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他手邊甚至還有杯甘蔗榨汁做的飲子。 看得出來, 這小子在宮里過得很自在,連溫室殿都能當自己家了。 皇宮的食材更是豐富到足夠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既然霍善本身沒什么事,霍去病一顆心就放了回去。他知道劉徹和太子對霍善好,宮里肯定沒有人敢慢待霍善, 可每每想到這么小的孩子獨自待在宮里難免還是有些牽腸掛肚。 要是擱在去年有人這么對霍去病說他會這么掛心一個人, 霍去病自己都是不信的。 霍善剛把手里的紅糖小饅頭解決, 眼角余光就掃見了他爹的到來,馬上開心地跑了過去, 舉起個軟乎乎的小饅頭要和霍去病分享。 霍去病先向劉徹父子倆見禮。 劉徹道:“自家人不用這樣,坐下說話?!?/br> 霍去病坐到霍善旁邊,詢問劉徹召見自己有什么事。 劉徹道:“也沒什么要緊事,就是找你來說說話?!彼性谟想S意地問霍去病,“你聽說過‘兩腳羊’嗎?” 霍去病沒聽過。 他不由看了眼霍善。 霍善聽李時珍說這是宋代人的說話,宋代在一千多年后呢,他爹肯定是沒聽說過的。所以他爹朝他看過來,一定是想他給解釋解釋! 霍善馬上當起了知識的搬運工,給他爹分享吃人的門道。 霍去?。?????? 若不是自己看不見那幾位“仙人”,霍去病很想找他們問問,他們每天都在給霍善講什么。 哪怕遠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饑荒時人們易子而食的記載,也沒必要把吃人吃出學問來吧! 這就不僅僅是迫不得已了,而是泯滅人性。 聽劉據在旁補充說這是匈奴人的說法,霍去病覺得這應該是冤枉匈奴人了,他們應當沒有那個閑心這么點評人rou滋味的。 只不過他們雖然不說這樣的話,但做出來的事卻也相差無幾,匈奴人抓走的漢人都是當奴隸使喚,在他們眼里算不得人,頂多只是不吃他們的rou而已。 奴役、毒打乃至于隨意殺害俘獲的漢人,在他們看來基本不是事。從這個角度來講,說他們認為漢人是“兩腳羊”也不算冤枉他們。 大漢若是不夠強大,領土與子民便會遭到侵陵。 所以大漢需要一支強軍,需要一支足以震懾所有鄰邦的強軍。 有時候并非你不想打仗,別人就會與你友好相處。 國與國的“友好”恰好是靠強盛的國力來維持的,尤其是像中原與草原這種世世代代都沒少結仇的鄰居,一旦你弱了下去,對方就會想趁機要了你的命。 霍去病保證道:“我們絕不會讓他們有機會把大漢人當兩腳羊對待?!?/br> 霍善聽后也是信心滿滿:“對的,對的!”說說他還把自己的新歡小饅頭喂到霍去病嘴邊,讓霍去病也嘗嘗他今天的心頭好。 霍去病只能在劉徹打趣的目光中把那小饅頭給吃了。 興許就是因為這孩子心大,那幾位“仙人”說起話來才沒遮沒攔吧。 換成別的小孩討論完吃人的事情后哪里還吃得下東西? 霍善確實是個萬事不過心的娃,畢竟他從小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會找師父,然后問題就解決啦。 現在遇到千百年后的問題,霍善感覺自己做不了什么,所以第一想法也是給大人們講講。 大人們這么厲害,一定可以統統解決掉! 這時外面下起了雪。 其實好多天前就有人覺得要下雪,只是這雪一直憋著沒下。許是憋得久了,這次雪一下就特別大,才過了一會地上就全白了。 霍善是跟著霍去病以及劉據走出溫室殿后才發現下雪了,他既驚又喜地掙開霍去病牽著他的手,蹦到雪里跑來跑去,在薄薄的積雪上留下一串小腳印。 以前他就想玩雪,但他還太小了,師父不讓他在雪地里待太久,他只能可憐巴巴地推開窗往外看。就連只是那么看著,師父也是不讓他看太久的,說是怕他凍病了。 現在不一樣了,他現在足足四歲,已經長大了! 劉據年年都能看到雪,本來已不覺得新鮮,可這會兒看到霍善跑得這么開心,他也忍不住跟上去走進了茫茫大雪里。 雪中竟沒有想象中冷。 劉據跟著霍善欣賞了會自己踩出來的腳印,才很不舍地牽著霍善揮別霍去病。 霍去病送他們到永巷前才轉身離去。 永巷是連著劉徹起居處以及后宮的長巷,只有后宮妃嬪、皇子皇女以及伺候她們起居的宮人能隨意出入?;羯聘鴦溯傃刂L長的永巷回住處,手里還拿著自己搓出來的雪團團。 既然下雪了,兩人接下來便沒再到處亂跑,每日一起看書、練字、下棋以及討論霍善提出的那些奇思妙想。 偶爾還讓人搗鼓些新吃食,比如這天霍善早上起來就跟劉據說,自己想吃冰煮羊。 羊rou對普通人來說挺稀罕,對皇宮來說卻不太稀罕,算是能吃的rou里頭比較常見的了,牛不能隨便宰,豬rou又是賤rou,那達官貴人想要吃rou的時候不就得考慮羊rou嗎? 這也是霍善跟著李時珍見識到的吃法,據說這樣煮出來的羊rou格外鮮嫩。 正好最近下雪了,水放在外頭不消一晚便能結冰,所以想要冰還是很容易的?;羯凭褪前驯昧?,才跑去問劉據有沒有鍋和羊rou,其他雜七雜八的配菜與調料他平時是見過的,外頭有的宮中都有,外頭沒有的宮中也有! 煮rou的鍋這種東西還是很好找的,爐子也很好找。 等底下人把霍善要的東西都湊齊了,叔侄倆便齊心協力地忙活起來,劉據負責往鍋里倒冰塊,霍善負責往冰上撒蔥和枸杞之類的玩意,最后才讓人把切得方方正正的羊rou塊堆到冰上去。 且不說好不好吃,鍋里鋪滿亮晶晶的冰塊,再在冰塊上鋪滿新切的嫩紅羊rou塊,瞧著還挺賞心悅目的。 冰煮羊一時半會還不能吃,至少得煮上一兩刻鐘。劉據沒吃過這樣煮出來的羊,好奇地向霍善追問:“這是哪里的吃法?” 霍善篤定地回道:“這是草原人的吃法!” 他還給劉據講起冰煮羊的傳說,據說是有人大冬天在北海一帶行軍,條件十分艱苦,士氣非常低落,所以領兵那位叫人把羊群殺給士兵吃,想以此鼓舞士氣。只是當時天氣太冷了,水全都結冰了,士兵們只能鑿冰煮羊rou吃! 還是用頭盔煮的哩! 沒想到士兵的頭盔還有這等妙用! 聽說那個領兵的叫成吉思汗,名字聽起來怪怪的,他從來沒聽說過有人叫這名兒。愛好也極具草原人特色,喜歡彎弓射大雕! 霍善轉頭問:“你見過大雕嗎?大雕長什么樣?” 劉據搖頭,正要說自己也沒見過,就聽有人推門走了進來,口中問道:“什么大雕?” 霍善轉頭一看,赫然發現來的居然是劉徹。 想想也對,能出入永巷的男人也沒別人了。 既然劉徹誠心誠意地發問了,霍善馬上給劉徹從頭講了一遍冰煮羊的傳說。 還有那個領兵征戰的成吉思汗。 劉徹也沒有聽說過這個成吉思汗,但兒子在旁邊,他并沒有表現出來。聽霍善講北海諸事講得頭頭是道,他只覺這興許是更北方的游牧民族。 畢竟北??刹皇呛?,而是后世的貝加爾湖,蘇武就是在那兒放了十幾年的羊。那邊生活確實艱苦得很,蘇武都是從野鼠洞里搶吃的才活了下來! 那是漢使未曾深入過的地方,只有匈奴人本身了解那兒的具體情況。 劉徹比較關心的是成吉思汗的士兵居然都穿著盔甲。 要知道匈奴人的制造業十分落后,基本都是靠繳獲漢軍的鐵甲才能給士兵裝備上。 即便是冶鐵業發達如大漢,也不可能給所有士兵都配備上這種能拿來當臨時鍋子用的盔甲。 尋常士兵能戴個皮弁就不錯了。 劉徹心里不免生出幾分警惕來:“當真是所有士兵都有鐵質的頭盔?” 匈奴騎兵已經夠難纏了,要是他們還擁有獲取精良裝備的途徑,那他們必然很快會卷土重來。 成吉思汗,不得不防! 霍善被問得一臉懵。 他也不知道??! 這個很重要嗎? 劉徹見霍善滿臉懵懂,也知道他估計只關心吃了。 事實上劉徹也是沖著吃來的,畢竟聽說太子這邊要吃羊rou,還是全新的吃法。他正好處理正事處理得有些乏了,索性過來太子這邊瞧瞧。 既然從霍善口里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劉徹也沒有多問。 一鍋熱騰騰的冰煮羊擺到席上,便有宮人幫他們把煮好的羊rou撈了上來,供他們就著暖烘烘的爐火以及調制好的醬料嘗嘗鮮。 劉徹試著吃了一塊,只覺這跟著冰一起煮出來的羊rou確實異常鮮美。 再看霍善,年紀小小,吃東西卻一點都不慢,察覺劉徹朝他望過來,他還頗為驕傲地和劉徹夸道:“很好吃對吧?” 劉徹點頭表示肯定。 他吃飽喝足才回溫室殿去。 思及霍善提到的那支軍隊,劉徹便讓人去把衛青召了過來。 衛青和匈奴交手了那么多回,說不準聽說過相關的消息。 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放心自家疆域周遭出現這樣的精銳之師。 衛青聽到劉徹召見自己時還有些驚訝,因為大冬天連適合練兵的天氣都不多,軍中著實沒什么大事,他想不出劉徹為什么突然派人來找他。 不過既然劉徹不是自己出宮溜達,衛青便知道他找自己是為了正事。他沒有耽擱,第一時間入宮覲見。 結果劉徹見到他就問了這么一句—— “你知道成吉思汗嗎?” 第68章 衛青能知道成吉思汗才奇怪, 要知道元朝和漢朝可是相隔一千多年的。他如實答道:“青不知?!?/br> 劉徹聽他答得這般干脆,也知道他確實不知曉成吉思汗的存在。 劉徹把霍善講的冰煮羊傳說復述給衛青聽,從這個傳說里看來,那成吉思汗帶的兵身上竟都有盔甲, 還是能拿來當鍋用的鐵甲。 霍善才四歲大, 不可能無中生有講出北海那邊的情況,說不準還真有人與他說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