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其實也沒啥事,阿婆每次坐在長椅上看海,都會發呆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我們怎么叫她都沒反應,醫生說她這可能是在回憶著什么東西,只是等她回過神的時候,有的時候會清醒一陣子,但更多地時候,就還是什么都不記得?!?/br> 阿翹這么說著,不免有些嘆氣和無力。 對此薛燦星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和做什么,只能道:“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說,我們大家一起想辦法?!?/br> “嗯,謝謝你!”阿翹道。 “對了,阿樹以前就是這個村里的嗎?聽阿婆的話,他孫子之前和阿樹認識?” 對于阿樹,他也才剛認識,了解的并不多,不過之前聽阿翹的介紹,阿樹和她一樣也是社工,他也沒多想,以為阿樹和阿翹一樣,都是外地過來支援的。 但聽阿婆的話,這阿樹原本就是這里的人? “唉,阿樹他也是不容易,在我沒來這之前,阿樹就已經在了,他和我一樣,也是臨江市大學畢業的,畢業后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而是來到了這個小鄉村?!?/br> “我來了有幾年的時間后,才知道原來阿樹他原本就是這個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學生,是當年唯二的大學生,至于另外一位大學生,就是阿婆的孫子?!?/br> 阿翹說到這,不免有些傷感,揉了揉眼睛,她轉身從里屋拿出了一張老舊的照片,上面拍攝的兩個人,一個是阿樹,另一位就是阿婆的孫子——小海。 隨后阿翹就向薛燦星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這哥倆從小就認識,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調皮搗蛋,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身材更高大的阿樹帶頭,然后小個子一點的小海跟著。 每次調皮搗蛋了,也都是阿樹在前面頂著受罰,而讓小海先逃走。 阿婆每次看到小海跟著阿樹野,就總會念叨他,讓他好好學習,以后爭取考上大學,不要總是出去玩。 但每次趁她不注意的時候,阿樹總能有各種辦法,把小海帶出去玩。 小海也不是沒想過和別人玩,這樣阿婆就不會總說他了。 可村子里的孩子,都不和他玩。 說他是個沒爹媽的孩子,只有阿樹不在乎這些,總會來找他玩。 至于小海的爹媽,倒不是那種狗血的作jian犯科,就是純粹地離婚后各自組建了家庭,然后都視小海為累贅,干脆就丟給了鄉下生活的阿婆帶,每個月打點錢就完事了。 在他們看來,這就夠了,盡到了應盡的義務。 而且村子里很多孩子父母也都不在身邊,他們就覺得這更加理所當然了。 只是,這些孩子的父母,不論外出務工多長時間,在最起碼過大年的時候,也總會回來的,甚至在后來科技通訊先進了,都會打來電話關心。 而每當這個時候,阿樹也回家團圓了,就只有小海,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村口,陪著他的只有那些不會說話的雕像。 他望著已經修進村的大馬路…… 望呀望…… 卻什么也沒等來。 但他每次都會勸自己,或許下次,下次爸爸mama就會回來看他了。 今年可能是工作忙。 也可能今天是在陪弟弟meimei們過年,過兩天就該回來了。 村子路遠,以前馬路沒修進來的時候,他就盼著馬路什么時候能夠修好,修好了之后,這樣爸爸mama就能回來看他了。 可現在馬路修進來了,爸爸mama還是沒有回來。 既然爸媽不回來,那他就走出去。 阿婆說的對,要好好讀書學習,只有考上了大學,才能走去外面。 后來,他就開始努力學習,連帶著阿樹也都跟著一起學習。 最后二人也不負努力,成為了村子里唯二的兩個大學生。 見到自己孫子終于考上了大學,阿婆很高興,可等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又很惆悵。 因為僅剩的存款,不夠學費了。 哪怕是只湊夠一年的,也是很勉強。 在通知書下來的第二天,她就拜托村長,帶她去外地找小海的父母。 但結果可想而知,他們以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難為由,雖然有給錢,但也很少。 最后還是村長看不下去,領著阿婆,挨家挨戶地在村里借錢,阿婆也是豁出去了這張臉,去找了過去團里的一些老姐妹借錢,這才總算是給小海湊夠了上大學的錢。 與小海在村口分別的那天,阿婆是帶著笑的,她覺得孫子現在出息了,以后他們的生活會好的。 只是,學費攢夠了,可孩子的生活費,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她也得掙出來,而且生活還得繼續,欠大家的錢也得還。 于是,阿婆在小海走后的第三天,就也離開了村子,去往鎮上打工賺錢。 她什么活計都做,完全不挑,只要給夠錢就行。 想一想阿婆曾經是多么驕傲的一個人啊,話劇團里的臺柱子,那擱在過去就是個角兒啊,她年輕時在舞臺上,多風光??! 而現在,為了孫子,她的雙手布滿老繭,身體很多地方都有了毛病,白發也越來越多。 但這些苦她都吃得,每每想到孫子的模樣,她都很開心,很幸福。 直到有一天,一個噩耗的到來,將她的整個世界都壓垮了。 回到村子里,站在白布前,她永遠也不會相信,白布下面蓋著的,是她那心愛的孩子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