到時候我們便手握十萬兵馬,只要說服寧王、谷王、代王、便可以控制北直隸大部,到時候揮軍南下,攻克濟南、徐州,揚州,必可一舉拿下南京!” “弟弟,你似乎忘記了,在北平府周圍還有四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