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在游戲里身心疲憊(nph)辣簡繁、認生、秘密心動(懸疑1V1)、調教美利堅、雙A戀愛守則
而扎卡里·布里格斯所在的這一組半決賽,也堪稱是兩天前男子400米短跑半決賽中晉級最輕松的一組。 當天與他同一組的小組第二名,是來自牙買加的埃爾瓦多·卡彭特,在當天的半決賽中,埃爾瓦多·卡彭特幸運地憑借44秒90的成績贏得了直接晉級決賽的資格——同時他的這個成績也是半決賽晉級的八名選手中總排名的最后一名。 在本場決賽之中,埃爾瓦多·卡彭特所屬的道次是第九道。 除此之外,決賽第七道上是來自巴哈馬的名將阿斯克爾·羅比布森,他也是去年世錦賽男子400米短跑的金牌得主。 第八道上則是同樣來自美國隊的年輕選手埃利奧特·威廉姆斯——這位在半決賽中跑出了44秒51成績的選手,同時也是上一代的男子400米短跑世界u18最佳成績的持有者。 “這一次,前后兩代的男子400米wu18b成績持有者同時出現在了東京奧運會的男子400米短跑決賽賽場上,他們之間或許也將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國內的嘰咕視頻直播間公屏上,吃瓜網友們幾乎是聽田汝輝和周繼明介紹一個選手,就發出一聲驚呼。 【臥槽,這個選手好牛!】 【救命,這個選手好像更?!?/br> 直播間的公屏彈幕上,此起彼伏的都是’牛哇牛哇’的贊嘆聲,看得田徑迷們一邊心潮澎湃一邊哭笑不得。 這里正’?!?,在田汝輝介紹到牙買加的埃爾瓦多·卡彭特的時候,又有人疑惑地問道—— 【不是說咱們毛毛蟲……啊不,嶼帝的成績是決賽組墊底嗎?怎么這里還有個成績比他更差的???】 田徑迷們看到這個疑惑,感慨地搖了搖頭:【埃爾瓦多·卡彭特半決賽雖然只跑了44秒90,但是這并不代表他的實力上限只有44秒90??!】 【是的,這家伙是南美洲的u23冠軍,去年世錦賽的時候也沖進過世錦賽的決賽——如果有去年就在關注嶼帝的群眾可能能記得,去年世錦賽半決賽上這個埃爾瓦多·卡彭特就是跟嶼帝同組的,嶼帝那一場跑出44秒96,這個埃爾瓦多·卡彭特比嶼帝先一步沖過的終點線?!?/br> 田徑迷們這么一介紹,有些吃瓜群眾也有印象了,畢竟蘇嶼當初的那一場比賽確實也是萬眾矚目,那可是第一次有中國選手打開45秒大關的比賽,所以后來吃瓜群眾們去回顧蘇嶼既往成績的時候,都會看一看那一場世錦賽半決賽的畫面回放。 原來是他??! 許多人此時都是這樣的想法。 不回顧不知道,許多人也是這會兒才發現,在今天的奧運決賽賽場上,蘇嶼的很多對手與他之間竟然都有了不大不小的淵源,往前回溯的話,都能看到蘇嶼跟這些選手在不同賽場上比賽過的經歷。 只是對于有的選手來說,曾經蘇嶼和他們同場時,只是一個并不能對他們造成太多威脅的對手,但現在,蘇嶼小小年紀卻已經來到了奧運決賽的賽場上,與他們一同爭奪全世界最頂尖賽事的榮耀。 此時場上有不少選手在先前的熱身階段都格外地關注過這個來自中國的少年天才——同樣作為全世界天賦最頂尖的那一批選手,他們太明白一個年僅17歲就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的少年代表著怎樣的含義。 而且這個來自中國隊小家伙,他在這一次東京奧運會上,已經不是第一次站在決賽的賽場上了。 此時的賽場上,沒有人會小看任何一位選手——這是奧運決賽的賽場,或許有人能夠憑借幸運來到這個賽場上,但這種幸運一定是在足夠實力的基礎上的。 就像是半決賽時成績’最差’的埃爾瓦多·卡彭特——如果不是他已經打開了45秒大關,那么埃爾瓦多·卡彭特就連這種晉級到決賽的’幸運’都不會有。 更何況,他在去年的世錦賽上也成功晉級到了決賽。 一個人可以偶爾幸運,但他不可能保持每一次都足夠幸運,連續在世錦賽和奧運會這兩個田徑項目的最高賽場上來到決賽階段,這本身就已經是埃爾瓦多·卡彭特的視力證明。 此時的賽場上,沒有人會看輕蘇嶼的實力,而同樣的,蘇嶼也不可能看輕場上任何一位對手的實力。 早在登上今天的賽場之前,裴定山就已經將場上每一位對手的各種細節數據都為他準備完畢了。 此時,站在自己起跑器的后方,蘇嶼的視線順著自己右前方的方向一路向前望去,包括他左后方的阿蒙·凱諾希,他的這些對手過去五年間每一場比賽的數據此時都已經完全地刻印在了他的腦海之中。 阿蒙·凱諾希,2007賽季400米首戰,46秒84,2014賽季步入職業生涯巔峰,2015賽季首次打開44秒大關,職業生涯中33次打開45秒大關,14次打開44秒50大關,4次打開44秒大關…… 阿達姆·吉布森,2007賽季400米首戰,46秒93,2012賽季步入職業生涯巔峰,首次打開44秒大關,職業生涯中76次打開45秒大關,39次打開44秒50大關,8次打開44秒大關…… 杰爾辛·羅博萊多、扎卡里·布里格斯……隨著蘇嶼的視線逐漸掃過每一個對手,這些對手的成績數據就清晰地呈現在了蘇嶼的腦海之中。 此時,現場的加油與尖叫的聲浪始終沒有停歇,而賽場上每一位選手都在互相警惕地觀察著自己的每一個對手,他們并沒有想到,現場已經有一個人將他們的所有成績與數據都已經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