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陶昕的聲音立刻就卡住了,借著電視機的熒光,她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腳踝上。 如果沒有這道疤,一切會不會不一樣呢? 爸爸不會死,mama也不會生病,哥哥也不會……從此之后,那么拼命地讀書。 “哥哥只是擔心我會出事而已?!?/br> 過了很久,陶昕才低聲說道:“哥哥已經很累了,我不想讓哥哥擔心我,所以,也很少聯系哥哥……他這兩天沒給我發消息一定是因為手術排滿了,你沒看過他最累的時候,下了手術臺在電梯里都能睡過去,因為他做的手術都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所以,我不希望哥哥再因為我的事情分心了?!?/br> 看起來,應該和陶昕身上那道疤有關系。 羅無辛何其敏銳,哪怕他此時看不到陶昕在“房間”里的樣子,單是聽她的聲音他也能猜得到,陶昕不愿意提及的那些事,一定是和她的家人還有過去有關。 陶遠38歲才有的這個小女兒,陶昕一定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但是,卻因為某些事故留下了終生殘疾,這導致了后頭一系列的過度保護。 而陶昕之所以會從事一份不需要出門的“自由職業”,也多半是因為如此。 羅無辛的腦內飛快地閃過很多念頭,但他知道,此時應該不是問的時候,畢竟,陶昕也不是沒有脾氣的,萬一把這個小丫頭惹急了,之后真的和他對著干,那還是他的麻煩比較大一點。 猶豫了一下,羅無辛最終決定先把這些事放一放,忽然問道:“所以呢,幾天下來,你有什么猜想?” “猜想?” 隔了一會兒,他聽見陶昕悶悶的聲音:“什么猜想?” 羅無辛坐回她的書桌前頭,翹著長腿大咧咧地將辦公椅轉了一圈:“我們倆為什么會變成這樣???這都一星期了,你不會因為‘享受’現狀,完全沒想這個事情吧?” “什么享受現狀??!” 到底是個小丫頭,陶昕的聲音很快又變得氣鼓鼓的:“你以為我想天天讓一個陌生男的睡在我床上???” “看起來也沒談過戀愛,是吧?” 羅無辛抓到破綻,毫不意外地聽到腦子里傳來一聲氣急敗壞的大叫:“啊氣死我了!今天晚上我要睡在沙發上!再也不讓你上我的床了?!?/br> 精神恢復得倒挺快。 羅無辛好笑道:“看起來還挺有精神,說說吧,有什么猜想?” “還能有什么猜想?這很明顯已經沒法用科學解釋了!” “你不是全家都是醫生嗎?這就搞起玄學來了?” “哪有醫學可以合理解釋一個人會在太陽落山后忽然變成另外一個人???我們現在這種情況根本就像是被人詛咒了?!?/br> “詛咒?” “難道不是嗎?羅警官你不是在外樹敵很多嗎?有人專門為了報復你詐騙你的父母,那難道就不會有那種人,為了報復你,給你下什么降頭之類,導致我無辜受害嗎?” “降頭?你?無辜受害?” 羅無辛簡直給氣笑了,他就知道不能指望這種編故事的小丫頭片子嘴里說出靠譜的東西來,沒好氣道:“那怎么就不是我無辜受害呢?說不好是你哥的醫鬧連累了你,有人給你下降頭,導致我現在和你共用身體?!?/br> “你……” 陶昕氣得一把抓過“床上”的枕頭砸向了電視機,但無奈“房間”里的一切即使被外力破壞,下次只要再開門也會復原,而即便是她氣得直喘粗氣,現在也沒辦法碰到羅無辛一根小指頭。 “還有啊,就不說你哥了,你在網上寫小說就沒有碰到什么瘋狂的粉絲之類針對你嗎?” 羅無辛這時忽然想起了陶昕那天說過她的筆名是六顆石榴籽,雖說他對小說不感興趣,但是,說不好陶昕的小說里也能有點什么線索。 想到這兒,他立刻拿手機搜索了這個名字,跳出來的第一本書就是那本《白兔神探》。 他倒要看看,這個連門都不出的人能寫出什么? 羅無辛沒有絲毫猶豫地點了進去,然而,剛看了第一章 的開頭,他臉上的表情就凝固了。 第16章 母親01 陶昕已經足足五個小時沒有和他說話了。 更要命的是,她剛剛還把自己的所有衣服都扔進了洗衣機,又往里頭丟了留香珠,這會導致他要穿的所有衣服都有一股濃烈的香味。 這個小丫頭是在報復他。 羅無辛頗為頭疼地捂住臉,他當然可以在“房間”里給自己找點事情做,但是,不同于局里的同事,他和陶昕共用身體的前提讓他無法用過去那種眼不見心不煩的方式來處理他和陶昕的關系。 換句話說,他必須要和這個小丫頭搞好關系,否則,之后萬一這小丫頭直接拿他的手機來報復他事情就大條了。 羅無辛咬了咬牙,終究還是先開口說道:“要報復我也沒必要給我洗衣服吧,一會兒又要再給我熨一遍?!?/br> 陶昕冷哼一聲,惡狠狠道:“我就愛洗怎么了?你再廢話我一會兒就拿口紅給你弄唇印了?!?/br> “你多大了?” 羅無辛坐在床邊哭笑不得:“你的小說寫出來不就是給人看的?難道之前沒有人說你的小說寫的不切實際?你的讀者都喜歡看這種和現實警察辦案沒有任何關系的小說?” “這是小說又不是紀錄片!” 陶昕氣地重重把洗衣機門合上:“再說了,你怎么知道不切實際?里頭很多東西都有現實參考的?!?/br> “現實參考?” 羅無辛難以置信道:“你是說你那個主人公是嗎?就是那個破案全靠摸兔子靈感乍現,然后最后抓捕全靠嘴炮的小姑娘?你現在也去過分局了,你看公安局里存在有這樣的人嗎?” 幾個小時前。 就在羅無辛打開那本《白兔神探》后的第一時間,他就看到了寫在開頭的話。 “林白兔去買新兔子的那天剛交了結案報告,天氣不錯,她想,家里的兔籠里也該添個新meimei了?!?/br> 一個警察,連養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哪里來的閑工夫去養兔子?還是兩只兔子? 羅無辛想到自己家里滿滿當當的兩大箱泡面,暗自嗤之以鼻,本能地就想按退出,但是,再一想到陶昕的小說里說不定會有線索,他還是逼著自己往下看了一點。 “一只兔子住兔籠是很寂寞的,更不要說小灰剛剛才生過病,那幾天看著病怏怏蜷縮在兔籠一角的小灰,林白兔總是忍不住想起小時候,她孤零零躺在懸崖下看到的那片星空,風很冷,天很高,但是無論她如何用力,胸腔里都發不出任何聲音?!?/br> 這是什么? 羅無辛看到這兒再也忍耐不住,問道:“你寫的這個主人公是墜過崖是嗎?” “是啊,這不是很明顯了嗎?” 陶昕對羅無辛心中的驚濤駭浪毫不知情,她透過電視機的熒光屏閱讀著這些過去出自自己筆下的詞句,卻只覺得腦中好似有迷霧彌漫,分秒間,她連神色都變得迷蒙。 這種感覺是什么? 困? 又或者是,想不起來? 陶昕下意識將自己縮成一團,她恍惚想起小時候養的兔子,小小的軀體被鎖在籠子里一動不動,就像是她現在一樣,困在這個房間里出不去。 但是,似乎也不止是現在……她曾經,還被困在其他籠子里過。 再一次,她想起血和汽油的味道,扭曲的金屬就像是鳥籠一樣罩住她,而她被困在蛛網一樣的陰影底下,全身劇痛,動彈不得,只能在黑暗里看著固定的方向。 那里,有一張她很熟悉的臉大睜著眼睛回望她。 為什么……就是想不起來更多了呢? 陶昕下意識拍了拍腦袋,她希望自己的腦袋能像是面前這臺電視機,或許只要給它足夠的力道對上了頻道,她就能想起來關于那場車禍的更多細節。 但是,不論她如何努力,腦中那種懵懂發困的感覺卻只是越來越明顯,直到—— “所以,你想表達的是你這個主人公墜崖后在山崖下躺了一天半才被人救上來?在冬天?一個人在野外的山崖底下躺超過十二個小時同時身上還有內傷?” 羅無辛欠揍的聲音將她的注意力拉了回去,就在剛剛,他已經把第一章 看完了,而羅無辛顯然已經失去了耐心,直接去看了全文的結局。 林白兔的原型就是陶昕本人。 即使只看了三千字,但是羅無辛還是很快確定了這件事。 畢竟,在陶昕的屋子里,和兔子有關的元素很多,兔子拖鞋,兔子睡衣,甚至還有兔子玩偶,不光如此,故事里描寫,林白兔每到陰雨天身上斷掉的骨頭都會痛,這也和陶昕腳踝上的舊傷可以對應上。 但是,羅無辛可不覺得陶昕曾經摔下過山崖。 畢竟在他看過的將人推下山崖的案例里,能活下來的不但是極少數,還基本都是及時救援的結果……像是這種沒有救援在冬天的山林里躺著,以尋常女性的體質可能連幾個小時都挺不過去。 應該是這個小丫頭把小時候的意外夸大化了? 或許真實發生的事情只是滾下樓梯什么的? 羅無辛想著,迅速看了結尾,很快竟是直接笑出了聲。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當他看到林白兔神勇地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用大道理把兇手給繞了進去,最后又一槍將其制服的時候,羅無辛還是沒有忍住。 “你是不是電視劇看多了?” 羅無辛抓了一把頭發,強憋著笑意說道:“你知道真正的布控抓捕現場有多少人嗎?特勤又不是吃素的,還能輪到一個外勤在前頭又當談判專家有開槍的?” 可想而知,話說到這個地步,他和小說原作者之后的對話自然是不會太愉快了。 于是,在那之后整整五小時,陶昕都沒有和他說話,一直到五點半過去,他們完成“轉換”,羅無辛再次舊事重提,終于,他聽到電視機里傳來了一聲憤怒的咆哮。 “我說有現實參考就有現實參考!我就是林白兔!那寫的就是我自己的事情!” 果然。 對此,羅無辛并沒有太多驚訝,只是笑笑:“看出來了?!?/br> “你都看出來了你還說我寫得不切實際?” 陶昕的聲音聽起來恨不得要從電視機里爬出來咬他兩口:“就算破案是虛構的,但是這種小說本來就是需要夸大的,你要想看純紀實為什么不去看你們警察的結案報告?” “我確實看啊,我平時看的最多的東西就是結案報告?!?/br> 羅無辛好整以暇地將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靠回了床上:“也虧了你的小說是寫給外行看的……這東西要是拿去分局,辦公室里那幫人只會更不給你面子?!?/br> “我也沒讓你看?!?/br> 陶昕硬邦邦說完便氣哼哼地去做晚飯了,而似乎是因為生氣,她的步子比往常要急,也因此跛腳的感覺更明顯……就連電視機的畫面都顛簸得更厲害。 這個小丫頭以前到底出過什么意外? 是不是跟他那個45歲就去世的,身為神經外科專家的父親有點關系? 忽然間,羅無辛直起了身子,他隱約覺得他和陶昕的狀況應該和陶昕的家里脫不開干系。 畢竟,前些日子分局組織他們去省里培訓學習,給他們介紹公安部正在研發的一些試驗型偵查技術,其中,竟還有一項過去羅無辛聞所未聞的“新型測謊技術”。 不同于過去的多參量心理測試儀,是通過測量如肌點、脈搏、血壓等生理參量的變化來判斷嫌疑人是否誠實,新型測謊技術被稱為dbp技術,也就是“腦深部電投射”(deep brain proje),通過微創手術將電極植入大腦,實現外界信息的腦內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