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對照組 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回到末世強制“愛”前(1V2、偽骨)、喂奶(古言1V1 高H)、波斯玫瑰(NP)、被拉進廁所隔間後、囚于籠中(民國兄妹骨科 1v1 HE)、葉青的故事、斷情殘念之或許明天、我的塾母事件、狩獵,制服、舅舅的綠凄邀請函
席樂安哭唧唧:“這才半年不到,你我又要分開了嗎?” 韓榆嘴角輕抽,覷了眼門外的羅先生:“你這樣讓我覺得先生是棒打鴛鴦的那根大棒?!?/br> 收拾書本的韓松:“......” 席樂安炸了:“榆哥兒你渾說什么?亂用詞!” 韓榆哈哈大笑。 沈華燦忍俊不禁:“榆哥兒你別逗安哥兒?!?/br> “好吧?!表n榆一攤手,“你們倆還有祁兄多多努力,咱們早日在甲班相聚?!?/br> 席、沈、祁三人異口同聲:“好?!?/br> 在甲班上了兩節課,是為期兩天的休沐日。 韓榆放任自己睡到自然醒,起床后家里靜悄悄的。 大家要么去做工,要么去集市擺攤,四姐妹在一進院里練字,只有樹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著。 蕭水容在鍋里留了粥,放涼了吃正好。 韓榆吃完后洗了碗,打算回屋練幾張大字。 ——吃飯吃出一身 汗,他急需靜心凝神。 就在這時,敲門聲響起。 韓榆開了門,來人正是半月前的小尾巴——楊星文。 楊星文著一身赭紅的袍子,在韓榆出現的第一時間就興沖沖撲上來:“哥哥!” 韓榆接住他,看向門外的婆子小廝。 那婆子生得慈眉善目,說話也讓人很舒心:“小公子一直念叨著來找您,只是回去后生了場病,前兩日才好,今兒一有時間,就纏著老爺找您來了?!?/br> 那小廝從馬車里取出好些價值不菲的禮物,引得左右人家探頭探腦。 “老爺原本想要親自登門道謝,奈何公務繁忙,只得隨著小公子一道送來謝禮?!?/br> 韓榆猜楊知府多半在做陶叔等人的后續工作,也沒跟他們客氣,坦然收下謝禮:“諸位請進?!?/br> 楊星文興致勃勃地打量四周:“哥哥,我可以去你屋里看看嗎?” 婆子露出不贊同的神色:“小公子?!?/br> 哪有人初次登門做客,上來就提出到人家臥房里的? 明明老爺和大公子將小公子教得極好,雖然嬌氣了些,氣度禮節卻讓人挑不出錯處。 再看眼前莫名雀躍的小公子,饒是自幼跟隨楊星文的奶娘,也不由大吃一驚。 這韓榆到底有什么魔力? 楊星文撓撓頭:“不可以嗎?那就算了?!?/br> 韓榆輕笑:“當然可以?!?/br> 他素來喜歡照顧比自己弱小的人,沈華燦是,席樂安也是。 如今多了個楊星文,倒也得心應手。 韓榆領著楊星文 去他屋里,身后綴著兩個婆子小廝,一路目不斜視,顯然規矩是極好的。 韓蘭英四姐妹遠遠瞧見,立刻躲進屋里。 進屋后,楊星文一眼鎖定桌上厚厚一摞的書:“哇——哥哥有好多書!” 韓榆失笑:“你喜歡看書嗎?” 楊星文嗯嗯點頭:“我三歲時大哥就教我讀書識字啦,可惜我先天不足,不能參加科舉?!?/br> 韓榆眼眸輕動,拿了本適合四歲孩子看的書:“人有很多種活法,科舉只是其中一種?!?/br> 楊星文似懂非懂,把韓榆的話記在心頭,翻開書開始看。 兩人在屋里待了許久,直到正午時分,韓蘭英過來問客人是否要留下吃飯。 奶娘征求了楊星文的意見,楊星文當然愿意跟維護過自己的小哥哥一起吃飯,不假思索便答應了。 這一頓午飯,韓蘭英使出渾身解數,做了幾道rou菜,當然素菜也不少。 上桌后,奶娘看到雖不比府上廚子精致,但也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笑著道:“讓您破費了?!?/br> 韓蘭英局促地擺擺手:“沒、沒事?!?/br> 韓榆向她安撫一笑,招呼大家坐下。 一頓飯吃得賓客盡歡,楊星文差點就吃撐了。 又在韓家待了半個多時辰,楊星文依依不舍地離開,還順走了韓榆一本書。 “這本書我就先帶回家啦,等看完了再給哥哥還回來?!?/br> 楊星文眨巴著大眼睛,軟了吧唧地說。 他有點可愛。 韓榆默默想著,露出縱容的笑:“這書我 早已看過,你慢慢看,什么時候還都可以?!?/br> 不還是不行的,值幾個錢呢。 楊星文乖乖點頭,牽著奶娘的手爬上馬車,回府城去。 馬車在楊府門前停下,小廝將楊星文抱下來,楊星文入了府,發現老父親回來了。 楊星文喜出望外:“爹,您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早?” 從他記事起,這還是老父親頭一回天沒黑到家。 楊星文發散思維,板著小臉嚴肅地說:“爹你這樣是不對的?!?/br> 楊知府:“......去過韓家了?” 楊星文瞬間被帶偏思路:“去過啦,哥哥帶我去了他的房間,給我書看,請我吃好吃的,還把書借給我了呢?!?/br> 楊知府瞧著幺兒天真無邪的臉,想到那個叫陶叔的人的供詞。 陶叔說,有一個人逃了。 那人自稱阮十八,從越京來是為了韓榆。 越京姓阮的人家不少,可能從他眼皮子底下逃脫的,也只有那一家。 楊知府不知阮十八......或者說阮家為何要對付韓榆,但他清楚,這件事不是他一個四品知府可以窺探的。 拍花子他可以隨意處置,與拍花子扯上關系的阮家,便是陛下也得給幾分薄面。 左右他已經遞折子進京,且看陛下如何反應。 想到當年他初入朝堂時阮氏一族的煊赫,楊知府搖了搖頭。 阮氏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 兩日后,官府將陶叔等人的判決廣而告之。 這群拍花子草菅人命,根據供 詞和買賣人口的賬本記錄,起碼有上百人死在他們手里。 根據大越律法,陶叔等二十八人斬首示眾,其余十六人仗三百,流放三千里。 百姓們奔走相告,直言拍花子不得好死。 同一天,又有數十個拍花子落網。 這些人都是陶叔供出來的同伙,得知陶叔下了大獄,立即停止行動藏匿起來。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關鍵時刻會遭到隊友的背刺。 經過長達一日的審問,這些人也很快被斬首或流放。 楊知府一招殺雞儆猴,成功唬住了太平府一眾拍花子,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再有動作。 百姓們對雷厲風行知府大人的愛戴更上一層樓,逢人就夸知府大人好。 家家都有孩子,誰也不敢保證下一個被無良拍花子拐走的不是自家孩子。 對于全體太平府百姓而言,好消息只一個。 可對于安平縣百姓而言,還有一個好消息。 第一批拍花子的判決下來,當天府城來了一群官兵,在眾目睽睽之下抓走了縣丞。 一問理由,原來知府大人幼子被拐是縣丞的手筆。 上一任縣令出事后,縣丞視縣令之位為囊中之物,不料半路跳出個程咬金,搶了本該屬于他的縣令一職。 縣丞恨上了褚大人,更恨上了舉薦褚大人的楊知府。 褚大人的兒孫在祖籍,縣丞無法對褚大人做什么,就盯上了楊知府的孩子。 書齋里,書生們都在討論這件事。 “他在任這幾年,不僅貪墨了上萬兩 白銀,還給拍花子大開方便之門,就算有人因為丟了孩子報官,縣丞也會把事情壓下去,不讓上頭的人知道?!?/br> “這種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br> 韓榆不置可否,向掌柜付了定金,拿著要抄的書離開。 頭頂烈日,韓榆沒走幾步就出了一身汗。 但他不敢用書扇風,生怕弄壞了,只能忍耐下來。 “二哥,再過半月就是院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