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嬴政李世民:“……” 頓時就感覺眼前這碗熱騰騰的米粉很不一般了。 霍善沒給兩只幼崽吃米粉,而是給它們分了根磨牙用的奶棒,由著它們自己抱著啃?;⑨虥]見過這玩意,也學著霍小圓想坐起來抓著奶棒往嘴里送,那模樣瞧著像個憨憨。 霍善:? 它一只小老虎怎么能跟熊一樣坐著! 好怪,再看一眼。 霍善積極地把所有小伙伴和大伙伴都關懷了一遍,才坐到自己那碗米粉面前吃了起來,只覺幾口米粉下肚不僅飽足得很,還渾身暖洋洋的,巴適! 當晚霍善就把嬴政和李世民送了回去。 嬴政也就日常過來療休養,診金倒是花費不多,不過這次他給商城增加了個新商品……一頂雪白雪白的貍貓頭帽子,做得跟貍貓的腦袋似的,分外可愛。 霍善:????? 霍善不明所以,打開簡介一看,居然還真是嬴政搗鼓出來的。 據說嬴政東巡的時候有次碰到只猛獸差點闖到他面前來,正巧旁邊有個戴著白色貍貓頭帽子的武士挺身而出,一下子嚇得那只猛獸落荒而逃。 嬴政對這位貍貓頭武士十分贊賞,不僅給了他極大的嘉獎,還讓自己東巡隊伍中的武士們全都戴上“貍頭白首”,以此威懾沿途遇到的猛獸猛禽! 所以這個新商品,就叫做【貍頭白首】。 一次性購買并讓人佩戴十頂貓貓頭帽子,可以觸發其自帶的諸獸退避功能! 霍善對這個特殊功能倒沒太多想法。 他對著商品橫看豎看,只看出一個想法:震驚!嬴政的隨行武士全是貓貓頭! 他麻溜打開交流群,上傳了一個新裝飾:白色貓貓頭。 哦不,應該叫【貍頭白首】。 并給嬴政的頭像佩戴上它。 真正貼心的朋友就該了解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并且竭盡自己綿薄的力量去實現他們的心愿。 比如嬴政肯定很喜歡這個貓貓頭。 雖然他沒有說,但是霍善都懂的! 不用謝,這是好朋友應該做的。 剛回到大秦的嬴政:????? 嬴政看著自己頭像上多出來的【貍頭白首】陷入沉思。 其他人倒是紛紛冒頭圍觀嬴政新獲得的貓貓頭帽子,并認真研讀起相關介紹來。 蘇軾認為這個貓貓頭帽子拿去打匈奴會有奇效:到時候霍善他爹帶著十個貓貓頭將士往前一沖,匈奴那邊的馬頓時被嚇得齊齊逃跑、潰不成軍,豈不是不戰而勝! 眾人:“……” 雖然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怎么感覺冠軍侯帶著批貓貓頭士兵上陣殺敵的畫面那么難以想象呢? 第284章 霍善聽了蘇軾的提議, 也覺是個不戰而勝的妙法。 匈奴最依仗的不就是他們的騎兵嗎?要是能擾亂他們的戰馬,那絕對是對游牧民族戰役的利器! 霍善決定等自己睡醒就去找霍去病講這件事。 現在他得跟著李世民回去,看看他那邊的干旱問題能不能用【澍雨大降】來解決。 李世民其實也知道自己繼位后即將面臨的諸多問題,但是世事千變萬化, 有時候他哪怕提前知道了具體情況也很難做好完全的準備。 有可能堵了這頭, 那頭又出事。 不過他們齊齊整理過東漢那會兒的情況,在座的幾個皇帝和掌權人都頗為感慨, 這天災它是約好要一起來的嗎?難怪張仲景要救活那少帝劉隆, 還是得讓有能力的鄧太后多執政幾年把事情收拾好、再培養個立得起來的繼承人, 這才算是圓滿的掌權生涯??! 像那些個自己勤勤勉勉當了一輩子明君,結果死后繼承人是個混賬(在李世民心里此處特指楊廣), 那不得把大好的江山給白白葬送了? 還有他們老李家那不肖子孫李隆基, 徹底走歪就是從“一日殺三子”的時候開始的。 你一個當皇帝的, 好好的盛世明君不當, 自己的太子說殺就殺,還把另外兩個兒子也剁了, 這誰看了心里不犯怵?這種情況下,那肯定是群賢皆寂, 宵小盡出。 李世民不由嘆了口氣, 想到自家兩個兒子相爭的事。 現在兩小孩都還小,都還是天真無邪的年紀,李世民其實不太想考慮以后的事,但現在看到他倆, 李世民就忍不住想到他們后來一個被人攛掇著謀反, 一個表示“等我繼位后就殺光我自己的兒子傳位給弟弟”。 李世民覺得不僅日后的自己聽到這些話后整個人都不好了, 即便是現在聽到這些話人也麻了。都說虎毒不食子,一個人要是能忍心對自己愛重的孩子下手(不愛重的除外), 那誰還敢跟著你干? 所以說,擁有一個優秀的繼承人,對皇帝/實權太后而言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功績! 像劉徹晚年逼死了自己培養了三十年的太子,不就得發個大瘋把朝堂上下給犁一遍(支持太子的以及不支持太子的全給殺了),連小兒子他娘都給“憂懼而亡”,才敢撒手歸西。 李世民覺得自己“未來”固然死得比劉徹早那么一點,但是在挑繼承人方面還是沒得說的。 李治這孩子繼位后還把天下管得挺好的,雖然晚年因為身體不好的原因來了個二圣臨朝,但那跟他年輕時干得好不好又沒關系,至少后世是沒人罵他挑錯繼承人的。 至于更后面的事,反正他都已經死了,想管也管不著了,隨他們去吧。 他只能保證在位期間盡量把天下給子孫后代歸攏好,后頭他們能守多少代就看他們自己的能耐了。 至于李治跟女皇的三兩事,李世民也沒再去琢磨。 順其自然吧。 按照霍善他們提到的史書記載,他連李君羨都給弄死了,結果不還是根本沒有用嗎?李淳風都勸了,要是不趕盡殺絕到那會兒她就人老心軟了,趕盡殺絕換個年輕的來可能更糟糕。 這可能就是天命吧! 相比于日后那些糟心事,李世民還是更關心眼前的問題。 雖然他已經暗中調動周邊各地的糧食平抑糧價,提前做好打擊那些所謂世家大族的準備。 這些家伙囤糧無數卻只想著一面發天災財賣出高價,一面看他們李唐的笑話。哪怕大唐已經立國十余年,還是有許多人看他這個帝王太年輕,妄想著騎到他頭上撒野! 現在還有霍善能帶來及時雨,李世民只覺渾身舒坦。 天知道他已經幾次求雨不成,下詔讓群臣無論文武一概要上書言明朝廷以及他這個帝王的得失。 趁著天色還早,李世民給霍善講起大唐這邊的近況。 霍善聽著覺得很耳熟,琢磨了一會便想起了這應當就是【直犯龍顏】的出處。 他問李世民見沒見到馬周,聽說這是個很能干活的人,一口氣就能說出朝廷的區區二十點不足。還給貢獻了個一次性技能道具! 已經擁有魏征這么個老愛直犯龍顏錚錚諫臣的李世民:。 霍善又跟李世民嘀咕:“聽說他后來得了消渴,年紀輕輕人就沒了。你要是讓人去西天取糖的話可別讓他吃那么多糖,還有酒也別讓他多喝,都是害人的東西!” 李世民:? 你不都把明清改良過的制糖法共享給我們了嗎?現在已經不必去西天取糖——哦不,不必派人去天竺學習制糖法了。 提到這去西天取糖,霍善又發散到了玄奘身上:“你見過你的御弟了嗎?聽說他好像是今年出發的!”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今年可是西游記開始的重要日子! 李世民一陣沉默。 該不該說,玄奘根本不是他的御弟啊。 小說不是現實,戲說全是胡說,禁止把小說內容套到本人頭上! 事實上玄奘這人屬于無證出關,不過今年正逢關中鬧饑荒,朝廷下令讓百姓可以脫離關中自尋生路。 都說樹挪死,人挪活,沒辦法說服世家大族放糧的話,總不能真讓百姓困死在關中。 玄奘就是趁著這個臨時政策離開長安前往天竺的,要不然一般來說過關都得有官府開具的憑信,普通人無憑無引隨便離開當地是違法行為。至于御弟什么。那當然是小說戲言,當不得真。 至少這兩三年李世民都忙著籌備糧食應對荒年以及厲兵秣馬準備找突厥報仇,沒空去關心玄奘取不取經。 要不是霍善突然提到什么西天取糖,他都快忘了這么一號人物。 對于霍善關于馬周可能患消渴之癥的好意提醒,李世民點著頭記下了。 大多數消渴之癥也就是后世所說的糖尿病,大多是飲食架構不太合理而出問題,比如司馬相如、杜甫這些讀書人整天喝酒應酬,大壺大壺的酒灌個沒完,吃rou也吃得老歡,柘漿之類的也拿起來就噸噸噸,消渴不就找上門了嗎? 馬周年輕時籍籍無名,后來投奔個武將當門客,那肯定也是要整日陪著喝酒的;等被李世民相中得了高位,那也是群臣之中年紀輕、資歷淺的,逢上酒席誰都能先灌他三大杯,估摸著就這么灌出毛病來了。 他這么喝倒也不是被迫的,他自己還未發跡時只要兜里有錢就會喝得酩酊大醉,估計席上誰不讓他喝他還要跟誰急! 這年頭的酒度數不高,但也架不住他喝的量多。 要是得了消渴癥以后還繼續這么喝,那就死得更快了。 李世民對馬周這位即將來給自己干活的能臣還是很看重的。 馬周和魏征雖然都是錚錚直臣,但為人處世方面有點不一樣。 聽霍善說魏征死后把自己的奏章全留著,還讓人給裝訂成冊編成書、叫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怎么指著皇帝鼻子罵的;馬周這人就比較貼心了,臨死前竟把奏章全燒了,全無以此邀名的意思。 看看人馬周,生前兢兢業業為他干活,死后也兢兢業業維護他的面子! 跟那個脾氣又臭又硬的老魏就是不一樣! 必須馬上去把他找來,早早讓他上崗! 最好找專人監督他戒酒,讓他勤勤懇懇給大唐干活三五十年。 他真是個關愛臣子的皇帝??! 李世民暗暗夸了自己一句。 還在中郎將常何手下當門客的馬周打了個噴嚏。 他攏了攏身上單薄的衣裳,繼續抱著酒暢飲去。 這酒可是他給中郎將常何寫奏章換來的,也不知當今圣上會是什么反應。 以當今圣上的英明,應當能給他換更多酒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