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子,仙閣,道官
云河城的消失讓此地王朝震驚,以為是被哪個大能抹平了。 統轄云河城神道的上層神祗也投來了目光,天庭、地府各自派出神祗前來查探,試圖找到云河城消失的原因。 地府是因為一位城隍消失,而天庭則是自詡天道代言,那么多人類“羔羊”突兀消失,便遣來日游、夜游二神,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地府爭個高低。 說來奇怪,此界地府并不聽命于天庭,兩者互不干涉,卻又彼此暗自競爭著,兩方關系說不出的詭異。 隱在暗處的王淵看到幾方動作,不由暗嘆:“動靜還是鬧大了?!?/br> 原本他想著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地收過去,充實僬僥世界。 但在神道監掌體系下,王淵只要敢這么做,就可以替自己準備好后事了。 “既然神道監掌天地,那就摧毀神道體系好了?!蓖鯗Y笑得詭異。 胥國,也就是云河城所在的王朝。 胥國皇帝倒和其它王朝的昏君不同,他勵精圖治,試圖恢復胥國開國時的強盛。 天下紛爭已久,胥帝的野心很大,他想要做一個天下一統的皇帝。 但也止于此了,胥帝沒想過推翻神道,神道的強大,讓他保持著敬畏。 歷史不是沒有想長生久視的皇帝,但奇怪的是,這類皇帝死得都很早。 胥國宮中秘典中記載只言片語,這很可能是地府動的手腳。 畢竟地府執掌萬靈之壽,當然,神祗的壽元不在其內。 胥帝深以為誡,絲毫沒有逾越長生的界限,甚至連仙道都只修煉到養氣境,不敢破入明神境。 因為明神境號稱陰神真人,能奪舍轉世,這也是神道不允許的。 通常情況下,一國皇帝不修真法,在位三四十年便死,短命點的十年都達不到。 胥帝算是修煉真法的個例。 通和十六年春,胥國京都,淄邑,一位道人只身入京,得胥帝封為國師。 朝野上下震驚,有人進言,此舉乃是禍國之事,設國師之位會分潤胥國氣運,萬不能在胥國開此先例。 此方世界神道昌顯,氣運一說,人道也是知曉的。 胥帝震怒,下令處死了進言之人,滿廷朝野無人再敢出聲。 這位胥帝可不是昏庸之主,他的手段向來嚴酷。 不過在眾人看來,胥帝離昏君也不遠了。 國師的風波很快散盡,胥國子民早就忘了那個進言的倒霉鬼,一切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胥帝陰天武在皇宮隱秘庭院內面見一人,赫然是當朝國師。 “主人,接下來我該怎么做?”陰天武低頭,目光灼灼。 國師簪發直袍,仙風道骨,正是云河城的方魚。 王淵頂著方魚的面孔入京,輕易就將胥帝收為了副本boss。 一國之帝,手執整個王朝的權柄,陰天武可不是被架空的傀儡皇帝,他的命令下去,無人敢違背。 掌控了陰天武,相當于掌控了整個胥國。 這也是王淵此行的目的。 他的計劃將從胥國開始,而陰天武就是計劃的核心。 胥帝今年三十有二,正值壯年,面對方魚稚嫩的外表卻顯得十分恭敬。 王淵拂手,示意陰天武不必多禮:“你的任務就是統一天下,對抗神道?!?/br> “伐山破廟,逐步摧毀神道體系!” 要想摧毀神道,必須做到兩點。 一是統一天下,這樣才能聚攏人道,支使整個人道的力量。 二是摧毀神祗在人間的信仰,隔絕香火之力。 陰天武聞言一驚,他雖然已是副本生命,但對于神道還有點驚懼:“主人,須知舉頭三尺有神明?!?/br> 陰天武的意思是,怕被神祗聽去了密謀,導致計劃失敗。 王淵笑道:“無妨,這里已經被我設了封禁,神祗是聽不到也看不到的?!?/br> 以王淵的實力,要設置屏蔽很簡單,等閑神祗無法窺視這里。 而那些強大的神祗關注著香火進項,哪有空管這胥國皇宮一處偏僻之地? 陰天武點頭,卻又皺眉:“有主人相助,統一天下或許不難辦,但伐山破廟,可就揭了那些神祗的逆鱗了?!?/br> “呵呵,手段溫和一點,那些神祗反應不過來的?!蓖鯗Y冷笑,他早有了對策。 陰天武不再疑慮,他垂手恭敬道:“是,主人?!?/br> 在眾臣看來已有昏聵之象的胥帝又整出了幺蛾子,這位皇帝陛下頒布了一道【求仙令】,招攬天下修道有識之士,集于廣賢宮,設十方仙法名位,欲求長生。 當然,這是對外的說法,無人能知道陰天武的秘密。 求長生之言一出,朝臣更是驚懼。 有耋耄老臣顫巍巍上朝,勸諫道:“陛下,如今通和中興,萬萬不能尋那長生之法??!” 欲求長生的那些皇帝,可都死得很早。 好不容易盼到胥國出了一位有望開疆拓土的皇帝,眾臣可不希望陰天武被地府一筆勾去壽元。 然而陰天武不為所動,整日里接見那些修士。 每個敬獻自身法門的修士都得到了胥帝的獎賞。 一開始只有些左道之士應求仙令而來,胥帝收集了他們手中的修道之法以及旁門法術,創建了仙閣,用來收藏各種道法和法術。 這些左道之士都被王淵同化成了副本生命,交出道法自然沒有問題。 此舉引來了更多的修士,不為別的,就為了仙閣中的法門。 要知道現今道法勢微,傳承斷代,為了修真長生,再清高的修士也會放下架子。 求仙令下,匯集淄邑的修真者絡繹不絕,很快就有了上千之數。 王淵的僬僥世界也再豐富壯大著修真者群體。 胥帝頒旨,設立道錄司,并立下道官體系。 凡胥國境內的修真者,均屬道錄司管轄,而那些投靠胥帝的修真者則下放到各地,層層安排,成了各地方的道官,維持當地的修真界秩序。 此方世界可沒有什么修真宗門,神道勢大,仙道根本形成不了宗門體系,要不然修真傳承豈會斷層那么狠。 天下修真皆散人。 道官體系對整個散沙般的修道界沖擊很大,胥國境內,總有一些不愿意投靠皇權的修真者,但在道官監察下,他們苦不堪言,不是離開了胥國,就是投靠了胥國。 很快,整個胥國境內,修真界只剩下了一個聲音,那就是皇庭道官。 在這些道官眼里,胥帝陰天武乃是辟世圣賢。 因為胥帝又有了舉動,他下令,凡道官者,每過月余,就能前往京都道錄司學習道法,不論資歷,不論出身,不論功勞,仙閣向所有道官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