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別碰我蛋撻(骨科、ABO)、[名柯同人] 您的鯊了么訂單已送達、[柯南] 萩原研二與組織成員的適配性、[綜英美] 模擬經營從入土到成神、穿到遊戲中總被魔王cao(BL)
中年人好不容易擠到前面來,一邊正著帽子,一邊瞧著告示,驚得倒抽了一口涼氣。 你這人咋回事,咋不說了?這上面寫的啥,你倒是說呀。 旁邊有人扯了他一下,中年人這才從震驚中緩過神來,神情異常的激動。 宴王妃在閔州尋得一糧種,若是肥沃之地,畝產有八擔,即便是貧瘠一些的,也有六擔以上,三日后,只要拿戶籍到宴王府,每戶能借十斤糧種,但來年秋收,需得還一擔。 抽氣聲此起彼伏,一陣嘩然。 真的假的? 八擔?什么糧種這么高產? 你莫不是不識字,胡謅的吧? 有人質疑中年人。 中年人差點氣得跳腳。 蕭伯揚聲,笑呵呵地說道:諸位稍安勿躁,告示上說的都是真的,這位老兄沒有胡謅,我們已經種過一茬了,最好的一畝地,有近九擔的收成。 說著,拿出一個曬干的苞米棒子。 這就是苞米,能當主食,也能做菜,脫了粒還能磨成苞米面,都是扛餓頂飽的,苞米的秸稈莖葉還能喂養牲畜。 百姓眼神火熱,直勾勾地盯著蕭伯手里的苞米棒子。 人群里一片沸騰。 原本排隊等著出城或進城的百姓,也都不著急了,全都圍了過來。 整個城門處堵得水泄不通。 有個老漢殷切地望著蕭伯:老頭子我種了一輩子的地,從未見過如此高產的糧種,王妃當真愿意將糧種借給我們嗎? 蕭伯點頭。 王妃偶然得知閔州一帶有高產糧種,便花重金收購,就是希望大晉的百姓都能吃飽肚子,我大晉疆域遼闊,百姓萬萬戶,除了長安,還有其他的州府,糧種不多,分不到所有的百姓,因而,王妃才想出以一還十,諸位來年還回來的糧種,王妃會運往其他州府,希望我大晉所有百姓都能種上苞米,大伙兒若對以一還十沒有異議,三日后,便帶著戶籍來宴王府領糧種。 百姓還回來的糧種,全部分到其他州府,如此大義,心系百姓,誰敢彈劾王妃,怕是要被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 王妃仁善,我們沒有異議。 十斤種子少說也能有上千斤,只還一擔,還是我們占了大便宜。 大家激動亢奮,人群里突然有人說道:為何要憑戶籍領糧種,這也太麻煩了。 若不用憑借戶籍,不就可以多領一些了嗎? 很多人都動了心思,紛紛附和。 蕭伯一眼就看穿他們的小心思,似笑非笑:除了憑戶籍領糧種,還需簽字畫押,若有人覺得麻煩,蕭家也不會強人所難。 人群中不乏有聰明人,蕭伯話音剛落,就有人指著那些人懟道:你們這些貪心不足的玩意兒,若不憑戶籍,這些糧種,我們這些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哪里還護得???王妃一心為百姓著想,你們倒好,竟然還嫌少,你們的良心莫不是被狗吃了? 大伙兒都朝那幾人投去鄙夷的目光,那些人的臉上頓時臊得慌,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 好在大家都很關心耕種問題,很快就有人問道:不知一畝地需要多少種子,又該如何種植? 蕭伯道:一畝地大概需要四斤的種子,至于如何種植,王妃已經讓人編成手冊,手冊上寫得清清楚楚,到時,每個村子,或每一坊發一份,由村長和坊正跟大家講解,若村子里沒有識字,登記好,來年春種,王妃會安排人,大家也不必擔心,苞米種下之后,王妃也會定期派人巡視,若發現問題,會馬上解決,大家回去后,相互轉告一下。 百姓紛紛夸贊沈青黎,對她感激不盡。 說完正事,蕭伯就回去了,那么多糧種還得一份份分好。 苞米這樣高產的糧種,隨著這一張告示,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大家奔走相告,都往城門處涌來。 這事,自然也就傳進各大世家和晉元帝的耳中。 然后,就有人彈劾沈青黎。 第325章 不敢居功 朝堂上,和蕭家不對付的朝臣,大有人在。 這些人聞風而動,紛紛進宮彈劾沈青黎。 宴王妃有如此高產的糧種,不想著進獻給朝廷,反而嘩眾取寵,其心可誅。 事關民生,是天大的事情,宴王妃行事這般張揚,簡直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這些大臣一副正義凜然模樣,實則,不過是無利可圖,便迫不及待地給沈青黎上眼藥。 又是憑戶籍領糧種,又要簽字畫押,還要定期巡視。 他們就是想高價利誘,百姓都不敢相讓,更不要說威逼了。 他們敢威逼,百姓告到宴王府,真是吃不了兜著走。 晉元帝心知肚明,但他對沈青黎亦是不滿至極。 竹紙是如此,苞米亦是如此。 若她進獻給朝廷,到時,百姓安居樂業,便是他的功勞。 可沈青黎只顧著收買人心。 如今的天下,百姓只知道宴王和宴王妃,卻不知他這個帝王。 就在晉元帝思索著怎么懲戒沈青黎的時候,她進宮里。 福公公稟道:陛下,宴王妃在殿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