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關你什么事?!睉M頭也不抬:“買rou排隊, 不買rou去旁邊待著去?!?/br> 雁二郎才開口就被沖得八丈遠, 倒咂摸出幾分熟悉的親近來,當即不怒反笑,果然老老實實地排隊買rou。 輪到他時, 開口說:“五斤rou臊子,細細切。這么快就定下了?我記得你之前和七郎的關系時好時壞的。你幾次潛進晏家,想要的那物件……他給你了?” 應小滿納悶地想,什么物件?不是報仇么? 她心里琢磨了一陣, 恍然轉過彎來。雁二郎大約從頭到尾都想歪了。 但雁二郎想歪了關她什么事。 她從鉤子上摘下一快里脊精rou, 開始細細地剁臊子:“壓根就沒什么物件。別瞎說?!?/br> 雁二郎笑了聲, 從袖中取出象牙扇,唰地打開沖身上扇了扇。 八月天氣秋涼, 扇子不合時宜, 這幾下扇得身上涼拔涼拔的。 小娘子和七郎打得火熱, 這頭和七郎定下, 在他面前矢口不認從前的帳了。 他又抬頭打量rou鋪子新做的匾。 湊近細看, 做的原來是極好質地的黑底金字匾額,晏七郎的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行?!毖愣牲c點頭:“所以從頭到尾,你們兩個打情罵俏, 一會兒好,一會兒分。我夾在當中算什么?” 篤篤篤的剁rou聲, 應小滿頭也不抬:“誰叫你夾在當中了?都是你硬湊過來。我巴不得你走遠點?!?/br> 雁二郎滿肚子憋悶火氣從心底涌上三丈,又強往下壓。 “小滿,捧著良心說話。我雁翼行極少對小娘子這么上心過。七月里我入宮求見老娘娘,當著老娘娘的面說起你,這才有了老娘娘下旨讓你進宮覲見的事。沒錯,對你應小滿,從頭到尾是我一頭熱,苦心思慮替你安排,也沒打算讓你謝我。但我的滿腔心意,你難道一點瞧不見?絲毫都無觸動?” 應小滿剁rou的動作漸漸停下了。 老娘娘下旨入宮覲見,宮里派來兩位姑姑教她規矩,連教了半個月,從早到晚折騰不說,還耽擱她半個月生意…… 好哇,原來是雁二郎這廝干的好事! “進宮吃一次席,搭上我半個月。你還想我謝你?” 應小滿惱火地把刀往砧板上一扔,“做你的大頭夢去!” 雁二郎:“……” 雁二郎深吸口氣,忍著火氣解釋:“聽著。我對你的良苦用心,中途被jian人打斷了。原本我想借著你進宮覲見的機會,當面求一求老娘娘,她老人家喜歡小白兔……不,喜歡像你這般純質可愛的女孩兒。你果然得了老娘娘的喜歡對不對。本來我如果在場,三言兩語相勸,就能勸得她老人家認下你做干孫女……” 應小滿又摘下一塊精瘦rou,繼續篤篤篤地剁:“為什么要做老娘娘的干孫女。我們小門小戶,不敢搭上老娘娘做親戚?!?/br> 雁二郎心里當然有打算。應家搭上老娘娘做干親,她家就不是小門小戶了,就是皇親國戚。雁家同樣外戚出身,這門親事八字有一撇了。 如今事沒成,嘴上不提,只擺出掏心掏肺的姿態。 “想方設法叫你和宮里的老娘娘搭上關系,難道為了害你不成?當然是為了你好,為你家好。我對你的滿腔心意,為你打算這許多,小滿,你一點瞧不見?你難道生得一副鐵石心腸不成?” 應小滿壓根不為所動。從小到大對她上心的人多了去了。那么多追上門想討她做老婆納她做妾的,老家的門檻幾乎都要被踏破。難道她都要應他們? 篤篤篤的剁rou聲一停,她利落地把rou臊子裝油紙包遞去:“三斤rou臊子?;蓊櫲倭??!?/br> 雁二郎不肯接:“我要的是五斤rou臊子。再細細地切一會兒,多說幾句。你還沒答我?!?/br> “沒了。生意好,只剩最后三斤rou,都給你了?!睉M把油紙包塞過去,白生生的手掌攤開: “給錢吶?!?/br> 雁二郎:“……” 他自認為掏心掏肺的一番話,終究還是沒得回應。 提著油紙包,人站在路邊,眼瞧著應小滿收拾攤子,關上門面,人穿過熱鬧長街,果然往斜對面的大理寺官衙方向走去,苗條人影消失在官衙門后。 雁二郎神色莫測,折扇在手里搖幾下,唰得收攏。 抬手摸了下腰間新掛上的天武禁軍指揮正使腰牌。 —— 大理寺官署值房。燈火日夜通明。 余慶樓jian細案雖然了結,但牽扯出的線索直指多年前的舊案。 晏相當政時轟動一時的國庫武器倒賣舊案,似乎留下漏網之魚。以至于二十多年后的今日,依舊和余慶樓jian細窩點有千絲萬縷的殘留關系。 大理寺查案官員的眼睛都熬紅了。幾百斤的舊文檔一卷卷取出翻閱。 重查三十年前的盛家。 “晏少卿!” 接連翻查舊檔的某個深夜,某個文吏頂著通紅的眼睛,捧一卷泛黃地契過來。 “河童巷查出密道的那處賃宅子,多年間換過三任主人。但三十年前——正是盛家名下的產業!” 晏容時在燈下仔細翻閱從順天府調來的歷年地契存檔。地契清楚地寫明歷任主人的資歷。 十二年前轉手。買家姓嚴。 十八年前轉手。買家姓陳。 二十六年前轉手的那份地契比較特殊。上面寫明,此為官府收繳發賣的宅邸。買家從官府手里買來。 再往前翻。 三十七年前,一份紙張黃脆的舊地契上赫然記載買家的姓名: “盛富貴?!?/br> 所以,河童巷這兩處賃宅,在三十七年前,還沒有被一分為二,曾經是當年名動京城的巨賈盛家買下的一處別院。 直到盛家被牽扯進多年前的武器倒賣舊案,抄家流放,這處宅子被官府收繳,從此歷經三任主人。 晏容時面前的長案上,依次擺放著三十七年間的四張轉手地契。電光火石間,他想起一個之前被所有人忽視的問題。 “多年居住在河童巷舊宅的聾瞎老仆……究竟是哪任屋主留下的老仆?” 不止文吏,旁聽的大理寺丞都懵了。 大理寺丞即刻起身:“下官這就去提審老仆!” 晏容時卻阻止道:“莫驚動老仆?!?/br> 他的目光落在長案上。燈光照上泛黃陳舊的地契,年代久遠的“盛富貴”三個字模糊在光影里。 “去河童巷,找舊鄰居打聽?!?/br> 消息很快打聽回來。 “老仆既聾又瞎,說不上話。最近一任屋主嚴家幾年前搬回江南老家后,這老仆便住了進來。曾經有好事的鄰居問過幾句,和老仆比劃著雞同鴨講,老仆扯著大嗓門喊‘主家留我看家!’鄰居觀察一陣子,發現這老仆老實守規矩,每天勤快灑掃,便無人再多問了?!?/br> 至于老仆嘴里的“主家”,到底是不是嚴家,無人在意。 晏容時仔細聽完后,叮囑大理寺丞的還是那句: “莫驚動老仆?!?/br> —— 晏容時的案頭擺著兩只柑橘,一坨鐵疙瘩。 官署里人來人往,他并未刻意避諱什么。有官員指著鐵疙瘩問起,他便語焉不詳地答:“物證?!?/br> 有細心的官員提起:“似乎有幾分像大門鐵鑰匙啊……” 晏容時便也笑說:“確實像。本官正在研究?!?/br> 沒幾日,經常來往大理寺的官員便都聽聞,晏少卿手里有個重要物證,極為看重,出入都帶著,時不時拿出來研究。 十一郎過來大理寺時,也觀摩了片刻鐵疙瘩。 “邊角都燒融了。有沒有叫匠人原樣復刻一個?” “有?!?/br> 當著官署里眾多好奇觀望的官員,晏容時拉開長案邊的小抽屜,取出一串沉甸甸的鐵鑰匙。 “請了工部最好的匠工,想方設法復原,按照復原后的種種可能,復刻出三把鑰匙??傆幸话涯艽蜷_大鎖?!?/br> 他把三把鐵鑰匙遞給十一郎,遺憾嘆了聲:“只可惜,尋到了鑰匙,卻不知和精鐵鑰匙對應的銅鎖在何處。鎖著何等物件?!?/br> 十一郎查驗得仔細:“如此沉重,只怕是庫倉鑰匙?!?/br> “確實像庫倉鑰匙?!标倘輹r也贊同。 十一郎這些天在兵部追查得人幾乎魔怔了。捧著三把精鐵鑰匙,想起失竊的武器,不假思索道:“兵部消失了整庫倉的武器!你這把鑰匙……” 晏容時不等他說完便抬手截住,看了眼周圍耳朵都豎起的官員們。 “無憑無證。武器失竊重案,關乎國本。不能捕風捉影地查?!?/br> 勸誡得有道理。話頭就此打住。 但十一郎的半句話在場聽到的人不少,小道流言還是傳了出去。 兩三天后。 清晨入宮的大朝會結束后,晏容時例行留下。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的主審官覲見圣駕,當面詳述武器失竊大案最近的進展。 晏容時回稟的大理寺這處,相比幾日前無甚進展。 官家在御座處聽完,突然問起一句:“聽聞最近晏卿得了個重要物證,似乎是開啟某處庫倉的鑰匙。極為關鍵,日夜帶于身側?晏卿為何不提此事?” 官家當面問起,晏容時自然當場拿出。 被燒得半融化的一坨鐵疙瘩就這么展示在御前。 晏容時略過應小滿,言語間只提莊九。 從前京城有戶賣薔薇水的大商戶,命親信莊九送五十兩銀至余慶樓。余慶樓掌柜方響在京城做了多年生意,始終沒有等到莊九。 方響供認這段舊事時,正好有一枚五十兩舊銀錠出現在京城,被賃戶充作賃金。屋主融銀時,銀錠里竟然融出一把鐵鑰匙。被他無意中取獲,便帶在身邊。 “臣筆下錄供五十兩銀時,面前便出現五十兩舊銀錠,巧合得很,簡直像冥冥之中暗含天意?!?/br> “銀錠內融鐵罕見,看著又像庫倉鑰匙,臣便留在身邊,時時把玩。心里的想法,其實也如很多人所想那般,萬一……失竊的大批精鐵武器,就藏在某處不為人知的庫倉中。銀錠內藏的精鐵鑰匙,萬一便是那開啟庫倉的鑰匙呢?!?/br> 晏容時言辭謙恭:“但臣也知曉,臣的想法毫無線索,只是捕風捉影的愿望罷了。銀錠里藏鐵、藏銅,其實是許多江湖術士慣常的做法,從來不少。寄希望于一把鐵鑰匙,無異于大海撈針,因此,臣御前不敢奏對?!?/br> 官家恍然,轉身對御座邊立著的鄭相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