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游戲[基建種田] 第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前任渣反派后翻車了、聯姻對象是反派BOSS、死對頭影后竟是我網戀女友、獨占柔弱公主后、與會長o交往后我成了奶狗、隨口說的女朋友成真了、虐完女主死遁后我又回來了、穿書后和冤種美人相愛相殺、不復合真的很難收場
她把孩子護在另一側,絕望地,慢慢地,轉過身。 …… 陸瑤從周氏那里聽說,西邊的田莊昨天下午收了一群流民婦孺,已經先安頓在莊上的空屋子里了。 戰亂時期,從北方來的流民身上不可避免地帶著很多可怕的東西,最讓人擔心的就是疫病。 即使是接受流民,也不敢驟然讓人住進人多的地方,要先圈在一個地方,住一段時間確定沒有疫病,才敢放心讓人進來。 好在雖然還得不到莊上的接受,但是基本的食物和安全已經可以得到保障了。 關于流民婦孺的收容,陸瑤和母親早已安排好了流程,交代過了附近各田莊上的部曲丁壯,如果有流民來襲,擊退后,追擊過程中可讓流民里的婦孺和年紀不滿十三歲的孩童留下來。 之所以將年紀限制到這么低,是因為王夫人在了解過后,發現流民之中,十三四歲的孩子已經能當父親了。 至于是怎么當父親,過程自不必多說。 流民這兩個字禁不起細看,一旦靠近了觀察,每一筆每一劃里都沾滿了血與淚。 這些婦孺被帶進田莊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弓箭手的虎視眈眈之下分男女進入屋子,脫個精光,衣服拿去燒了,再一人一盆水,從頭洗到腳,然后換上新發的麻布衣服。 洗完澡后灶房里就有人端著粟米粥來了。 這些人都是狠狠餓過的,一來根本不敢給太扎實的東西吃,怕他們搶食,也怕他們活活把自己噎死。 一律都是一碗熬出米油撒著碎蔥末的粟米粥,大米和粟米混著熬出來的,黃白相間,煮出來的飯民間喜歡叫金銀飯。 流民是不知道什么叫排隊的,派粥的一來,所有光著身子的人都像脫韁的野馬一般不要命地貼到窗子上,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立刻就攀上了窗子,被外面看管的人啪的一下,打在手上,人才滑下來,像受驚的小老鼠一樣縮到人群后面去了。 好在派粥的人也不是好糊弄的,一聲“不站成一隊不發吃的”喊出來,三下兩下,屋子里里面順溜地站好了,派粥的人這才一人一碗地把粥發下去。 當然,到這里還沒完,粥發下去了也有搶食的,即使提前警告過也沒用。 人在短暫變成野獸后,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重新找回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意識和習慣,比起語言的警告,他們更信奉的是糖和鞭子。 派粥的人需要守在窗前,看到哪里搶起來了,就用鞭子把人打開,只有真實的疼痛落在身上,人才能明白,管事的人說的那句“不準搶別人的”不是在開玩笑。 “你,你,你,這次搶了別人的粥,下一頓沒有你們的粥了。下次再被我發現搶別人的粥,就趕出去?!?/br> 管事留下可怕的話語,無情地離開了。 幾乎所有流民都懂得只要還沒喝下肚子的東西就不是自家的東西這個道理,所以粥發下去后,只有少數幾個人能快到喝完自家的還去搶別人的。 被指中的呆若木雞地坐在原地,其余沒有搶別人的食,或者說,是還來不及搶別人的食的人既無同情,也無慶幸,有的只是麻木。 陸瑤被周氏帶到西邊的莊子來看這些流民的時候,流民們已經在教訓下學會了聽話和守紀。 吃過三頓粥的流民們眼里的灰暗已經退去了一些,當看到有衣著華貴的人來時也知道好奇地打量了。 但是陸瑤并沒有表現得多溫柔。 她全程冷著臉,像一個挑選獵物的獵人。 她拿來了紙筆,查問登記這些流民的信息。 她當然不必親自來做這些,但是這是她收下的第一批流民,作為一個有著豐富造神經驗的人,她深深地明白,第一批人的初始印象對后來者的影響。 所以至少第一次,她必須親自來。 這次收容的流民總共有四十三人,其中婦女有二十二人,被母親帶著的孩子七人,剩下的都是孤兒,都是男孩,最大的十歲,最小的七歲。 登記完了,陸瑤把用來記錄的尺牘交給阿米阿茉,隔著一道窗子道:“今日登記完畢,你們就是我霍思城的人了。你們的命,你們的衣食,你們住的地方,都是我給的,我可以給你們,也可以拿走。記住你們主君的名字,我叫霍思城?!?/br> 十天之后,這群人被確認沒有染上疫病,于是得以從隔離的屋子里走出來,各自被送到他們的去處。 那十四個孤兒被陸瑤送到了西邊的一個莊子上,陸瑤讓阿卯找人先替自己教他們待人接物。 那七個有母親的孩子里,只有一到三歲的孩子,更大就不行了,因為母親帶不動。 三歲以上七歲以下的孩子是流民中死亡率最高的,一方面他們太大,母親已經抱不動了,一方面他們又太小了,根本跟不上大人的腳步。 幾個孩子年紀還太小,陸瑤沒有分開母親和孩子,讓母親帶著孩子,住進了婦好書院后面一進的側院里。 流民們不論男女老少,從隔離的屋子出來的時候都頂著個大光頭,連一歲多的幼兒都是如此,這是為了除虱,流民身上的毛發實在太臟,為了徹底斷掉虱子,只能先把毛發全部剃掉。 這反而讓婦女們的惶惶不安減少了許多,在南下中習慣了被強.jian的婦女們對這個地方是為了抓自己當妓.子的懷疑減少了一些,其實就算是為娼妓又怎么樣呢,她們已經麻木了,只要能活下去,只要……只要能活下來。 當她們被帶到窗明幾凈的大院子里時,所有婦女都只剩下了畏縮惶恐。 實在是,這個地方好像太大,也太干凈了些,干凈寬闊到讓她們這些人站在這里仿佛是將一只老鼠放到了玉盤上,格格不入的疏離感讓她們把頭深深地低了下去,緊張得束著手,小心地打量四方。 將她們領到這里來的婦人對她們說,這里從此以后就是她們住的地方。 “莊上不會白養你們,等會兒開始就會有人來派活,教你們規矩,如果你們當中有人有一技之長的到時候就可以說出來,我會按照能力分配事務,如果不說,那我就當做你們什么都不會來分了?!?/br> “如今外面流民為患,我家主人不收留更加勇武的男人而收留女人,是因為家里的主子對婦孺心存憐憫,但是主人的憐憫并不是無限的,如果有人來了莊上之后不知感恩,不聽管教,犯下大錯,那主人就會立刻將人趕出去。你們要是想在這亂世里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就最好乖乖聽話,我們不會故意害你,可也不會讓小人在我家作亂?!?/br> “另外,所有初來的人,你們有一年的時間慢慢學莊上的規矩,有什么不懂不會的都要趕緊問,這一年里如果犯了小錯,莊上不會立刻趕你出去,只會把你犯的錯記下來。在莊上干活滿一個月的時候如果一整個月都沒有被管事記過錯,在月底的時候將有人來教授你識字,如果有誰犯錯,當月的識字日就取消。如果表現得好,還會有別的獎勵。都記下了嗎?” 管事說完,也不等這群婦女議論,就轉身離開了屋子。 雖然此時的院子還很空,但是因為后面還要容納新人,所有一開始各個房間就被設計成了四人一間,一來方便互相監督,二來也是為了給婦女們安全感。 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時候,女人天生就懂得互相幫助,人多比人少更能給這群流離失所的人安全感。 房間和人都是已經分好了的,她們每個人早在來到這個莊子的第三天就都被編了一個所謂的號,她們的號被寫在一個木牌子上發給她們,從此之后,她們每天都要拿著木牌子去領每天的食物。 經過快十天的訓練,她們已經學會了認自己的號,甚至因為每次去領飯的時候派粥的人都會喊她們的號,她們已經學會了認自己的號牌數。 在聽派粥的喊自己的號喊了三天之后,派粥的人只要一喊某個號,拿那個號牌的人就會自己站起來去領粥,她們知道,寫在自己的牌子上面的那個符號,就是派粥的人喊的數字。 在派粥開始直接喊號之后,她們去領粥的時候發現,給她們裝粥的粥碗上面也寫了自己的數字,派粥的告訴她們,每個人都會發一個自己的碗,等她們從這里出去了,那個碗就會直接讓她們帶走,如果撞缺了可是不給換的。 自那以后,大家在那個屋子里喝粥的時候就變得小心多了。 等她們終于從那個屋子里出來了,那個每天用來給她們盛粥的碗果然跟著發給了她們,上面就寫著她們自己的數字,用一個小包裹裝了,包裹里面還有另外一件和她們身上穿的衣服一模一樣的灰撲撲的麻衣。 女人們如獲至寶,背著小包裹跟在管事身后走的時候老實得像出去春游的小學生。 如果說在那間屋子里十天穩定的粥飯撫平了她們時刻緊繃著擔心吃了這頓沒下頓的心,那來到這間新院子里重新看到的熟悉的數字,則替她們重新建立了安全感。 所有婦女都抱著自己的小包裹,有的還抱著孩子,她們仔細確認了用墨筆寫在床鋪前的數字。 然后像回到自己家園的旅人,卸下一身的防備,小心地將自己的小包裹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一個床鋪上。 作者有話要說:耶,今日日九成功,打卡~快!夸我![叉腰.jpg]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鈴華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司機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6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 八月四日的混亂仿佛是一聲號角,開啟了流民頻繁進入霍家控制的土地的步伐。 自八月初西邊的田莊遭遇第一波流民沖擊后,八月七日.十二日.十七日,霍家莊西北面.北面.東北面都遭到了不止一批流民的沖擊,流民群體的數目大小不等,三四十人的也有,一兩百人的也有,七八百人的也有。 好在即使數量最大的時候,流民的人數也不超過九百。 這是因為霍家的土地幾乎位于汝南郡最南面的位置,這得天獨厚的位置讓從北方來的流民對霍家的危險在最初的這段時間內被降到了最低。 短時間內,勢力夠強的流民團體會被霍家以北的各豪族用各中方式截住,而能正好繞開霍家以北的各大豪族們的土地的流民群體不會太大,即使通過山林沖入了霍家的勢力范圍內,也完全處于霍家各個田莊內布置的部曲的攻擊范圍內,無法威脅被霍家各個大小田莊拱衛在最中間的霍家主人居所。 但是流民沖擊,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只要駕馭得當,就能進一步成為自己的強大的資源。 所以當流民度過淮水進入汝南后,汝南北部諸豪族,就連有一郡太守的陳家也都在忙著想方設法把大量流民打廢打服,然后收入自己囊中,成為自家奴仆走卒。 更有豪族見北方淪陷,南帝和北方諸世族如喪家之犬逃往江南,不得不依靠江南,心中漸漸生起自己的小心思。 一時間,打流民.收流民成為汝南郡一場熱鬧的瓜分奴隸壯大自己的盛事,豪族們且打且收,且搶且殺,迅速消化了許多南來的流民。 當然,北方來的流民也不都是毫無根基的小族散民,那些自身宗族人口過千,攜裹的流民加起來有兩三千.甚至有六七千人的流民大家族,就不是這些豪族們可以輕易吞并的了。 這中流民大團體在南下的途中往往已經集結成軍,在抗擊同伴搶殺和胡人劫掠的途中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驗,其首領已經不單單只是一族首領了,而是實際上成為這中流民團體的軍隊領袖,時人稱之為“流民帥”。 有句話說得好,亂世之中你有糧我有槍,你家就是我糧倉。已經形成軍隊推舉出流民帥的大流民團體不是好惹的,汝南豪族們手里雖然有糧也有人,但是在面對充滿兇煞氣息的流民帥們的時候,還是難免氣弱。 雙方在太守陳光的調解互相僵持著,看在陳光的面子下,主要是陳光手里的正規軍的面子下,流民帥們答應停駐在各縣城二十里外,不主動攻打豪族們的大本營,但是豪族要為自己送上糧食和各項物資。 流民帥及其手里的兵是一股大勢力,但是在汝南各豪族的眼里,這也是一塊巨大的蛋糕,雖然難以吞咽,但是一旦咽下去一塊,自己豈不是可以一.夜而肥,甚至一躍壓制郡內其他豪族在本地當土皇帝也不是不可能啊。 于是,從六月初第一群流民帥開始進入汝南地界并屯駐于各大田莊之外和汝南北部各大豪族們對峙開始,各大豪族們各出奇招。 有的偷偷給流民帥送金送銀,許以重禮,試圖用禮物勸降流民帥; 有人搞詐騙,白天上門說決定全族投靠流民帥,結果半夜派大量部曲沖進流民帥的大營; 也有人派人先投靠流民帥,再在人家大營搞離間,最后直接帶跑一部分流民; 還有人趁機向流民帥送消息:自己的好伙伴某某不日就將偷襲你們的大營了,我特地送信給你,你好好防備,下次有事,我還透露給你,咱們都是好朋友,只要以后你支持我在汝南占某某的田地就行。 當然,別看豪族們都在搞事,流民帥們也不是吃干飯的。 雖然流民帥們和太守陳光約定了大部隊不會主動攻打,可是再厲害的統領,也總會有不服自己管的手下嘛,素質不好的流民自己跑出去把你搶了,流民帥們可不會管的。 當然,要是手下一去不回了,流民帥們也沒有辦法。 流民帥們和豪族們你來我往,各自都在暗中積蓄力量。 而作為在汝南郡最有名望的兩大豪族之一,當郡中其他豪族皆主動大肆吞并流民,充做部曲奴隸增加自己實力時,霍家卻出奇地在這場盛事中銷聲匿跡,老老實實地龜縮在南部,不和其他豪族搶流民,更不派人和流民帥接觸。 當太守的人派人南來和霍家人交流,要求霍家作為汝南郡大族之一也必須出一部分糧食時,霍家利落地拿了糧食出來,但是除了應官方的召喚交了這批防止流民帥沖擊各大莊園的“保護費”,從五月到八月之間,霍家再無其對外的舉措。 考慮到霍宴那對斗爭避之不及的性格,汝南其他豪族想了想,覺得這也不是他做不出來的事,甚至應該說,這才是霍宴會做的事嘛。 汝南諸豪族開個小宴私底下將霍宴笑話了一番,又各自專心投入到抓流民的活動中去了。 等到八月,最大的一批流民開始進入汝南,汝南中北部豪族們吞并零散流民的速度比不上進入汝南郡的流民團體數,不少小規模流民團體都越過了中北部豪族們聯手設下的流民捕捉網絡,進入霍家的勢力范圍。 霍家開始被動對付這些流民團體。 這時候,霍家終于開始收納流民了。 但是從那些潰逃出來的流民口中,汝南各族都知道了霍宴對流民的政策:他只肯收婦孺,成年男子不要。 知道了這個消息,汝南各豪族們難得有時間聚在一起,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不愧是你,見侮不斗的霍悠之。 當然,也有人認為霍宴在這中情況下,不收能迅速成為田莊勞動力和武力的成年男子,卻愿意收在流民中明顯是弱勢群體的婦孺,是仁善之舉。 這中聲音在搶抓流民成為主流的汝南當然很難獲得贊同,諸豪族子弟們將霍宴狠狠嘲笑一番,就結束了對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