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霍善也是好奇地這里看看、那里看看,只覺江南園林著實和北方的庭院不一樣,里頭的曲徑連廊、山水花木,瞧著都像畫一樣好看。 相比之下,他家莊子就是個貨真價實的農莊了。 霍善忍不住找袁枚探討他這園子造價幾何。 袁枚笑道:“我盤下這園子后修整了三年,就把我為官期間的積蓄給花光了,所以去年才不得不應召去陜西當縣令去?!?/br> 霍善奇道:“當縣令很有錢嗎?” 袁枚道:“當縣令有沒有錢,得看你是個什么樣的縣令?!?/br> 袁枚表示像他這樣的縣令,走到哪都是文壇風云人物,他甚至都不用去貪污庫銀,自然有人巴巴地給他送錢,而且那錢他還可以光明正大地收。 比如當地大戶以及縣衙成員家里有喜事或喪事,都愛來找他寫文章,這些文章總得給點潤筆費吧? 那么大一個縣,每天總有點紅白事,他在那兒待上一天,這些人就不會去找別人寫,所以這是個相當穩定的收入來源。 這就是有官職和名氣在身的好處啊。 論官職,他是當地最大的;論名氣,他也是當地最大的!這不,才干了小半年,他又揣著幾千兩銀子回來繼續改造隨園了。 若非碰上丁憂,說不準他會考慮干滿整個任期再回家。 不過既然都已經回來了,那就算了吧,反正他手頭也有錢了,可以搞隨園的二期改造了。 霍善聽得瞠目結舌。 原來當縣令這么有錢! 霍善在隨園待滿了三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新吃食,吃得他心滿意足地歸家去。 這次的上門出診雖然獲得的診金不多,但是進入獎池的技能挺有意思,叫做【明察秋毫】。 霍善點開技能介紹一看,講的是袁枚前些年當縣令時展現的本領,這一年袁枚主持童子試,一眼看出其中一個生員找人代寫文章。 他得知是對方家中夫子呂文光代筆的,出于愛才心理不僅沒有怪罪呂文光,還把他聘為自家西席,并在對方中了進士后把自己妻子最小的meimei嫁給他。 沒錯,上元節那場婚禮就是袁枚替呂文光和他妻妹張羅的。 多么明察秋毫的好縣令??! 使用【明察秋毫(一次性技能道具)】后,視力將短暫突破一個時辰,什么小動作都瞞不過你的眼睛! 霍善:? 總覺得有哪里怪怪的。 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霍善又去看商城中上架的新商品,赫然發現上頭多出來的居然是番薯! 還是特別適合烤著吃的紅心薯! 霍善眼睛頓時亮了,一口氣買光了新上架的番薯,興沖沖找去找他師父分享自己獲取的新食材。 賊香,賊甜,賊好吃! 李長生得知這番薯的特性后怔了怔。 世上還有這種埋土里就能長、產量還特別高的好東西? ……占城稻都還沒安排下去,莫非這番薯要后來居上了? 霍善不知道他師父心里的復雜想法,還和李長生說出自己相中的新崗位:“我想去當縣令!” 李長生不動聲色地問:“你怎么突然想當這個?” 霍善興致勃勃地講出自己從清朝學回來的諺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當縣令,特別有錢! 李長生:“……” 看來這清朝不是什么好地方(至少霍善在那邊碰上的不是什么好人),下次還是別再去了。 第141章 霍善被李長生進行了嚴肅的思想教育。 即便你的錢是從鄉紳富戶那里拿來的, 那鄉紳富戶的錢又是哪里來的?你收了他們的錢,那他們侵占別人土地、搶奪別人家財的時候,你是不是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墨家奉行的思想是兼愛非攻,要求墨家子弟不追求個人的享樂, 盡量幫助有需要的弱者, 決不能助紂為虐欺凌弱小。 雖然整個墨家已經七零八落,許多前輩堅守的東西也已經寂然無聲, 但李長生也不能眼睜睜看著霍善往歪路上走。 霍善很少見到自家師父這么嚴肅的模樣, 馬上老老實實地坐在那里接受批評, 等李長生講完了,他還湊過去保證道:“我絕對不去當壞縣令!” 聽李長生給他講了一通, 他才知曉袁枚為什么要意味深長地說“看你想當什么縣令”, 原來他們這些人其實都曉得什么算好什么算壞。 像袁枚這樣的算是稍好一點的, 至少他不會直接禍害百姓。 只是自古以來又有幾個官員是直接對百姓下手的呢?無非是由著底下的人層層盤剝, 等到他們掠奪得足夠多了,最上頭的人自然是無須臟了自己的手便能坐享最大的好處。 只是許多事憑一人之力是改變不了什么的——憑一小撮人也做不到, 無非是給世上多添幾具尸骨、多添幾個傷心人罷了。 見李長生情緒有些低落,霍善精神抖擻地向李長生提議道:“師父, 我們去當好縣令怎么樣?” 這個莊子他們都安排好了, 無須再過多干涉它都可以好好地發展下去,他們可以去外頭去看一看。師父想要鋤強扶弱,他們可以的呀! 霍善道:“我們去討個適合種占城稻和番薯的地方,把它變成人人都想去的一等好縣!” 他手頭有好多好東西, 這個小莊子不夠種! 李長生眉頭動了動, 最終卻還是嘆息著說道:“這樣你就很久都見不到冠軍侯了?!?/br> 霍善說道:“爹也一起去!” 李長生道:“你爹可是大司馬驃騎將軍, 哪可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他摸著霍善腦袋讓他打消這個念頭,“你才四歲大, 世上哪有四歲的縣令?還是等你長大些再說吧?!?/br> 霍善一臉郁悶地說道:“等我長大,匈奴又殺回來了。我們得在那之前把兵馬給養回來,不能叫他們占了先機!” 前頭的幾場打仗雖然打出了漠南無王庭成就,但是漠北的單于王庭還在,只要大漢勢弱他們又會卷土重來。而他皇帝姨公還準備打南越和西南夷呢,這不是匈奴打仗我打仗、匈奴休息我還在打仗嗎? 在《孫子兵法》里頭,人匈奴這叫做“以佚待勞”! 大漢,危! 到時候他爹多辛苦! 他們現在得趁著匈奴被打得沒動靜了,趕緊搞個大糧倉出來,再給他爹帶的兵多添點寶貝! 回頭他多跑清朝幾趟,爭取能薅到高產棉花種子。 那地方長大后可不興去,要把腦殼剃得光溜溜的。 霍善把清朝漢人的處境講給李長生聽,憂心忡忡地表示自己要把大漢變得特別強盛,咱大漢兒女絕對不能變禿頭! 霍善哼哼唧唧地說道:“爹去河西也不準備帶我,所以我們也不帶他了!” 李長生聽霍善講出這么多道理來,沉吟許久后說道:“回頭你和你爹商量商量再說?!?/br> 霍善信心滿滿,一點都沒有自己當不了縣令也說服不了霍去病的擔憂。畢竟他也不是非去不可,只是嘗試一下而已。 不試試怎么知道呢? 霍善先和劉據說了這個構想。 劉據大為震驚:“你要到外面去?那我們豈不是見不上面了!” 劉據堅決不同意他往外跑。 “父皇不會同意的,哪有四歲大的縣令?!?/br> 劉據說道。 霍善沒想到自己剛一出師就碰壁了,也是大為震驚。他還想讓劉據帶自己回長安去,幫忙跟劉徹說說呢。 霍善一本正經地忽悠他太子叔:“你不要這么兒女情長,我們往后見面的日子還多得是?!?/br> 太子少傅任安過來的時候聽到的就是這樣的對話。 這小子說什么? 他才多大就勸人不要兒女情長?! 任安詢問這對感情好到不行的叔侄倆在聊什么。 霍善如實道:“我想到南邊當縣令去!” 任安失笑道:“你才幾歲?就你這歲數去地方上如何能服眾?” 何況世上只有擠破頭往長安跑的,絕沒有自己想往外去的,霍善這想法實在太離經叛道了。 霍善最近聽得最多的就是“你才幾歲”“等你長大再說”,心里很有些郁悶。 霍善哼道:“我跟我爹講,我爹肯定答應我!還有姨公,他肯定也會答應!” 任安對此只能付以一笑。 霍善在線呼叫蘇軾,問蘇軾能不能給自己來一篇奏疏,陳述讓他去當縣令的必要性。 蘇軾:? 蘇軾道:“這種東西你還是自己寫比較好,找我寫容易出事?!?/br> 天知道他這次為了回京克制住自己不要自由發揮克制得多辛苦,霍善找人求助算是找錯人了。 蘇軾給他分析了一番,說想要讓劉徹看到他的真切心愿,最好還是自己寫比較真誠。 否則一個四歲大的娃娃把奏章寫得那么成熟,劉徹肯定覺得是旁人給代筆的,你這想出去當官的心不夠誠摯! 霍善經過蘇軾這么一忽悠,也覺得極有道理,每天一有空就琢磨著怎么給劉徹上書才能當上縣令。 這一琢磨就琢磨到休沐日霍去病過來看他。 霍善已經絞盡腦汁地寫好了奏疏,見到霍去病以后馬上跑過去和他分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