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章大明有記者
書迷正在閱讀:洛水沉煙(np)、夢你難眠(1V1H)、替嫁給仙界月公子后,我惹眾怒了、我相公是紈绔、在戀綜遇到豪門前夫了、算個命,怎么就熱搜了?、偷養(末世喪尸1V1)、中二少年的蟲族之旅、蟲族之被反派圈養的雄蟲
已經沉寂在名妓界三年的凌云再次的出動了,原本她的主陣地是京城,但是根據地卻是陜西。 她是陜西彌勒教的一員,負責在京城活動,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長得好看。 而且精通琴棋書畫,知書達理聰慧過人,那真的是一個優秀的才女。 也正是因為如此,她的被派遣到了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作為醉花樓的花魁出道。 花魁是什么,自然是一地名妓之首了,想要成為花魁上述的條件都是必須的,而且花魁這個職業天生就比較招眼,正所謂大隱隱于市,誰也不敢想象一個如此招人注目的角色,竟然會是彌勒教的探子啊。 于是凌云做的很成功,在京城打探到了許多有用的消息,也為陜西的彌勒教籌集了大量的財富。 可以說陜西彌勒教能夠在前期取的比較大的成就,凌云是付出了主要的貢獻的。 為什么要當花魁,因為那些達官貴人的消息網絡比較發達,而且又比較好面子,在美女面前自然是要爭面子的了,如何才能掙到面子,那自然要比一比財力和誰家的關系網比較深。 財力自然就不用說了,那自然是誰拿出的銀子多誰就是第一,但是最重要的關系網,在朝堂的勢力如何這個可怎么比啊。 你說你家的勢力大那就是勢力大啊,我還說我是皇帝的好基友呢,你也相信? 自然的就得比誰知道的消息多了,只需要凌云隨便的引導一句,那么這些才子貴人們就會倒豆子似的,把他們知道的秘密的消息給抖露出來。 要知道在這個世代根本就沒有什么保密的概念,只要不是特別交代只有一兩個人知道的秘密,朝廷上的消息很容易就會被這些勛貴官員子弟給知道。、 然后凌云就會根據這些消息推斷出什么,把消息傳遞給彌勒教的人,如此彌勒教的人就會先知先覺的做好準備。 只是近幾年不一樣了,朱由校建立的國家安全廠,對于保密戰線上的手段也變得凌厲起來。 他們彌勒教在京城的損失很大,最大的據點醉花樓已經被打掉,現在的醉花樓卻是屬于國家安全廠的據點了。 凌云因為帶著面紗,知道她長什么樣子的人很少,所以在醉花樓大搜捕之中躲掉了,不然她現在也不會出現在這里。 也是因為年歲有些大了,今年已經二十二歲,所以喬裝打扮一番之后,成為了一家報社的主編。 現在凌云京城也算是有一號的人了,號稱云中山人,文筆犀利多次抨擊朝廷時政,只是所做所寫之事皆是實際,也沒有觸碰到大明宣傳政策的根本利益,所以上面一直沒有的動她的意思,只是讓大明安全廠的人好好的看著她便是。 朱由校為什么沒有動她,其實意思很簡單,那就是想要留一些鯰魚,所謂鯰魚是什么,就是要一些搗亂的人存在。 要是世面上全部都是歌頌我大明的,那么短時間看是有利的,可是長時間下去那我大明宣傳口子就太安逸了,時間一長一定會出大問題。 你想想啊,世界上哪里有這般美好,有光明就有黑暗,要是明報上面全都是說我大明好的,那黑暗的地方誰還敢去暴露。 積攢下來的黑暗就會越來越大,甚至到了最后,這個黑暗積攢到一定程度爆發出來,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這不如留著這些人了,讓他們去跟朝廷唱反調,暴露出各地的黑暗,然后朝廷出手把這些東西給解決了,如此一來豈不是更能維護社會的和諧和安穩。 此計甚妙,朱由校都忍不住佩服自己了。 果然是千古明君啊,看看,受得了表揚同時,也聽得了批評,此不為明君何為明君? 你還別說,留下了這些反對的聲音還真的幫助朝廷辦了好些事情,這些報紙為了給朝廷抹黑,特地去調查那些貪官污吏,給大明宣傳的朗朗乾坤抹上污點。 他們的意思是,你明報不是說大明在皇帝的帶領下過得是越好越好了嗎,看看我們發布的才是事實啊。 看到沒有,這些百姓在當地的貪官污吏的壓迫下過得那叫一個悲慘,要不是我們給爆出來,誰能知道這些百姓的慘狀。 這就是你們嘴里的百姓安居樂業嗎!這就是大明的和諧社會嗎! 當一次次的把明報搞得灰頭土臉之后,這些人好像更加的得意了,覺得他們在與朝廷的對抗之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勝利。 于是他們干的更起勁了,為了查到那些黑暗不惜以身犯險,比都察院的那些御史們還能干。 曾經有一個秀才記者,為了拿到第一手的資料,深入一線,躲在糞坑里面三天三夜,終于被他抓住機會找到了幕后黑手。 還有一個記者狠人,得知某地的官員和當地的員外勾結在一起,專門抓一些流浪漢去黑采石場開采石頭,然后這位狠人不顧自己讀書人的身份,決定親自前調查。 他為了讓當地的官員相信自己確實是一個流浪漢,結果帶著一根拐杖一個破碗在京城先乞討的三個月,然后一路步行乞討到當地,那模樣絕對一個流浪漢無疑。 果然他被抓到了采石場,半年中之后當他再次出現在京城的時候,已經是斷了一條腿,全身上下沒有一片好rou了。 最后一篇文章報道出來,把朝廷的臉給猛的打了一個大嘴巴子。 因為戶部已經連續兩年給那個地方頒發了和諧當地的獎項,表彰當地已經消滅了流浪漢百姓安居樂業。 結果當這個報道出來之后,戶部的郭允厚臉都綠了,他主持戶部工作出了這么大一個幺蛾子,表彰的可是上了明報的,全國百姓都知道他戶部尚書有眼無珠了,你說郭允厚是個什么表情。 最后戶部的一個郎中引咎辭職,一個侍郎被降職,戶部尚書堂堂的民政大臣在明報上也發表了道歉信,向全大明的百姓道歉。 而且當地也就是山西,從巡撫到知縣全部受處罰,免職了一個省級官員當地的負責民政的右布政使,知府被瀆職罪就地免職小班房三年,那個獲取了榮譽的知縣被斬首,然后抄家沒收全部財產,子孫三代不得從事官府工作,這一家的前途也算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