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戀愛腦的世界做女帝 第121節
第83章 一句話,讓朝臣為她辦事。 剛剛還在爭吵的大臣們面面相覷,感覺思想得到了升華,格局一下子就打開了。 是啊,為什么非想家中兒子能不能得到利益,明明他們家里都有女兒! 以后太女繼承皇位,女兒最多就是送入親王府中為妃,又不可能讓太女娶入后宮,那他們優秀的女兒怎么辦? 若是讓女兒入東宮為屬官,日后在朝為官,他們家族的榮耀,還會保持。 也就是現在沒有出現什么文化上的裹腳布,將女子的地位一壓再壓,不然這個想法,真的很難實現。 至于女官的相關制度,可以直接參考宮內的宮女,干到一十多歲,或是出宮成親生子,或是留下來接著干,全看個人想法。 女子學堂的事情很快就被說過,朝臣們想到可以將自家女兒送入東宮后,此事就定下了,只是具體要如何去實行,要后面再細細商量。 接下來沈玉耀又說了下冬州取暖的事。 這事兒不是一日之功,多方下手才行,要調配的部門太多,許多事情還涉及基層和其他州,對比京城的政通人和,其他州各有各的難題,每次談起都是一團爭吵。 每天上朝就像是看著五百只鴨子在互相吵架,沈玉耀下朝后頭都被吵裂了。 不過這樣激烈的討論,也會迸發出很多不錯的政策,若是朝堂如同一潭死水,話都讓一個人說,無人敢開口,那這個國家,才是真的沒救了。 等下朝,沈玉耀大步往前,準備去跟皇帝匯報一下今天早朝的會議記錄和會議討論出的新政策。 這導致沈珉玥一下朝,就找不見沈玉耀人了。 女子學堂是她提出,自然要她去實行,可她有很多地方上不了手,需要人幫忙,最好是個精通教學的人幫幫她。 她打算拿沈玉耀的旨意,去找一下國子監的人。 誰知道沈玉耀來去匆匆如一陣風,下朝就不見人! 沈珉玥頭疼的撓撓頭,看了一圈,所有人手里都有事情做,她想了想,腳下一轉,打算去藏書閣看看石采文在沒在。 雖然石采文沒有經驗,但她理論知識足夠??! 結果走了一段就被人攔下了。 “六公主現在真是忙的很,是個大忙人,想要見你一面,比見皇祖母還難呢?!?/br> “是啊,真沒想到,小六和太女如此相熟,現在更是成了太女的心腹,倒是讓jiejie們好生羨慕?!?/br> 攔住沈珉玥的,是幾位公主。 沈珉玥排第六,在她前面有五位公主,五位公主的性格更不相同,在后宮的地位也不同。 五公主是個心有成算但不受重視的透明人公主,只一心過自己的小日子,平日里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除了她以外,年紀最大的公主對底下的meimei和弟弟們都不是很感興趣,常年與駙馬住在公主府上,與其他人只是表面關系。 相比之下,年齡相仿的一公主、三公主以及四公主,就比較活躍了。 以前抱團孤立沈玉耀的就是她們三個為主。 不過那都是小時候的事情,同為公主,她們嫉妒沈玉耀更得皇帝寵愛,是人之常情,除了孤立原主外,她們沒有做過其他事。 原本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日子也就稀里糊涂的過來了,可誰知道,一夕之間太子身死,沒過多久七公主就力壓年長的皇子,被皇帝立為太女了。 這也便罷了,反正小七自小就被父皇偏心,況且沈玉耀確實有功,她在宮外有琉璃廠,提出建設的新港與用琉璃撐起來的西北互市,為朝廷收獲巨大。 她年紀小,卻有在朝堂眾位大臣面前侃侃而談的勇氣膽識,常人難以比擬,皇子中也沒有能與她相比的奇才,為大莊千秋計,讓她上位并無問題。 但六公主沈珉玥憑什么? 憑她母妃會抱皇后大腿,還是憑她成日里跟在太女身后,給太女拍馬屁??? 其余姐妹自然十分不忿,只是有的公主只想安安靜靜的過日子,不想出頭。 有的則直接找上門。 雖然jiejie們說話陰陽怪氣的,明顯是在陰陽她,但沈珉玥并不覺得如何生氣。 甚至還在想,要不要拉著jiejie們一起去干活。 但是想想她們大多已經成親,這里頭摻雜的家族太多了,恐怕真將權力放到她們手中,她們不一定能守住。 但是一些簡單的活兒,還是能讓她們干的。 有俗語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她們姐妹一家,理應互幫互助??! 沈珉玥立刻揚起開心的笑容,對上本意是來找她麻煩的jiejie們,被沈珉玥這樣笑,氣勢洶洶的三姐妹對視一眼,突然有點兒想退了。 她們今天來的時機是不是不太對? 沈珉玥表示,沒有,可真是太對了,她正愁籌劃女子學堂的事情沒幫手呢!公主們雖然性格上各有千秋,但是學識絕對都差不了。 在宮中長大的公主,文韜武略不說樣樣精通,那也比一般女子要強,教育資源就不一樣。 給公主們上課的,都是一代名儒,只要公主們愿意,什么老師都能請入宮來。 皇帝在這上面對皇子公主們是沒的說。 只是他精力有限,沒什么功夫盯著孩子們,比較放羊式教育,所以長大的孩子吧,能不被潑天富貴迷花眼,已經算不錯了。 一開始女子學堂里頭找不到合適的老師。 現在公主們就可以去做老師,不需要教導太深奧的學識,真正深奧的課,可以和國子監那邊的夫子商量。 在學堂里頭當老師,既可以讓公主們有事情干,又不會讓公主們接觸真正的權力。 至于怕公主們將人教歪,那倒不必多想。 女子學堂的學生不是孩童,如果她們連這點兒是非都無法明辨,那以后入朝為官,豈不是別人說什么,她們就跟著什么跑了嗎? 這種無法自控,無堅定之心的人,沈玉耀也不敢吸納入東宮。 東宮里的人,將是她未來最倚重的一批人。 女子學堂的消息一傳開,各方消息一大堆。 不管普通的學子們和百姓如何議論,高官家中的姑娘們,反應不一。 有人很快就下定決心,自覺才學過人,要跟她人比上一比,必定要在東宮爭得一席之位,亦要拼上一拼,不枉此生。 有人則猶猶豫豫,方寸大亂。 還有不愿意做出改變,想要嫁人生子,過平平淡淡的日子的。 眾生相出,各不相同。 而在這些姑娘中,有一人站在了選擇的交叉口。 她之前選擇了一條路,其實選了之后,她就有些后悔,只是落子無悔,她無法再改變什么。 本以為這一生都要困于后宅,什么都做不了,沒想到還有一個新的選擇。 這一次,她要好好問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是成親嫁人,還是走入東宮,從此拋棄自小被教導的一切,不再循規蹈矩的生活。 元清影看著婚書,一夜未眠。 婚期定在了三月末。 如果她被女子學堂錄取,那她身上的婚約就會被廢掉或者推遲。 被選上入東宮,婚約必定會被廢,她今年十六,總不能讓對方等上十來年。 沒有被選上,就是推遲。 只是到底有些對不起那位丁原,但讓她為了一時的心軟,放棄自己的未來,她又沒有那樣深的感情。 她不想再錯過一次。 所以就讓她做一次惡人,好在她冬日一場大病,拖延了婚期。 至于她體弱多病,這么多年了,她一直只是病著,又沒有死,有什么不能試試的? 元清影不是個例,更多名門貴女將名帖送入宮中,陣仗比當年給太子選妃時還轟動。 沈珉玥摩拳擦掌想要一展拳腳,每天忙的腳不沾地,當初被她拉走的幾個公主,也是為了此事來回奔波。 她們忙的團團轉,沈玉耀也沒閑著。 她的事情又雜又多,一邊要安排冬州春種一事,一邊還要安排工部的人,去天下搜集改良過的農具,然后從中選出適合各地的,到底下去推廣。 百姓以低價購買農具,以戶為單位,買得起就買,買不起不許強賣。 順便,廢除朝廷給百姓的低息貸款。 這一點,是沈玉耀成為太女后,動手做的第一個重大改革。 也是皇帝給她的指點。 給百姓低息貸款,讓百姓可以在缺少糧種的時候,續上一季糧食,等收獲后,再還給朝廷十分低的利息,本來是一項非常好的政策,于國于民都有利。 但是政策在制定之初無不是為國為民,可當政策落到底下時,無不是壓榨百姓。 地主豪商利用此政策鉆空子,命令底下佃農去借,而佃農借來的貸,自然要他們去還。 佃農本來就是租賃的地,交完租子只剩下微薄的糧食可以度日,還要背上朝廷的利息,簡直喘不過氣。 普通的百姓更不要說,明明是自愿的貸,卻被人強壓著去貸,家中田地少,人口少的,直接被這貸弄得家破人亡也不少。 現在這事兒還沒有擴大,等擴大到幾乎所有高層都卷入其中,那就不好辦了。 只是地方豪紳與地方的小官,朝廷還能動手。 “在你皇祖父那時,天下百廢待興,百姓手里實在是沒有糧種,因此才定下此政,可是時間長了,不變則生變,現在此政已經無用,甚至成了禍國之端。玉陽,古言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你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你還是需要低頭去看看,那些最普通的人?!?/br> 得知沈玉耀尋找為冬州百姓御寒的“云花”,又找到了良種,讓冬州百姓種植,皇帝都很欣慰。 沈玉耀治理國家的路子很不一樣,尋常人君,就好像是修補之人,哪里有了窟窿,就找來材料,修修補補,只要還能用,就會一直用下去。 求得是一種安穩。 但是沈玉耀不同,遇到困難,她的第一反應是她要解決它。 就好像看到窟窿,先是讓人修補,隨后又開始思考,為什么這里會出現窟窿,她要怎么解決這里出現窟窿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