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書迷正在閱讀:驚!拽美人認親沙雕豪門后、霸總的炮灰男妻只想離婚、真少爺跑路了、打工人深陷修羅場、胎穿古代居然又穿回來了、我靠玄學成為娛樂圈頂流[古穿今]、快穿:瘋批反派求貼貼、全家被貶后,她開掛了、身為女主竹馬的我重生了
肖曼麗臉上露出笑容:“我看這禮盒不錯,估計問題不大!等這件事弄好,改天你來家里吃頓飯,你姐夫也在念叨著見見你呢!” 張平還以為是客套話,可看肖曼麗一臉真誠也是有些疑惑,他有些不太明白那位副縣長見他干嘛。 他倒是不怕見以為副縣長,而是自己如今的地位跟對方實在差的遠,人家見他到底是什么目的。 以他兩輩子的常識來看,兩個地位身份完全不對等的人見面,要么就是曾今是舊識,要么就是有一方有求于另一方,但至少也應當有正當的理由才行。 可他并不覺得自己能為對方提供什么利益,至于目前的這筆生意,可以說完全是肖曼麗善良抬舉自己,但這跟人家副縣長可沒關系。 想不通,又不好問,他只能趕緊點頭道謝,暫時先壓下,想必到時候就能知道對方的目的了。 “那就謝謝麗姐了,等你們有空了我一定上門拜訪!” 對方是體制內的人,感謝的話說一點就行,人家看的是行動,這是一個大人情,自己日久只能想辦法還上了! 肖曼麗拿到了禮盒,兩人隨便閑聊了幾句,張平說了后面幾天自己可能擺攤的幾個位置之后,兩人也就相互告辭了。 為了不引起對方誤會,張平也沒有送對方回家,只是在街上看著那一道倩影離去。 一切就緒,只欠東風,希望縣領導能很快能夠直接通過吧! “唉,小伙子,你這柿餅怎么賣???” 張平還以為是有老顧客認出了自己,這一轉頭才發現就在七八米外,李大根正站在兩筐柿餅前面一臉震驚的看著他。 “晦氣,怎么讓他看到了!” 四目相對,張平的臉色也有些不好。 他倒是不怕李大根會影響這件事,但畢竟這筆生意需要的柿餅都是需要他從村民手里收購的,若是對方回去在村里說他故意用低價從他們手里收購而出去賣高價,隨便給他一個投機倒把的罪名可就大大不好了。 若是算具體時間,如今其實已經是84年1月份了,投機倒把罪已經隨著改革開放徹底放開了,把他抓去判刑的可能性不大。 但這并不影響普通百姓對他敵視和孤立,一旦不給他供貨,他真的就有大麻煩了。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投機倒把罪直到2008年才能正式從刑法上刪除,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真要有人拿這個給他扣個大帽子,還真是大麻煩。 他沒有再刺激李大根,面色平靜的看了對方一眼就轉身離去。 在趕往縣食品廠的路上,張平心里一直想著李大根的事情,要是其他人還好,但這個人跟自己家很不友好,他不能大意。 他覺得,柿餅的生意自己或許可以再這筆生意之后停掉了。 當然,他還是必須將這筆生意做完,并起將這次的禮盒資源徹底利用之后才行,這可不光是單單的縣委的這批禮品的生意,他還可以另外利用一下。 目前唯一的問題就是后期貨源不能出任何問題,單單家里的那一批貨可不夠! 等他來到縣食品廠的時候,那邊工人已經下班,一路上三五成群的工人或是騎自行車或是走路下班,不少人手里都是提著牛皮信封的袋子一邊走一邊吃著柿餅,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這個時代的國內百姓對于物質的需求還是很低的,稍微有些改善都會讓他們感到滿足和幸福。 他曾今記得,在幾十年后,很多人都在不斷的懷念80年代,主要就在于這個時代大家生活狀態都差不多,相互攀比的心理也不大,對于物質生活的需求也不那么高,幸福感比幾十年后可強多了。 果然,等他走到廠門口那邊時,張貴和張建民已經在收拾板車了,原本三輛車上滿滿當當的柿餅早已售賣一空,筐子全部清空! “平平,你回來了啊,這城里人可真是有錢,你是沒看見剛才的場面,簡直太嚇人了,一圈人圍著買柿餅,我收錢都差點收錯?!?/br> 張建民顯然還沒從剛才的震驚中回過神來,一把拉住張平“小聲”說道。 其實他喘著粗氣,那聲音只怕食品廠門衛都能聽到。 尤其是長期不刷牙的口氣噴的張平差點暈過去,好容易才掙脫,趕緊退出老遠才忍住胃里的不適努力擠出幾分笑容說道:“哦,那說明我們來這里來對了!那明天再來這里一趟!” 相比之下,張貴的反應就好多了,雖然臉上也有興奮,但還算穩重,將三個塞得圓鼓鼓的大信封塞給他就說:“裝好錢,趕緊回家!” 張平知道這是錢,也不廢話,將錢塞進衣服里,拉上次車三人很快走人。 第36章 錢只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走到了半路,張平想想還是把他對于李大根的顧慮跟張貴和張建民兩人說了。 “這筆生意之后,也就要過年了,柿餅的生意也差不多該停了,你們有個心里準備!” 張平的話顯然讓另外兩人難以接受。 張貴直接就反對:“老三,你是不是傻啊,這么賺錢的生意你舍得放手?你要是不干那我自己干了?” 張建民也說道:“平平,這賣的好好的趕忙不做??!你是賺了一些錢,可能賺錢的生意扔掉太可惜了!” 張平沒想到兩人的反應這么大,想想也是,他賣柿餅才幾天啊,這都賺了多少錢了? 付了父親的手術費600元,給了jiejie200元,自己手上如今至少還有300,此外身上剛賣的錢估計也有快300,算起來這都有差不多1400元了,這還不算家里生活改善,天天吃白面,吃rou。 普通農村人一大家人一年能攢下來100元就很厲害了,在村里說話嗓門都能大20分貝,要是讓人知道他這么短時間就能賺這么多錢,只怕會直接將他綁起來問題怎么做到的。 他想了想說道:“二哥,建民哥,這事我是這么想的。 掙錢的門路很多,也不一定非要光靠賣柿餅。 再說這事已經被李大根看到了,他雖然現在還不懂怎么掙錢,但他不笨,摸索出門道也是遲早的事情,想必村里其他人也會慢慢知道,日后再收柿餅也就不容易了。 還有就是要過年了,我們賣了這么多柿餅,城里人也不能天天光吃柿餅啊,慢慢的市場也就飽和了,若是再有其他人參與進來,掙的錢肯定會減少,不如換個生意!” 張平的話頓時讓兩人沉默下來。 雖然他們不懂張平說的那個“市場飽和”是個什么意思,但還是明白張平不太看好這生意后面的情況,想要換生意了。 張貴在黑暗里默默看了一眼張建民,難得沒直接詢問張平后面還要做什么生意。 張建民倒是沒想過打聽張平后面還要做什么,不過他覺得,張平“改邪歸正”之后變化太大,其他沒看出來,至少是太會掙錢了,他不聰明,可他確定只要能一直跟著張平,就一定能賺錢。 雖然張平賺的是大錢,可他也能賺點小錢啊。 其他不說,這幾天下來,每次來縣城一次,張平就會給他五元錢“幸苦費”,這么幾次下來,他都拿到了20元了,別提這幾天晚上媳婦把他伺候的多舒坦了。 他這一年下來,交給媳婦的錢也才30多塊錢,這簡直嚇人。 他心里打定主意,日后必須粘著張平,只要對方做事,他就跟著,就算不能吃rou也能喝口湯! 一時間竟然徹底沉默了下來,除了三人的腳步聲和呼吸聲,以及板車的聲音,再無半點聲音。 一切好安靜,冬天沒有蟲子叫,氣氛竟然有些壓抑。 張平還以為兩人不太高興,就說道:“等這件事完了,先過年再說,過完年咱們再看看能干嘛!” 張建民一聽這話立刻表忠心:“那行,反正過年后天冷地里也沒活干,你要干啥就喊一聲,哥其他本事沒有,但力氣還是有一把的!,跑個腿也成!” 張平有些無語,這還真是油菜籽,出來(發芽)的快! 張貴似乎再想心事,好半天才開口:“行,老三你覺得行就好,聽你的!” 隨即又說到了父親的手術上,三人立即決定后天來早一些,趁那些工人上班時間趕緊賣完貨去醫院看望張大川。 回到家里,又是兄妹幾個一起吃飯,之后全部聚集在張平和張貴的房里湊一堆數錢。 這種事情早已沒了多少興奮,似乎已經變成了兄妹幾人的一項娛樂活動,不單單是為了錢,而是當成獲得安全感的一種重要活動。 “哇,三哥,你們今天足足賣了562元,太厲害了!” 張安直接就差點大聲叫起來,被張瑛一把捂住了嘴巴。 “小聲點,你想讓全村人都知道咱家有錢是吧?” 說完這話張貴直接就笑了:“大姐,其實村里人都知道咱家現在有錢了!” 張瑛此刻家里老大的霸氣徹底釋放出來,狠狠瞪了他一眼道:“知道是一回事,讓人親耳聽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你真想給在家招賊???” 此話一出,嚇得張貴也訕訕的,張蘭原本還想跟著說什么,一下子也不敢說了,笑臉脹的紅樸樸的。 張平笑著揉揉meimei的頭發道:“想說啥就說,聲音小點就行,在自家不用太過拘束!誰敢偷錢就讓他來,國家正在嚴打呢,銀手鐲和花生米早上就準備好了,誰有膽就來試試!” 張平聲音不大,但卻是透著一股霸道,聽得其他四人都是一臉驚訝。 張蘭臉上露出羞澀的笑容道:“三哥真厲害,我們家以后就不怕被人欺負了!” 張平知道她膽小,安慰道:“當然,誰也不能在欺負我們?!?/br> 等到全家人各自睡下,張貴才小聲問張平道:“老三,你在路上說后面做新生意,有建民哥在我也不好問,你到底又想干啥生意?” 張安沒睡著,也瞬間豎起了耳朵聽著。 “到時間再看吧,我也沒想好!先把家里的事情處理完了再說!” 張貴想吐血,虧得他忍了一路,一直忍到現在,竟然是這么個答案。 張安而已是失望無比,原本還想聽點秘密呢,沒想到三個口風太緊了。 都是心里很不舒服的翻個身睡去。 黑暗中,張平微微一笑,也是慢慢閉上了眼睛。 不是不說,是他真的沒想好。 事情太多,jiejie的婚約需要解除,父親還要養傷,弟弟和meimei上學的問題,還有自己上學的問題,這都需要他重新梳理一下。 錢不是目的,只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但現在錢不多,需要如何平衡這些事情,他真的需要好好計劃一下,甚至還需要后面跟父親商議之后才能決定。 人活一世,任重而道遠,不能只為自己一個人考慮,能讓每一個家人都過得更好才是真正的目標。 第37章 想要在城里買個院子 第二天,兄弟三人照例早起,不到七點就已經到了縣城。 只不過他們這次沒有再去菜市場擺攤,而是直接去了縣食品廠,張平昨天就看出,還是工廠職工這些高收入人群的購買力更強一些。 張平此前也不是不知道這些,他也就是覺得在菜市場也能賣,就不用再到處跑了。 不過這兩天在菜市場賣柿餅的效率越來越慢了,他這才重新換地方的。 他預料的不錯,他們來的時候正是縣食品廠職工上班的時候,加上昨天下午就賣過,宣傳效應還在,這生意果真不錯,等到僅僅半個小時時間,三板車的柿餅就只剩下四五筐了。 主要還是此前時間太緊,職工們都趕著進去上班和吃早飯,要不然絕對能直接賣光。 “走,去菜市場擺攤,把剩余的賣完!” 張平是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可他卻是主事的,自然馬上就得到了贊同。 菜市場也正好是家庭主婦上街買菜的時間,剩余的這點柿餅自然不愁賣,僅僅二十分鐘就徹底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