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氣,但軟飯硬吃[快穿] 第309節
李躍青用勺子挖了中間一大塊瓜rou,這種瓜,黑籽紅瓤,中央這個位置是沒有瓜籽的。 他們這兒把那口沒籽的瓜rou叫做葡萄rou。 李躍青遞勺子,是裝得滿滿的一勺rou,“你先把中間的葡萄rou吃了?!?/br> 他原意是讓水鵲接過勺子就好。 結果水鵲直接就著他伸的大勺子,阿嗚的一口。 瓜rou塞得臉頰鼓鼓囊囊,嘴巴本來就紅,吃了鮮脆爽口的瓜,甜津津的汁水溢出到唇瓣上,唇珠鮮潤嫩紅。 水鵲在他眼前晃晃手,“我吃完了?” 李躍青猛然回過神來,“哦,哦?!?/br> 欲蓋彌彰地,他低下頭,刷刷刷手起刀落把瓜分了好幾塊,“吃吧?!?/br> 兩人坐在藤編竹床上,就著午后涼風吃起瓜來。 吃到后面,瓜皮堆在地坪上讓雞群啄食了。 天邊的烏云還醞釀著沒有落下。 李躍青只感覺手臂和肩膀上一沉,是旁邊的水鵲靠過來。 鴿羽似的睫毛覆下,睡著了,紅潤潤唇瓣張開一道微小的縫兒。 李躍青覺得自己有點兒發癔癥了。 他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小知青的嘴巴,看上去很好親的樣子。 ……… 李觀梁打了個噴嚏。 他從谷蓮塘到縣城,走路要四個小時,借了羅文武的自行車,后面負重兩大袋的米,一袋有五十斤重,蹬自行車蹬了一個小時才到的縣城。 進了縣城,又花了點時間找到大姑家。 前些年大姑一家還是租房住的,一個月房租得有八塊錢,現在換了工廠分配的房子里去,是筒子樓。 長長的走廊兩端通風,一排過去房門虛掩著,叮叮咚咚的鍋碗瓢盆響。 大姑家住在一樓,李觀梁鎖住了自行車,扛起兩袋米到那邊,敲門。 一個中年女子打開門,驚喜滿面地讓李觀梁進來,說道:“辛苦了辛苦了,怎么不先敲門讓你姑父出來幫個手?” 李觀梁悶聲稱呼了人,“米放到哪兒去?” 大姑在前面領著,趿拉著塑料涼拖,“跟我來,放里面廚房門后去?!?/br> 李觀梁踏著草鞋,他多看了一眼大姑穿的和進門時地上擺放的塑料涼鞋。 有一道模模糊糊的人聲一直響,李觀梁四周打量,試圖找出聲音的源頭。 房內的陳設整潔簡約,刷著白墻,桌上鋪了碎花布,墻邊長柜上一個九寸的黑白盒子,原來是里頭的人正在播報天氣。 李觀梁了然,那是之前聽羅文武說過的,電視機,一個九寸黑白就要三百塊。 大姑和姑父兩夫妻都是縣里國營襯衫廠的職工,每人每月工資三十元,有副食補貼還有全勤獎,差不多每人能到四十元上下。 姑父從搖椅上起來,“觀梁,來啦?真是辛苦你,留下來吃中飯吧?” 李觀梁有些無所適從,搖了搖頭,他把兩袋米放下。 大姑道:“要留的,家里也沒什么好招待的,中飯還是要吃!我現在就切菜,等你表弟放學回來,大家一起吃餐中飯!” 又問:“觀梁啊,那兒有一百斤米吧?按照信里來的不?那我給你拿三十元錢,這么遠路頭,真是麻煩你了!” 私底下買米糧是頂風險的灰色地帶,被人抓住了,再嚴重的要說成是投機倒把。 縣城里憑借糧票買的米,一斤一毛五倒是便宜,但供量實在不夠,城里很多沒有農村兄弟姐妹的,就只能去和黑市那群不怕打靶的人做交易。 大姑邊往房間走,邊說著,“這邊兒黑市那些人,哄抬物價,五角錢一斤米,前段時間抬到八角錢去,你表弟長身體像牛一樣吃,家里一個月要耗五十斤米,這樣下去哪里吃得起飯” 因此她才在信里頭打商量,問李觀梁能不能送米來,按糧店的價格乘兩倍算,三角錢一斤。 這種頂風險的事情,如果不是親戚,鄉下人很少這樣做。 李觀梁想起自己拮據的存款,問她:“大姑,你信里說你的同事朋友也缺糧?” 大姑在臥房里翻找錢袋子,李觀梁不便進去,就站在門外邊,聽到對方回答:“對!城里米糧供應緊張嘛,每月去糧店還排老長隊!” 她把錢塞給李觀梁,不讓人有回絕的余地,又說:“觀梁,你要是愿意往這里送米來賣,那就再好不過,你要是不愿意,也沒得事情,我回頭和人說一聲,說鄉下親戚也沒那么多的糧食?!?/br> 李觀梁低眉,“我初八再來一趟?!?/br> 到時候快要小滿時節,水鵲以后每天要從上村東頭的知青院走到下村西頭的學校去,好一段路,一天來回得走上四十多分鐘,要是有輛自行車就好得多。 李觀梁攥在手里的錢,好似變得燙起來。 大姑聽到他的答復,“誒好!那我上夜班的時候悄悄和那朋友說一聲,你放心,她嘴巴嚴實的?!?/br> 待到中午,李觀梁吃過飯,就準備走了。 姑父送到門口去,從襯衣口袋里拿出印著豐收兩字的一包煙,抽出兩根煙,一根遞給李觀梁。 李觀梁擺擺手推拒了,“不抽煙?!?/br> 姑父訕訕笑一下,他一年多兩年沒見李觀梁,一時間忘了,收回來,“觀梁,是不是到了要成家的年紀了?” 他塞給李觀梁一張鞋票,“去年過年廠里發的,你拿去買雙好點的膠底鞋或者皮鞋,人家看你不是尋常泥腿子,才樂意和你成家??!” 縣城里的大姑和姑父看他們兄弟倆無父無母的可憐,之前李躍青還在上學的時候,經常三五過年的會幫襯幫襯。 李觀梁不好推拒,道謝收下了,一踢自行車的撐腳架,“姑父,我回去了,不用送了?!?/br> “好,”姑父道,“你到外邊龍頭街的藍塘鞋店買,那家做工好?!?/br> 龍頭街兩邊的都是專門商店,物品全都要票證買。 他不認得招牌上的字,但好在整條街就那一家鞋店。 李觀梁沒看膠底鞋和皮鞋,他駐足在前面擺的好幾雙塑料涼鞋前。 這種鞋子夏天比膠鞋布鞋透氣,看起來也不會像草鞋那樣,把腳磨出水泡。 鞋店的伙計上來,“買涼鞋嗎?這可是時興的材料和款式,賣得可火熱,你有沒有鞋票?” 李觀梁拿出兜里的票。 伙計看了,確實印刷著獎售專用鞋票一雙,蓋了省商業廳的公章,日期也是今年的。 伙計問:“要多大碼數的?” 李觀梁耳根火燒似的燙,用手比了一下大小。 說:“要白色的?!?/br> 那伙計詫異,“你穿?” 男人個頭高頭大馬的,比劃的碼數不像,況且尋常人全買耐臟的黑色,他倒挑上白色了。 李觀梁搖搖頭,悶不吭氣。 伙計按著他比的,找來一雙,“這樣的,合適嗎?” 李觀梁又大致比了一比,點頭。 幸而黝黑皮膚遮掩住他面紅耳赤。 第174章 年代文里的綠茶知青(15) 下午放工得早。 因著遠處天邊醞釀翻滾的烏云,濃得潑墨水一樣,伴隨一聲驚天的悶雷,熱浪滾滾沖來。 轉眼的功夫,大風夾著雨點子噼里啪啦,兜頭蓋臉地砸人身上。 太陽曬了一個上午的地面,熱氣終于冒出來,和天地間密密麻麻白線一樣的雨匯合,冒起青煙一般的霧蒙蓋在山頭和村邊。 水鵲坐在門坪前,憂心忡忡,“觀梁哥出門是不是沒有帶蓑衣?” 沒人回答他,水鵲一轉頭,李躍青站在門邊,正面無表情,啃了一口瓜。 大風大雨的,像大毛巾擰水一樣潑,從屋檐嘩啦啦打下來。 斜飛的雨絲沾濕了小知青柔軟的烏發。 李躍青垂下視線,看水鵲一眼,“他都二十八了,下雨不會自己躲?” “噢?!?/br> 水鵲轉回去,盯著地坪上因為鋪得不平整而積起來的小水洼,雨點打得叮叮咚咚。 燥熱的溫度退去,讓西瓜放一下午也不會放壞。 李躍青蹲下來,隨口問:“你不吃了嗎?西瓜?!?/br> 水鵲扣了扣手指,垂著濕漉漉的睫毛,細聲低語:“留給觀梁哥回來吃,他在外面跑一天了?!?/br> “……” 李躍青把西瓜籽吐到了米糠盆里。 他冷冷地問:“你們兩個,沒有背著我,有什么過度的牽扯吧?” 李躍青問法比較隱晦,沒有直接問這兩個人是不是背著他在談對象。 水鵲壓根藏不住事情,他眼皮覆下,不敢面對李躍青,留給人一個坐著的背影。 還抿抿唇,裝作輕松玩笑的語氣,“沒有呀,你怎么會這么想?李隊長就像是哥哥一樣,看我身體差照顧我而已?!?/br> 他此地無銀三百兩,還生疏地稱呼起李隊長。 李躍青扯了扯唇角。 像哥哥一樣? 哪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