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紀安原本就是孤兒,卻因當地官員昏聵,被慈安堂給忽略了,不曾接去撫養,這才流落街頭。 小小年紀的他一路乞討,又被人販子給抓了起來,賣到益州給富貴人家當奴才。 也是源于此,他才進了楚家。 他是因為慈安堂無能受過苦的,現在對這些事情自然上心,對整個慈安堂都了如指掌。 “咱們現在走的是主干道,直通大門的。左手邊是孤兒院,和別處的慈安堂一樣,是收留失去父母的孩子們的。再看右手邊,是養老院,專門贍養沒有子女的六十歲以上老人的?!?/br> 這養老院便是與旁的慈安堂最大的區別了。 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便不再成為勞動力,不能再創造所謂的價值。是以,大雍之中鮮少有官員在意他們的死活。 可是,正所謂幼有所長,老有所終,楚霽正在全力踐行這一點。 紀安正說著,朱蕓便看到右手邊的瓦房前頭,三五成群地坐著或是閑聊,或是做著女工,亦或是下棋會友的老人們。 他們瞧見紀安走在前頭,還熱情地打著招呼,叫他小紀大人。 紀安自然揚起笑臉回應。 他自己也沒想到,他本不過是少爺身邊的一個小侍從,現在卻也別人家發自內心地叫一聲小紀大人了。 單是從這些老人的狀態來看,就知道他們在這里過得很是舒心。 朱蕓他們一行人只覺得心中無比安定。 他們原本以為等待自己的是必死的命運,不想峰回路轉,滄州的楚大人救了他們。 不,現在也是他們的楚大人了。 他們方才也聽說了,那位突然出現救了楚大人的是滄州的秦將軍。 當時楚大人就是為了救她的未婚夫才差點中了周珩那歹人的箭,她當時都已經撲出去了,準備給楚大人擋箭。 還好,那位秦將軍回來了。 這一路上,為了叫他們安心,負責安頓他們的小紀大人便把所有的事情告訴了他們。 原來這位小將軍這些日子不在,就是到膠州去了。 從今往后,膠州不必再被周珩禍害,也能在楚大人的手底下管著。 看著這一路過來,滄州百姓雖歷經戰爭卻笑容不減的樣子,眾人便知道,楚大人是實打實的好官。 “你們就暫時先住在這一片吧。這里住的人少,空房間還多得很待會兒他們會領著你們去住處的?!?/br> 對著朱蕓他們說完這話,紀安又轉頭朝著等在那里的幾個負責人交代了幾句。 “小紀大人放心,一應的床鋪被褥和生活用品都準備好了?!币晃磺浦隁q不小的婆婆慈眉善目道。 “你們都跟我來吧?!币娂o安點頭后,老婆婆便對著朱蕓他們這一隊說道。 老婆婆姓柳,是去年隨著流民一起進入到滄州城的。 她的老伴和兒女都死在了流亡的路上,只剩下她一個人孤零零的。 好在,進了這養老院之后,不僅衣食上有官府養著,她也遇見了不少好姐妹,每日說說笑笑的,日子又能過下去了。 “我先帶你們去小院安頓下來,洗漱一番,換身衣裳,然后再……” 柳婆婆話還沒說完,便被身后的人倉皇地打斷:“不,不用的。我們身上這個洗洗就行,不能再麻煩了?!?/br> 他們會被周珩選做人質,家里實在是沒有一丁點兒的背景,全都靠著在地里刨食。 但是現在朝廷收的田稅越來越高,他們又不得不把地賣給那些不用交稅和服徭役世家大族,給他們當佃戶,一年下來實在是落不到幾個錢。 他們實在是沒有銀兩去負擔一件新衣裳。 “別擔心,”柳婆婆單看他們的神情就知道他們的想法,她當初剛入慈安堂收到新衣裳的時候,那反應跟他們差不了多少。 “我們慈安堂中,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春夏秋三季各能領兩套衣裳,冬天還能領一套冬衣呢。雖說你們不能算是慈安堂中的人,但方才小紀大人也傳了話來,說是楚大人為了褒獎你們登上城樓的壯舉,特意讓人準備的?!?/br> “這,這么大數量的衣裳,能供得上嗎?” 朱蕓自己本就精通紡織手藝,這套短褐加上褲子,一人少說也要大半個月才能做好。 他們現如今可是有六百多人,一夜之間楚大人便變出了這么多的衣裳來? “這個自然。我們滄州城內有紡織廠,今年年初,大 人又在底下的兩個城里也建了同樣的紡織廠。招了許多女工,一個月可有一兩半的工錢呢。據說她們制出來的衣裳啊,楚大人就會賣到全大雍去,還有的甚至都能賣給北邊的大闕人?!?/br> 朱蕓她們簡直是被驚掉了下巴,是被這工錢驚到的。 一兩半,那都比得上她們家里的漢子在軍營里頭賣命得來的俸祿了! 也不知道,她們有沒有機會進這個紡織廠。 說話間,柳婆婆已經領著他們進了一座院落。 “這個大院子正好能住二十人,你們便暫且先住在這里吧?!?/br> 小院外頭用竹子籬笆圍住,他們方才在外頭便瞧見了,有好些二層的小樓,青瓦白墻,當真是好看極了,清雅極了。 “這么好的房子,是楚大人特意為了慈安堂建的嗎?”看著眼前的小屋,朱蕓不由得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