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戀愛腦的世界做女帝 第178節
甚至還為沈玉耀帶回來不少在海上為寇賊的奴隸,以及一些海島的地圖。 全是從那些寇賊口中得來的,如果沈玉耀想要那些海島,訓練出足夠都水軍,就能將海島收入大莊版圖之中。 沈玉耀得知此事后,開懷不已,大賞邢三娘與船上諸人,還將邢三娘原本的職位上提。 直接將邢三娘編入了禁軍,成了副統領。 這個升遷速度,放到京城也是相當炸裂的。 元石陸看著眼睛都要綠了,不過所有人的目光都沒有放在邢三娘身上。 而是放在了船上。 那上面,有數不清的金銀寶石,還有南邊一些國家的文書,全都是求購大莊貨物,以及想要與大莊建立邦交關系的文書! 只不過是一車的琉璃瓷器,全是死物,雖然很貴,但沒太大價值。 換回來的東西,是不貪財且每天都能看見國庫進賬的蔡有志,都看見后眼花繚亂的程度。 第114章 海商富裕這事兒,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沒人清楚海商到底有多富有。 畢竟咱們中原大地的人,自古以來就喜歡低調,財不外露嘛。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跑海商到底有多富裕了! 沈玉耀此前畫的餅很好吃,但是一直沒有看見真東西,人們心里還是比較發憷的。 看到東西后,人們才知道到底這餅是真的,而且真的好好吃??! 蔡有志的手都在微微顫抖,不是激動的,是累的。 海船上的東西需要清點,因為是第一艘回來的海船,意義非凡,蔡有志干脆親自領人清點了一番。 看了一晚上金銀珠寶,華服美器,蔡有志感覺自己已經認不清楚金子長什么模樣了。 此刻就沒什么對世俗的欲望,感覺整個人都飄飄然了,金銀也不過身外之物,多了也就那樣吧。 太宗時期,蔡有志是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因為金銀太多,對這些東西都麻了。 其實國庫的進賬遠不是這一艘船可以媲美的,只是國庫里的東西,不可能全都換成金銀擺在一起給他看。 第二天上朝,蔡有志控制著顫抖的手,上奏女帝,奏請明年派出更多海船,順著第一艘海船航行的路線,到各國經商。 “而今草原上而來的商旅,途徑周塞關,總會贊嘆大莊建造的草原之路,周塞關與西南關兩處互市,充盈國庫功不可沒,既然有陸上互市,也該有海上互市?!?/br> 蔡有志的腦子轉的很快,這個時候從他身上看不到絲毫直臣的氣息。 在戶部尚書的位置呆了一年,已經將蔡有志鍛煉出來了,他現在就是個合格的戶部尚書。 沈玉耀對上蔡有志不住發亮的雙眼,感覺像是看到了搖錢樹。 是蔡有志心里的搖錢樹,看來他已經充分感受到了海上貿易的好處,并且恨不得馬上就接著賺錢。 新港這下真的能成為互市之外朝堂另一支柱產業了。 沈玉耀松了口氣,她布置下來的東西可算是有個著落了。 對于蔡有志的提議,沈玉耀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她讓蔡有志仔細思考,寫個折子遞上來。 接下來就是解決冬季問題。 過冬要考慮的東西是糧食和取暖。 只要民間的商業發達起來,糧食問題就不用太過擔心,朝廷兜里有錢,哪怕哪個地方欠收,也可以通過收購外國糧食來平衡本國的糧價。 糧價管控得當,便無須太過擔心產生百姓流離失所的現象。 朝廷有錢,什么都好說。 而冬季過冬問題,最大的困難還是在于燃料不足。 她今年就可以將炕這個過冬神器推廣開來,但如果燃料問題得不到解決,即便是非常省柴火的炕,也無法解決根本。 其實燃料最好就是直接砍樹,砍樹得到的柴火性價比更高,比煤更適合普通老百姓。 但是因為山路難行,大型樹木難以砍伐等等原因,柴火的價格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是消費不起的,最多就是靠山吃山,自己在秋季上山撿點兒柴火回來過冬。 可不是每個冬州人門口都有一座大山。 況且炕不是萬能的,如果房子的保溫效果不如人意,炕那點兒熱量,撐不到最冷的后半夜。 而大多數人都是倒在太陽落下一夜后,最寒冷的清晨。 所以想要解決取暖問題,必須解決房子保溫問題、燃料問題和取暖工具問題。 其實冬州的房子,只要好好蓋了,保溫上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真要是四面透風,人早就全凍死了。 只是確實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是由于房子建材的限制。 紅磚和水泥必須先搞出來,這兩樣東西同樣是神器,不管是修路還是修房子,都很有用! 沈玉耀大概捋清了接下來的奮斗目標,飯要一口一口吃,相信大莊很快就能變成個大胖子了! 沈玉耀期待著。 朝廷的政令下達速度極快,蔡有志申請建立海上互市的折子被沈玉耀批準不久,石采文就收到了戶部的邀請。 是的,石采文被戶部抓壯丁了。 得知戶部要建立海上互市,石采文第一反應就是好事兒一樁。 大莊越來越有錢,可不就是好事一樁嘛。 但是等戶部前來的官吏同石采文說,想請石大人入戶部為文書,主管新港互市時,石采文還是愣了一下。 她此前入朝為女官,為沈玉耀做事,不是沒想過日后會升為高位,但是她沒想過戶部的人會親自來請她。 看來她事情辦的還不錯? “多謝蔡尚書賞識,只是在下身上還有要職,不便離開邊關,陛下當初為在下設了兩處互市,而今只有一處西南關稍有起色,另一處還沒有頭緒呢?!?/br> 總不好撂下沈玉耀的吩咐,去為蔡有志做事。 那不是扔了西瓜撿芝麻嘛。 “既然是陛下的命令,那還請石大人先盡心為陛下辦事,下官會將此事轉告尚書大人。只是新港互市到底是新立,急需有經驗之人的協助,若是石大人身邊有善于此道者,還望不吝舉薦?!?/br> “當然,在下一定會注意這一類人才,為朝廷添磚加瓦?!?/br> 石采文直接應了,但到底會不會真的推薦人才,那就要看她手頭寬不寬裕了。 要是她手頭都沒人,怎么可能將人才往旁人身邊推? 等戶部的官員離開后,石采文想了半天,有些遲疑。 西南關與草原上的新鎮連通后,一切欣欣向榮,顯然很快就能一飛沖天,成為繼周塞關后,第二個朝廷搖錢樹。 功成就要身退了,石采文打算接下來將重點轉移到第三個互市上面,現在大莊對于西域那邊的探索,還尚未徹底展開呢。 可是要到新的地方發展,就代表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石采文倒是無所謂,她來到西南關后,便是白手起家,這樣的經歷,她再來一遍也沒什么。 她在這邊培養起來的助手,卻不一定愿意跟著她一起走。 這是正常的選擇,比起一個充滿未知的新互市,他們當然會更愿意留在已經熟悉的互市,安安穩穩的走康莊大道。 之前石采文還在想到底要如何安排那些人。 現在戶部官吏過來,想要找到建設新港互市的人才,倒是一個突破口。 比起一窮二白,顯見不會得到朝廷太多支持的第三個互市,新港互市絕對是個好去處,甚至比現在的西南關更好。 因為新港互市已經為朝廷掙下了大量金銀,即便石采文遠在西南關,也聽說了那回來的海船,帶回來多少金銀珠寶。 據說是一個屋子都放不下,比京城糧倉里的糧食還要多的金銀! 并不知道這個傳言實在非??鋸埖氖晌?,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這個傳言是真實的。 如此賺錢的海船,互市肯定會建的很順利,戶部尚書親自上折子請奏,有戶部背書,建成后不可能平平無奇。 石采文想來想去,干脆將那些人都叫到跟前,一一問過,她讓這些跟著她的人不要騙她,想去哪兒就直說。 這些人都跟在石采文手下很長一段時間了,清楚石采文的性格,知道她這么說,就代表她真的如此想。 于是他們非常耿直的跟石采文說了心中所想。 如石采文之前猜想的那般,大多數人都選擇繼續留在西南關,而那些有進取心,想要接著去開拓新世界的,也都默契的選擇了新港互市。 反正沒有一個想著,與石采文去西域建立互市的。 西域的互市名叫古城互市,是建立在關外的一處古城中,那古城原本并不屬于大莊,而是前朝的附屬國。 后來附屬小國因為對前朝不敬,被前朝派兵給滅了。 沒錯,被前朝給滅了,在大莊人的印象里,前朝真的非常拉胯,沒有一點兒能看的地方,但實際上那也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擁有著曾經輝煌燦爛的歷史。 在那段輝煌中,前朝同樣是跺跺腳會讓周遭所有小國地震的程度。 被前朝滅了國后,古城就空了下來,因為四周沒有什么資源,而那一片地界又出了名的旱且寥無人煙,所以最后古城成了空城。 只有巡邏邊關的將士,偶爾會在古城落腳。 這么多年過去,古城已經只剩下一個框架了。 大多數建筑的遺跡都被埋在沙子底下,想要在古城建立起互市,比西南關還要困難。 不過勇敢的石采文不怕困難,只要給她人,她一定能將互市給建起來! 但是沒想到,她手頭竟然連個人都沒有??! 蘇丹等人都離開,帶著滿臉藏不住的怒氣走了進來,她將茶水放在石采文的手邊,氣哄哄的喘著粗氣。 “是誰讓你如此生氣?” 石采文喝了口茶水,潤了潤有些干的嗓子,“你家大人我說了很多次了,不要生氣,生氣傷肝,更傷身體?!?/br> “大人難道一點兒都不覺得難受嗎?”蘇丹一開口,眼眶就紅了一圈,“他們都不愿意跟著大人!” 全都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蘇丹氣的不行,簡直想要沖出去,一人給一棒槌,若是能將他們打醒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