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林殊止也并不是神人,并非每一場戲都能有卓越的發揮。 也許秦陽一語成讖,他總也找不到拍那場戲時的感覺。 不過也不奇怪,那場戲以什么為前提他自己再清楚不過,藝術都是源自于真實體會的。 而這真實的體會還是與陳穆有關。 繞來繞去,他還是會回到一個名為陳穆的怪圈里。 秦陽主導的這部片子名叫《行風》,《行風》的女主角是近來拍出好幾部爆火熱劇的當紅小花,名叫施意。 林殊止與她合作的第一場戲就是那場試鏡的表白戲。 拍攝當天并不是林殊止第一次見施意,準確說來,那天他被秦陽抓來救場時才是初次見面。 那天陳穆也恰好來探班。 ……又想起陳穆了。 林殊止終于不是對著空氣去演繹,而是面對面站著真人,然而效果可能還是沒達到秦陽心目中的高度。 中場休息調整好幾次后,秦陽略略又有慍意。 施意人如其名,善解人意,哪怕見過了各種各樣的人或事依舊能保持本心,她勸林殊止別急,有些事就是水到渠成的,根本急不來。 她是好意,可林殊止卻不是急于求成。 他更苦于不以陳穆作為模板就無法演戲這件事。 這些天他一直嘗試跳出那個自己為自己設定的名為“陳穆”的怪圈,中途不知被秦陽責罵多少回,到最后才發現,并不是所有演繹都需要以陳穆作為參照模板,而是與感情相關的,他都很難不通過聯想陳穆找到感覺。 就比如現在這種尷尬境地,秦陽最近也上火,大熱天的等著他更上火。 這天拍攝最終不算以失敗告終,但也絕不是成功的。 秦陽放低容忍的極限,勉強留了條稍微看得過去的才放人。 收工時林殊止看見秦陽臉上那黑如鍋底的臉色只覺得更加抱歉。 今天的盒飯依舊是難吃的番茄炒蛋,番茄沒有去皮,雞蛋里還混著蛋殼。 林殊止對于劇組的伙食不抱什么期待,吃飽了餓不死就可以。 他與施意拍完的最后一場戲,自然是一路都同行到臨時飯堂,坐的位置也離得比較近。 不擔心尷尬找不到話題,林殊止沒有所謂的社交牛逼癥,但與不深交的人隨口扯幾句聊聊天還是可以的。 圈子就這么大,他正與施意聊到萬黎,忽然有工作人員滿場子喊他名字。 他筷子都來不及放下便站起來。 隔得太遠,那位工作人員只用手指了指門口處,口中說著什么也看不清楚,林殊止露出個一頭霧水的表情,那頭的人也有些著急,一邊往他靠近一邊手舞足蹈地表示著什么。 施意看了覺得好笑,但又不能表現出來,于是憋著笑對林殊止說:“他讓你到外面去呢?!?/br> 飯堂里嘈雜,人聲混著電扇嗚嗚聲,施意離他這么近都不能聽得很清楚。 直到工作人員走過來,真正為這場亂七八糟的對話畫上句號。 工作人員說:“外頭有人找你?!?/br> 林殊止很自然地問:“誰???” “我也不知道?!惫ぷ魅藛T搖頭,信息傳達到位他的任務便已完成,于是帶著自己的盒飯就近找了個位置坐下,“趕緊去吧,人就在外面的車里?!?/br> …… 林殊止那份吃了小半的盒飯就這么進了垃圾桶。 不知是不是消化系統的問題,他最近并不嗜食。 也不是他浪費,盒飯的份量是定死的,沒有半份可言,這些本就是不該他吃掉的。 沒必要讓本就過負的腸胃雪上加霜。 從工作人員四處找他到把他找到,再到他收拾好出來,整個過程花了起碼十五分鐘,那要見他的人應該等了挺久。 可他獲得的有效信息太少,只知道有人找,并且找他的人在車里等他。 劇組遷了場地,他們如今身處青城的某個城中村,沒有八車大馬路,水泥路上隔個五十米才會有一盞小路燈,天色已經全暗,視野范圍并不清晰。 那工作人員只說人在外面的車里,可沒說臨時飯堂外面會有這么多車。 光是型號顏色就各不相同,一輛輛找去未免太麻煩些。 當下他也只能這么干,因為他折返回飯堂時,那工作人員已經找不著在哪了。 車停得還算整齊,一眼看去就知里面有沒有人,林殊止裝作路過一眼掃去,他也不好扒在人車窗上朝里看,那樣太冒犯了。 “林先生?!?/br> 有人從后面喊他。 林殊止反應稍慢,停頓了兩秒后才想起他就是“林先生”。 他轉回去,是個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很精明干練的女人。雖說不認識,卻也不面生,應當是在哪里見過。 但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那人朝他走來,作出一個“請”的姿勢,“陳總有事請您上車談?!?/br> 林殊止面色一凝,“您說誰?” 那女人露出個禮貌得體的笑,“您過來就知道了?!?/br> …… 不是沒有想過的,林殊止最擅長幻想很多不切實際的東西,哪怕這些天里一直反復告誡自己不要將所有東西都與陳穆扯上聯系,可真正碰上的時候,“下意識”還是要戰勝理智。 實踐完勝真理。 那人在前面帶路,想必他離要見他的人有段距離,是那人在遠處見他找半天看不過眼才喊了人來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