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他在邊上只覺越聞越香,肚子雖然已經開始不爭氣地咕咕叫,他還是堅強地表示可以等他爹到了再一起吃! 李長生也覺這小小的江瑤柱確實有些妙處,明明只是放了幾顆下去,本來極尋常的一鍋粥聞著竟變得十分誘人。 難怪那位東坡居士對它這般喜愛。 劉徹他們抵達莊子時把馬交給仆從去栓好,熟門熟路地聞著香找到庖屋去。 走到門邊一瞧,只見李長生正在往陶碗里舀著香噴噴的熱粥,而霍善則湊在邊上眼巴巴等吃,一大一小都立在春日晨曦之中,仿佛被朝陽鍍上了一層淡淡的輝光。 李長生性情溫和,看著十分無害,時常叫人忽略他其實長得頗為俊秀。 倘若他生在王侯公卿之家,想來少時便該是個極受追捧的翩翩佳公子,只可惜他生于鄉野長于鄉野,若非霍善這個徒弟突然被封為朝陽侯,這樣一個人恐怕會湮沒于鄉野之間。 劉徹不由在心里暗自感慨自己的慧眼識崽。 這要不是自己在新豐街頭認出了霍善這娃兒,不僅霍去病這個當爹的沒法在他面前炫耀他的好兒子,像李長生這樣的人才也沒法為朝廷所用。 現在李長生雖只是掛了個家丞的名頭,拿出來的卻都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劉徹也不嫌庖屋里滿是煙火氣,邁步走進去夸道:“煮什么這么香?” 霍善聽到這熟悉的聲音,轉過腦袋一看,馬上瞧見了他皇帝姨公的身影。 霍善不敢置信。 為什么!他這位皇帝姨公!每次都知道他們這里有好吃的! 小孩子總是把心里的想法明明白白寫在臉上,劉徹見狀上前把他撈了起來,笑著問他:“怎么?不歡迎我?” 霍善想到劉徹最近派人送了不少貢品過來給他們嘗鮮,勉勉強強也接受了劉徹經常不請自來這件事。 只是他小小年紀就要說些口是心非的話,好累哦! 霍善哼唧兩聲,很沒有誠意地回答:“您想來就來,我怎么會不歡迎?” 他轉頭瞧見劉徹還帶了張湯他們,算起來都是見過面的熟面孔,便掙扎著下地招待他們去廳堂那邊坐下。 想到是自己先拿到了江瑤柱,霍善很快又支棱起來了,等瑤柱粥被端上來后就跟劉徹得瑟起來:“您猜猜這里用了什么!” 劉徹挑眉。 他抬手舀了一口,只覺這粥異常鮮美。他再用湯匙往碗底舀了舀,很快在底下找到顆柱狀的貝rou。 結合霍善早前提過江瑤柱這名兒,劉徹道:“這便是江瑤柱?” 霍善興高采烈地說道:“沒錯!我比您先吃上了!” 劉徹道:“是嗎?你此前嘗過了?” 霍善道:“沒有,我們也才拿到一點點,所以我等爹過來再吃!” 劉徹“哦”地應了一聲,把已經舀起來的江瑤柱往嘴里一送,愉快地嚼巴兩下才吞了下去。他說道:“所以你還沒吃,我已經吃過了,我還是比你先嘗了鮮?!眲匾荒樣鋹?,“還真的挺好吃?!?/br> 霍善:????? 霍善只覺自己面前的瑤柱粥都沒那么香了。 所以就算他先拿到江瑤柱,也還是被劉徹先吃上嗎! 可惡,怎會如此! 相比于霍善的郁悶,劉徹吃得就開懷多了。 都是底下送上來的,誰送對他來說都沒差別,反正他是吃到了。 一行人吃飽喝足,霍去病見霍善有點被劉徹這個無恥的大人給打擊到了,笑著轉移自家娃兒的注意力:“不是說要帶我去看看你給馬準備的‘衣裝’嗎?” 霍善聽到他爹對他的禮物感興趣,馬上又生龍活虎地跳了起來,拉著霍去病往外跑。 霍去病有什么好東西都送到莊子上來,偏偏他身為冠軍侯又什么都不缺,霍善總感覺自己一直都沒給霍去病送過什么。 所以看到這個馬鞍馬鐙馬蹄鐵三件套以后,他就想著把它送給霍去??! 昨天看到他師父做出來的最終成品時,霍善就高興得自己上去坐了一會,讓金日磾牽著馬兒帶他走了一段路,感覺這套威風又漂亮的馬具和他爹特別配! 霍善拉著霍去病在前面跑,劉徹等人也好奇地跟了上去。 等看到霍去病那匹坐騎渾身華美異常的鞍具,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本來霍去病騎的馬就是萬里挑一的良駒,如今從轡頭到馬鞍的形制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那馬鞍底下更是披著花紋絢麗、恰好遮至馬腹的錦襜。 至于那垂于馬腹兩側的馬鐙與釘在馬掌上的馬蹄鐵反而不怎么引人注目。 這種花里胡哨的東西…… 簡直花到了劉徹的心坎上! 霍去病雖不是特別注重享受的人,也覺自己的坐騎突然添了幾分神異。 他在霍善的慫恿下翻身上馬,他早幾年本來就是俊美無雙的少年將軍,如今雖然已為人父,瞧著也依然是個世間難得的英俊青年。 那鑲金嵌玉、燦然奪目的鞍具換成別人興許難以駕馭,霍去病坐在這樣一匹稀世神駒上卻給人一種相得益彰的感覺。 霍善自己坐上去的時候只是覺得比以前舒服多了而已,看到霍去病跨上馬跑了一會,頓時覺得他果然有全長安最好看最英武的爹! 霍去病騎馬繞回霍善面前,輕輕松松把人撈上馬背,帶著霍善“哇”地叫出聲來的迎著春日暖陽跑了一圈。 劉徹見狀忍不住看了眼旁邊的劉據。 都是當兒子的,人家四歲就知道給自家親爹送好東西,怎么自己這兒子都十來歲了還是什么都不會? 冷不丁接收到親爹嫌棄目光的劉據:? 第115章 霍善絲毫不知道自己差點引起劉家父子倆的感情危機, 他見霍去病頗喜歡這套鞍具便覺得自己的禮物送對了,感覺自己真是天下第一聰明的娃! 結果他才剛被霍去病放下地呢,又被劉徹給拎了起來。 霍善掙扎無果,只能氣鼓鼓地昂起腦袋看劉徹。 劉徹說道:“怎么只有你阿父有, 我和你舅公沒份嗎?” 霍善一點都沒慌, 還頭頭是道地給劉徹分析起來:“您和舅公的份當然是太子叔他們準備,他們想著回頭再給你們的馬量尺寸, 這東西就跟我們穿衣服一樣, 要量身定做才行, 穿不合身的鞍具不僅沒起到保護作用,還會傷到馬兒?!?/br> 劉徹聽霍善這么一解釋, 倒是沒再追究他的厚此薄彼。 霍去病這個親身體驗過三件套的人卻是有了別的想法, 他認為那不起眼的馬鐙和馬蹄鐵對騎兵來說用處更大。 衛青聽后也坐直了身體, 問霍去病這里頭是怎么個說法。 他們之所以能和常年生活在馬背之上的匈奴人打個有來有回, 得益于他們更擅長冶煉、生產以及戰術安排,所以對于好的裝備他們還是恨不得馬上撈過來給自家將士用。 霍去病自己從小練習騎射, 馬鐙的用處對他而言其實挺小,只不過大部分士兵其實是在本郡集訓一年就送到戰場上去, 騎射功夫并不算特別高超。 對于這部分人來說, 一套適合的鞍具將會極大地提高他們對馬匹的掌控度。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中,再小的提高有時候都能救人一命。 馬蹄鐵也是如此,馬蹄鐵除了減少長途負重奔波帶來的馬匹損耗,還能避免戰場上的一些致命的意外, 比如馬恰好踩在利器之上傷了馬蹄, 不僅這匹馬廢了, 將士本身也會因為戰馬受驚摔個人仰馬翻。 比起養出一匹好馬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馬蹄鐵和馬鐙所需要消耗的鐵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就是需要培養一批能給戰馬上馬蹄鐵的匠人而已。 這個工作其實不甚復雜, 朝廷又不缺匠人,所以不是什么大問題。 劉徹自己也是個愛騎馬的,聽了霍去病的分析后稍一琢磨,笑著吩咐旁邊的桑弘羊:“你回去后把事情安排下去,先讓人給上林苑那批戰馬和運輸稅糧裝備上?!?/br> 不打仗的時候也就上林苑的馬和跑運輸的馬用得最勤,最能體現馬蹄鐵和馬鐙這兩樣新鮮事物的好處。 要是確實有用,那就培養一批懂得伺候馬蹄的匠人。 這可比年年損耗大批馬匹要強多了。 劉徹轉頭問霍善:“要是有用的話,我們阿善可又立了大功,阿善想要什么獎賞?” 霍善一聽劉徹要獎賞自己,馬上來了興趣,湊過去和劉徹商量起來:“等您開科舉的時候,能開設明墨科和明醫科嗎?” 所謂的科舉,那就是分科考試,既然有明經科、明算科、明法科,那為什么沒有明墨科、明醫科呢!朝中分明也有許多對口衙署,比如那什么少府和劉徹提到過的太醫令,這不都是負責統籌這類人才的嗎? 坐在末座的李長生指頭微微一顫。 劉徹笑著回道:“這是你給朝廷提的建議,你可以寫成奏章呈上來,不算是給你的賞賜?!?/br> 霍善麻溜換了個要求:“那您把我那一千戶邑民今年的稅錢免了!” 劉徹樂道:“他們的稅錢是交給你的,你不想要的話自己免了不就成了?” 霍善把早前霍光給他分析的話講給劉徹聽。 自己免不行,崽太得民心了可怎么辦才好! 衛青:“……” 霍去?。骸啊?/br> 劉徹聽得哈哈大笑。 當初淮南王是坐擁一郡之地,大肆收攏民心、網羅人才,才會讓劉徹看他不順眼反手把他給端了。 可霍善的食邑就那么一千戶人,還是只能收點稅錢不能管其他的,劉徹就算再怎么起疑心也疑不到他頭上。 劉徹說道:“你不想收便不收吧,不過你既不收稅錢,也不收治病錢,往后你這醫館入不敷出開不下去了可怎么辦才好?”大惡人劉徹悠悠然地給霍善分析他的各項支出,“等到八月的酎祭你要是交不上足額的貢金,你的侯爵可就沒了?!?/br> 霍善:????? 震驚,大漢侯爵居然還要每年花金子維持! 事實上按照《酎金律》,千戶侯要交的酎金也不多,一年也就四兩而已;像霍去病他們這樣的萬戶侯才要多繳一些,但也就每一千食邑累加四兩罷了,基本就是走個過場。 黔首納糧,諸侯納金,都是向朝廷表示自己是大漢子民,不至于讓他們承受不起。 酎金奪爵什么的,純粹是劉徹在恐嚇小孩。 當然了,玩笑未必不會成真。 李時珍最近只能以小老頭兒形式待在系統醫館里。他聽了一耳朵這個話題,忍不住跳到霍善肩膀上給他分享劉徹后來是怎么把這個玩笑付諸實踐的—— 劉徹后來要打南越的時候朝野上下靜悄悄,尋常黔首不吱聲也就罷了,朝中幾百個憑軍功封侯的家伙竟也無一響應,沒有人愿意去南邊吃那種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