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游戲[基建種田] 第19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前任渣反派后翻車了、聯姻對象是反派BOSS、死對頭影后竟是我網戀女友、獨占柔弱公主后、與會長o交往后我成了奶狗、隨口說的女朋友成真了、虐完女主死遁后我又回來了、穿書后和冤種美人相愛相殺、不復合真的很難收場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13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 慜帝六年九月,淮南貿易城門口,商人如云。 這里是商人的世界。 需要進城的商人都不肯自己乖乖呆在隊伍里排隊,城門口的展臺實在太吸引人了,任何人看到那上面琳瑯滿目的商品和熱熱鬧鬧的人群,都舍不得不去湊這個熱鬧,逛一逛。 人人都說,淮南貿易城有二寶,其中最有看頭的一寶便是這城門口的展覽臺,是以來貿易城的人誰都要想去看看。 但是進城的隊也不能不排。 身邊人多的商人可以讓商隊負責看貨的成員帶著貨物繼續排隊,身邊人少的則會在城門口外五里的茶水棚外雇一個排隊工。 任何經濟和貿易都離不了人,人多了,經濟就繁華起來了,淮南貿易城幾乎聚集了全天下的商人,這里光是城門口每天的人流量就至少有萬人,里面有來做買賣的商人,有來長見識的士人,也有專門為了來求學的普通學子。 人多了,城門外經官府特批劃定的區域,就有本地百姓把供客商暫時歇腳.打探消息的茶水棚開起來了。 茶水棚內的客人每天都很足,除了外地來的客人,還有一群家境不算好的外地學子定期來這里“打工”賺學費。 這就要提到淮南貿易城的第二寶了。 有一件事是淮南貿易城內的老人們都心照不宣的,那就是去年年末那位青州刺史孔景陽老先生忽然發檄文罵王若彩霍思城母女,其實是因為貿易城內的識字班而起。 人家母女倆自江北發家,建功立業都十幾年了,為什么淮南貿易城的識字班一傳揚開,孔景陽老先生就暴跳如雷開始看這兩人不爽了呢?人家母女倆是萬惡之源你之前不知道罵嗎? 這就好比我把一個石頭砸進人群里,有人忽然跳起來叫罵,為什么我不說。 商人們都是人精.子,當然也有那種奔著靠識字班觸碰士人階級的急功近利者迅速和淮南貿易城割席了,但是更多人還是飛快涌入淮南貿易城。 既為這里的貿易,也為這里的識字班。 商人是源源不斷的,因為淮南貿易城內只用簡體字,只認簡體字,所以婦好書院第一分院的學生也是源源不斷的。 在有在淮南貿易城內使用簡體字需要的商人和只為識字而來的學字的沖擊下,婦好書院第一分院很快爆滿,雖然她們的教學效率極快,三個月就能換一輪學生,但是這天下有識字需求而找不到門路的人實在太多了。 很快,淮南城內劃出來的碩大的一個分院就裝不下它的學生了。 慜帝五年十月,貿易區總負責人,也就是淮南貿易城的城主衛婷就和淮南太守伍學舟商議好,為婦好書院第一分院搬遷校址,將分院修到了貿易城十里外。 淮南和汝南緊貼著,墨子班的高級畢業生都是現成的,正好十月地里的活已經整完,淮南郡內的農人正是閑暇的時候,招點工人一點不費事,于是短短兩個月時間,到孔景陽的征討檄文傳入淮南的時候,衛婷已經和伍學舟順利把分院修好了。 孔景陽的檄文影響不了真正想識字的人,新修起來的分院避開了喧囂繁華的貿易城,但是又不至于讓人真遠離了人類社會,學生想要買個生活用品,半天之內即可來回,如果要閑暇時候進城逛一逛,也不影響。 圍繞著分院而建的還有一棟棟專供求學的學子們短期租住的屋子,都是統一的規格,形容樸素,價錢也很便宜,只有學生能租住,被稱為學子房。 但是也有家中巨富,即使出門在外也住慣了好屋的人,這些人不吝惜錢財,于是在學子房之外,又起了更豪奢的屋子了,這些屋子便沒有好價格了,數量也不多,非重金而不可得,故而被前來求學的學子們戲稱為金屋。 學子有了,巨富也有了,大大小小的餐飲店和賣筆賣紙賣書的商鋪也在學子房和金屋之間開起來了,不到半年時間,新的分院便成了一個新的小城,為源源不斷的識字班學生們服務。 商人們來回于貿易城和婦好書院分院之間,不斷地進城出城,進一步繁榮了展臺的人流量,更為兩城之間修路做出了貢獻。 很快,在衛婷的首倡下,貿易城內有需求要在兩地之間往返的商人學子們一同出資,為這兩城之間十里的路修了一條漂亮的石子路,貿易城的人力和物力都極其豐富,十里的石子路在墨子班的高材生的規劃下只花了不到十天便修成了。 石子路一成,除了方便城內的商人學子們自己來回往返,還為在此次修路中出資的人留碑刻下了姓名,按照出資多少,碑上的姓名占地大小各自不同。 比如有一個叫宮揚的商人,家中極其有錢,在此次修路中隨手便出資五千錢,占到了總花費的十分之一,在碑上得了大大的兩個字,他每逢七日休息時便帶著大批仆人從這碑旁路過,每每指著那上面自己的名字得意掐腰大笑,還道“要不是城主規定每人出資不能超過一成,這條路我就一個人占了,不就是五萬錢,換我名字在此屹立百年,能為我掙來的生意又何止五萬,就是五十萬錢也值得??!” 像他這種的巨富不愁錢,每日除了上課之外便是想生意,但是來分院求學的人里也有拿著全家多少年攢的資金只為識字的,這種學子便是貿易城外五里茶棚里的勞動力來源了。 能進貿易城做生意的商人不會差錢,更不會雇不起一個兩個人替自己當向導,而貿易城內人流更迭速度極快,很多人都是談定了生意就走,他們不需要長期的仆人,只需要短工,而貿易城是辦事的地方,城中的規矩很嚴,商人們不想惹事也不會故意折辱人,這對那些錢財不夠的學子便是一個學習期間打工賺點生活費的好出路。 等他們在這里完成三個月的識字學習,家鄉缺人的便直接帶著分院里發的《拼音字典》回家鄉了,也有人出來一趟除了識字又生出新的野望,便會轉身扎進貿易城里。 等到慜帝六年六月一日陸瑤在青州改稷下學宮為百家學宮后,這些家境一般只為識字而來的學生又多了一條新的出路——學習特別優秀的學生經過分院老師的考核,可以得到推薦信,免費前往青州百家學宮考取資優生名額。 如果能夠從那里畢業,那他們便就機會來考婦好書院的官了。 這讓那些一開始只是想著搏一搏抵著巨大壓力出來闖的家境普通的外地學生忽然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他們在分院中廢寢忘食地學習,只為能夠得到資優生的名額。 任誰聽到資優生這個名字,都會知道,這個名字代表著優秀,代表著人才。 而真正的人才向來是惹人爭搶的。 從前他們不可能做人才,因為他們是賤人,賤人連字也不識,怎么可能是人才呢,從根源上他們就沒資格是人才了。 但是現在,他們不僅能識字了,在識字之上,婦好書院分院還為他們提供了更順暢直接的天賦展示平臺——如果覺得自己是人才,就去考百家學宮的資優生吧,從那里畢業,哪怕你不是江北政權的子民,也有機會和婦好書院的畢業生們一樣考取官職了。 溫能數兄妹倆既不屬于巨富之家,也不是連生活費都出不起的人。 他們倆出門來求學,就只為讀書識字,溫能數還稍微肩負了一些父親交代的結交一些有名望的大商人的責任,溫小妹就真的全部目的都在求學識字上了。 他們在慜帝五年十月從家里出發,找了熟路的人帶路,次年二月才進入淮南。 因為分院的學生數量爆滿,而且溫能數不放心小妹自己一個人在一個班,非要兩個人進一個班,所以兄妹倆不得不排隊,三月下旬才進入分院學習。 他們也是趕巧了。 正好學到第三個月陸瑤在青州為稷下學宮改名,向天下招生。 分院的老師趁機對班上部分優秀學生透露資優生的消息,這兄妹倆就是其中之二。 聽到消息,兄妹二人瞬間就進入了瘋狂學習的狀態。 溫能數還為貿易城內的風光掛念,溫小妹卻是心無旁騖,一心只瞄準了資優生的名額。 來到淮南,見過了淮南一個個威容不凡的女官和女老師們之后,溫小妹已經完全變了。 她之前覺得自己如果能和哥哥一樣識字那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來了之后她覺得自己為什么不能和那些女老師一樣。 更后來她有機會見到了貿易城的高級官員,發現他們竟然都是女官!連貿易城的城主也是個女人! 溫小妹覺得自己簡直是闖入了一個新世界。 這里一切都令她著迷,她覺得她就適合待在這里!她的家鄉!她再也不想回去了! 于是溫小妹發奮學習,她的目標是至少也要能留在分院當一個女老師,雖然還不知道怎么才能當,但是只要她先學好本事,總能想到辦法的。 溫能數也是和小妹一起在一個識字班學習后才發現,小妹學起來比自己快!她竟然還比自己刻苦! 溫能數下了課在腦子里復習一下今日所學就差不多了,溫小妹卻要又抄又記又練習,還買來了分院外面商鋪的書店里賣的一些用簡體字寫的書,說等她學會用《拼音字典》了就要邊查邊看! 溫能數作為兄長羞愧不已。 但是他也能懂得meimei如此奮發向上的原因,這里真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以小妹從小跳脫頑皮的性格,在他們那個小縣里,是得不到任何光明出路的,總有一天,父母養她的時候夠了,會為她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給她找一家夫婿。 她在家中能如此快活,可是等她到了她的夫家呢?她的丈夫會不會覺得自己的妻子實在太跳脫不講理,覺得她一個女人家,既不柔弱也不溫順,從而想降服她,改變她,甚至如果改不掉,就嫌棄她,虐待她呢? 溫能數以前總是對自己說,meimei還小,等她再大一點再去教她那些復雜的東西吧,等她大了,自然就懂了。 現在溫能數忽然發現,自己以前是在自欺欺人。 他不是沒聽說過,有很多本來在家里過得快活肆意的女孩子在嫁人之后過得一點都不如意,和夫家不和最后導致本人不得善終的。 如果他真的放任meimei在縣里那樣長下去,以后等待meimei的恐怕很難是一份美好的婚姻。 meimei的性格太要強了。 如果她是個男子,這回給她帶來很多好處,可她偏偏是個女子。 好在她現在淮南,而不是在縣里。 每每想到這里,溫能數都忍不住想起他一個人出發的那個清晨。 是否命運早已在暗中安排好了一切,連老天爺也舍不得讓這個美好又剛強的女孩子被埋沒在他那座頑固.逼仄的小縣呢? 溫能數聽著meimei在燈下頻頻翻動書頁的聲音,像半年前的那個早晨一樣,再次祈禱起來:希望meimei考上資優生,希望meimei,能在江北獲得屬于她的事業。 挑燈夜讀的不止溫小妹一個,暗暗期盼著前往百家學宮考取資優生的也不止溫小妹一人。 九月一日,當陸瑤將招生布告發遍全國的時候,第一批被分院推薦前往的百家學宮考取資優生的學生已經坐上沿淮水東去的船了。 溫小妹,也就是溫隱華站在船頭上,遙望自己來時的方向,仿佛還能看到哥哥笑著將為自己收拾的包袱遞給自己的樣子:“meimei,此去經年,哥哥只望你前程似錦,萬事順心,你要保重?!?/br> 哥哥,你也要保重。 我會帶著百家學宮畢業生的身份回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2-05-1922:38:06~2022-05-2023:45: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木防己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妖怪哪里跑25瓶;傲慢與偏見20瓶;趙桔涂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14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 孫長恩坐在臨淄城內的茶寮里,默默看著一個婦人牽著孩子匆匆自己面前走過去,后面還跟著她的丈夫.以及孩子的爺爺.奶奶,等這家人急匆匆過去,又有一大家子人走過來,這一家人就更夸張,家里四個孩子,五個大人,還有幫忙拿書的童仆,一群人眼睛緊急地盯著前方,也匆匆過去了。 孫長恩就跟屁.股底下在茶寮的長凳上生了根似的,一個上午盡在街邊看這些慌張緊急的家長和孩子在自己面前走來走去。 這些人要去的地方是百家學宮前的大廣場,相傳幾百年前,孟夫子就是在這里和諸子百家的學者辯論,一展各家所長。 長街盡頭就是用來辯論的大廣場了,那里時不時就傳來沸騰一般的叫好聲,一會兒又是集體發出來的不屑的噓聲。 一圈又一圈的圍在廣場高臺下,“彩”和“噓”在廣場上此起彼伏。 看熱鬧和好奇是人類的天賦,就憑這么多人圍在這里張望,路過的人也舍不得不湊過去看看。 何況最近臨淄城內的人都知道,廣場上的不是什么沒營養的熱鬧,而是聽說了百家學宮的消息后,從各地來的士子們在“踢館”。 你霍思城說你這是百家學宮,又對天下學子廣開招生之門,那我倒要來看看,你百家學宮有哪百家,配不配得上這“百家”之名。 霍思城九月一日發布告,十月初就有外地來的士子入了臨淄城,整個十月里,除了各地聞風而來準備進百家學宮拜師當學生的人源源不斷地進入百家學宮,它的挑戰者們也在源源不斷地進入百家學宮。 這些挑戰者都是各地的飽學的鴻儒士子,早在陸瑤列圣人碑的時候,他們就對百家學宮憎恨不已了,當時就有人收拾了行囊從家鄉出發前來的。 只不過當時霍思城傷害的畢竟只是士子們的自尊和驕傲,真正肯為所謂的圣人的牌面不遠萬里前往青州單挑霍思城的人到底還是少數。 不過在霍思城開始對天下招生之后,動真格的人就多了。 因為這回開始碰到實際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