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中國隊拿多少金牌才算值
12月1日,第十五屆亞運會在卡塔爾的多哈開幕了。幾天來,中國代表隊掀起了奪金狂潮,無論是金牌數還是獎牌總數都遙遙領先,金牌總數比第二名的日本代表隊多出幾倍。中國,仿佛是亞洲的一個體育寡頭,令其他的亞洲小國望塵莫及??墒?,我們拿到的金牌總數到底算不算多呢?金牌的多少又能代表什么?我們中國代表隊拿多少金牌才算值呢? 首先,我覺得我們拿到的金牌并不算多。因為我們中國有13億的人口,日本只有1億多人口,而韓國人口總數只有不到5千萬。如果以人口總數計算,我們拿到的金牌總數應該是日本的13倍,應該是韓國的26倍??墒堑浆F在我們拿到的金牌總數只是日本的3倍多一點,是韓國的4倍多一點。如此看來,我們拿到的金牌總數不但不多,而是太少了。 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金牌的多少又能代表什么呢?代表我們是體育強國了嗎?恐怕不是。已經有很多人提出,金牌強國并不是體育強國。體育強國是一個綜合的評判,我們雖然拿了很多金牌,但是我們的體育機制是落后的,我們培養出來的冠軍都是跟我們的文化教育是脫節的,很多世界冠軍的文化素質很低。雖然我們培養出了很多世界冠軍,但是我們的國民身體素質確是下降的。我們大眾的體育活動是不怎么普及的,大眾的體育設施是落后的。所以說雖然我們拿了很多金牌,我們離體育還是很遠的。 應該說,不管是世界冠軍還是亞洲冠軍,都是運動員教練員付出了超人的努力才得來的。每一塊金牌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為國爭光的人。但是,我們到底要拿到多少金牌才算值呢? 當然有人會說金牌越多越好。因為拿到金牌為國爭了光,長了民族志氣,揚了國威,每一塊金牌都很值。但是如果比起來運動員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想一想艾冬梅、郭萍嚴重變形的雙腳,想一想我們國家為了培養一個冠軍投入的巨資,仿佛這一枚小小的金牌并不怎么值??磥磉@是一個不太容易說清楚的問題。 在我看來,我們能拿到更多的金牌固然可喜,但是我們還是不要過分關注金牌的多少。難道拿到銀牌的選手、拿到銅牌的選手、甚至沒有拿到獎牌的選手不令人尊敬嗎?還有更多為體育事業奉獻了青春和未來但是最后卻一無所獲的人,我們不應該去關心他們嗎?如果我們把心態放正一點,把體育當作我們提高身體素質的途徑,把金牌當作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意外所得,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