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第134節
公子丹他們以身鎮白霜,悲哉壯哉,但終有再見時。 趙政,成蟜,褚太平,晉瀾也從范雎這取了地母長生術,言及會在合適的時候,身鎮白霜,在夢淵中孕育,期待再見之日。 讓范雎憂心的,是那妖魔,那妖魔和人類不一樣,它的身體和靈魂本就永恒,無法讓身體和靈魂分離,無法進入夢淵。 且封印不潔者的主體必須是這妖魔。 進軍地底,也就代表著,它選擇進入沉睡,在漫長的時間中沉睡,和不潔者一起。 這太孤獨了。 長時間的沉睡,甚至可能奪走一個人的記憶,因為時間會讓記憶變淡,最后什么也不記得。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或許是這妖魔表現出智慧開始,范雎已經將他當成了同等的存在,朋友。 而如今,對方將沉睡在冰冷的地底,渡過漫長的歲月了。 分別前,那妖魔用手在范雎額頭上畫了一個奇怪的看不見的記號,嘟噥著才學會的人類的語言:“當白霜再臨,吾將從沉睡中醒來,第一時間找到你?!?/br> 莫名其妙的話,一時間讓范雎都反應不過來。 再相見,應該是2000年后了,長白山金頂的地底,范雎倒是見過這妖魔一次,但這妖魔當時可還記得自己? 那時的范雎只顧得害怕了,加上地底光暗,并沒能認真感受。 范雎也是好笑,原來,那時是遇到了老朋友呢。 范雎摸了摸這“大狗子”的腦袋,這家伙明明最喜歡自己這么擼它,但自從看到范雎擼狗之后,就再也不讓擼了。 這一次倒是例外。 分別,總是讓人憂傷。 而等妖魔進入地底,留在地面的人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始皇下令,燒盡世間所有有關白霜的記錄,修改關于白霜記載的史書,任何人不得向后世傳遞任何一點白霜有關的消息,讓秘密永沉地底。 還需等待兩千年,才能發展到人類和白霜抗爭的條件,那么這兩千年,為了杜絕任何意外,有關白霜的一切就必須被塵封起來。 范雎心情有些復雜。 難道歷史就是一個循環? 他以前疑惑,為何后世沒有半點關于白霜的記錄,現在明明有了答案,卻更加的復雜了。 但總的來說,地底的白霜開始……減少變弱,最終挖出來的土地再也看不到半點白色的霜氣。 人類的生存方式,變成了歷史記錄的一般,只剩下農耕火種,畜養放牧。 歷史正式進入軌道。 …… 現代,范雎去了一趟長白山,但并沒有在那里發現那沉睡了兩千年的妖魔。 “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br> “裝神弄鬼的在我額頭上畫了一個看不見的符文,說什么等待白霜再臨它就會從沉睡中醒來,第一時間找來?!?/br> 結果呢? 白霜再臨多少年了,也沒見過影兒,神出鬼沒,該不會忘記了曾經的誓言。 “也算不上誓言,或許也就是當時隨口一說?!?/br> 范雎開著車,心情凌亂的回去。 現如今他們住在城里的那個儲備物資的地下倉庫,幾年前,周宥的那一處別墅沒了,一個下雪的夜晚,那瘋狂的雪花將那棟別墅凍成了千年不化的冰雕。 不僅僅周宥的別墅,陸陸續續的地面的建筑基本都成了廢墟,即便是沒有損壞的那些建筑,也沒有任何人敢去居住。 環境變得難以想象的惡劣,動物植物變得難以想象的瘋狂和危險,風雪雷雨等自然天氣也發生了異變。 人類已經無法在地表居住,不得不被迫地居住進地底。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人類生存只剩下唯一的一個辦法,成為白霜感染者。 白霜感染者危險嗎? 危險,他們很多人本就是瘋狂的,無法理解的變態。 但……這個世界有槍//支,有更加強力的武器,對于白霜感染者來說,是維持秩序的最有利的利器。 所以,即便人類都退守地底了,還維持著最基本的秩序,這就是科技的優勢,若這么多的白霜感染者出現在春秋戰國時代,人類估計真的就完了。 這也是為什么,范雎無論如何也要將白霜爆發拖到現代的一個原因。 范雎的想法是完美的,無懈可擊的,但有時候,即便是去春秋戰國走過一遭,知道了白霜的源頭的他,也有他預料不及的地方。 幾年前,在人類還沒有完全撤離地面,還對災難抱有一絲希望的時候,天空突然裂開了,一只長滿觸須的異常龐大的怪物從撕裂的天空落下。 在地面上如同一個星球撞擊地球一樣,砸出了看不到邊際的長長的深淵。 那龐大的怪物也墜入了汪洋大海中,掀起了巨大的洪浪,然后……就那么沉睡在了海底。 也是那一刻,整個地球的變異更加的猛烈,怎么說呢,好好的一個人走在路上,突然就會毫無征兆的身體開始扭曲,如同喪尸一樣失控,變得扭曲,就像被抽干了身體的水分,變成一堆干尸。 有什么詭異的規則,降臨到了地球上。 反而……反而讓白霜看上去就像是提前為人類準備好的過渡期,一種讓人類能更好的適應這個怪物到來給地球帶來改變的適應期。 估計也只有范雎知道,白霜的確是用來拯救人類的,那個怪物若真是盒子世界中警示的不可避免的災難,那么白霜帶來的那些異常,不過是讓人類提前適應真正的災難罷了。 別看白霜這么瘋狂,但若沒有白霜,人類在這只怪物從天而將帶來改變時,就已經在那一刻全部滅絕了。 生命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但前提是必須有足夠的適應期,而白霜的存在,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正好讓人類適應了這只怪物帶來的巨變和新的規則。 無論如何,人類宣布全面注入r源,進入生命層次的進化,以此來獲得生存的權力。。 當然所謂全面也不盡然,必定都是看個人自愿。 有一批人,或許說一批學者和科學家,他們提出r源的注入太過未知,人類在走向一條從未驗證的道路,人類還能不能被稱為人類也未知。 所以,他們愿意保留人類最原始的血脈,并不注入r源,并不通過文物召喚夢淵中的英靈來得到生存的能力。 他們依靠人類已有的科技,退守進了那條從天而將的怪獸砸出來的沒有光的黑暗深淵,帶著人類最先進的武器,一邊尋求生存,一邊為人類研究和觀察那只來到地球并沉睡在深海中的怪獸。 他們立誓,若以后發現人類注入r源走上的是一條歧路,他們會盡所有,撥亂反正。 他們是人類最后的守衛者,他們愿意成為人類最后的防線。 有人試圖去監視那只怪獸,但任何去的人,都沒有再回來。 那只怪獸除了影響了這個世界的規則,似乎連動彈都沒有,它成為了永遠的秘密。 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讓人類電力真正的,全部消失了。 人類的消息也不再互通,全球一體化變成了小范圍社區部落的生活方式。 一個小的群體生活在一起,共同抵抗和面對新的時代。 是的,新的時代,人類將這個新的時代稱為r源時代。 人類在等待著,期待著,地表的災難結束的那一天,規則恢復的一天,等待著重返地表的一天。 人類保留了記錄有先進科技的書籍,人類的智慧等保留在了這些書本之中,只要能有重返地表的一天,人類就能快速地恢復,進入再度繁榮時期。 人類還是有希望的。 只是,所有人類都沒有想到的是,也就是從去年開始,真正意義上斷絕人類文明的災難來臨了。 沒有任何的征兆,沒有任何的異常,那些保留下來的書籍上的文字突然詭異的發生了改變,它們變得不再是原來的內容,變得真真假假。 有什么東西在悄然地篡改人類的文明。 真正的絕望和恐懼開始,因為人類的文字時刻都在改變,導致的結果是這種文字無法表達正確的意思了,無法被傳承,無法再用來教學。 已有的科技在被抹去,人類的文明在消失。 人類甚至必須創造新的文字體系,才能做到正常的交流。 r源時代,又被稱為舊文明斷絕時代,或許真正的一個必須遺忘過去,遺忘曾經的一切,包括自己血脈和文明的時代到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本書的收益實在太驚人了,一天的收益連一碗小面都買不到,肥皂是全職作者,這樣的收益太讓人恐慌了。 為了生存,為了活下去, 所以原計劃的長篇被我修成短篇了,它就像是《地球三萬年》的前傳,對《r源時代》的詮釋。(下一次再也不寫外傳了,或許是已知真的毫無意義吧,很多讀者應該能推斷出一些劇情,所以就沒有了什么吸引力,以后還是開創新的世界觀新的故事作為新文。) 恩,是的,它快要完結了。 第77章 完結 范雎從長白山回到地下社區,地下社區現在有不少人,除了范雎他們,還有一些其他人,地下和其他幾個社區挖通,形成了一個不算封閉的群落,畢竟人是群居動物。 當然周宥提前儲備好的那些物資是不能讓人知道的,現在環境重歸原始,就跟廢土一樣,吃的東西等還是得去地面找,以前城市遺落的物資,以前那些郊區外的農莊果園等,都是獲取物資的來源。 但食物畢竟有限,周宥儲備那些物資就成了絕對會讓人眼紅的東西。 范雎一回來,沈束正急切得來回行走,范雎不由得詢問到:“怎么了?” 沈束見到范雎,這才松了一口氣,道:“早上的時候宥哥和三個小狗頭人開了車出去,說是去摘野外的枇杷,但到現在都沒有回來?!?/br> 范雎看了看天色,皺了皺眉,現在已經是傍晚,人該回來了才是,野外,地表,代表的都是危險。 范雎顧不得休息,詢問了去的位置,開著車就去尋人。 目前一些道路已經無法使用,加上汽油難得,車輛的作用雖然大,其實十分奢侈,也就范雎他們地下社區還有兩輛車能用。 城外,前面曾經是一個琵琶園,以前范雎和周宥也來這打過秋風,按照沈束他們所言,周宥他們來的就是這里。 車停在山下,范雎朝山上走去,因為隔得老遠就聽到一個名叫百萬的小狗頭人咋呼咋呼的聲音。 三個小狗頭人,范雎給他們取了名字,分別叫百萬,萬兩,花哥。 三小狗頭人當初有了名字老開心了,特別是在知道周宥養那只三頭犬叫窮鬼之后更開心了,以前他們都沒有名字的,總感覺和別人不一樣,但現在,是三只快樂的小狗頭人。 原本今天一大早,他們在地下社區警惕的巡邏,結果就看到周宥開著車去摘枇杷。 這還得了,三狗頭人趕緊流著口水跳上了車,車上還歡歡喜喜的,討論著摘一大車當飯吃,至于摘不摘得到,吃不吃得完就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