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這是把人安排到了診療室那邊。 李時珍把一盤包子遞給他:“去吧?!?/br> 旁邊的夏老頭聽著他們的對話,好奇地追問:“什么meimei?” 李時珍道:“是個來求診的患者,年紀比阿善還要小一點,膽子也有點小,挺怕生的?!?/br> 昨天嬴政才剛走,沒想到今天又有個患者登門,夏老頭有些好奇。不過聽李時珍說小孩子怕生,他也沒說什么,既然已經把那幾間屋子分給李時珍接診,他當然不會過度干涉。 霍善拿了包子,帶上他師弟易知溜達過去找那個小女娃。 小女娃神色惶然,正小心翼翼地打量著診療室里的陳設,仿佛想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供她及時躲藏起來。 霍善把包子擺到小女孩面前的食案上,把易知幫他端著的牛乳飲子分了一杯給對方。 他還記得李時珍說要給這小女娃吃點好的。 小女娃聞著香香甜甜的包子和牛乳飲子,肚子不爭氣地叫了起來。她面上一紅,在霍善的招呼下拿了個包子小口小口地吃了起來。 李長生在莊子上修了座水磨坊,可以憑借水車的力量把水送到莊園各處的同時還能完成不少面粉加工工序,倒是省了霍小白不少力氣。 也讓霍善每天都能源源不斷地吃上他愛吃的面食。 霍善也不急著和人交流,抱著心愛的牛乳飲子在旁噸噸噸。 等到小女娃明顯吃不下了,他才問道:“你會寫字嗎?” 他看著小女娃吃東西斯斯文文,坐姿也是斯斯文文,雖然看起來不太習慣席地而坐,卻還是學著他們端正坐好。 很明顯,這小女娃家境其實不會太差,至少家中肯定有悉心教她禮儀的長輩。 只是不知道對方為什么會挨打。 小女娃聽了霍善的話,猶豫了一會,點了點頭。 她是會寫字的,娘教她寫的,只是沒多少練習機會,所以寫得不好看。 她爹不喜歡娘讀書,每次看到娘讀書或者寫東西,就沖上來把娘的詩文和書給撕毀或燒掉。 還會對娘拳打腳踢。 有次她擋在娘面前,爹就把她也打了,好疼好疼。 爹還說要把她和娘給賣掉。 娘抱著她哭了很久很久,最終躲到山中的尼姑庵里給外公寫信。外公聞訊趕來后心痛不已,把她們母子倆接了回去。 沒過多久,外公就生病去世了。娘自責不已,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外公。 好在舅舅辭官回來了,舅舅人可好了,會變著花樣給她們做許多好吃的。只是大夫說她身子虛弱,不能吃太飽,而且孝期很多東西都不能吃,所以她還是跟以前一樣瘦。 不過她還是好高興啊,因為她爹說小腳要從小裹起才好看,說她以后要是跟娘一樣長雙大腳實在太丟人了,所以遲早要找人給她把腳裹了。 舅舅不一樣,舅舅從娘那兒得知此事,當場拍案大罵,直說不知小腳好在哪里。 什么樣的父母才能禍害自家兒女的手足以求其妍媚?! 舅舅還給她講故事,說最開始喜歡小腳的李后主本來只是以此取樂,結果導致后人爭相效仿、荼毒無數,上帝憎惡李后主這個始作俑者,所以讓他生前中了牽機毒,受盡纏足女子的痛苦才死去;死后又讓他在陰司給受害女子織履,不織滿一百萬雙都不許停的! 世上曾飽受其害的女子何止百萬人! 自從聽自家舅舅講了各種各樣的故事,小女娃一點都不為離開爹爹家難過了,她覺得娘離開爹實在再好不夠。 想到自家厲害的舅舅,小女娃立刻不由自主地開心起來,臉上露出了小小的笑窩。 要是她能夠開口說話的話,一定要勸娘不要再想著爹,然后再多喊幾聲舅舅! 霍善取了紙筆回來,見小女娃莫名開心,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他不是愛糾結的性格,提筆在紙上寫了起來。 他最先寫的問題當然是“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娃歪歪扭扭地在上面回了兩個字:阿印。 這是阿印的小名,也是她娘教會她寫的頭兩個字,所以她寫得還挺快。 霍善又寫:“你來自哪里?” 阿印思量片刻,一時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里人,最后只能回了兩個字:隨園。 隨園是他舅舅辭官后買下的園子,收拾停妥后把她們一并接過去同住。 她喜歡隨園! 不想回爹那邊去。 霍善沒聽說過隨園,不知這地方到底在哪兒,只能繼續追問:“我沒去過,等你病好后能帶我去你家玩嗎?” 阿印回道:“當然可以,但是你怎么去?” 霍善被問住了。 他也不知道怎么去。 是不是可以像他跟著李時珍他們出診那樣過去玩耍? 以后再看看! 兩小孩正你一句我一句地紙上交流,李時珍就找過來了。 李時珍瞧見阿印正在寫字,有些驚訝。 原以為霍善習字已經算早的了,沒想到這孩子也識字了。 李時珍坐到邊上一看,便知道阿印所生活的年代絕對不早于明朝。 因為這字體和明朝人愛寫的館閣體一脈相承。 即便小孩子寫出來的字軟趴趴的,李時珍還是能看出個大概來。 李時珍道:“許多事不適合寫在紙上,等過兩天她嗓兒治好了再細說?!?/br> 霍善聞言“哦”地應了下來,乖乖收起紙筆不再和阿印筆談。 阿印看向李時珍的目光帶上幾分期待。 李時珍見阿印已經習慣待在這邊,且很愿意配合治療,不由在心里松了口氣。 要是這孩子更難纏一點,他們恐怕要找兒科專家錢乙來會診了。 畢竟小兒病可不是人人都擅長治療的。 既然這個叫阿印的小女娃愿意配合治療,李時珍就沒問題了,麻溜給阿印開了藥。 還讓人取井水煎藥。 開春李長生他們都到了長安,霍善便在李時珍的建議下把橘井綁定到醫館這邊。 沒錯,這個綁定對象是可以換的,只是綁定后一旬之內不能換井而已。 現在醫館眾人飲食起居用的皆是橘井水。 阿印的經絡也有損傷,再加上幼年所受的磋磨和驚嚇才會讓她成了啞巴,所以最好是一邊藥石治療一邊修復經絡,雙管齊下才好得更快。 等把最主要的問題解決以后就是食補和祛疤這些簡單問題了。 霍善見沒自己什么事,便到外頭看看有沒有機會上手接診患者去了。 他現在可是要完成日常任務開寶箱的! 經過為期三天的義診,霍善這個“小神醫”也算名揚長安了,有患者登門也愿意找他看病。 霍善正給一個傷寒病患看診,忽地陸續收到了幾個任務完成提醒。 他分心看了一眼,原來患者痊愈情況是從每日巳時開始結算的,而前段時間診治過的患者有不少恰好都在今天痊愈了,這類患者可以算成今天的日常任務! 霍善看著憑空多出來的幾十個寶箱驚喜不已。 世上竟還有這樣的好事? 這不僅是寶箱的事,還可以讓他及時跟進患者的情況。 要是有人久久沒有給他貢獻日常寶箱,那不就證明對方病還沒好嗎?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及時派人去問問是藥不對癥還是對方沒好好吃藥了! 霍善覺得這個結算制度很棒,但也沒有馬上去開寶箱,而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給因為信任自己才找自己看診的患者診治。 必須認真對待每一個患者! 今天不努力,明天沒寶箱! 第88章 另一邊, 劉徹還不知道他相中的魚(嬴政)已經跑了。 相比于秦始皇愛事事親力親為的毛病,劉徹是個很知道變通的人。 比如漢初朝事基本決斷于丞相、御史大夫兩大領頭人,他就把手段強硬、野心勃勃的張湯摁在御史大夫上,事事都詢問張湯的意見, 要緊的問題都讓張湯去解決。 丞相想表現自己, 那就得兢兢業業辦事了,要不然張湯會狠狠咬下他一塊rou。 事實證明這樣的安排確實很省心, 張湯乃是小吏出身, 雖然偶爾有點小心思, 卻不至于鬧得太難看,是劉徹用得十分順手的人才。 他還提溜起四曹尚書來為自己篩選各類奏請表箋, 這些人帶著下屬郎官先對天下事務按照公卿事、民事、刑事、外事四大類別進行初篩, 分出個輕重緩急來, 再呈給他處理。 這四曹尚書地位不高, 俸祿也不高,都屬于迫切希望自己能有進身之階的那類人, 再加上有眾多郎官在底下等著表現自己,所以四曹尚書及給事郎官篩選起奏請表箋沒人敢不盡心。 反正吧, 底下這套文官班底的大平衡小平衡, 劉徹都玩得非常順溜。 朝廷這些苦活累活都有人干了,劉徹自然有事沒事就能微服出行,在外頭到處溜達。 這日大朝會,有人提起了匈奴前來請求和親的事。 這就讓劉徹很掃興了。 以前匈奴勢大, 見他十六歲登基, 便派遣使者過來要求朝廷嫁個公主過去。 當時有人提議不要答應, 結果以韓安國為首的儒臣都認為“千里而戰,兵不獲利”“得其地不足以為廣, 有其眾不足以為彊”,與其費勁不討好地去打匈奴,還不如和親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