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有霍善這個太守領頭,斗草之風很快在西陵城擴散開。 同時傳開的還有“文斗”的消息,這是大伙都可以參與的。底下各縣先在縣內選出斗草魁首,由這位魁首匯總縣內所有草本植物前來參賽。 端午前一天由各縣魁首代表本縣出戰,這次斗草結果不僅決定了誰能拿到最豐厚的獎品,還決定了誰能夠跟太子以及太守一起在最佳觀賞位置上看端午競渡! 那可是面見太子的機會??! 一時間江夏郡各縣都興起了到處挖草的風潮,所有人都想爭當本縣魁首! 最好能爭個本郡魁首。 就在這場斗草爭霸賽如火如荼地展開之際,太子劉據乘坐的船隊抵達了江夏郡。 這還是劉據第一次出遠門,心情很有些激蕩。他在船上見到來迎接自己的小不點霍善,差點就想直接跳下船跟自家表侄會合。 還是礙于太子太傅石慶在側,他才勉強維持著太子的威儀,裝出成熟的小大人模樣。 太子這次執意要出行,劉徹又一副聽之任之的態度,太子太傅石慶以及太子少傅任安都只能聽命隨行。 石慶年紀不小了,還得最喜歡的二兒子隨行侍奉才能遠行。在他心里,光是劉徹安排個小娃娃出任江夏太守這件事就很胡來了,更別提后來還有劉徹父子倆輪流巡幸江夏郡這種荒唐事! 石慶是真的擔心自己在任上的時候太子會出什么事。 正是因為這份擔心,石慶總感覺霍善這小子莫不是給太子他們下了什么蠱。要不劉徹父子倆怎地好好的長安城不待,一個兩個都不遠千里往江夏郡跑? 霍善不知道有人暗中不滿自己蠱惑太子,他見了劉據十分高興,跑過去就開開心心地喊了聲“太子叔”。 劉據還沒開口,石慶就忍不住開口批評了他一句,說他見了太子不好好行禮。 劉據挺尊敬石慶這位太子太傅,但更親近自家小表侄,聞言立刻說道:“阿善和我之間不用講究那么多?!彼鸦羯票饋淼嗔说?,客觀點評,“你在江夏郡吃得挺好?!?/br> 劉據到底才十來歲,抱不了霍善太久,很快把他放下了。 霍善一點都不藏著掖著,驕傲地把自己立夏上秤稱出來的體重報給劉據聽。 他到哪兒都吃得很好! 叔侄倆敘完舊,劉據便拉著霍善一起乘車前往西陵城。 一路上,劉據給霍善介紹了石慶等人。 聽到石慶的兒子叫石德時,霍善愣了一下。他記性好,旁人給他講過的事他都記得很清楚,比如這石德他就聽說過。 這是慫恿他太子叔造反的人。當時他太子叔身陷巫蠱之禍,出任太子少傅的石德覺得太子雖然可能沒事,自己這個當太子少傅的肯定需要負沒教好太子的責任,所以勸太子不如直接反了算了。 沒看到秦朝的扶蘇乖乖束手就擒,結果當場就沒命了嗎? 直接反了說不準還有生路! 思路倒是挺好的,只是……扶蘇身邊有手握二十萬大軍的蒙恬,而劉據什么都沒有??!劉據唯一的兵是衛皇后從宮中調度出來的人手以及城中的囚犯…… 這種毫無準備的造反,莽上去后明顯也是死路一條。 本來大漢就算是廢太子,一般也是不會死的。劉徹一輩子就那么幾個兒子,一個巴掌都能數過來,他就算想廢太子也不至于把自家娃給殺了。 結果石德卻勸劉據往死路上走,可見這人著實沒什么本事。 其實他爹石慶這個太子太傅也不怎么樣。他后來在劉徹手底下當了將近十年的丞相,居然在丞相位置上壽終正寢了……由此可見,他是一點建議都不提,安安心心地把自己當擺設,劉徹讓他干嘛就干嘛(要知道但凡有自己想法的丞相大多都被噶了)。 劉徹顯然對安分守己的吉祥物丞相頗為滿意,據傳有次出了大災情,百萬災民流離失所涌入長安。面對這種重大災禍,劉徹很體貼地讓石慶在家休假,免得他為這種大事勞心費力。 縱觀石慶父子倆的生平,霍善有點納悶他姨公怎么給他太子叔選這么兩個老師。 想想看,石慶教完石德教,教出來的太子能學成啥樣? 嘶,簡直不敢想。 劉據見霍善望過來的眼神怪怪的,不由追問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對嗎?” 為什么霍善聽他介紹完石德后就這么看著他? 霍善早就被李時珍他們反復叮囑過這么一件事:想瞎說可以到外面說,千萬不要跟劉徹他們說,要不然他說不定就要找機會帶爹和師父他們跑路了。 霍善長長地“唉”了一聲,一本正經地勸說道:“沒什么不對。就是覺得他倆不像好老師,我覺得你遇到厲害的人可以自己去請教。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你可不能只聽他們的!” 劉據只當霍善是因為剛才石慶批評他不行禮才這么說,也沒責怪他說石慶他們的壞話。 小孩子愛憎分明有問題嗎?完全沒有問題! 相信石慶他們不會在意的。 第208章 劉據說不用講究虛禮, 霍善就一點都不講究,不過為了迎接自己從長安遠道而來的小伙伴,他還是做了許多準備的。 當劉據的車駕走到太守府附近的時候,兩邊就冒出許多敲鑼打鼓的人來, 還有舞獅隊愣是逼停了車架, 在車前給劉據表演了一個群獅亂舞。 其實如果按照舊俗,楚地這邊是愛拜鬼的。按照后世宋儒的銳評, 那就是楚地的祭祀模式幾乎全都是“陰巫下陽神, 陽主接陰鬼”, 即當地人很愛搞人神或者人鬼情未了,具體過程往往相當不堪入目。 那本編排劉徹是紅豬(赤彘)投胎、高祖入夢親自為劉徹取名為彘的《漢武故事》的作者很可能就深諳楚地風俗, 所以寫到霍去病為什么早逝的時候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有次霍去病生病后劉徹讓他去祭拜神君, 神君現身提出要和霍去病深入交流, 霍去病聽后震怒地表示“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神君”, 當場轉身就走!后來霍去病重病,劉徹再去找神君救人, 神君嘆息著表示已經沒辦法了,本來去年我想用太一精延長他的壽命, 可惜他拒絕了我。 大抵就是這樣的祭祀風格。 可惜劉據這個太子和霍善這個太守都還太小, 諸如女巫扮演山鬼頌唱祭詞之類的傳統祭祀項目根本不會在他們面前演出。 霍善就只能用自己的辦法熱鬧熱鬧了,這不,為了迎接劉據的到來,他連為端午競渡熱場子弄出來的舞獅隊都提前拉出來了。 劉據看著幾只大獅子迎著樂曲聲歡快舞動, 心情莫名也跟著好了起來。他問霍善:“這是你安排的?” 霍善得意地說道:“那當然, 等到端午那天他們還有更精彩的演出?!?/br> 劉據覺得眼前的舞獅隊已經很精彩了, 實在想不出還能怎么更精彩法。他跟著霍善走下了車,伸手摸向那涂滿彩繪的獅角, 問道:“這是獬豸嗎?” 大漢本土是沒有獅子的,劉據貴為太子也沒見過。 還得是后來經歷筑城、通商、和親等一系列努力,劉徹才從西域那邊獲得自己心愛的汗血寶馬以及許多外邦新鮮事物,包括西域某小國進獻的“圣獸”獅子。 據傳當時那邊給劉徹獻了只獅子說是猛獸,劉徹見那只獅子又瘦又小,不太相信它真那么厲害,叫人扔只老虎去試試那只獅子的深淺,沒想到老虎一見到它就趴地上了。 獅子騎到老虎腦殼上懶洋洋伸爪搓老虎臉,老虎閉著眼睛低著頭不敢吱聲。 劉據還沒見識過劉徹組織的這場獅虎較量,自然不太清楚獅子是何物。 他摸著獅頭上的角覺得這是古書上說的獬豸。 霍善不懂就問:“什么是獬豸?” 劉據道:“聽聞這是古時一種很厲害的瑞獸,它頭上長著一只角,看到人打斗就會用角去頂有罪的一方,看到人吵架也能找出有錯的那一方,所以它是能辨是非、決刑獄的好手!” 霍善聽得悠然神往。 要是有一只獬豸的話,他豈不是不用給人扔【禍從口出】等等技能道具都能當個很厲害的太守了! 霍善積極發問:“上哪兒可以捉到這個獬豸?” 劉據哽住。 “這個捉不到,它是傳說中的瑞獸。你這個不是比照著獬豸來做的,那是什么?” 霍善有些失望,當場給眼前的舞獅隊改名:“這就是獬豸,小名獅子!”他說得一臉篤定,仿佛剛才還在問“獬豸是什么”的人不是他。 劉據:“……” 霍善還給劉據介紹領頭三只大獅的名字,紅色的叫關羽,黃色的叫劉備,黑色的叫張飛,都是一等一的忠義仁厚之士。尤其是這個關羽,據說除了代表忠義以外還代表財富,紅獅到咱家門前舞一舞,壞事全走開,財運滾滾來! 劉據聽得津津有味,雖不曉得劉關張都是什么人,卻覺得這幾只色彩絢麗的獅頭又更鮮活了幾分。 估摸著這幾人都是楚地這邊的奇人異士吧! 石慶領著隨行隊伍此時終于成功扒拉圍攏在霍善他們身邊的人群(以及獅群),忍無可忍地黑著臉勸說劉據:“殿下就算與朝陽侯有再多話要講,也還是先入府再說吧?!?/br> 霍善一向是走到哪跟人聊到哪的,不太理解說話為什么一定要回府衙去。不過師父他們都說來者是客,既然客人想進屋說話,霍善也沒有不讓進的道理。 霍善開開心心地揮別自己可愛的“獅群”,邀太子一行人入內敘話。 舞獅隊也開開心心地在原地來了套伸首左右顧盼的動作,一派歡騰地恭送霍善他們入府去。 上回劉徹過來時一切都被衛青安排得格外利索,這次劉據帶來的人就沒那么趁手了,主要是石慶也算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了,這些小事他一般不摻和;任安雖然還算能干,但有石慶在他又不好大包大攬,只能盡量把事情做得周全一些。 霍光知曉霍善不喜歡那么多彎彎繞繞,很輕松地把石慶他們給引開了,留霍善叔侄倆愉快地吃吃喝喝兼聊天兒。 劉據既然是坐船來的,薅起宮里的東西那自然是順手極了,連上林苑剛摘的早熟李子他都順了一籮筐過來,更別提其他地方上貢的貢品。他對霍善說道:“宮中很多東西也沒你這里的好吃,我就挑了些好吃的過來?!?/br> 霍善得了自家太子叔不遠千里捎來的吃食,吃得那叫一個滿足。 劉據也吃得很滿足,他吃的是霍善給他安排的各式新菜,最后很沒形象地摸著自己凸起來的肚子說道:“一不小心吃多了?!?/br> 霍善麻溜給他掏出顆山楂丸讓他消消食。 劉據一點都沒疑心霍善會不會給自己吃不好的藥,接過去就把山楂丸給吃了。 味道還挺不錯,酸酸甜甜的。 劉據問:“還有嗎?我感覺一顆不夠我消食?!彼f得義正辭嚴,表示自己絕對不是饞了。 可惜聰明的霍五歲一眼就把他給看透了! 霍善道:“沒有了,這也是藥,不能多吃。你歇上一會再出去走動走動,肚子自然就不撐了?!?/br> 劉據見霍善根本不上當,只好作罷。 于是叔侄倆相攜在太守府中遛彎消食。 這一看,就看到了庭院中已經紅艷艷的辣椒。 霍善跑過去把紅了的辣椒全摘下來,還和劉據感慨起來:“不知我二師叔他把堆肥之法研究得怎么樣了?!?/br> 堆肥之法古來有之,但如何科學堆肥還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上次他與他二師叔就是對著辣椒聊了幾句,他二師叔就毅然投身于這個研究項目中去了,他們墨家可都是實干派! 聽完事情始末的劉據:“……” 有點想遠離這片辣椒田,免得自己也被忽悠去研究人畜糞尿的一百種用法。 墨家這種實干精神,確實很值得鼓勵。 劉據道:“以后我一定說服父皇多征召些墨家人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