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
鄭芝龍(陳華,改稱呼)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中了大獎。 派鄭森向北送一撥錢糧,就能遇見如此的事情,這運氣,不去摸獎真是白瞎了。 所以,當時間來到九月上旬,從京師緊急送來的一封信報……,叫他足呆愣了半響,真個是無語了。 “想不到啊,真的想不到??!” 就那點錢糧的事兒,鄭家就摻和進了這松錦大戰中。而更叫他內心復雜的是,看戰報敘述,鄭家還真的有改變松錦會戰的機會。 然而,他并沒有抓住。 兩萬石糧食只是讓松山城內多出了一截糧食儲備,這是小事;那次日里,突圍的六鎮總兵與清軍大戰期間,鄭森帶引船隊生生的從海潮中救下了千多兵丁,這也是小事。 卻是二十一日夜吳三桂、王樸等大部兵馬南逃后,為清軍阻截,不得南下,被迫移屯海邊。 六鎮總兵,萬明軍,東有大海,后有追兵,前有阻截,盔甲遍野,潰不成軍,更遭遇海潮暴漲,赴海死者,不可勝計。 萬將士向南,一路被清軍劫殺,最后逃入寧遠城時只剩了三萬余殘兵。 鄭森、施瑯就帶引著手下的船隊就從海濤之中撈起了上千敗兵。 可鄭森帶引的這支船隊若不是僅僅二十來艘船只,而是一百艘、二百艘呢? 若是一次向松山運入的是二十萬石糧食,而不是少少的兩萬石呢?恐怕就是膽小如鼠的大同總兵王樸也都不會信心全無的一意南逃了。 松山、杏山之間的海濱一戰,明軍若是有百十艘戰船跟隨,清軍又何從談起“堵截”呢? “時也,命也!” 鄭芝龍搖了搖頭,最終只能在心里為崇禎帝點上一炷香。 事實已經鑄就了,不是他心里后悔就能彌補的不是? “大兄,福松現今人還在關外,萬一有個閃失?”鄭鴻逵看了信報后擔憂的道。同時在心里也有些埋怨鄭森,你說你爹都鐵了心的要造反了,你還那么死心的給大明朝廷效力作甚? 不趁早脫身,竟然還免費的為洪承疇打起了工來。 行,你好心。那把松山城內傷兵和一部分百姓運去了津門不就得了么,竟還跟著已經帶船趕到津門的沈廷揚混在一起,引著三艘鳥船與之合流。運送糧草前往寧遠和松山,把芝罘島的差事都丟在了一邊! 你說這是不是本末顛倒? “不去管他?!?/br> 鄭芝龍現在有些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