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因為據建朝那會在“北不斷親”國策定下的規矩。 固倫及和碩公主之子除襲父爵之子外,其余閑散諸子均封一等臺吉。 郡主閑散之子封二等臺吉。 縣主、郡君、縣君之子為三等臺吉。 鄉君及以下未得封爵的宗室格格之子為四等臺吉。 額駙與妾室庶出之子也可按照嫡母的爵位受封一至四等臺吉。 一至四等臺吉待遇逐級遞減。 所以許多蒙古貴族打心底其實是很愿意娶宗女的。 ——不僅能得個皇親名頭,還能靠多生兒子落下不少實惠。 畢竟多一個臺吉兒子多一份俸祿。 蒙古諸部無論貴賤皆限于封關令不得隨意入關,牧馬放羊,看天吃飯,日子不好過。 歲歲年班入關上京都有蒙古貴族哭窮,求加歲俸。 算起來,娶公主或宗女多生兒子算是這些草原貴族致富的捷徑。 公主數量有限,身份特殊,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是誰都配尚主的。 可宗女們多啊,且不那么緊要。雖同為緊密滿蒙關系的政治聯姻,但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各部貴族墊墊腳就可能夠到。 也正因人多,各人爵位有高低之分,名下之子待遇也不相同。 所以娶宗女的蒙古貴族,自然是削減了腦袋想娶高爵位的宗女,惠及自身,恩蔭子孫。 譬如不遠處這群正對宗室女挑肥揀瘦的人。 “是得往高了找,我阿布跟我說,那種寒素纖纖的第一眼看就知道不成,得選結實闊氣的,她當初就那樣選中了我額吉。你們想啊,關內嬌生慣養的女人在咱們草原扎不了根,只那么幾年時間,抓緊多找些女人生幾個兒子。若有意外,鞭梢去了鞭本在嘛……” 容淖聽得直皺眉,毫不掩飾嫌惡之色。 她從不認為男女想高嫁或高娶是錯,但聽這些人說話真是覺得臟了耳朵。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鞭梢去了鞭本在”是民間俗話,容淖在簡親王府時,曾聽福晉一臉譏誚地提過下一句,——“死個媳婦小破財?!?/br> 顯然,在場宗女不止容淖知道這后半句,有幾個宗女直接氣哆嗦了,面色白得像鬼。 宗室子嗣豐茂,皇帝日理萬機沒那么閑給每個宗女安排婚事,多半是透個偏向,具體由宗室去把握。 此番隨駕北上的宗女十成十是要嫁去蒙古的。 錦繡堆里打滾長成的姑娘們,見識過天底下最富貴的日子,未來卻只能在抱著回憶死守塞外苦寒地。 宗室安排她們偷偷相看,在有限的范圍內有一點點擇婿權,算是難得的仁慈。 她們滿腹忐忑,懷揣少女心思前來,沒想到會遇上這樣的糟心事! 莫名把自己陷入了難堪境地。 勇敢站出去斥責吧,一旦鬧將起來,西邊林子里那群嘴臭男子固然要挨罰,可她們也同樣沒臉。 再則,她們未來的夫婿鐵定就在這群人里挑,若提前把人得罪了,出嫁后不好相處。她們只是宗室里最底層的宗女,底氣不足,否則那群人也不會這般肆無忌憚挑揀討論她們。 裝作無事發生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她們需要一個破局之人。 容淖是公主,那群人方才言語間沒敢輕賤她。況且依照目前的放出來的和談消息來看,在不知內情的人眼中,她的額駙極可能是多羅特部世子布和。 而布和沒在西邊林子里,于她更無妨礙了。 好些宗女明里暗里望向容淖,希望她這位脾性暴烈的六公主能挺身而出。 八公主輕輕扯了扯容淖的衣擺,眼神懇求,“六jiejie……” 容淖審視她片刻。 一言不發扯馬韁過山坳穿松林,馬蹄朝西邊去。 反正她是呼吸出來惹眼的,鬧大一點未嘗不可。 哈斯連忙跟上準備看熱鬧,她唇角蕩出小小的梨渦,看上去甜美又可愛。 在容淖穿林而出即將出現在那群蒙古貴族面前時,哈斯卻忽地怪模怪樣打了個響亮唿哨,唯恐天下不亂的大喊,“六公主駕到!” 并且故意一馬鞭抽飛了圍布門前的炭盆。 一通下馬威,生生給容淖造了個“我不好惹”的開場。 然后沖容淖擠擠眼睛。 仿佛無聲再說,你若不大發雌威對不起我這番念唱作打。 容淖:…… 容淖沒理哈斯,慢條斯理扯馬繞過滿地紅炭。 她從容平靜,由馬兒隨意從人群里穿行。 仿佛在青蔥草原閑游。 她身居馬上,居高臨下,腔調不急不緩:“什么樣的男子,需要第一眼看女子是否寒素?!?/br> 背后說人被個身份不低的公主逮個正著,一干蒙古王公皆是眼觀鼻鼻觀心,不敢應聲強出頭。 唯獨巴依爾見是容淖,想起自己不僅險些做了她槍下冤魂,還因無功而返被太子罵得狗血淋頭,新仇舊怨涌上心頭,面色不虞,當即陰陽怪氣道,“什么樣的男子又與公主何干?你這沒頭沒腦扎男人堆里,莫非有什么打算?” 容淖眼風一掃,盡顯倨傲,視挑釁的巴依爾如無物。先處理眼下的事,以馬鞭隨手挑起離她最近那人,似笑非笑問:“方才是你在傳授祖傳選婦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