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劉據聽了霍善的說法,也覺很有意思。 冬至過后確實會越來越冷,冷到極點之后又會慢慢轉暖。 這個變化周期仔細算下來的話確實是八十一天。 劉據有些猶豫:“我畫得不好?!?/br> 霍善道:“我也畫得不好!”他賣力又說劉據,“我們多畫幾年肯定能越畫越好看,到時候回頭看今年畫的說不準會覺得很有意思?!?/br> 劉據被他說動了,他確實感覺這件事很有意思。 兩人便讓人去裁帛研磨,待在書房里頭花了老半天研究梅花到底該怎么畫。 由于霍善總是能冒出層出不窮的新想法,所以他們這一整天過得十分充實。 眼看馬上到用膳的點,霍善又對劉據說道:“我們去尋陛下吧!” 劉據茫然:“去尋父皇做什么?” 霍善道:“昨天說好的,我們要教陛下學五禽戲,這會兒陛下肯定忙完了,我們教完陛下正好可以吃飯?!?/br> 多好的蹭吃蹭喝機會! 一定要去劉徹那邊把飯給蹭了! 雖然嚴格點來講,劉據這邊的飯也算是劉徹提供的,但是直接端上來的飯哪有蹭來的香? 霍善一臉正色地說道:“我們既然答應了陛下,必須得言而有信才行!” 他說得義正辭嚴,劉據絲毫聽不出他是準備去蹭飯吃的。 想到霍善昨天反復強調的“食言而肥”,劉據心里那點怵意很快被他壓了下去。 劉據用力點了點頭,拉起霍善的手跑著找他父皇去。 現在他已經很習慣跟著霍善跑起來了! 甚至開始領跑! 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劉徹偶爾還是需要和朝臣開個小會。 這天他就留丞相莊青翟和御使大夫張湯聊起了正事。 就在這場小型會議快結束的時候,劉徹就聽到外頭傳來一陣小孩子的腳步聲。 接著兩顆小腦袋從門外探了出來。 從中認出了自己兒子的劉徹:“……” 怎么感覺太子性情越來越跳脫了? 第64章 莊青翟不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年紀小得不得了的朝陽侯了, 記得他第一次在陛下嘴里聽到這個名字,還是接過那份《寄生蟲圖譜》的時候。 現在再見到霍善,莊青翟的心情很復雜。 因為就在剛才,劉徹讓他們討論科舉該如何實施。 科舉的落實須得和官學建設配套進行, 你要搞考試, 首先得有考生吧?看來接下來一年的考核重點要往文教方面偏一偏了。 作為劉徹拉拔出來干活的文官代表,莊青翟對這件事還是樂見其成的。打仗的事他們插不上話, 搞教育這件事可就是他們的專長了, 衛霍兩家打仗再厲害, 碰上文教方面的事恐怕就抓瞎了吧? 莊青翟一開始是這么想的,后來才從自己的消息渠道得知一個極為荒謬的真相:劉徹拿出來的這個科舉章程, 居然是從朝陽侯那兒得來的! 這么小的娃娃哪里懂什么人才選拔, 無非是有人借他之口把這些構想說給劉徹聽。 這背后的人是誰? 難道是冠軍侯霍去??? 如果霍去病有這般厲害的門客, 他們自己怎么不出來說, 反而還讓個奶娃娃出面?難道是想看他們賣力把科舉大辦特辦,最后才站出來摘桃子? 沒想到啊, 霍去病居然是這樣的人! 嘶,這可比衛青可怕多了。 難怪那么多人都放棄討好衛青、轉投霍去病門下。 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張羅, 最后成就的可能是霍去病, 莊青翟心里就很不得勁。 可是不好好辦事的是不可能的,沒看到張湯一直在邊上虎視眈眈嗎? 上任丞相李蔡畏罪自殺后,張湯便覺得該輪到他當丞相了,因為劉徹有什么事都愛找張湯辦, 張湯也都盡心盡力完成任務, 堪稱一把指哪打哪的絕世好槍。 當新丞相的任命下來了, 張湯心里一直不平得很。 莊青翟這個丞相也當得兢兢業業戰戰兢兢。 沒辦法,有頭惡狗在旁邊盯著你, 你敢不盡心盡力就得被狠狠咬上一口,換成是你你敢偷懶嗎? 想想上任丞相李蔡的下場吧,坐在這個位置上一旦失了圣心,能自殺都是好的! 反正吧,莊青翟看向霍善的眼神很復雜很復雜。 張湯也注意到太子和霍善的到來,起身向劉據見禮。 劉據沒想到還有旁人在,本來想把腦袋縮回去的,結果張湯已經向他行禮了,他只好入內向劉徹問安。 正事也聊得差不多了,劉徹讓莊青翟和張湯退下,目光轉到兩小孩身上:“怎么過來了?” 霍善道:“昨兒說好要教您五禽戲的!” 劉徹這才想起昨天的戲言,笑著夸道:“你倒是記得挺牢?!?/br> 霍善道:“那當然,我是天底下第一守信的人!” 劉徹想到了他那“天下第一醫館”,樂道:“你倒是事事都要爭第一?!?/br> 霍善道:“做事不爭第一爭什么?” 劉徹聽后覺得沒錯,他也想爭第一。 這些年他一直都打算在朔方、滄海以及西南夷設郡,希望西至朔方、東至滄海、南至西南夷諸地全都在大漢的掌控之中。當初丞相公孫弘強烈反對,認為朔方、滄海諸地于大漢根本毫無用處,反而還白白消耗國力。 現在朔方以西盡歸大漢所有,馬上便能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接下來興許能從西域諸地引進棉花等于民生大有益處的作物。 雖然公孫弘已經病逝,沒法見證他建設朔方城的正確性,劉徹心里還是對自己的決策頗為自得。 只要是土地,怎么可能沒用? 無非是他們目光短淺,不知道該怎么把它用好而已! 連個四歲小孩都不如! 對于二話不說直接上手打得匈奴屁滾尿流的衛青和霍去病,劉徹只有一個想法:滿意,非常滿意。 不過這其實也不能怪公孫弘他們強烈反對,因為西北的土地是真不好開發,別說糧食種上去了,就算是人走過去也能被那里的天氣弄得皮膚干裂。 也就祁連山一帶鄰近水源的地方可以定居。 想要在這些地方長長久久地在上面烙下大漢的印記著實不容易。 更別說劉徹想的還是三面同時擴張,比如這滄???,其實就是遼東臨近朝鮮半島那一帶,在許多人看來這地方也是毫無用處,不僅路途遙遠,氣候還極其惡劣。 真要把這個滄??ぞS持下去,朝廷年年都得賠上大量人力物力。 不如不要! 當時在公孫弘等人的反對之下,劉徹只能擱置了東北、西南兩個方向的擴張計劃,專注于和匈奴耗到底。 好在當時衛青出現了。 如今霍去病也成長起來了。 對于實現了自己開疆拓土夢想的衛霍二人,劉徹自然是怎么看怎么順眼。 連帶看霍善這孩子,劉徹也是越看越喜歡。 他當然知道那么完備的取士之法不可能是個小孩子想出來的,可就算是別人教的又如何?別人想獻策能通過四歲小孩之口說清楚,有的人四十好幾都還整不明白自己手頭的工作! 有本事你也去讓個四歲小孩流利地介紹出什么事察舉制來。 能把事情講明白,這本身就是一種能耐。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娃聰明討喜! 既然小孩子都把自己的話記得這么牢,劉徹自然不會食言。只不過在這接見朝臣的地方學五禽戲還是怪不好意思的,劉徹便領著兩個小孩回了禁中。 伴著逐漸西移的斜陽,劉徹父子倆一起跟著霍善學五禽戲。 其實霍善早上已經教過劉據了,所以劉據就是跟著鞏固一下。 霍善的主要教學對象還是劉徹。 出來放風偶然瞥見這一幕的李時珍:? 呼叫華佗,呼叫華佗。 別做手術了,快來看看這從未設想過的一幕! 漢武帝劉徹帶著戾太子劉據在學你家五禽戲! 華佗最近被李時珍一口一個“開顱術”,一頭扎進了神外手術這個天坑里頭,結果他就發現……以前自己做的還真是些小手術。 因為自己的手術器械和系統提供的手術器械相比實在太過簡略,所以他權衡之下決定學習一些如何使用這些超越時代的手術器械。 接著他發現神外手術許多的解剖學知識都是他此前沒接觸過的,他還得進修一下相關課程。 之所以說這玩意是天坑,就是因為即使他把這些課程都進修完了,也不一定能夠保證自己一刀切下去會不會出現什么難以預計的后果。 畢竟人的腦子有多重要,有腦子的人都知道。 面對擺在自己面前的一個個亟需解決的問題,華佗的感覺是這樣的:上不完,這補習班根本上不完。 早知如此,不如先開普外科學掏糞。 一把年紀的華佗已經迷失在神外科領域里,每天學得昏天暗地。聽到李時珍的召喚,他覺得自己也該出來醒醒腦了。 拇指大的小老頭兒出現在霍善肩膀上是感覺肩頸麻麻的,忍不住先自行活動了一下筋骨才定睛往前看去。 然后他就看到了劉徹正帶著兒子在練他熟悉無比的五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