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星際供奉老祖宗 第225節
真要打? 趙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安撫:‘習慣就好,這樣的事,漢高祖能一天給你來八遍,淡定?!?/br> ??? 關羽震驚了,這么多? ‘你是怎么這般冷靜說出這話的?’ 不是天天都來嗎,那得是多么可怕? 趙云看著他,笑的古怪:‘自然是,習慣了啊,剛剛不是說了?!?/br> 關羽:‘……’ 好的,是他遺漏了,是他大驚小怪……個屁哦,漢高祖也太兇殘了點吧? 偷瞄著秦始皇陵的一行人,主人始皇陛下泰然處之的下著琪,對面唯一的女皇也神色平和的思考著,好似根本沒注意到漢高祖。 旁邊王翦將軍蒙恬將軍在認真看對弈,霍去病將軍和曹cao在說著什么,也都沒注意漢高祖。 就仿佛,那邊還在吵架的兩人,被自動屏蔽了,根本看不到他們。 關羽恍然,他悟了。 確實是他太在意了。 大家這定力和強行無視,一絕啊。 他要學起來。 免得下一次,還是這般感到吃驚,就不好了。 畢竟,趙云也說了,漢高祖這樣能一天來八遍啊,哎。 漢高祖真是有活力。 葉寒霜也是憋著笑,漢高祖和霸王兩個就像是小學雞吵架一樣,一見必吵,吵之必挑釁。 不是這個開頭,就是那個申腳,漢高祖主動的次數最多,反正不會安生。 也是始皇陵的一絕了。 清了清嗓子,接著往下說:“李白離開長安后,到了洛陽,在這里,發生了一件萬年前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世紀會面,兩位最偉大的詩人,見面了,詩仙李白他遇到了詩圣杜甫?!?/br> “他比李白小了十一歲,兩人相遇時,李白已經四十三歲,也早已經成名天下知,杜甫卻才剛剛興起,李白卻沒有自持身份,與他相交莫逆?!?/br> “杜甫也十分敬佩崇拜李白,兩人幾次相約一起同游,吟詩喝酒,詩意人生,歡暢天下?!?/br> 葉寒霜越說語氣越發激動,他也確實是激動:“這里,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杜甫?!?/br> “杜甫,萬年前被稱為千古詩圣。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與李白合稱‘大李杜’,他的詩更是被稱為詩史,后世也稱其杜拾遺,杜草堂,他的居所,杜甫草堂被保存了幾千年,在萬年前依舊無數人參觀品味。2” “千古詩圣?” “這也太厲害了吧?!?/br> “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嗎,我天?!?/br> “一個詩仙,一個詩圣,莫逆之交,這是怎樣的畫面?” “老祖宗,真的不同凡響?!?/br> 大家忍不住開口,興奮之色溢于言表。 這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也極牽動人心。 如此高度啊。 李世民是直接笑瘋了,抓著李白石俑的手臂,整個人宛如抽風了一般:‘我李家的,又是我李家的,杜甫,杜甫,哈哈哈哈哈,好,好?!?/br> 劉邦直接給了他一個白眼,懶得吐槽了。 項羽則是握著虞姬的手,跟她小聲說:‘這李世民腦子也不太好,遇上一個就認親,就跟劉邦一樣,你別理他們?!?/br> 劉邦:‘……我哪里有?!?/br> 這個鍋,他可不認。 李世民也不干了:‘我也沒有啊,我說的是實話?!?/br> 關羽實在是跟不上他們的腦子,看著又對起來的三人,這次著重是唐朝皇帝,李世民陛下,有些茫然:‘這位唐太宗,也是這樣嗎?’ 那么活潑,和漢高祖有的一拼? 不是說在做同一件事,而是,感覺太相似。 趙云還沒說,曹cao先道,笑嘻嘻的:‘可不是,他們就不是正常人,習慣就好?!?/br> 關羽:‘……’ 好熟悉的話啊。 算了,他還是沉默吧。 虞姬全程含笑,眉眼間都沒有了愁緒,這里和她想的很不一樣,但,很喜歡,氣氛很好。 曾經的死對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敵人,如今坐在一起打口舌,還有后世之人,可以一起交流,這種畫面,是往日不敢想也想不到的。 她很高興。 高興能夠和大王再次重逢。 高興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高興他們從來不孤獨。 葉寒霜連忙低頭,不讓一眾老祖宗看到他在偷笑,緩了緩才道:“杜甫一生三次落榜,十年漂泊,他目睹過唐朝上層的奢靡,也見證了底層百姓的苦難,更看到了當時的危機,可惜,他和李白一樣,官場不得志?!?/br> “他空有一腔抱負,心懷天下之心,憂國憂民之舉,卻報效無門,熱血和悲痛都藏在了詩里,寫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盛衰興隆?!?/br>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br> “這是他的《春望》》,見證了《安史之亂》所著?!比~寒霜聲音輕緩,帶著無限的深遠。 “好絕品的詩啊?!兵P皇忍不住開口,滿是驚嘆。 蘇元帥等人也是大為震動,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勾勒出了完整的畫面,讓大家仿佛看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亂世中,普通人四處逃竄,分別,不知是否有明日,家人也聯系不上,擔憂,痛苦,悲慘。 這樣的人,如此的才華。 難怪是能和李白齊名的人,還被稱為千古詩圣。 光是這一首,就足夠驚為天人。 辭藻的華麗好嗎,好。 可真正的意境是,簡單又不失美感的文字描繪出代入感極強的畫面,直達心底深處,做到共情。 李世民更是目光灼灼,他大唐的詩人,真的好強啊。 秦始皇也放下了棋子,認真的聽著,細細品味。 這每一句,都帶著一種蒼涼。 前一刻是盛世,后一秒是煉獄,心中之感,總是會格外的不同。 葉寒霜沒有停,念著下一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br> “這首詞是在《春望》之后的,是一個隱喻,他描寫的是自然景色,千萬年的積雪退去,萬里的船能夠通行,跟上一首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國家滅亡到處都是雜草荒蕪,一個環境復蘇,歡快又明媚,表達《安史之亂》已經接近尾聲?!?/br> “我去,還能這樣的嗎?” “前后呼應?” “這也太絕了?!?/br> 眾人只覺得心驚,太高深,太厲害了。 何止是厲害,都不是凡人,葉寒霜心說。 這些詩人,文學家,每個寫詩作詞,都帶著深意,他們當時學的時候,一個詞可能蘊含了好幾個意思,稍不注意就錯,就扣分。 那個時候,真的是對老祖宗又愛又恨啊。 愛他們太驚才艷絕,恨,為什么這么驚才艷絕,寫那么多詩歌,作出那么多詞句,還有各種策論,然后苦了他們要背誦,還要考試。 簡直是人生第一大敵啊。 痛。 不過現在嘛,他熬過來了。 就剩下還在里面沉浮的學弟學妹們了。 他會給他們精神上支持鼓勵的。 葉寒霜:“緊接著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br> “這是聽到叛軍被平的喜悅,那時候杜甫也和其他人一樣,在各個地方漂泊,終于可以回到家鄉了,心情難以不激蕩?!?/br> “這些都是寫的戰亂,也就是《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終于畫下句號?!?/br> 李世民皺眉:‘《安史之亂》是什么?’ 武皇也問:‘什么是《安史之亂》?’ 現場的學生也忍不住好奇:“《安史之亂》聽到好多次了,到底是什么?” 第98章 令始皇陵怒火沖天的澶淵之盟 “《安史之亂》啊?!比~寒霜眼神復雜了, 面色也極為悵然。 眾人都沒有說話,靜靜的等著。 葉寒霜嘆息一聲,道:“《安史之亂》是在唐玄宗末年到代宗李豫初年時候發生的一場巨大戰亂, 由當時的唐朝大將安祿山和史思明引起,他們背叛唐朝, 想要奪取皇位, 取而代之, 這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點?!?/br> “這一場戰役, 實在是太慘烈了,有史上最血腥之稱, 當時人口死亡巨大, 流失的也極多, 國力也被銳減, 可以說一朝盛世,頃刻間分崩離析。1” “最血腥之稱?”聞斯宇驚訝, “這得是多血腥?” “不會是遍地尸體餓殍(piao三聲)吧?”經月云開口, 有些難以想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