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78節
書迷正在閱讀:制作游戲后成為創世神、領主游戲[基建種田]、穿成前任渣反派后翻車了、聯姻對象是反派BOSS、死對頭影后竟是我網戀女友、獨占柔弱公主后、與會長o交往后我成了奶狗、隨口說的女朋友成真了、虐完女主死遁后我又回來了、穿書后和冤種美人相愛相殺
“燕,白頸鳥也。燕燕于飛,燕也是個好名字?!?/br> 周邈知道時下的人取名,大都是源自眼前所見之物。 出生時正好天邊飛著晚霞,抬眼看見,便給女兒取名霞。 出生后,走出房門正好看見檐下燕子飛來,于是取下名字:燕。 自然而然地,周邈認為第二名隸妾的名字叫燕。 “謝仙使?!闭J下賜名,自此她就叫燕了。 認識完新加入的兩名隸妾,周邈又把目光看向替他駕車的車郎。 沒錯,正是上次咸陽跑圖時,與蒙恬一道,駕車的那位車郎。 人員安排時,只提了王離、章邯、英布、扶蘇和方巖等人,但并不意味著就只有他們幾人隨行。 像是扶蘇還帶了十來個吏從,王離和章邯也都各自帶了裨將和吏從,如此才能確保及時處理事務。 整個隊伍龐大的很! “嘿!”周邈向車郎打招呼,“之前竟一直忘問你姓名了,這次一道出行,理當認識一番才對?!?/br> 車郎報上姓名:“某楊樛?!?/br> “你就是……”周邈勉強不算生硬地轉個彎,“叫楊樛嗎?哪個樛字?” “孿生之樹、絞纏之藤的樛?!?/br> “原來是這個樛字?!敝苠泓c頭表示明白了,并開啟社交模式:“路途遙遙,之后請多指教?!?/br> 爵位五大夫的楊樛連道不敢:“仙使客氣,之后路途顛簸,還請仙使多見諒?!?/br> “無事,道路不平,怪不著你?!?/br> 于是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快速熟悉起來。 至于周邈咽下去了半句話,補充完整就是:你就是那個五大夫楊樛??! 楊樛倒不是什么歷史名人。 只是因為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時,隨從始皇陛下東巡,有幸在隨從人員末位,被太史公記下了一筆。 周邈也只是聽見熟悉的名字,突然一驚而已。 但現在出門在外,沒有始皇陛下撐腰,他已經學會嘴上把門了! #離開始皇陛下的第一天:開始成長# …… 之后的數天,也都在趕路中。 日出啟程,日中暫歇,黃昏落腳。 如果正好遇到驛傳,周邈便在傳舍里休息。 若天黑時在荒野,便就地扎營,周邈則在車中過夜。 至于其余人,或在車中、或在帳篷中休憩,更多是徹夜輪班值守。 出門在外,安全為重,各自職責所在,周邈也不會說所有人都一起休息的話。 隊伍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在幾個向導同時引路下,走大路就坐車。 穿小徑就騎馬或步行,車呢就拆成部件扛著,馬呢就牽上。 在顛簸、枯燥、疲累地行進數日后,隊伍到了一個周邈很熟悉地名的地方——陽武縣。 陽武博浪沙,張良雇大力士以鐵錘擊中副車,刺殺始皇帝未遂的地方。 隊伍進入陽武縣時,周邈心中感嘆道:陽武縣啊,張良人都在咸陽了,這個縣名還能馳名天下嗎? 只是提起陽武這個地名,周邈總覺得除了張良外,還有其他什么人,提起他也還會想到陽武。 可就是沒什么頭緒。 周邈向來不糾結,想不起來就干脆拋開! …… 仙使周邈隊伍出行,并非易服隱蹤的微服私訪。 如此大的隊伍,想隱蹤也不可能。 早在周邈出咸陽的頭一天,詔令就已經下達沿途郡縣。 若仙使隊伍入城或經過,須聽令行事,或給予方便,或補給所需。 而與仙使出巡的詔令同時下達的,還有另一道奇怪的詔令: 令沿途各郡縣,征召素來德行良好的黔首為役夫,先行具名以待應役,一戶限一人。 第43章 陳平:終究是錯付了(bushi) 陽武縣,戶牖鄉。 靠近外城城墻的偏僻巷子里。 走進來一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美如冠上之玉的美男子。 美男子名叫陳平,少時家貧,卻好讀書,同大兄陳伯一起居住。 后來娶妻鄉中富人張負那五嫁而夫死的孫女,自張氏女嫁入家中后多有貼補,方才資財日益寬裕,交游也日益廣闊。 陳平雖搬出了這個窮巷之中蔽席為門的房屋另住1,卻也?;卮笮旨抑刑酵?。 陳家有田三十畝,大兄陳伯平常就在家種地為生。 陳平跨過門外貴人途經留下的車轍印,掀開一領破席當作的戶門。 心道:得給大兄這戶門,換上一扇好木門。 “大兄,正巧你在家中?!?/br> 陳伯今天在家中修理鋤犁,沒有下地,見幼弟到來,喜道:“也是真巧?!?/br> 陳伯招呼著幼弟入座,“今日來家,可是有事?” 陳平也直接說起今日來尋大兄的原因,“大兄可已經知道,咸陽詔令,征召役夫之事?” 陳伯聞言,當即一臉苦相,“前日黃昏歸家時便聽說了:縣中要征召役夫,具名以待?!?/br> 又頗慶幸道:“幸好一戶只出一人,你雖搬離別居,傅籍上卻還是一戶。大兄一人去即可,不必你也去受苦了?!?/br> 陳平聞言心暖,然而卻道:“大兄此言差矣!” “何出此言?” 陳平條理清晰地道來:“首先,并非每戶都出一人,而是縣邑鄉里間,素來德行良好的黔首才可具名一人?!?/br> “我們家,未必有幸具名?!?/br> 陳伯不明所以,“應役是要命苦差,我們家若不必出人,豈非幸事?” 陳平深入說道:“此次咸陽詔令,言是黔首中德行良好者方可具名,此乃普中擇優之舉,為何?” “又嚴令一戶僅限一人,為何?” 陳伯鸚鵡學舌:“為何?” 陳平揭曉答案:“必然是此次應役,實乃有利可圖的好事。咸陽亦是在對素日德行良好者予以嘉獎!” 陳伯不甚信服:“咸陽的始皇帝功高德顯,想必是覺得德行良好者才配為其服 役,普中擇優不過尋常之舉?!?/br> “再者,徭役豈會是好事?若說我嘉獎你徭役,你會心甘情愿,甚至歡喜應役?” “攤派到戶的家中徭役,常是我去應役,你不知其苦累也正常?!?/br> 末了,陳伯為幼弟之言找到了緣由?!八阅悴艜X得此次徭役是好事?!?/br> 陳平并不認同大兄之言,只因:“大兄知我交游廣闊,歲首之前,我結交一位從咸陽而來的商賈?!?/br> “其人言之鑿鑿,親眼目睹,大贊仙使神通廣大,正以改建咸陽為起始,踐行營建仙秦之大計?!?/br> “結合傳聞中縣衙在年前屢收咸陽文書,皆道仙使改建咸陽之事,想來或許真有其事也不一定?!?/br> “那商賈曾道,咸陽黔首人人爭相應役只為致富,卻是自功德良好者中挑選,中選者無不欣喜歡慶。 放眼當下,不正是先行具名、擇優中選?不是好事又是什么?!?/br> 交通通信的落后,讓咸陽已經大變,新年三天歡慶滿城喜慶時,三川郡的陽武縣還不知仙使之名。 盡管有文書通告,卻也下不及鄉里。 陳伯將信將疑,“商賈多欺詐之言,未必可信?!?/br> 陳平見大兄如此,不曾氣急,反而意識到:“大兄固執己見,而如大兄者必也不在少數?!?/br> “如此一來,即便我陳家平日不顯,也未必沒有掙得一人之位的機會?!?/br> 陳伯知幼弟聰敏,見他這般篤定,雖不曾全信,卻也不再篤定阻攔。 對待既當阿父又當阿母,自幼養他長大的長兄,陳平是實心實意對待。 “歲首時,咸陽詔告天下,今年首開科舉取士之制。我自幼愛讀書,也自詡滿腹經綸,又交游廣闊,未嘗不能借此機會考取出身?!?/br> “我欲觀測形勢,首選考取進士科,來日行那事圣王之舉。若形勢不利,我便考取明法科,大秦以法治國,明法科也大有可為?!?/br> “再不濟,也有明算科和明字科,便是先為一寫算的下官小吏,來日也未必不能圖謀晉升?!?/br> 陳伯也很贊同幼弟的打算:“自幼大兄便知你胸懷大志,于是聽任你出外求學,旁人道你不事生產,大兄也不曾責怪你?!?/br> “如 今咸陽科舉取士,正是你趁風直上青云之際,你盡管專心準備,莫為大兄之事分心。你考得出身,大兄自能得享福蔭?!?/br> 兄弟二人待對方都至真至誠,陳平心中感動無以復加,卻也不作小兒之態。 只道:“便是因為幼弟我要備考科舉,不宜通過交友自謀應役,方才想讓大兄前去,好事總不能便宜了外人吧?”