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霍善可不曉得自己完成了在朝臣中的一次小范圍露臉,他因為年紀小, 很難把粽子包得很好看,所以自告奮勇當現場指導,到處溜達去指導眾人該怎么包。 在霍善堅持不懈的反復演示之下,大部分人都明白了粽子的包法,連劉徹他們都包得有模有樣。 霍善拿著他那兩片展示用的竹葉到處給人溜達到一個中年文士旁邊,赫然發現這人動手能力極強,粽子包得又快又好。他頗為驚奇地拿起來看了看,覺得這是全場賣相最佳的粽子! 沒辦法,在座之人在家基本都是吃現成的,誰會親自動手? 霍善和人家說了一聲,便拿了個對方包的粽子,屁顛屁顛跑回去給劉徹父子倆看。 說這個包得最好! 劉徹問他從哪拿回來的。 霍善不認得人,只能指給劉徹看。 劉徹順著他的指頭一瞧,笑道:“原來是枚皋?!?/br> 太子劉據見霍善一臉茫然,便給他介紹說這人是大文學家枚乘的兒子,與霍善還算有點緣分,因為霍善的封侯詔書就是他給寫的。 聽說枚皋是枚乘兒子,張仲景幾人也給霍善介紹起來,說枚乘此人寫了篇《七發》,內容十分發人深省,體裁也相當別具一格。后面有許多漢代人學著他寫賦,便有了著名的“七體”! 霍善聽后還是一臉茫然。 倒是劉徹笑著調侃:“看到枚卿,朕倒是想起了他父親枚乘。記得朕還是太子時便極愛讀枚乘的《七發》,據兒你們得空也可以去讀讀,里頭說的富貴人家許多孩子的毛病,你們若不注意些恐怕都逃不脫?!?/br> 劉徹確實很喜歡枚乘,他登基后馬上派人去接枚乘入京,枚乘以年老體衰推辭,他還特意命人把馬車改裝了一番,用蒲草把車輪給裹起來增強馬車的抗震性。 這便是有名的“安車蒲輪”。 皇帝都這么禮遇了,枚乘自然沒法再推辭,于是就……死路上了。 劉徹得知后非常傷心,后來枚乘的兒子枚皋來到長安,很快便獲得劉徹的賞識留在身邊,與司馬相如一起成為劉徹的御用文手。 太子劉據乖乖記下了劉徹隨口說的囑咐,霍善卻是直接追問:“什么毛???” 劉徹就給他分享了段《七發》的內容,大意是現在的權貴子弟都住在高門大宅里、養在深閨之中,在家有保姆跟著,在外有傅父陪伴,吃的都是精細的糧食和肥美的rou脂,穿的也都是輕薄又暖和的衣裳,這樣養出來的孩子能健壯到哪里去?便是金石之堅,也會被銷熔瓦解! 身體要勤加鍛煉才能強壯,意志也要多加磨煉才能強大,這便是枚乘倡導的養生之法。 劉徹講完后笑睨著霍善:“你看這像不像你師父養你時干的事?!?/br> 霍善喜歡吃面食,他就買驢買麥子磨出精面好讓他頓頓都能吃上;就連霍善此前穿的衣服,也是仗著沒人會追究小孩子的穿著給他穿無官無爵者不能穿的軟料子。 完全是在嬌慣孩子。 霍善睜圓了眼睛。 沒想到劉徹講這么多,居然是想說他師父太慣著他了! 哼,師父對他好怎么了? 霍善不搭理劉徹了,繼續跑來跑去看看有沒有人不會包。 包粽子這事兒確實不難,甭管包得好不好看,反正大家基本都已經上手了。 霍善轉悠了一圈,發現沒自己發揮的余地,只能跑去找霍去病告劉徹的狀。 說劉徹繞著彎兒說他師父要慣壞他的事。 霍去?。?? 你跟我告狀也沒用,我又沒法去批評你這位姨公。 霍去病坐的地方離劉徹不遠,劉徹一抬眼就看到他們父子倆在那嘀嘀咕咕。 邊嘀嘀咕咕還邊時不時往他這邊看一眼。 劉徹樂道:“你們父子倆在說什么我們不能聽的話?” 霍善馬上道:“我沒說你壞話!” 劉徹更樂了。 衛青也忍俊不禁。 霍去?。骸啊?/br> 還真是個小孩子。 你以為你這么說,別人就會信嗎? 知道霍善在告狀,劉徹也不在意,逗小孩嘛,就是要逗這種反應大的。換成那種你說十句他都不吱半句的悶葫蘆,逗起來有什么意思? 人多干活快,眾人齊心協力一起包,不消半個時辰就把粽葉全部消滅掉了。 包好的粽子由專人負責抬去煮,劉徹便領人前去平日里宴飲之處邊飲酒邊等著粽子出鍋。 幾個小蘿卜頭也光榮地獲得了一席之地,只是他們不能喝酒。 不過秋天梨子多,上林苑又恰好栽了一大片梨樹,庖屋那邊便給他們準備了梨子汁,喝起來清甜爽口,霍善很是喜歡,捧起來咕咚咕咚地喝了好幾口。 衛登幾人見霍善在那噸噸噸,不由也跟著噸噸噸。 等他們跟著霍善把食案上的果點都嘗了個遍,才有心思聽枚皋他們搞現場創作。 無非是些歌功頌德的文章。 唯一讓大伙沒料到的是今天的歌功頌德大會突然增添了一個新主題:紀念屈原。 眾文士剛才基本都是邊包粽子邊思量著該怎么改稿。 粽子害人??! 劉徹對文士們的狀態門兒清,也不著急讓他們寫,反而還給每個人賜了酒。 霍善還是頭一回參加這種宴飲,感覺還挺新鮮的,等到分筆墨的時候他還問劉徹:“我們沒有嗎?” 衛登幾人連連給他使眼色,讓他不要主動為自己增加難度。 劉徹笑道:“怎么?你也想作詩?” 霍善道:“我不會作詩!” 劉徹道:“那你要筆墨做什么?” 霍善實話實說:“旁人都有,我也想要!” 這是把小孩子心態講得理直氣壯。 劉徹笑道:“行,也給你們備上筆墨?!?/br> 不僅有筆墨,還有裁好的布帛可供眾人書寫。 衛登幾人:“……” 絞盡腦汁琢磨該怎么寫的人 4 霍善一點都不煩惱。他跟著張仲景他們習了挺久的字,不過都是拿木棍之類的寫寫畫畫,等認回霍去病他也不怎么愛浪費竹簡或布帛,平時依然很少拿真正的毛筆。 這會兒拿到了筆,他沾水在食案上先試了好一會,才終于開始動手寫下自己正兒八經動手書寫的第一句話。 四個小老頭兒也想看看自己的教學成果,所以湊在一起看霍善到底準備寫什么。 他們小小的腦袋跟著筆尖轉來轉去,終于轉到霍善寫完了整句話—— 粽子好吃,不可多吃! 張仲景幾人:????? 霍善寫好以后認真欣賞了一番,覺得自己的字寫得整整齊齊,非常棒! 于是他捧著自己的處女帛書跑去找霍去病他們要點評。 看看,我寫的! 棒不棒! 看清上頭寫著什么的霍去?。?? 衛青倒是把帛書接過去仔細看了一會,夸道:“寫得真不錯,你阿父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別說寫字了,連字都不認得?!?/br> 霍去?。骸啊?/br> 這就是長輩嗎?只要有了年紀更小的甥孫,外甥就可以扔出門了。 劉徹沒想到霍善真能寫出字來,聽衛青這么一夸也來了興致,招呼霍善:“是不是也該拿給我瞧瞧?” 霍善一想,劉徹是長輩,筆墨還是他出的,理當拿給劉徹看看才是。他馬上樂滋滋地捧著自己的大作,積極地拿給劉徹欣賞。 劉徹很快也看到霍善寫出來的八個大字。 劉徹問:“為什么不能多吃?” 霍善道:“黏黏的米,不好消化!” 劉徹恍然。 那確實是不好多吃。 劉徹笑著打趣:“你算是第一個寫完的,想要什么獎賞?” 霍善沒想到寫得快還有獎勵,馬上翹起了尾巴。 “什么都可以嗎?” 霍善問。 劉徹道:“你先說說想要什么,我再看看可不可以?!?/br> 霍善其實收到什么都會很興,可要是讓他自己琢磨想要什么,他又想不起來。他覺得自己什么都有了,已經沒有什么要向別人討要的了! 他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 劉徹笑道:“這么為難嗎?你再想不出來,朕可就把這獎賞給別人了?!?/br> 霍善聽劉徹這么一說,忽地就想到要什么了,忙問道:“可以給我一頭小牛犢嗎?” 劉徹沒想到他想了半天只想出這么個要求,有些啼笑皆非地詢問:“可以是可以,不過你要牛犢做什么?” 霍善道:“二柱家的小牛犢去年被賣掉了,二柱很傷心,我要給他送一頭新的小牛犢!”他說著說著愈發覺得自己這個主意妙極了,“到時候我告訴他小牛犢是您賞賜的,他一準高興得不得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