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所以,李桂華在失蹤前曾經有很久都沒出門?” 問到第三戶人家,終于有二十年前就居住在此地的老鄰居出來說話,韓濤不繞任何彎子地直切主題:“李桂華有過婚育嗎?她有沒有過孩子?” 老人想了想:“結婚是沒聽說的,不過我們這兒也有傳言,李桂華那丫頭是跟男人跑了……之前就因為這事兒跟家里鬧過,結果足足有好一段日子,都給她哥哥李志勇鎖在家里不讓出門?!?/br> “不讓出門?為什么?” “還能是因為什么……找了相好唄?!?/br> 老人話說得神秘,卻倏然讓韓濤和蔣耀的臉色一變:“這么說,她確實是有可能有孩子了?!?/br> “這丫頭命也是苦,老李和他老婆走的早,最早生這丫頭的時候就說,是想生個女娃照顧她哥哥,后頭果真是這樣……她哥沒結婚那會兒,桂華就跟個小媳婦一樣繞著她哥轉,學也不上,成天在家幫她哥的忙,后頭她哥結婚了,在縣里開了個托管所,桂華也照樣幫他打理內打理外的,一直也沒結婚,但這二十好幾的丫頭,嘴上不說,心里還能不想嗎?” 老人說著又嘆了口氣:“我們都覺得那丫頭后頭是不服他哥管了,偷偷找了個相好,他哥不許,關了她一陣,但后頭桂華還是跑了……也有傳言她是肚子大了自己生了個孩子,后頭當著托管所里的孩子一起帶,最后桂華想去找孩子她爸,就帶著孩子跑了?!?/br> 托管所……孩子…… 韓濤此時內心已然隱隱浮上一個念頭,他皺眉道:“當時李志勇開的托管所是什么性質的?正規嗎?” “那時候,九幾年,咱們縣城里談什么正規不正規啊……就當時不是下崗潮嗎,咱們這兒從鋼鐵廠,紡織廠退下來的都要去城里賺錢,還有的南下去了,孩子都留在家里沒人帶,志勇就看準了這個,在我們這兒辦了個小飯桌搞托管,一開始其實就是鄰里之間互相帶孩子,后頭人太多了才開始收錢的,也收的不多,當時縣里不少人都很感激志勇哩?!?/br> “那李桂華平時也幫忙帶孩子?” “是啊,桂華也擅長干這個,討孩子喜歡,以前我家小的還給她帶過,后頭知道李阿姨不見了,還哭了好幾場呢?!?/br> 問完大致的情況,韓濤謝過老人家,轉頭帶著蔣耀回了派出所,很快便查到了李桂華哥哥李志勇的相關信息。 在 2000 年后,李志勇在玉山開辦了連鎖的小超市,如今甚至是村委會成員,追溯到的他的上一輩,都只是玉山縣的普通農民,而且去世很早……很顯然,李志勇是靠自己的能力發跡的,而且,他的創業資金應該就來源于 2000 年以前他在縣里創辦的“小飯桌”。 蔣耀想了想,眉頭緊皺:“2000 年前李志勇辦的那個托管所按道理收錢不多啊,當時都是些下崗家庭,哪里能拿出這么多錢給李志勇帶孩子?他靠小飯桌應該也掙不了這么多錢的吧……” “確實掙不了,如果真的掙了大錢了也早給人舉報了?!?/br> 韓濤心里正做盤算,忽然間他口袋里的手機一震,卻是秦冬的多人通話。 “你是說,朱琳不但認識余剛,而且,她還覺得余剛是她的親生兒子?” 即便是屠邵東這些年大風大浪經歷得多了,聽清秦冬在電話里所說的內容也不由臉色劇變。 秦冬咬牙道:“她之前曾經偷偷去余剛的健身房看過很多次余剛,這也是為什么余剛覺得,他并不是第一次見到朱琳,在現場朱琳被刺時對余剛說的話是快跑,這也是為什么朱琳身上幾乎沒有抵抗傷……她當時一心只想讓余剛逃跑,根本不在乎自己?!?/br> “這么說,當時我到現場之后,朱琳在咽氣前對我說的最后的話也是……” 韓濤猛地想起當時聽到那句微弱的“快逃”,臉色一變:“玉山當地很多人都知道,朱琳失蹤前一直在找她的兒子,找了快兩年,如果說,她當時之所以殺人,是因為她覺得,對方抱走了自己的孩子……” “我cao,這事兒越弄越復雜了?!?/br> 屠邵東揉了揉額心,想到還有半小時就又要和余剛說進展,滿臉都是頭疼:“韓濤,你那邊查出什么來了?” 韓濤大概說了一下李桂華的情況,又道:“李桂華失蹤前的年齡還有行動軌跡基本都符合我們現在在找的人……但是,李桂華并沒有結婚,也沒有過孩子,縣上有傳言她曾經找了個男人,后頭甚至懷孕了,但是,從來沒人見過那個孩子?!?/br> 指揮車里坐著的都是經驗老到的老刑警,所有人在聽到李志勇辦理過“小飯桌”的時候心里便都有了不好的預感,郝雪峰皺眉道:“李志勇辦這個小飯桌的時間,是不是正好和玉山縣出現連環兒童走失案的時間重合?” 蔣耀原本內心那點還蒙著層紙的猜想倏然被戳破,臉色變得難看起來:“確實……時間完全是吻合的,而且也正是因為當年的下崗潮,很多雙職工家庭有一方下崗回家,外出打工,導致孩子沒人帶,這也是那幾年兒童走失頻發的原因?!?/br> 韓濤皺眉道:“當年,李志勇的妻子孫芳和朱琳一起都在玉山縣紡織廠工作,而紡織廠丟孩子的事情頻發,最后一起發生的時候,由于朱琳是唯一請假在宿舍的人,所以才被懷疑……然而,根于李志勇的說法,李桂華時常會去廠里給孫芳送飯,她本身根本不是紡織廠的人,而且,還有很多和孩子打交道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