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戀愛腦的世界做女帝 第187節
沒撕破臉的主要原因是周然打了圓場,石采文沒打算將這件事忍下去,她到了落腳的地方,就跟暗部聯系,想要讓朝廷來處理這個周然。 結果皇帝回話讓她直接傻了眼。 沈玉耀直接跟石采文說,臨陣換帥是大忌,要不石采文解決周然這個問題,要不就忍一忍,虛與委蛇一陣,拿到關鍵證據,等此戰結束,秋后算賬。 這就是石采文遠離京城的不足之處,因為她離京城太遠,不知道京城此刻內部正在動蕩不停,沈玉耀暫時沒功夫管佛國那邊的事情。 對于沈玉耀來說,周然不過是個不起眼的跳梁小丑,等沈玉耀騰出手,伸手就能拍死的存在。 但是對于身在起沙城,就在周然眼皮底下的石采文來說,這事兒就是大大的不妙。 遙想五天前,剛收到信時的心情,石采文嘆了口氣。 “蘇丹,人真的沖動不得啊?!?/br> 石采文抬頭望月,跟身后正在擦拭長劍的蘇丹說道。 蘇丹已經身披甲胄,手持長劍,一副隨時要上戰場的樣子。 而此刻的石采文,同樣是全副武裝,蓄勢待發。 “大人當時不沖動,難道真能壓下性子,與人周旋?” 蘇丹覺得石采文不會,石采文本身其實是個硬脾氣,順著她的心意好好辦事,她就是最好說話的人,如果逆著她的想法,懷有鬼胎,那石采文的態度就不可能好了。 石采文沉默了一下,“好吧,我承認我脾氣有點兒暴,還不是因為有些人食君之祿不干人事!那么貪,張嘴就是一半的量,他也不怕把自己活活撐死!如此恬不知恥的話虧他說得出口,我聽著都覺得污了耳朵!” “大人說的對!所以周然必須得死!”蘇丹揮了揮手中劍,劍光劃破夜空,帶著森森寒氣,“大人,今日何時動手?!?/br> 石采文看了眼窗外的明月,“再等等吧,等他們睡熟?!?/br> 入夜之后的起沙城,變得更加沉默。 這段日子,因為石采文的不配合,周然的耐心越來越差,心里憋著火的他不好沖石采文發,怕石采文狗急跳墻,去沈玉耀那邊告發他,所以他將滿腔怒火都發泄到了無辜的百姓身上。 可憐起沙城的百姓,本以為打開城門迎接大莊的軍隊,就能過上好日子,結果碰上了周然這個畜生。 “今天晚上,那畜生又挑了幾個剛及笄的姑娘伺候,都是好人家的女兒,他莫不是以為自己是皇帝了?” 石采文氣的牙癢癢,就算是皇帝也沒做過這種事,大莊的三位君主,行事風格都較為正派,算是明君。 城中有打更人,佛國學著大莊城池設置的,當打更人報出的時辰越來越往后,不少無人的巷子里,都出現了人影。 那些人影或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是單獨行走于幽暗之地,他們看上去似乎毫不相關,但右肩上綁著的紅色絲帶,說明了他們之間關系緊密。 第122章 起沙城原本的城主府,現在已經被改為周然暫住的府邸,門前站著,護衛周然安全的人,全都已經換成了周然手下士兵。 周然確實是個貪心不已的蠢貨,但是他能爬到今天這個位子,手里必然是有幾分本事的。 就光城主府的防衛,石采文都用了三天多的時間才摸清楚規律。 這都要多謝周然此人實在是過于自大,認定了石采文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文官,甚至還覺得石采文說過那樣一番話后,還可能跟他狼狽為jian,所以完全任由石采文在府中來回。 不過每次石采文來的時候,身邊都被周然派了人盯著,正常人根本不可能在這種嚴防死守下,得到現在周府的防衛圖。 但石采文就不是個正常人。 她天生過目不忘,只要她走的地方夠多,她就能清楚的記下地形與護衛什么時候走過。 然后在心中形成一張無比清晰的輿圖,隨后畫在紙上。 石采文必須承認,雖然她不喜歡走文學道路,但是她在這上面的天賦當真是無人可比,若是不多學多看,實在是太浪費她一身天賦了。 在黑暗中摸到了周府附近的人,三五成群,其中一人從懷里掏出厚紙,展開后,上面清晰描繪著周府的地形。 還有各種防守缺口。 只要拿著這張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賊,都能在周府里像逛自家后院一樣,隨意走動。 而他們今日的目的,絕不是進去隨便逛逛。 他們是要配合外面的人,將周然手底下的親兵全部擊潰! “今兒晚上可刺激了,哥幾個都提提神,千萬別給大人丟臉!咱們也都算是老兵了!” “放心,上次之后,吾回去便勤加苦練武藝,為的就是今日能大展身手,叫大人另眼相看?!?/br> 一番話說的幾個人都熱血了起來,恨不得立馬沖進周府,將周然那狗賊的腦袋摘下來,以作立功之用。 這一夜,起沙城未眠,周然在睡夢中被人拉下床榻,亂刀砍死。 而在他的死因上,清楚明白的寫著,乃是被佛國不堪受辱的百姓于床榻上刺殺而亡。 這種死法簡直能載入史冊,成為最令人不齒的幾個死法之一。 石采文身為在起沙城的唯一大莊高官,曲川一力舉薦她暫時接管帥印,等新的將軍到了之后,再將權力移交給對方。 以免出現權力空懸期,讓佛國那些不壞好意的家伙有可趁之機。 在京城的官員們沒有太大的意見,事急從權,況且不過是暫時接管,又不是自此便是石采文的帥印了。 只是這件事在一些人眼中,顯得格外離譜。 比如非常了解周然,與周然交好的親友,他們怎么也無法理解,為什么周然打了勝仗之后,會連自己的老本營都受不住,被人直接砍死在床榻上。 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當發生的現實與認知差距太大的時候,各方就會興起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也就形成了所謂的野史。 因為石采文是這次周然遇刺事件里最為直接的受益人,所以野史都圍繞著石采文展開。 再加上石采文掌權后,第一件事就是清除之前被周然提拔過的將領,雖然每一個被貶的將領身上都有確鑿的罪證,但這種行為,很難讓人不聯想到黨同伐異。 于是在傳言中,石采文成了那個一顧傾人城的蛇蝎美人,她用計策迷惑了周然,又將周然殺死于床榻之上。 這種奇聞軼事,是百姓大眾喜聞樂見的桃色新聞,又牽連到那些遠離百姓的高官,百姓們更喜歡傳來傳去了。 石采文和一個死人在傳聞中有了扯不開的聯系,她剛及笄沒兩年,就跟一個色中餓鬼有了緋聞。 楊可卿到了起沙城后,發現起沙城已經恢復了往日寧靜,干脆就拿從民間聽到的這些事情,到石采文面前,嘲笑對方。 嘲笑對方連這點兒尾巴都收不住,殺個人還留下了一個抹不開的污點。 石采文對此毫不在意,甚至心情很好的笑道:“死人又不會分辨,而他早就死了,有再多的流言蜚語,與我有何干系?有了這個流言蜚語,周家不會再來找我麻煩,百姓同樣不會覺得我手段狠辣,甚至他們還會覺得我和藹可親,是個心系百姓的好官?!?/br> 只不過是用了一點點名聲,就換回來這么多好處。 更不要說和她傳緋聞的還是個死人,一個碰都碰不了她的死人,她沒有任何損失啊。 楊可卿聞言皺眉,覺得石采文的想法不太對。 “為官者,為名或為利,名為千古流傳之美名,后世之人每每提起你,都會提起那個蠢貨的時候,你難道不會膈應得慌嗎?” “他又不會是唯一一個?!?/br> 石采文才不會在乎呢,只要以后有地位更高,名聲更大的男人出現在她身邊,周然就是那被踩入泥土的塵埃,誰還會記得他? 石采文可太清楚百姓想要看什么,聽什么了,也知道史書最樂意記什么,包括野史。 “這世上,也就只有你才會在乎這些,古板的女人?!笔晌倪@個時候也不忘踩楊可卿一腳。 就好像楊可卿非要帶著這些野史到她面前嘲笑她一樣。 楊可卿呵呵一笑,“回去我就參你一本,說你不務正業,玩忽職守,建立古城互市的事毫無進展,成日里在起沙城內攬權?!?/br> 石采文想起來了,楊可卿現在是御史。 “陛下怎么會讓你這個私心愈勝的家伙當上御史?!?/br> “不服?不服回京,同陛下哭一哭,或許陛下會看在你哭的真切的份上,貶我的官?!?/br> 楊可卿完全就是有恃無恐,說的話要多氣人有多氣人,惹得石采文一個大白眼翻過去。 石采文和楊可卿在起沙城會面后的事情暫不必說,兩人斗嘴歸斗嘴,正事誰都不會少干。 所以很快,沈玉耀就看到了起沙城和古城的改變。 石采文在領兵打仗上的天賦,暫時沒有展露在大眾面前,雖然曲川和沈玉耀都知道她有這方面的本事了。 不過她搞經濟的本事,早就已經被大眾熟知。 起沙城也好,古城也好,在石采文動手之前,都不過是個偏僻到沙匪都不想呆的地方。 而現在,石采文借大莊朝廷的幫扶,又連上了西南關,和更西的一些小國,硬是在大莊原本的國界線上,拉起了一條商路。 這條商路一旦徹底順下來,之后會給周遭以及大莊,帶去數不盡的財富,百姓的生活質量將會成倍上漲。 同時,石采文還在佛國種下了之前在更南之地找到的高產良種,并且帶去了一個絕好的消息。 佛國的糧食是一年三熟,也就是說,一年的時間,大莊可以收獲往常三年的糧食。 原本對于打仗這件事并不是非常贊同,甚至私底下還議論沈玉耀是個窮兵黷武的人物的官員們,這下子全都閉了嘴。 而之前吏部草擬外派官員名單的時候,所有京官都恨不得繞著吏部走,現在吏部剛剛宣布要安排一部分人去佛地穩定局面,門檻都要被絡繹不絕的人們給踏破了。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以后這個佛地,一定是個好撈油水,能做出成績的絕佳之地。 不過這次去佛地的人選,沈玉耀早就已經定好了,之前培養的一部分女官已經都派去了草原,這次則是培養的第二批,同時還有這段時間在地方上表現很好的一些年輕人。 這一通抽調后,大莊內部的官員更加捉襟見肘了。 沈玉耀不得不停下了擴張的腳步,如果文官不夠,打下來再多江山,那都是給亂臣賊子送好處。 就跟當年的秦帝國一樣。 她現在已經夠冒進了,接下來該穩扎穩打一些了。 沈玉耀直接頒布旨意,宣布接下來幾年,要休兵養民,所有精力都從軍事擴張上,挪到搞建設上來。 之前被沈玉耀放置不用的一些官員,可算是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他們再也不會窩在茶樓酒肆,說當今皇帝如何如何,而是興高采烈的去官府當值。 然后滿腹激情的將寫滿他們治國之道的折子送上去,期待沈玉耀能看他們一眼,給他們一個為國盡忠的機會。 大部分折子,都被尚書們直接壓下來了。 沒別的原因,純粹是不想送上去丟人。 尚書們真的很想將那些膽敢遞這種治國折子的小官提溜到跟前,仔細問問對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誰給他們如此多自信? 他們怎么會覺得自己那點兒見識,能寫出曠世奇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