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在游戲里身心疲憊(nph)辣簡繁、認生、秘密心動(懸疑1V1)、調教美利堅、雙A戀愛守則
不只是他,’五虎將’里的另外幾位也都注意到了江源的表現,對于這個在上個賽季才冒出來的15歲小將有了一個更加直接的認識。 其中,陳澤鑫轉頭多關注了江源一眼,還對他點了點頭。 之后,在江源這一跳結束后,又有選手陸續上場,其中,徐博、徐一飛兩人在第一輪試跳中分別給出了7.62米和7.77米的成績,而在輪到’五虎將’登場時,這五名選手更是有四人給出了最少也有7.82米的成績,其中,陳澤鑫和于宙更是在第一跳中就直接過了八米線,分別跳出了8.13米和8.19米的成績。 但在’五虎將’中,也有廖明明因為在第一跳中嘗試了比較激進極限的跳法,因此在起跳上板時踩線犯規,沒能取得有效成績。 而在第一次試跳結束之后,于宙也憑借著他第一跳8.19米的成績,暫時來到了男子跳遠預賽第一次試跳階段的第一名。 首輪試跳之后,緊接著的就是第二輪試跳。 在這一次的試跳中,首位登場的那名選手仍舊狀態十分緊繃,以至于最終他的第二輪試跳又以失敗收場。 而此時站在助跑線前的江源,他穿著無袖的工字比賽服,兩手叉著腰,明顯可以看得出他的狀態比第一輪試跳的時候要放松了許多。 包括現場備賽區中的陳澤鑫等人這一回都將關注的視線放到了江源的身上。 高旭回頭看了一眼陳澤鑫,笑道:“怎么樣?我跟你夸得不錯吧?” 在之前海外參賽訓練時,高旭就關注了江源在國內的比賽,同時還向陳澤鑫幾人表示了對江源的看好。 不過陳澤鑫幾人什么天才沒見過? 他們自己就是最頂尖的天才出身,所以一開始對江源的潛力評估也比較保守。 但在看到了今天江源的第一跳之后,陳澤鑫幾人都對江源開始關注了起來——畢竟一個有天賦的選手好找,而有天賦又有心態還能扛得住困境突破得了困境的選手,這就比較難找了。 目前看來,這個賽場上的江源,就很有些這方面的意思。 帶著這樣的想法,陳澤鑫幾人都關注起了準備開始助跑的江源——只見江源從助跑開始,身體rou眼可見地比第一次試跳要放松了許多,緊接著他在穩中增速的助跑中,助跑速度迅速提升,然后一腳踩上起跳板! “江源上板!” “漂亮??!” 嘰咕視頻的直播解說間里,田汝輝大聲地稱贊了江源這一次起跳的漂亮,然后看著江源在這個漂亮的起跳之后,在空中伸展出完美的身體姿態,然后在一個長長的拋物線之后再沙坑之中落地緊接著身體迅速向前離開了自己的沙坑落地位置! 非常漂亮完美的一次跳躍! 并且……! “這一次的跳躍!”周繼明在看清了江源落地的位置之后,滿臉驚喜道:“這一次江源的成績了不得了!” “是的!”田汝輝的聲音里也帶著喜意道:“來,先看看慢動作回放——江源的這個上板……沒有犯規!” “主裁判已經示意,江源的這一跳成績有效!”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江源在剛剛這一跳中,究竟跳出了怎樣的成績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現場的觀眾席以及嘰咕視頻的直播間里,所有的田徑迷都屏住了呼吸,直到現場的裁判組測量完畢給出了最終的成績數據—— 2號選手江源(s省體工隊),第一跳,7.53米(風速0.7m/s),第二跳,8.16米,(風速0.9m/s)pb! “恭喜?。?!” 這一瞬間,現場的歡呼聲響徹天際,而成功突破了自己極限的江源,也在此時長長地吁出一口氣,笑著朝現場的觀眾揮了揮手。 作者有話說: 恭喜小嶼,喜提采訪名場面 1 蘇嶼:??? 第70章 現場的備賽區里, 高旭在看到江源跳出8.16米這個成績后,愕然了一瞬,然后蹦了起來, 朝身邊的陳澤鑫道:“喂,陳澤鑫,看到了嗎?8.16米?” 雖然早就知道江源在跳遠這個單項上有天賦, 但是在看到江源這第二跳跳出了8.16米的成績后, 高旭還是心下一陣狂跳——這是頂尖運動員的見獵心喜, 也是看到強大對手時候的興奮。 陳澤鑫沒有回答, 但高旭回頭瞥了他一眼, 也輕松地從他的眼里捕獲了和自己一樣的興奮。 高旭笑了下,扭頭看向江源所在的方向, 道:“就是這小子,第一次登場全國田徑大獎賽分站賽的賽場時,差點兒在決賽上讓我翻了個大跟頭?!?/br> “去年的s市分站賽, 上賽季的最后一場分站賽了吧, 那時候這小子可才14歲, 決賽的時候第一跳就跳出了7.91米的成績?!?/br> 說到這里, 高旭的眼睛微微發亮:“今天看他的狀態,我以為他至少得被自己的瓶頸至少再困擾一陣子呢, 沒想到,這就跳出來了?!?/br> 邊上, 被田徑迷們成為’跳遠五虎將’的五人都將視線轉向了賽場那頭已經成功完成這一跳的江源,然后廖明明一手攬上了陳澤鑫的肩,痞里痞氣地笑道:“阿澤, 完了呀, 人家15歲的小將已經跳出8.16米了, 你的第一跳才8.13米,咱們五虎不要面子的嗎?” 陳澤鑫感受著肩膀上倚靠著自己的廖明明的重量,瞥了他一眼,道:“那也比目前成績為零的某個人強吧?” 作為田徑迷們口中的’五虎’,陳澤鑫、廖明明、王琦、于宙、高旭這幾人年齡相近,幾乎是從十三四歲的未來之星系列賽事里就碰到了一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比賽的賽場一路從未來之星系列賽事到u系列賽事再到成年組賽事和國際賽事,幾人早已經從曾經的對手變成了后來的隊友和’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