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戀愛腦的世界做女帝 第185節
他本身就出身邊塞,沈玉耀之前還想著派他去做外交工作,探索外面更廣闊的天地。 可誰知道,有些人表面看著花團錦簇,實際上底下都是枯枝爛葉。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外如是。 郭百靈不光是個權迷,在費有道接替于數的吏部尚書之位后,便一個勁兒的想要將費有道擠走,為此做了好幾件有違沈玉耀意思的事情,讓沈玉耀頗為不滿。 而且他還動了不該動的錢! 西北那邊的互市,要是挺認郭百靈這個邊塞出身的京城官員的話的。 正是因為那些人聽話,所以郭百靈才會成為佛國賄賂的名單首選,賄賂一個京官,又能打通互市,又能涉足京城,一舉兩得??! 而郭百靈因為出身不高,所以極為貪戀權力和金錢,佛國的人找上他,他根本沒怎么猶豫就倒戈了。 不光是他,名單上還有大大小小的官員上百名,有的是在莊太宗時期收過賄賂的,有的則是在沈玉耀手底下收賄賂的。 沈玉耀手底下的頗多。 隨著楊可卿的聲音響起,早朝之上,越來越安靜,只剩下幾個人粗重的喘氣聲,展現了他們內心的不平靜。 “不要再念了……” 不知道是誰,突然小聲的開口祈求。 楊可卿完全不為所動,依舊在念名單,那人實在是受不住,突然發狂的撲上前去,想要將楊可卿手中的名單奪下來。 “不要再念了!不要再念了!我沒有,我沒有拿錢,我只是幫幾個商人拿到互市的牌子,我是為了互市好,陛下!臣都是為了大莊??!” 那人估計是瘋了,一邊為自己辯解,一邊向沈玉耀喊冤,同時撲向楊可卿,想要將那名單吞下去。 而現在,楊可卿還沒有念到他的名字。 大部分人都冷眼看著,那個名單,不管是貪官還是良臣,此刻都不希望它存在。 因為這一張紙,代表著朝堂即將迎來沈玉耀繼位后最大的動蕩。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 而其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他們的兒女親家,血脈族親。 楊可卿會些功夫,但是她正全神貫注的念名單,還真沒想到有人會如此大膽,御前失禮,所以一時沒注意,被那人將名單搶了去。 但是很快她就反應過來,抬手就要打向那人伸出來的胳膊,可她手刃還未曾碰到那人,那人的手就松開了。 楊可卿下意識接住即將落地的名單,沒有讓名單沾染地上的血污。 那個官員低下頭,看到了穿胸而過的劍刃。 他的胸口很痛,如同被撕裂了一般,血從他身體里往外流,生命也跟著一起遠去。 “臣、冤、枉……” 至死還在為自己辯解,但若是真的冤枉,又豈會是此等反應。 更像是狗急跳墻! “敢做不敢當的懦夫,也配站在朝堂之上!禁衛軍何在?把尸體拖出去,扔到宮門前!念他為官一場,通知其家人來領吧?!?/br> 沈玉耀怒極,眸子陰沉,她收回扔出劍的手,轉身重新回到皇位上坐下。 居高臨下的俯視著底下震驚懼怕的官員,最后淡然說道:“接著念?!?/br> 這一次,沒人敢再站出來,搶名單或是開口打斷楊可卿了。 自建國以來,懸掛在天子墻上的劍,第一次如此頻繁的被拔出使用。 百官們有預感,以后這種事,會更多。 因為他們上頭坐著的這位女帝,武德充沛啊。 第120章 名單總有念完的時候,而這場即將到來的暴風雨,卻似沒有盡頭。 佛國被打下來,本來是一件值得普天同慶的好事情,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莊太宗時期,那么文臣武將們早就一片喜氣洋洋,恨不得天天放鞭炮慶祝了。 偏偏這件事發生在沈玉耀為女帝的時期。 而且前腳曲川才剛將草原打下來,送給沈玉耀做為登基的賀禮。 那么佛國被攻下,在草原這個心頭大患被消滅的前提下,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當然,沒人敢直接說佛國不重要,畢竟那邊有極大的一片土地,肥沃的土地能種熟養活百萬人口的糧食,這還是在高產糧種沒有傳入佛國,同時佛國的百姓并不如大莊百姓一樣勤奮的前提之下。 只要耐心經營,那片土地遲早會成為大莊又一個大糧倉。 “此事安排妥當后,費大人就有時間在家好生休養一陣子了?!?/br> “唉,如果楊大人沒有將受賄一事上奏,在下肯定會更高興一些?!?/br> 費有道特意來找蔡有志說話,談論之后科舉一事,今年年末有武舉,明年年初有科舉,對于吏部來說是兩個很大的挑戰。 更大的挑戰是即將進入朝堂的那些人,他要去哪兒找合適的位置安排他們。 眼見沈玉耀要大力發展商業和農業,戶部手里頭有最多的官職空缺,費有道只能來找蔡有志聊聊,商議如何安排。 正事兒他們已經說完了,達成了一致,到時候按部就班的走就行了。 既然正事兒已經說完,那就少不得說兩句閑話。 “楊大人盡忠職守,為朝堂內部肅清貪官污吏,做的是好事一樁?!?/br> 以前蔡有志口中的楊大人,那都是吏部原本的尚書大人,但是現在他開口說的楊大人,只有一位。 那就是入職了都察院的楊可卿。 楊可卿靠著一張彈劾奏折,被沈玉耀直接安排入都察院,成了一名都察院御史,而且這個御史的官職還不低,足足有正四品。 正四品御史,那就是有資格直接上朝的御史。 可見沈玉耀對楊可卿是何等的信任有加。 “蔡大人看來很是欣賞那位楊御史啊,唉,自打那日之后,家中親眷便一直未曾停過啼哭之聲,實在是讓人聽著心碎,楊御史如此剛正不阿,恐怕日后會吃大虧?!?/br> 費有道沒有直接說他對楊可卿的不滿,而是以家中親人的表現來隱喻。 當初拿了錢的人里,確實有費有道的政敵,看見政敵吃虧,被罷官抄家,嚴重者一家老小全都丟了性命,費有道當然開心。 但是那名單上,還有費有道的親戚??! 看著親戚哭著喊著入獄,甚至人頭落地,費有道怎么可能高興的起來。 如果消滅政敵是要用家中重要之人的性命來換,那代價未免太大,也太不值得了。 蔡有志聽出了對方未盡之語,有一瞬痛苦的遲疑。 他的親屬也有在此次事件中遭殃的。 “況且,事情到現在還沒有得到解決,想來陛下是不滿意最后的結果,再這樣下去,朝堂動蕩不已,國將不穩啊?!?/br> 費有道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如果沈玉耀直接按照那個名單,將人全都一個個判了刑,也就罷了。 偏偏沈玉耀將事情交給了楊可卿,讓楊可卿接著去查,看看還有誰也膽大包天的伸了手。 一副要徹底弄明白的模樣。 這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讓人看了著實害怕。 蔡有志和費有道對視了一眼,隨后兩人笑了笑,說了兩句客套話,各自分開了。 他們倆現在都是一部尚書,身為尚書,身上還帶了國相的職責,按理說是應該去勸一勸怒火中燒的陛下。 可是想想那天早朝上,陛下一劍要人性命的舉動,他們倆心里都一顫,實在是有點兒提不起勇氣。 這不是膽小怕事,蔡有志想,這是為了保存實力,若是這朝堂上所有反對陛下的人都被陛下送出了朝堂,那日后陛下做了錯事,不就沒人在一旁監督勸告,幫陛下處理后續了嗎? 沒錯,就是這樣,絕對不是因為怕死,這都是為官多年的智慧! 朝中覺得此事應該盡快結束的,不止兩個尚書。 兩個尚書選擇茍著,靜看事情繼續發展,其余人卻不愿意再任由沈玉耀殺下去。 真的殺穿了,對沈玉耀來說也沒有好處。 培養人才需要時間,短時間內如果沒有新生力量補上來,朝堂將會出現大量空缺,到時候朝政無法運行,苦的還是天下臣民。 楊可卿前前后后招待了好幾波來勸她的人。 沒錯,這些人沒有膽子去沈玉耀面前勸,就都選擇了比較迂回的方式,來找楊可卿了。 楊可卿有些無奈,偏偏那些人大多是她爹在朝為官時的友人或家中的親戚,她想要閉門謝客都張不開嘴。 不過招待歸招待,楊可卿應對他們的辦法,就一個。 對方不管說什么,她都點頭說是,但真要讓她去跟沈玉耀諫言,請沈玉耀停手,她就笑笑不說話。 意思是絕不可能。 這些人也不想想,她的父兄是因為什么死的? 她因為柳暗花家破人亡,這些幫助佛國之人,在大莊傳播柳暗花的家伙,都是她的敵人,她不光要落井下石,還想要那些人的命,以祭父兄在天之靈,怎么可能停手? 她恨不得沈玉耀將所有參與其實的人都殺了呢! 雖然回老家后的那段日子,楊可卿和家里人都已經決裂了,但是血脈親情維持那么多年,沒有感情也有恩情啊。 這樣決絕的想法,一直到秦淑君上門,楊可卿才有了些許改變。 秦淑君上門同樣是來勸楊可卿,不要再查下去。 “此事,長史可曾與陛下說過?” 秦淑君現在在沈玉耀身邊任長史一官,外人喊她都是直接稱呼官職。 但是楊可卿和秦淑君共事時間早一些,彼此之間為了彰顯不同于尋常官員的親近,都是直呼其名的。 楊可卿現在尊稱秦淑君為長史,可見是生氣了。 秦淑君嘆口氣,她豈會不知楊可卿心中所想,只是此事確實不宜繼續發展下去了。 “若是今日楊御史可以松口,那待淑君回宮,必定會同陛下說明此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