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劉據道:“你不是要教溫應他們《傷寒論》嗎?這么快便教完了?” 霍善道:“當然沒有,但醫理這東西哪有教完的一天, 本就只是教他們掌握六經辨證之法, 治療一些相對常見的傷寒病癥?!?/br> 《難經》中提到過, 光是廣義上的傷寒有五種, 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都是“傷于寒”后出現外感病, 癥狀和脈象都各不相同。 后世光是溫熱病便能衍生出赫赫有名的溫病派,所以想要真正講傷寒講透豈是易事? 醫者能做到辨證論治已經很了不得了, 想要學通學透得靠天賦與機緣。 霍善自己都沒敢說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呢, 只能說遇到常見病可以做到心里有數,對于那些見得少的疑難雜癥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沒關系,他有足足四個小老頭兒可以請教! 醫術都是往前發展的,就漢代目前的醫學水平, 有華佗他們作為后盾的霍善基本可以在大漢醫壇橫著走了。 想到溫應他們都沒有跟診過, 霍善感覺確實還不能走。他和劉據商量道:“你允他們出宮回家隨我待幾日, 我找個醫館帶他們出診幾日,等他們真正上手了我再回去?!?/br> 劉據雖然舍不得霍善走, 卻也知道霍善一向很有主意,只能命人幫霍善給霍去病送信。 霍去病早就惦記著把人接回家了,看過霍善的信后一邊讓人在長安城里買個醫館一邊去找劉徹言明此事。 劉徹也從太子那兒知道霍善想出宮的事,這小子倒是個有主意的,連宮里都留不住他。 既然霍善父子倆都是這么想的,劉徹也不強留,由著霍去病把人接走了。 還打包走了霍善的四個“學生”,其中兩個是內侍,兩個是宮女。 霍去病正覺得這趟討崽之行十分順利,結果才出宮門沒走多遠就遇上了衛青。 衛青瞧見霍善出宮了,臉上帶上了笑意,問他是不是該兌現諾言去長平侯府小住一段時間了。 霍善本來都沒想起這件事來著,一聽衛青說要他兌現諾言,馬上想起自己剛入宮時的承諾。 想到自己要當個信守承諾的好孩子,霍善就乖乖被衛青抱走了。 霍去?。?????? 他才剛抱到自家娃,都還沒捂熱呢,怎么衛青三兩句話就把人給哄走了? 霍去病無奈地跟了上去,試圖和衛青好生商量商量。 總不能霍善在長安待三個月,前兩個多月在宮里,后小半個月在長平侯府,他這個當爹的只負責接送吧? 衛青步履堅定,臂彎堅固,抱著霍善就往自家大門走,絲毫不為外甥的好言相求所動。 還是霍善舍不得他爹傷心,把小腦袋從衛青肩膀上探出來,對霍去病說出自己想到的絕妙解決辦法:“我們一起住舅公家!” 咱拖家帶口吃舅公的,多棒! 霍去病聞言陷入沉思。 對啊,他可以住衛青家。 舅甥倆相互串個門小住幾天不算什么大事吧。 衛青:“……” 既然是自己先搶娃的,衛青自然不在意讓霍去病也過來住幾天。 自從他與霍去病同為大司馬,不少見風使舵的人便在他們舅甥之間游走,衛青看在眼里,但沒有在意,左右他也不想養這么多門客。 他還不至于為這些人轉投霍去病而動氣,倒是霍去病對這些人很有些不滿。 霍去病在朝中沒什么朋友,連軍中也沒什么親信,這樣一個孤狼般的存在被天子捧到了高處,其中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能懂。 連他們舅甥倆都挺久沒好好說說話了。 衛青對上一大一小兩雙齊齊看向他的烏眼睛,笑著邀請道:“那就這么說好了,你們父子倆一起過來住上幾天?!?/br> 霍去病微微一頓,接著他“嗯”地應了一聲,那本就緊跟著衛青的腳步邁得更快了。 衛青除了給霍善父子倆安排住處,還命人把溫應幾人帶下去安頓好。 霍去病瞧見溫應幾人被帶了下去,才與霍善說起自己給他買了個醫館的事。 霍去病道:“今天應該就可以買下去了,你明日可以看看?!?/br> 他倒不是買了醫館讓霍善去坐鎮的,那邊本就有醫家負責坐診,藥材也配備得挺齊全,霍善想要讓溫應幾人過去跟診完全沒問題。 對這個在外流落了三年的孩子,霍去病是秉承著霍善想做什么便讓他去做什么的想法。 聽聞霍善想要找個醫館帶溫應幾人看看真實病例,他的想法便是直接把醫館買下來算了。 若是不買下來,別人家的醫館哪能配合他一個小孩子? 霍去病就像世間所有看著自家孩子學走路的尋常父母那樣,瞧見前頭有半點障礙物都想幫霍善搬開。 霍善沒他爹想得那么多,他覺得自己只是帶人去學學怎么診病,問題應當不大。不過霍去病直接盤下醫館也有好處,他晚上可以瞧瞧自己綁定的醫館是不是多了一間。 要是買下醫館就可以和他綁定,那他說不準可以往全國各地都開一間,到時候張仲景他們想去哪兒坐診便去哪兒坐診。 這樣的話他“入夢”時興許也可以跟過去瞧兩眼呢! 足不出戶,暢游大漢! 霍善高高興興地謝過霍去病,才興沖沖找衛登他們玩耍去。 可惜衛登三人年紀都比他稍大些,尤其是衛伉和衛不疑,年后已經開始正式讀書習武了?;羯埔姷剿麄兊臅r候,他們都在咸魚癱,渾身上下透露著一種“動不了了我一根指頭都動不了”的疲憊感。 霍善不由問他們每天都學了啥,怎么給累成這樣。 衛伉兩人倒沒說什么,衛登看向霍善的眼神則充滿幽怨。 說都是霍善給害的。 從來只有別人給自己背鍋的份,霍善還沒背鍋這種不明不白的鍋。他頓時不樂意了:“怎么就是我害的了?” 衛登道:“你去年才三歲就已經能跟著學《春秋》了,而且識的字比我們還多。父親知道以后就給我們物色了幾個先生,輪番教我們習武讀書,每天的課都安排得滿滿當當?!?/br> 霍善聽得大吃一驚。 嘶! 舅公竟是傳說中的嚴父! 衛登道:“你這次要在我們家住上好幾天的話,不如跟著我們一起上課吧?!?/br> 霍善親眼見證了他們的慘狀,自然不會一腳往坑里踩。他堅決無比地拒絕道:“我有別的安排,就不跟你一起了?!?/br> 衛登問他有什么安排。 霍善便把他將幾個學徒帶出宮來的事給他們講了。 當學徒當然是要跟診啦! 沒跟過診的學徒是出不了師的! 至于有沒有人愿意找他一個四歲小娃娃看病,霍善壓根就沒考慮過。 哪怕患者看他年紀小不樂意讓他開方治病,一般也不至于不讓他參與診斷。 以前他沒主動提想給人看病,那些患者都要逗他說“小神醫你也給我看看”呢。 最年長的衛伉聽后微微皺眉,有些猶豫地詢問:“你以后打算從醫嗎?” 霍善聽出衛伉的不贊同,疑惑地追問:“從醫不好嗎?” 衛伉道:“只怕陛下與你父親不會同意?!?/br> 衛伉性格是比較像衛青的,考慮事情相對要謹慎些。 霍善信心滿滿地說道:“才沒有不同意,我爹剛幫我買了處醫館,明兒我便過去看看!” 至于衛伉說陛下不會同意,霍善雖不曉得自己以后做什么和劉徹有什么關系,卻還是把劉徹與霍去病的戲言講給他們聽。 陛下金口玉言說過了,以后給他當太醫令! 官職都給他安排好了,怎么可能不樂意讓他學醫! 衛伉聽后一陣沉默。 他覺得霍去病和劉徹現在應該是類似于“孩子想玩就讓他玩吧”的心態,如果霍善真的想當個醫家的話他們恐怕會第一個反對。 霍善沒那么多煩惱,當晚還是無憂無慮地早早睡下。 夜里他發現自己名下還真多了家綁定醫館,這家醫館的知名度還不低,已經到達863/1000,只需要再努努力便能邀請一位名醫來坐診。 受邀名醫自然是李時珍他們幾個人中選。 霍善不由積極地和李時珍他們說起開設“全國連鎖醫館”的構想。 李時珍道:“這所醫館開設在長安市中才有這般高的知名度,別處的醫館恐怕沒這么容易經營到這種程度?!?/br> 自古以來大都會都不缺人,像那種整個縣都沒幾個人的地方,醫館開到猴年馬月才能達到“小有名氣”的程度? 霍善聽后有些失望,對哦,想邀請李時珍他們出來坐診還得讓醫館打出知名度。 孫思邈笑著說道:“無妨,我們真要能再給人看診的話,日后可以分頭出去走走,遇到適合的地方便開個記在你名下的醫館。等到你長大了,我們興許已經能帶你去許多地方了?!?/br> 他們都知曉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走過許多地方,既然李時珍能走,他們有什么不能走的? 以前他們也沒少進山采藥,憑借自己雙腿跋山涉水對醫家而言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霍善聽后自然歡喜不已,高高興興地跟孫思邈他們采藥行醫去。 霍善睡得香沉,衛青與霍去病舅甥二人卻沒睡下,兩人正對坐閑談。 其實也算不得閑談,他們討論的事情還是樁朝中大事。 第72章 在他們頻繁打匈奴之前, 有個人給劉徹出了個好主意:推恩令。 推恩令表面上的說辭是這樣的:現在你們只有嫡長子能夠襲爵,其他孩子什么都撈不到。同樣都是你的血脈,日后卻可能過得比尋常黔首都不如,朕看著真是于心不忍啊。不如這樣的吧, 我們把你的封地分一分, 嫡長子分大份的,剩下的切吧切吧分給其他孩子。 這樣一來, 你所有兒子都能過上好日子, 咱老劉家所有后代都能幸??鞓? 何樂而不為! 至于實際上這么做是為了什么,提出這個主張的主父偃最清楚了:無非是重提賈誼、晁錯他們講過的諸侯王威脅論, 通過這種辦法進行變相削藩。 這封地一小份一小份切下去, 只會越來越成不了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