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除了霍善和蘇軾,眾人都是第一次守歲,都感覺頗為新鮮,一時竟是沒人犯困。 霍善吃吃喝喝夠了,又有了新主意,提筆要給遠在長安的親朋好友寫信。 比如叮囑二柱他們新的一年要幫他喂好霍小黑和霍小白,得了空要給它們多念念兵法。 比如給他幾個表叔挨個傳達自己的想念和問候,問他們有沒有想自己以及長安有沒有出什么新鮮事物。 他不僅自己寫,還邀霍去病他們也一起寫。 霍去病拒絕不了,只能提起筆琢磨著該給衛青他們寫點什么好。 他并不是特別喜歡表達自己心里想法的人。 霍善正好相反,他把所有相熟的人挨個寫了一遍,最后數到了他姨公頭上。 于是他又洋洋灑灑地給劉徹說起自己的見解,秦以十月為歲首,現在時代變了,我們該以一月為歲首,畢竟我們數數都是從一數到十二的,哪有從十開始數的呢! 咱大漢人就該正月過春節! 不信我在江夏這邊過給你看! 霍去病等他寫完后拿過去看了看,只見上面雖是滿紙童言童語,卻明顯戳中了劉徹一直以來“改正朔,易服色”的心思。 這可是孝文皇帝那會兒就在琢磨的事,只可惜底下的人一直推三阻四,沒多少人愿意支持朝廷改制。 既然是劉徹樂意聽的話,霍去病也就隨霍善寫去了。 第173章 同樣是除夕夜, 淮陽郡卻遠沒有江夏郡這么熱鬧,畢竟對于大漢人來說,除夕還不是除夕,十二月最后一天和一月最后一天又有什么區別? 只是北方的冬天哪怕過了五九還是冷得很, 所以汲黯這個年邁的淮陽太守還是得坐在爐火邊上才能借著火光讀一些不甚要緊的信。 比如霍善這個五歲太守的來信。 哪怕不是第一次收到霍善的信, 汲黯還是覺得劉徹這件事做得忒荒唐了,只恨自己不在長安, 不能當面找劉徹仔細說道說道。 陛下糊涂??! 即便對劉徹莫名偏愛一個奶娃娃的事多有微詞, 汲黯還是沒把霍善的來信置之不理, 而是趁著還沒有睡意細細地讀了起來。 一讀之下,汲黯就睡不著了。 信上那幾句話就那樣在腦海里不停徘徊:舉秀才, 不知書!舉孝廉, 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良將怯如雞! 這童謠像是一道驚雷, 狠狠地劈到了汲黯腦門上。 汲黯自己是個特別較真的人,劉徹做事有問題他都敢當面說出來, 在奏疏里說起話來就更不客氣了。 五歲的小孩能憑空捏造除這樣的風謠來嗎? 無非是已經有人這么做了,霍善才能從別人那里聽說! 長此以往, 大漢的江山社稷危矣! 汲黯當場叫人點起蠟燭(這也是霍善給他送的), 連夜寫了篇聲情并茂的奏疏……罵劉徹。 沒錯,汲黯感覺這事的源頭在劉徹身上。 劉徹現在固然還沒有昏庸到禍亂江山的程度,可是他早就對劉徹用人“后來居上”這件事耿耿于懷,如今當這個太守更不是他心中所愿, 他還是更想待在長安當面罵……哦不, 當面勸諫劉徹。 明天就讓人快馬加鞭往長安送奏疏去! 新年第一件事, 當然是要給劉徹上書抒發一下自己對大漢江山的關心! 遠在長安的劉徹哪里知道自己要挨罵,他自己去不了江夏郡, 但心里還是惦記著霍家父子倆背著他都玩些什么新花樣。 翌日一早,劉徹和終軍聊起這件事,終軍當場自告奮勇表示自己可以替劉徹去江夏郡視察,保證不能錯過江夏郡那邊的元宵燈會。 劉徹對終軍這個年輕人很是喜歡,見他身強體壯的,肯定經得起這樣的奔波,馬上欣然地放他出行。 終軍就這么奉命出去巡察江夏郡。 他一路換馬到了襄陽,決定在襄陽休息一宿。 襄陽令照例是設宴給終軍接風洗塵,席間聊到隔壁那位小太守時他還頗為感慨,與終軍說道:“霍府君當真是愛民如子,不僅幫安陸縣的人治那血吸蟲病,還給我們南郡這邊反復提醒。如今我們郡中黔首見到那釘螺那是絕對不敢入嘴的,全燒成灰當肥料去?!?/br> 提到這東西,襄陽令那也是一臉后怕。 聽說不僅吃了附有血吸蟲幼體的東西有害,連接觸疫水的話都有可能通過皮膚鉆進人身體里,當真是防不勝防。 他們目前能做的也只有發現這類疾病后把周圍的釘螺全都消滅掉以及讓已經染病的人及早接受治療了。 聽說霍善去跟進這類水鄉常見疾病途中還嚴懲了一批扎根安陸縣坑蒙拐騙的假巫醫,襄陽令對此十分敬佩。 他一個三四十歲的人都做不到去管這些事。 襄陽令對霍善這位小太守頗有好感,不吝于在終軍這位“天使”面前多夸幾句。 聽說霍善已經在江夏郡安排了好幾個造紙作坊,他現在多多示好,想來他們襄陽這邊應該能成為頭一批用上新紙的地方! 襄陽令心里存著這樣的想法,吹捧起霍善來越發賣力。 終軍:? 終軍也是和霍善接觸過的,知道那是個很討喜的孩子,可也不至于讓襄陽令這么夸吧。 霍善是江夏郡太守,又不是南郡太守! 終軍懷揣著滿腹疑惑,好好休息了一宿就繼續快馬加鞭地趕往西陵城。 終軍一路快馬兼程,正月十三就到了西陵城外。 終軍是奉命過來巡察的,沿途驛站早已提前告知太守府。 霍光作為和終軍有點交情的友人,被李長生安排來接待終軍這位巡察使者。 其實霍光也是這兩年才進的郎署,與終軍這位才華出眾的御前新貴交情不算多深,不過見了面也算說得上話。 他含笑接引終軍往城中走。 終軍踏入城中,就感覺到西陵城的不一般。 入眼就是各家各戶門前掛著的燈籠與張貼的春聯。 尤其是那春聯,瞧著格外喜慶。 連城門側供守城士兵歇腳的廨舍前都貼著一副。 終軍忍不住駐足品讀起來。 霍光見沿途的春聯吸引了終軍的注意力,也跟著停下來給他講解道:“這是阿善寫的?!?/br> 私底下,霍光這個叔父還是喊霍善一聲“阿善”。 霍光不是純粹的讀書人,終軍卻是以學問聞名的,他一看就知道這飽含期許的對句確實出自小兒之手。 比之漢賦慣用的那些華麗辭藻,這些春聯的用詞明顯要更直白一些,讀來朗朗上口。 不僅終軍愛看這東西,連絡繹進城的老老少少也都愛看,還有識字的家長抱著小孩教他們認字。 不少富戶更是派個仆童在門口揣著袋五銖錢,路過的小孩誰能麻利地讀出他們家門口的春聯,便給那孩子獎一枚銅錢。 一枚銅錢當然不多,不過過年嘛,大家也就圖個樂呵。 霍光見終軍看向那熱鬧的人群,又笑著道:“這也是阿善先弄的?!?/br> 霍善大年初一就這么“與民同樂”,惹得不少小孩跑過去認字討錢,說是這些會念吉利話的小娃娃越多,江夏郡日后就會越發昌盛。 畢竟孩子可是未來的希望??! 這個說法一出,不少富戶都開始效仿了。就算從早到晚都有人念也花不了多少錢,還能博個新春好彩頭,何樂而不為? 像終軍關注到的這戶人家不是旁人,正是去年將丈夫告上公堂、成功與那黑心丈夫和離的孟家姐妹二人的府邸。 她們是最先響應太守府這個活動的,而且早早放話說要辦到元宵燈會當天,兩個女孩兒都這么說了,其他人當然不甘落后。 一直表示要辦到元宵節。 霍善哪里知道這些富戶在暗中較勁,他覺得城中怪熱鬧的,一有空就呼朋喚友跑去別人家門口蹭銅板。 他,霍五歲,也是個貨真價實的小孩兒,憑什么不能領! 終軍得知霍善過年期間每天都跑街上做啥,只覺自己也想在家門口貼個春聯,好吸引他們這位小小的太守過來給自己念兩句吉利話。 這種事也就這么小的娃娃來做,才顯得格外理所當然。 等走到臨近太守府的街道,沿途的燈棚已經搭了起來,各家正試著往燈架上掛燈。 今天掛好了,明天正月十四便正式開了夜禁,允許大伙出來夜里試燈。 這些章程府衙早就宣講過一次又一次,所有人都記得牢牢的。 哪怕天氣還是有點冷,終軍行走在西陵街頭依然能感受到那熱烈非凡的氣氛。 想到劉徹還在私底下說江夏郡這邊沒那么多富戶能陪霍善這么揮霍,終軍覺得劉徹怕是要失望了,人西陵城的富戶瞧著也很樂意陪霍善玩耍。 這位朝陽侯連在新豐縣那個福壽里都能鬧騰得這么熱鬧,如今有一整個郡的人陪他玩兒,鬧出的動靜可不就更熱鬧了嗎? 終軍跟著霍光到了太守府前。 霍善正帶著人在太守府前練完一套華佗養生cao,見到終軍這個有點眼熟的老朋友后很是高興,跑過去問終軍平時有沒有好好鍛煉身體。 畢竟李時珍他們說終軍在史書上被人稱為“終童”,年紀輕輕人就沒了,現在可得勤加鍛煉,爭取練出個好體魄活它個兒孫滿堂! 終軍雖不知道霍善為什么這么關心自己,但還是如實答道:“有的,每天都有練,感覺人愈發精神了?!?/br> 霍善就喜歡這么識貨的人,邀終軍進太守府嘗嘗今天他們府中做的空心魚丸。 西陵城臨近長江與云夢澤,最不缺的就是河鮮與湖鮮,魚rou的吃法自然也多不勝數,比如這空心魚丸就是當地的一絕。 這空心魚丸是在搓丸子的時候往里頭裹上一團豬油,等到下鍋一煮,中間那團豬油化開了,便能吃到中間空空的魚丸! 比起尋常的魚丸,空心魚丸吃起來要更細嫩彈爽,霍善老喜歡了。 既然見到了老朋友,霍善便要給他推薦自己最愛吃的新菜。 要是不想吃空心的,還可以吃包心魚丸,口感也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