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
通州,水陸之要會,畿輔之襟喉,京杭大運河的北端,京師的東大門。 打金海陵王完顏亮即位后,下旨開辟漕運,利用金口河引永定河水,開鑿東至今通州一帶的運糧河,800年來,通州地區一直是燕山地區漕運及倉儲重地。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運河,西運河,東西運河運東西。 鄭芝龍都忘了自己前世是幾歲時候看小故事時看到的這幅對聯,卻至今記憶猶新。 通州張家灣碼頭上,漕糧運輸的終點站向北進到通州碼頭的水道水流量小,漕船無法通行,只能用小船駁運。此刻,一二百艘漕船、花船、貨船,乃至數量更多的駁運小船,一切能夠收集到的船只都在緊張的裝載著物質。 帝后、太子、諸王和隨駕的文武百官們,已經在通州城內歇息了。知州周文貴雖然不是啥能臣干吏,可這點事兒還是難不住他的。 早使人收拾出了一棟棟房屋,再有吃食,已經把一切都安置的妥當了。 這人是北宋大儒周敦頤的后人,淮安府清河縣人。兄弟周文煒公乃關中商州知州,李自成入關中時,時任商州知州的周文煒和兵備道黃公,嬰城商州據守,血戰數日,力竭援絕,城陷被縶。李自成以高官厚祿誘之,周文煒不從且大罵,民軍又將文煒幼子周元生綁至,夾刀脅之,以殺子來威脅周文煒,文煒益怒不從復大罵。民軍遂斷文煒舌,周文煒猶張目噴血喉中作罵聲,民軍遂殺之,并殺其子。 周文貴是京畿一干地方官中最不可能投效李自成的人。 夜色里,整個張家灣亮如白晝,尤其是臨河碼頭處,大批的勞力在搬運著一箱箱沉甸甸的木箱,一個個達官顯貴家的都管能為一艘船的位置打的頭破血流。 這船只不多,攏共就一二百艘,扣除了皇家御用的,再有一些人是能入皇帝眼睛的,能剩下一半嗎 這隨駕的達官顯貴又有多少隨身都帶了多少金銀細軟,古董珍玩還有一個個的男女奴仆這么點船根本就不夠用。 要不是有軍兵看著,只怕這些人都能打出狗腦子來了。 “有這些人在,今晚是都別想睡了?!贝a頭上,光頭兵總管李武對身邊的人說道。 “可不是。這些白癡現在著急了,之前可一個比一個存氣?!崩斫獠涣?,平常人真的理解不了這些達官顯貴們的思想。 “所以現在一個比一個著急??此麄兩砗箅S著的車馬,哪個輕便簡單別說是一艘船了,艘也不夠他們一家用的?,F在是保命還是保家當,可有的是他們心疼了?!?/br> 李武他們在邊上看瓜喝茶,說著風涼話,一點也不覺得那些個達官顯貴可憐,就像現在的吳三桂。面臨著人生抉擇點的吳大帥他也陷入了煩惱中,可沒誰以為他就可憐了。 人家這是幸福的煩惱。 在如今天下,不是誰都有資格被崇禎帝、李自成和多爾袞三方面齊齊拉攏的。 鄭芝龍本來沒打算動吳家,老吳家不在燕京城了,劉宗敏又怎么擄掠陳圓圓讓吳大帥好沖冠一怒為紅顏呢這都沒借口引韃子入關了。 但后來他想明白了,吳三桂與李自成的翻臉,是彼此根本利益的沖突,是二者利益不同所在吳家的根基在遼地,后者距離京城近在咫尺,李自成想要在燕京坐穩江山,那怎么可能真放過吳三桂呢 而吳三桂也不是一個甘愿拱手而降,只求富貴一生的人,他也不可能放棄手中的權勢兵馬的不是么不然他早就引著兵馬進抵京師了不是 吳襄或是陳圓圓,都只是一個明面上的導火索罷了,沒有了這樣的導火索,換一個新的一樣用。 鄭芝龍現在把吳家人都帶走了,那說不準還能叫吳三桂更輕松了呢。 現在的吳大帥面前就放了三封書信,一封來自他舅舅祖大壽;一封來自崇禎帝的手書;還有一封來自李自成。 祖大壽的書信很簡單,就是勸吳三桂能獻關降清,也不知道這是祖大壽主動寫的呢,還是被動寫的,但這都沒關系。滿清對吳三桂下的本錢可是很不小的封王 橫豎他們已經封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把三順王變成四順王也不是啥稀罕事。 多爾袞甚至許諾給吳三桂,允許他不參與對明作戰。 滿清這是進關助剿的,而不是要奪老朱家的地盤的,所以他們的打擊對象是李自成。若是真到了與明軍發生一些不忍言之事時,吳三桂也可以置之不理的。 這許諾是不可謂不大。 李自成給出的許諾也是很大,封侯,許之事沐氏故例,世代永鎮遼地。同時還開出了賞銀二十萬兩,糧米十萬石的賞格。 一樣允諾吳三桂不向明軍加一箭一矢,只留守遼地,一心防備滿清即可。 至于崇禎帝的就不用多說了,都是廢話套話,最大的允諾就是說自己會替吳三桂照顧好吳襄父子的,還有他的家眷的。不管發生了什么事吳三桂這些年為大明立下的汗馬功勞,他崇禎都會銘記在心的。 吳三桂現在根本就不考慮這個,因為他不可能隨崇禎帝南下,不然他手下的關寧軍恐立刻就會四分五裂來。他可丟不下關寧軍。吳三桂現在的選擇就是二選一,是歸順滿清,還是歸順李自成。 歸順滿清,以他對清廷的了解,現在的滿清還沒能力一口吞下他。也就是說,歸順滿清后,吳三桂可以保持自身一定的獨立性,就如之前的革左五營對李自成一樣??善珴M清沒李自成那么好的胃口。等他們把自己的胃口養好了時,吳三桂相信那個時候自己一定會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 因為那時候的天下大勢就也明了了。 歸順李自成,情理上講似乎更和順。畢竟關寧軍與滿清可是廝殺了好多年的,雙方說一個仇深似海也不是不能??蓪钭猿删秃枚嗔?。頂多是當年祖寬的一筆債。 祖寬早年是祖大壽的家仆,少有勇力,后升為寧遠參將、副總兵。崇禎八年,以三千關寧軍入關鎮壓民軍,盧象升說“援剿之兵,惟祖大樂、祖寬所統遼丁為最勁,殺賊亦最多?!?/br> 但這點小疼小癢怎能比得過關寧軍與滿清呢。 可事情也不能只從這點出發,還要長遠的看。 遼地距離燕京多近啊,李自成允許吳三桂世鎮遼地,這是晃鬼的吧 還事沐氏故例,沐氏人遠在大理,距離燕京城足萬里之遙。遼地呢山海關到京城滿打滿算也就五六本地,以騎兵突襲,天就能兵臨城下。 換做誰會放心能高枕無憂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李自成這般許諾,恐怕已經存了搞掉自己的念想了吧 吳三桂心里直打鼓,覺得李自成對自己至少是存有惡意的。 一如鄭芝龍當初所想的一樣,哪個強盛的王朝會允許有實力派諸侯做國中之國呢 這么一想,吳三桂覺得自己就只有獻關降清這一條路可走了。但他始終下不定心。自從收到父親吳襄的來信之后,他就一直在想這事兒了。 大明朝要倒了,他手中的關寧軍必須要尋一個可靠的下家了,不然,一個錢糧供應不濟,到時候鐵打的軍隊也要完蛋。 可是叫他率軍降清,一是沒借口,大義說不過去,這個時空的崇禎帝可沒死;二是心中深感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