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左右建議她不如選大將軍衛青。 平陽公主聽后只覺提議的人是在開玩笑,想也不想就否決道:“他是我們家出去的,以前經常跟在后面給我當隨從,哪里能給我當丈夫?” 平陽公主本身的封號是信陽長公主,后來嫁給了平陽侯曹壽才被人以“平陽”二字稱之。而衛青是平陽侯府家奴所生,少年時期來到平陽侯府當騎奴,負責在主家出行時騎馬護衛在后。 王太后從入宮起就很受寵,平陽公主又是王太后與孝景皇帝的第一個女兒,自然是生來就集千寵萬愛于一身。她與劉徹關系也頗為親厚,早年劉徹與陳皇后無子,她才會悉心為劉徹張羅美人。 衛皇后本來就是她送到劉徹面前的,衛家如今再怎么顯貴,平陽公主依然沒把衛青列為夫婿人選。 只是聽左右這么一提,平陽公主便想到了衛霍兩家現在的風光,再想想衛青才三十多歲,正當壯年,光是相貌和年紀就比名單上那些家伙強多了。她弟弟娶了衛子夫,她兒子尚了衛長公主,兩家早已親如一家,她下嫁給衛青為什么不行? 平陽公主拿定了主意,便把這事給衛皇后講了。 衛皇后聽后覺得這樁姻緣很不錯,平陽公主在宮外人脈甚廣,可以幫得上太子的忙。她如今年紀漸長,早已不再得劉徹喜愛,平日里只管著宮中這點兒事,于前朝諸事實在插不上手。 衛皇后第一時間把這事去給劉徹講了。 劉徹沒想到平陽公主有這樣的想法,先是愣了愣,接著便哈哈一笑:“挺好,這下我給他當姐夫,他也給我當姐夫。正好去病他們都在,找個好日子把這事兒給辦了吧?!?/br> 對劉徹而言,讓衛青和平陽公主成婚也就下個詔的事。 衛青得了詔,不少人都上前來恭賀他馬上要尚公主。 他俱是笑著回應,看起來對這樁婚事也是頗為喜歡。 這畢竟是劉徹親自下的旨意,衛青不可能在人前表露半點不滿。何況他也沒什么不滿,平陽公主擅于交游,往后各方應酬有她出面張羅,倒是省了他不少事。 他對人情往來著實不是特別感興趣。 就是被劉徹喊姐夫的時候他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那糾結的模樣樂得劉徹哈哈大笑。 平陽公主也在旁邊直樂。 霍善被劉徹拎到宮里住著,也第一時間知道了這樁婚事。 這頓家宴霍善也有幸參與。 同時出席的還有平陽公主的兒子曹襄以及兒媳衛長公主。 再見到衛長公主這位表姑,霍善就從李時珍那兒聽了一耳朵八卦,說是平陽公主的兒媳是他表姑衛長公主。 既然平陽公主已經守寡了,屈指一算,明年衛長公主也要守寡…… 正好趕上劉徹被一個叫欒大的方士忽悠,劉徹給欒大封侯拜將不說,還把剛守寡的衛長公主嫁給他。沒過多久,劉徹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于是怒而把欒大來了個一刀兩斷(腰斬)??蓱z衛長公主才二十出頭,就死了兩個丈夫…… 霍善:? 雖然早就知道他姨公這人不太靠譜,可沒想到會這么不靠譜??! 哪有來個方士就給對方封侯,還給他當將軍的! 李時珍讓霍善想想自己認回爹以后的經歷。 封侯√ 沒拜將但讓他當了太守√ 劃重點:他當時才三四歲! 霍善:“……” 對哦,他姨公做起事來就是這么離譜,并不是這一天兩天才這樣的。 霍善是見過衛長公主的,當時還跟她兒子曹宗一塊玩耍來著。倒是曹襄沒怎么接觸過,此時見曹襄也在這次家宴上,不由多看了對方幾眼。 沒看出什么病相啊。 霍善正納悶著,衛長公主就把話題轉到了霍善身上,主要是夸霍善那個御賜莊子,說是去年他們一家過去療養了一段時間,曹襄父子倆的身體都好多了。她笑著說道:“阿宗他一直念叨著要去找你玩?!?/br> 霍善聽后馬上懂了,看來衛長公主一家去過莊子上的醫館,那邊有華佗坐鎮,應該給曹襄治過病了。 只要曹襄身體康健,衛長公主自然不會守寡,下嫁欒大之事肯定不會再發生。 這樣挺好。 說明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曹宗比霍善大兩歲,現在也在換牙期,霍善瞧著覺得怪親切的。一頓飯吃下來,兩個人儼然已經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唯一的問題是,在吃完家宴回平陽侯府的路上,曹宗開始跟衛長公主吵著說要……跟著霍善去江夏郡。 衛長公主:????? 怎么回事? 不是都兩三年沒見了嗎? 猶記得當初這孩子跟霍善那小子也沒見幾面,就心心念念說要去人家莊子上玩——過去以后看到什么都想買?,F在就更離譜了,一次吃了頓飯就要跟人家去江夏! 聽說最近許多人都關起門來打孩子,原因是他們不知為何非要去江夏郡。當時衛長公主還覺得很荒謬,沒想到一轉眼這事就落到自己頭上了! 衛長公主去給自家姑姑兼婆母幫忙備嫁的時候忍不住和她說起這件事。 平陽公主笑道:“現在北邊暫時沒戰事,不如你與阿襄帶著宗兒去江夏郡轉轉,也讓宗兒多跟據兒他們一起玩。你看據兒此前看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如今瞧著都壯實了許多?!?/br> 曹襄早些年也是跟著衛青去打過匈奴的,與長安城中許多坐吃山空的紈绔可不一樣。不管劉徹出于什么心理把太子扔去江夏郡,衛長公主與太子都是一母同胞的親姊弟,趁著太子年紀還小姐弟倆多在一處待著總是好的。 別覺得血脈相連就不用悉心經營,劉徹的同母姐妹又不止她一個,可她的兩個meimei哪個能有她的風光? 感情這事兒,七分靠利益,三分靠相處。 衛長公主聽后點點頭,準備回去以后就與曹襄商量。 霍善哪里知道自己在長安城許多家長心中已經成為拐帶他們家孩子的存在,他在琢磨著該給他舅公送什么大婚禮物呢。 雖然冠軍侯府肯定會準備賀禮,但侯府是侯府,他是他!舅公對他那么好,他肯定得親自給舅公送一份禮才行! 霍善把自己的苦惱給劉據一說,劉據也跟著苦惱了,不僅衛青是他舅舅,平陽公主還是他姑姑呢,他也得準備一份大禮。 霍善琢磨了兩天,決定力邀劉據和衛伉他們一起來參與制作禮物—— 彈棉花,做喜被! 他們還是小孩子,禮輕情意重嘛! 劉據欣然贊同,表示親自做的禮物更有誠意。 絕對不是因為他沒玩過彈棉花,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 一群小子開始合力忙活起來。 得知此事的劉徹酸溜溜地對衛青說道:“朕都沒蓋過這幾個小子親手做的被子?!?/br> 并不知道自己將收獲這么一件新婚禮物的衛青:? 第244章 彈棉花可不是個輕松活, 它算是體力活。 霍善人小,彈棉花用的吊弓都快比他高了,但他興頭最大,非要親自彈上一輪, 所以大伙只能在邊上看他興沖沖地瞧著彈花錘梆梆梆地敲過去, 彈得滿屋雪花紛飛。 劉據幾人也被他興高采烈的模樣感染了,輪番上陣忙活了半天。 結果定睛一看, 離棉被做好還遠著呢。 劉據在江夏郡也是有自己的棉被的, 此時見他們表兄弟表叔侄幾人合力忙活了這么久都沒做好一張棉被, 不由和霍善感慨起來:“做什么事都不容易?!?/br> 霍善一邊點頭認同一邊繼續興致勃勃地梆梆梆。 劉據:“……” 還真是干什么事都這么來勁。 這時有人來報說汲黯來拜訪。 霍善正在興頭上,聽人說是汲黯, “哦”地應了一聲, 繼續梆梆梆。 大人來拜訪大人, 跟他一個小孩子有什么關系! 眾人一陣沉默。 還是劉據讓人去把汲黯領了過來。 汲黯年紀已經不小了, 屬于退休后被劉徹強行返聘的老臣。不過雖然他推辭時表示自己年邁體衰干不了太守的活,實際上依然是個精神矍鑠的小老頭兒。 就是今年關東水患嚴重, 黃河決口的問題一直沒解決,所以汲黯看起來白發多了不少。 他邁步來到霍善組織彈棉花活動的地方, 就見霍善他們幾個都戴著棉布口罩, 只露出那雙烏溜溜的眼睛。 ……這是什么怪模樣? 再看屋里飄飛的棉絮,汲黯很快猜出來了,這玩意大抵是避免吸入這些棉絮的。 霍善見到個陌生老頭兒出現在門口,馬上停下手里的動作, 依依不舍地將吊弓交給在旁邊等著輪換的衛伉。 “您怎么來了?”霍善蹦到汲黯面前, 很熱情地分汲黯一個口罩讓他戴上, 一副老朋友見面的語氣和人家閑嘮起來。 汲黯道:“既然都到了長安,當然得親自來跟你道個謝?!?/br> 從孝文皇帝那會兒開始, 黃河水患就接連不斷地發生。十七年前黃河瓠子口決堤,朝廷想方設法治理至今,始終沒有太好的成效。 汲黯的家鄉濮陽毗鄰瓠子口,最清楚這些年黃河水患給關東諸郡帶來了多少厄難。 這次他拖著老邁的軀體來長安,就是希望能說服劉徹下定決心發動人力物力解決瓠子口的問題。 要不然下次再決口,關東諸郡又是一年白干。 所謂的關東就是函谷關以東,河南、山東是黃河水患的重災區,像濮陽這些地方過去十幾年的收成都不是很好,一到雨季就提心吊膽。 汲黯問道:“這就是棉花嗎?” 汲黯聽聞過去年江夏郡棉花豐收,也從江夏郡采購了幾套棉衣,但并沒有見過裸露在外的棉花。 霍善教完汲黯怎么戴口罩,才興沖沖地點頭給汲黯介紹了一番——看看這個棉花,只需要去掉棉籽就全是白白的棉絮了,多么無私的好花兒??! “您有沒有文興大發,想寫信夸它一夸?” 霍善介紹完了,就開始慫恿汲黯寫詩文。 汲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