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常香玉
看到電視報上8月15日藝術人生要播放常香玉,很是激動。久違了,常香玉! 常香玉是豫劇五大名旦之一,也是著名的愛國藝人。 豫劇是河南的地方戲,但是影響很大,在全國有眾多的豫劇迷。在我們老家冀南一帶,豫劇一直是最流行的戲曲。從小聽的最多的就是常香玉的戲,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每一出戲都耳熟能詳,聽著上一句,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詞。也從心底里佩服常香玉的唱腔怎么就那么好聽,怎么就那么百聽不厭!常香玉戲路寬,無論是悲劇、喜劇、正劇演來都游刃有余。替父從軍的花木蘭、乖巧伶俐又機智風趣的小紅娘、歷盡磨難的蛇仙白素真、對愛情堅貞不渝的黃桂英、忠厚善良的拴寶娘、威風凜凜的穆桂英,這些角色反差很大,但是常香玉塑造的都非常成功。常香玉的唱腔屬于豫西調,但是又吸收了豫東調和許多其他劇種的唱腔,因此,常香玉也被稱為豫劇史上的革新家。常香玉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唱段,象斷橋中的“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攙起”、拷紅中的“尊姑娘穩坐在繡樓以上”、大祭樁中的“婆母娘且息怒”等?;咎m中的“誰說女子不如男”更是家喻戶曉,成為豫劇唱腔中最經典的唱段。 雖然人們對常香玉的唱腔十分的熟悉,但是對藝術大師的個人經歷卻知之甚少。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時捐獻了一架飛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我還知道,常香玉在文革時曾被稱為“戲霸”坐過監獄。常香玉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在藝術人生里,能給我們講述多少呢?藝術人生畢竟只是一期節目。我們期待著! 對象常香玉這樣的大師級的藝術家,我們應該在他(她)們還健在的時候多錄制一些資料保存下來,畢竟大師們都年事已高,而且大師們的精彩藝術是空前絕后的。據我所知,常香玉的弟子們,包括孫女小香玉,沒有一個能得其神韻的,跟常香玉造詣都相差甚遠。不僅常香玉,豫劇大師們都存在著這種遺憾,包括陳素真、崔藍田、馬金鳳、閆立品、桑振君。陳素真一直到66歲才錄制了兩出戲的錄像,圖像和音質都很差;崔藍田甚至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只有錄音;桑振君的錄音都是五六十年代錄的,連立體聲都不是,更沒有錄像資料。如今,陳素真、崔藍田、閆立品都已仙逝,留下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桑振君還健在,但是很少有人去采訪她、去關注她。 常香玉走進了藝術人生,這是廣大觀眾的幸事,讓我們再一次目睹大師的風采。我們也期待著更多的藝術大師走進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